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启文的《命脉——中国水利调查》是一本深入人类命脉的厚重大书。厚重是一种品质,关乎人类命脉更是一种力量,试想世间还有什么比水更命系人类生存的呢?厚重与力量让我翻开书页,一页页读下去,恍惚产生了穿越感,一股那个年代奋战在水利工地上的热血又回到身上,我们曾经如此激扬,如此敏感脆弱。是的,水利是我们共同的心史,共同的情感,也是共同的怅惘。因为,那种超越时代、超越历史的情怀,与当下的忧患意识如此合辙押韵,作者写出的不止于新中国的60年的水利史,更是一位作家和我们心灵的呼啸。作家的心灵,可以回望历史,也可以超越历史。
老子以水喻“道”的名言让我们念念不忘:“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简洁的八个字,包含着一种关于自然、人事的玄妙道理。水,滋生万物,又包含在万物之中。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至,无物不摧,在美为美,在丑为丑,包容一切,又为一切所包容,无形无味,却又可变化出千姿百态无穷滋味。所以老子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道化之。”回味历史,思考现实,我们生存所需、所依,发展所靠,哪一样不若水的昭示?
然而,如今城市“大跃进”式扩张,水资源无序开发,地下水巨量超采,工业发展涸泽而渔……这些积年沉疴,对国土生态体系影响之巨,是我国水资源宏大的痛处。正是这样,让陈启文从城市出发,以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勇者姿态,“一次次奔波于江湖之中”,把当代中国治水的历史与现实“诚实地记录下来”,把每一条河流的真相揭示出来,用水利记录共和国的生命历史,用水利展示共和国的水图,形象揭示了共和国水资源不能触碰的生命底线。我以为,这便是作者的艺术良知与担当精神。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全书纵横我国7大水系。它描绘了当代中国的治水奋斗史、水利形象史以及关于水的复杂情感史等繁复阔达的画卷。尊重史实,不妄言妄说,是报告文学的生命。面对这样宏大的国情题材作品,没有足够的严谨客观的史实、宽广视野与知识储备,卓越的思想能力,出色的想象与表现力,写作是难以为继的。水往低处流,写作亦然。作者知道高处的象征和意义,他不仅倾听银河的水声,还必须目光向下,因为他明白大地才有落实和生发的气象,他必须对来源于民间的历史碎片与地理学水利学进行分析,这样写成的作品才能成为人与人相遇、人与事件、灵魂与灵魂碰撞的艺术世界。
因此,写小说的陈启文十分擅长从写人着手,他“必须追踪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从黄河到长江,从淮河到海河,从松花江到珠江,他写了多少激情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完成”许多的中国之最:拦河大坝之高,库容量之大、湖面之广、单机容量之大、地质条件之复杂、海拔之高、还有施工条件之艰苦……这其中有开国第一大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刘家峡工程;被后来者反复剖析的,新中国水利史第一个败笔三门峡工程;体现民生水利真谛的治黄丰碑小浪底工程,在防洪上发挥重大效益的三峡大坝工程,以及南水北调的跨时代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库等。在这些巨大的工程叙述中,他通过写人对于上个世纪中叶水利建设异常复杂的心情,使庞大的宏观话题变得清晰而可感,让我们真切地感悟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真理,感悟那个时期“既是中国水利建设最伟大的时代,也是对中国水土资源破坏最惨重的时代”,但“不可颠覆的事实是,中国水利建设的大格局、大框架已经在那个时代构筑起来,后来的水利建设,都是在这一伟大的框架下进行的”天地共鉴的史实。事隔多年,品读这样的作品,我们绝不会只获得胜利喜悦而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感受,这当中还有许多人生与命运、生与死、希望与失望、失败与教训。
由于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安排,无论是一个人物,一段故事,一种议论,都是作者“从憧憬到抵达”,或素描,或追问,或忧伤,他善于用人与事作铺叙,细致地叙述,细节鲜活纷呈,及至图像、场景一一表现,生活中最平凡普通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会有独特的思考和新鲜的表达,令人眼前一亮。读着那些不可回避的曲折,让人深思忧伤,但是笔致的善意总能不断地让我们感到抚慰;虽然有绝望,但是灵魂深处迸发的温暖总是势不可挡地涌向我们。作者无论写领袖人物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治水方略,或是写新中国水利专家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还是写普通水利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都将自己的情感镀上鲜明的亮色。尽管作品中也写了某些过于理想和冒进的人物,但仍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灵魂的真实写照。他对人物把握和刻划,无不牵涉到他对作品本质的思索,从中洋溢着精神的经历和感受,都会让我们感到有一种人类最美好感情的冲击,让我们激动、令我们思考,催我们发现。
作者以丰富的阅历、善感的心灵、出众的才情和细腻的文笔,使整部书充满知识和思想的重量,大俗大雅,厚实有力。到最后,我们既看到了一滴水凝聚的民族精神和太阳的光辉,也看到了一滴水凝聚的最重要也最痛苦的信息。“水,单纯如水,又变幻莫测,然而无论怎样变幻,它还从未变到像今天这样令人绝望的程度。”中国人从未如此强烈感受到水危机,而“水危机的背后是水利危机”。陈启文把我们带到了对于我们生存危机的反思中,痛彻深沉,意义深远。水的意义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价值与责任,扑面而来。
任何时候水都是生命的第一要素,无论是它诞生时,还是它灭亡时都是如此。对于陈启文来说,《命脉——中国水利调查》这一个个关于中国江河湖泊的故事,便是他的一种“乡愁”,一种姿态,是他留给读者和历史的行走姿态和象征。它引导我们朝着故乡回望,不断地寻找、回忆人类原初择水而居的目的和意义。“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这是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乡愁,每一种回望生之原初的寻根追问,每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共同的精神寄托。无水之日,我们的“乡愁”何处寻觅?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话,出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触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生生不息地活在这个人世、社会和土地之间,才能让灵魂心平气和地面对生命,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而不至于迷失,而最终安然找到自己的归宿。
(作者单位:广西省作协)
责任编辑 曹庆红
老子以水喻“道”的名言让我们念念不忘:“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简洁的八个字,包含着一种关于自然、人事的玄妙道理。水,滋生万物,又包含在万物之中。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至,无物不摧,在美为美,在丑为丑,包容一切,又为一切所包容,无形无味,却又可变化出千姿百态无穷滋味。所以老子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道化之。”回味历史,思考现实,我们生存所需、所依,发展所靠,哪一样不若水的昭示?
然而,如今城市“大跃进”式扩张,水资源无序开发,地下水巨量超采,工业发展涸泽而渔……这些积年沉疴,对国土生态体系影响之巨,是我国水资源宏大的痛处。正是这样,让陈启文从城市出发,以一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勇者姿态,“一次次奔波于江湖之中”,把当代中国治水的历史与现实“诚实地记录下来”,把每一条河流的真相揭示出来,用水利记录共和国的生命历史,用水利展示共和国的水图,形象揭示了共和国水资源不能触碰的生命底线。我以为,这便是作者的艺术良知与担当精神。
《命脉——中国水利调查》全书纵横我国7大水系。它描绘了当代中国的治水奋斗史、水利形象史以及关于水的复杂情感史等繁复阔达的画卷。尊重史实,不妄言妄说,是报告文学的生命。面对这样宏大的国情题材作品,没有足够的严谨客观的史实、宽广视野与知识储备,卓越的思想能力,出色的想象与表现力,写作是难以为继的。水往低处流,写作亦然。作者知道高处的象征和意义,他不仅倾听银河的水声,还必须目光向下,因为他明白大地才有落实和生发的气象,他必须对来源于民间的历史碎片与地理学水利学进行分析,这样写成的作品才能成为人与人相遇、人与事件、灵魂与灵魂碰撞的艺术世界。
因此,写小说的陈启文十分擅长从写人着手,他“必须追踪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从黄河到长江,从淮河到海河,从松花江到珠江,他写了多少激情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完成”许多的中国之最:拦河大坝之高,库容量之大、湖面之广、单机容量之大、地质条件之复杂、海拔之高、还有施工条件之艰苦……这其中有开国第一大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刘家峡工程;被后来者反复剖析的,新中国水利史第一个败笔三门峡工程;体现民生水利真谛的治黄丰碑小浪底工程,在防洪上发挥重大效益的三峡大坝工程,以及南水北调的跨时代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库等。在这些巨大的工程叙述中,他通过写人对于上个世纪中叶水利建设异常复杂的心情,使庞大的宏观话题变得清晰而可感,让我们真切地感悟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真理,感悟那个时期“既是中国水利建设最伟大的时代,也是对中国水土资源破坏最惨重的时代”,但“不可颠覆的事实是,中国水利建设的大格局、大框架已经在那个时代构筑起来,后来的水利建设,都是在这一伟大的框架下进行的”天地共鉴的史实。事隔多年,品读这样的作品,我们绝不会只获得胜利喜悦而让我们热血沸腾的感受,这当中还有许多人生与命运、生与死、希望与失望、失败与教训。
由于作者的精心构思和安排,无论是一个人物,一段故事,一种议论,都是作者“从憧憬到抵达”,或素描,或追问,或忧伤,他善于用人与事作铺叙,细致地叙述,细节鲜活纷呈,及至图像、场景一一表现,生活中最平凡普通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会有独特的思考和新鲜的表达,令人眼前一亮。读着那些不可回避的曲折,让人深思忧伤,但是笔致的善意总能不断地让我们感到抚慰;虽然有绝望,但是灵魂深处迸发的温暖总是势不可挡地涌向我们。作者无论写领袖人物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治水方略,或是写新中国水利专家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科学态度,还是写普通水利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都将自己的情感镀上鲜明的亮色。尽管作品中也写了某些过于理想和冒进的人物,但仍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灵魂的真实写照。他对人物把握和刻划,无不牵涉到他对作品本质的思索,从中洋溢着精神的经历和感受,都会让我们感到有一种人类最美好感情的冲击,让我们激动、令我们思考,催我们发现。
作者以丰富的阅历、善感的心灵、出众的才情和细腻的文笔,使整部书充满知识和思想的重量,大俗大雅,厚实有力。到最后,我们既看到了一滴水凝聚的民族精神和太阳的光辉,也看到了一滴水凝聚的最重要也最痛苦的信息。“水,单纯如水,又变幻莫测,然而无论怎样变幻,它还从未变到像今天这样令人绝望的程度。”中国人从未如此强烈感受到水危机,而“水危机的背后是水利危机”。陈启文把我们带到了对于我们生存危机的反思中,痛彻深沉,意义深远。水的意义以及我们身处其中的价值与责任,扑面而来。
任何时候水都是生命的第一要素,无论是它诞生时,还是它灭亡时都是如此。对于陈启文来说,《命脉——中国水利调查》这一个个关于中国江河湖泊的故事,便是他的一种“乡愁”,一种姿态,是他留给读者和历史的行走姿态和象征。它引导我们朝着故乡回望,不断地寻找、回忆人类原初择水而居的目的和意义。“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这是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乡愁,每一种回望生之原初的寻根追问,每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共同的精神寄托。无水之日,我们的“乡愁”何处寻觅?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话,出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触动着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发展的软肋。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生生不息地活在这个人世、社会和土地之间,才能让灵魂心平气和地面对生命,面对自己、面对世界而不至于迷失,而最终安然找到自己的归宿。
(作者单位:广西省作协)
责任编辑 曹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