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刍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考在即,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复习,是广大教师一直探究的一个重要课堂。数学题千变万化,不可能穷尽所有的问题。在复习中要注意方法的指导,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逐渐提高解题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总复习 教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78-01
  初中数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是我们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根据教材,融合新课程标准,切实结合中考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系统地涵盖所学知识点,并突出重点,详解难点。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正确指导,使学生发挥个性特长。为了优化初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复习课的地位和作用,抛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采用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显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新教学方式。
  一、理解相关概念
  复习不是让学生简单重复、再现已学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而是精心设置一些题组,以带动概念的复习,使学生在具体的题目情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同时加深对知识应用的理解。数学概念的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建立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不能死记硬背,要会解决问题。例如,初中数学中涉及到有关“式”的概念比较多,有“代数式”、“整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分式”、“有理式”、“最简分式”、“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等概念,教师要针对这些概念编1至2个习题引导学生弄清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因材施教
  可以围绕实、活、准、精的原则进行。“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1)注重对尖子的培养,以B组题为他们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思维的紧密性。在这方面,与中考成绩优良率高,不无关系。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敏度,使其冒“尖”。(2)注重后进生的转化。首先,如何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呢?采取低起点,出课本的例题、习题,使之有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其次,考不及格者,面批面改作业,组织补考,直到考好为止。(3)注重中档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落四。因此,力求解题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失分。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如平时对应用题,一般可采用图表法来分析题意,列出方程来求解;其次还要教给学生解题数学思想方法,重视能力培养,加强“联想、想象、转化”的思维训练。如去年中考最后的“压卷题”学生做得较好,这都与平时注重数形思想的强化训练分不开的。
  “准”即以课标和教材为准。以课本为主线,严格按照课标要求,狠抓双基、重视训练。同时,还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精”即要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评。不搞题海战术,但不练习、不强化也不行,这就要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从“精”字上作文章。
  三、分段复习
  紧扣《课标》与《考纲》,明确复习目标,合理安排“三轮”总复习。①第一轮复习进行双基归纳复习,全面巩固知识点,适当系统归纳,对地区编调研卷中的基本题采取“讲、练、评”,适当强化“双基”训练。力争后进生“脱贫”。②第二轮复习时,系统梳理各单元知识、综合训练,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练,难点问题分层练,易混问题对比练,克服定势灵活练。注意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多题一解培养化归思维。③第三轮紧扣“重点”,力求突破。如何解好最后二道题,是本科成绩好坏之关键。因此,需掌握解题方法、解题规律的解剖,联想、数形转化的思想方法的训练。
  四、训练热点题型
  多年来,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函数”、“直线型”、“圆”一直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贯穿中考试卷的始终,所以要重点复习好这部分内容。比如:应用题十分注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在其它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已经常出现,而且难度较大,其中探索性应用题在平时较少涉及,总复习中教师要把近几年其它省、市中考试题中有关此内容的题目集中研究一下,适当加强这类应用题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开放题”、“探索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有利于考查学生探索能力、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种类型问题大部分源于课本,有的对知识性要求不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适应这类题型。
  五、培养实际能力
  在复习中,教师的示范练习是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示范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1)變更命题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2)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3)变化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多层次地变换,既加强了知识之间联系,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巩固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4)强化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这样的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5)变封闭题目为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他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去。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应以考纲为准绳,以课本为基础,抓住重点,突破重点,攻克难关,加强基础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利用课堂45分钟,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还要根据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改变学习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历史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上都应进行改革,将在历史课堂上注入新鲜的活力。传统的历史教育有很多弊端,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的新课程理念进行发展全新的教育模式,对于历史课堂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辟初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新路径,以此来提升初中生的历史素养,通过对于初中历史教育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相应的提出改革策略,以此来加速对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55-02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
摘 要:类比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在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些相似相同的现象之间进行对比,由对一个已知对象的认识导致对另一未知对象的认识,从而建立描述后一对象的概念和理论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作者发现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就恰好可以应用类比教学法,尤其是在力学和电磁学部分。本文讨论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针对一些物理概念、物理量及物理定律进行类比,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
近年来科学家和营养学家就阿拉伯糖(Arabinose)在肠道内对糖类代谢的作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临床试验表明阿拉伯糖对蔗糖的代谢转化具有阻断作用,使其在减肥、控制糖尿病等方面
【摘要】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关于高考全面改革的新政策,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地理高考命题的改革无疑对高中地理教与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新高考给高中地理的教学环境、师生心理带来许多新的变化,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思考对策,对个人教学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与优化,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以尽快适应高考新形势的要求。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 高中地理教学 影响
β-环糊精是由7个D-口比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成的锥形结构低聚糖,其外部边缘是亲水性的羟基,内部为疏水空腔,可广泛应用于药物包结、色谱分离、分子催化等方面。然
【摘 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先进典型是在大学生的群体中表现特别优秀,特别出色的一群人,可以通过选树和宣传这些先进典型,让他们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让其他的大学生也能够向他们学习和看齐,从而整体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选树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
6-溴甲基-2-甲基-3(H)-喹唑啉4-酮(见图1所示)是治疗晚期结肠癌和直肠癌的一线药物雷替曲赛(Rahitrexed)的重要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