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如果我们用“生态”理念来烛照当前比较盛行的作文教学模式,不难发现,当下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花盆式的环境中发展的。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书目,进行闭锁式小循环。只要按老师的题目编、骗、仿,不为需要而习作,不为交流而习作。过分强调审题——揣摩出题的人要我写些什么,怎么写,再硬凑些内容装进别人命题的框框里去。这种违反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为了应考”“瞄着分数”的近乎科举考试的训练,怎能不使学生视作文为苦差,对作文产生厌恶心理呢?
那么怎样改变学生习作假大空的局面呢?我认为应该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写出有时代气息、有个性和灵性的习作来;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生命力。
一、让学生走向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语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孩子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当然,在各种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启发者、点拨者,应适时地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激发孩子的观察热情,帮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积累。
二、让生活走进作文
学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是会感到“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的能力以及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通过对习作训练过程的优化,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
如在写春景的习作时,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就写,而是开展了寻找春天的活动,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去写生,喜欢古诗文的学生收集描写春的古诗、名篇,让他们去野外观赏一番明媚的春色,以增加直接感受。接着结合《我走进春天》的语文活动课,让孩子们诵春诗、赏春景、品春趣,促进生活体验的内化。最后才进行写作,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开写”。这样学生的习作充满了生活气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折射出时代的光辉,题材之广,构思之新,表达之巧,真让人有“小荷已露尖尖角”的欣喜。
三、让习作凸显个性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如在习作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爱___》,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物、写景、写人等,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写,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写《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很有千篇一律之感。但经老师点拨后,展开合理想象,创作灵感应运而生,学生的习作思路就大不一样了。有一个学生写《我爱白色》,他写到了白色的和平鸽,又写到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联想到了白色代表了纯洁。整篇文章大胆想象,成了富有个性的创造活动。
四、让习作富有情感
在一次“六一”庆祝前夕,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言词,我灵机一动,便举行一次“六一”应怎样样庆祝的习作练习,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常沉默寡言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三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看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情感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学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之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已,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挖掘学生习作的源泉,让习作的时空飞出课堂,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实际,敢想会说善写,才能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味,言之有情,言之有理,才能真正彰显习作的原生态,学生习作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
如果我们用“生态”理念来烛照当前比较盛行的作文教学模式,不难发现,当下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花盆式的环境中发展的。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书目,进行闭锁式小循环。只要按老师的题目编、骗、仿,不为需要而习作,不为交流而习作。过分强调审题——揣摩出题的人要我写些什么,怎么写,再硬凑些内容装进别人命题的框框里去。这种违反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为了应考”“瞄着分数”的近乎科举考试的训练,怎能不使学生视作文为苦差,对作文产生厌恶心理呢?
那么怎样改变学生习作假大空的局面呢?我认为应该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写出有时代气息、有个性和灵性的习作来;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生命力。
一、让学生走向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作文语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孩子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当然,在各种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启发者、点拨者,应适时地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激发孩子的观察热情,帮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积累。
二、让生活走进作文
学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是会感到“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的能力以及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通过对习作训练过程的优化,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强化感受。
如在写春景的习作时,我并没有让学生马上就写,而是开展了寻找春天的活动,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去写生,喜欢古诗文的学生收集描写春的古诗、名篇,让他们去野外观赏一番明媚的春色,以增加直接感受。接着结合《我走进春天》的语文活动课,让孩子们诵春诗、赏春景、品春趣,促进生活体验的内化。最后才进行写作,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开写”。这样学生的习作充满了生活气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折射出时代的光辉,题材之广,构思之新,表达之巧,真让人有“小荷已露尖尖角”的欣喜。
三、让习作凸显个性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如在习作教学中遇到过这样一个作文题目《我爱___》,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题作文,可以写物、写景、写人等,只要自己喜欢,什么都可以写,大部分学生看到题目后,不假思索地写《我爱妈妈》、《我爱爸爸》,很有千篇一律之感。但经老师点拨后,展开合理想象,创作灵感应运而生,学生的习作思路就大不一样了。有一个学生写《我爱白色》,他写到了白色的和平鸽,又写到了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联想到了白色代表了纯洁。整篇文章大胆想象,成了富有个性的创造活动。
四、让习作富有情感
在一次“六一”庆祝前夕,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言词,我灵机一动,便举行一次“六一”应怎样样庆祝的习作练习,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常沉默寡言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三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看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情感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学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之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已,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挖掘学生习作的源泉,让习作的时空飞出课堂,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生活实际,敢想会说善写,才能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味,言之有情,言之有理,才能真正彰显习作的原生态,学生习作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