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生命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okliuqiok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笔者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三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因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相约从二楼跳下,虽未造成死亡事件,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如此淡漠不能不让人吃惊。有一次和学生一起观看交通安全片,画面中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的镜头,极其悲惨,很多学生却哄堂大笑,把别人生命的消失当作笑料,毫无对生命的尊重。借此又联想到近几年来,时常可以看到的一些有关中小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这不得不让人惊讶,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面对宝贵的生命,竟然如此漠视?生命教育对于我们广大的学生而言已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课程。
  那怎样给学生补上这一课呢?我认为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有很多机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小学语文中的许多材料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抓住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题材,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
  1.朗读中感悟生命的绚烂
  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由语言组成的文章绝不是字词句的简单拼凑堆砌,而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朗读就是要让这些富有生命意识的符号深深地渗透入学生的思想意识的深处。我们可以让学生多朗读一些能够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文章,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生命的绚烂。人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本身就充满了许多的神奇:天地日月,花草树木,江河湖海……地球是一个奇迹,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更是奇迹,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生活的快乐,感受生命的宝贵,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2.阅读中感受生命的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掘以人为本的重视生命的作品,凸现生命的意义,进行生命意识渗透,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
  要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二、在作文训练中渗透生命教育,提升生命的内涵
  众所周知,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悟出来的。作文需要学生与生活的亲密接触,需要关注中的思考、体验中的发现,最终感悟提升自身的品味。在作文教学中可引入生命问题的题材,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的生命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从中体会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可贵、生命的可敬,体会生命的意义。这样,我们既实现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又拓宽了学生的作文题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拓展延伸,利用课外阅读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拓展空间,许多文学家都具有同样的生命意识与珍视生命价值的体验。屈原、杜甫、范仲淹、鲁迅、闻一多、安徒生、高尔基等等都是如此,他们的作品都是课外阅读中生命教育的典型题材。语文教师可以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适当地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去寻找安徒生笔下那一颗颗善良的童心,体会这些名垂千古的人物对自己生命价值的追求,用他们的人格精神来影响学生。
  此外,語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适当的拓展,指导学生选择与课文有关的课外文本进行阅读,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教育的课外延伸。
  地震、海啸、暴风雪、洪水等自然灾害使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同时又有多少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视频,阅读动情的文字,面对生命的脆弱和顽强,学生又怎能不为之动容。有些缺乏爱心的人欺负流浪者,残忍地虐待小动物,有些黑心老板雇用并摧残童工;然而还有些人却自发地捐款捐物救助身患绝症的孩子,收养被遗弃的小动物,帮助、尊重残疾人。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现实的例子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办黑板报或手抄报,举行“感动你的生命故事”演讲比赛,开展“生命的意义”主题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点也是人。”因此,教育首先应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生命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增强生命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其他文献
情境认知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以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的交互作用和合作。在实施初中化学新课标的过程中,科学探究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如何创设学生乐于探究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无疑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优化组织形式,营造合作情境  在一个理想的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在适宜的氛围中,竞争和个体活动能够增强合
期刊
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我想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是好课,“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眼发光”也是好课,关键是学生有没有真正进入课堂的佳境。如果你的课堂让学生心灵震撼、意犹未尽,这样的课堂就是一堂好课,就会给人以无穷的享受。   《月光启蒙》 教学选段  一、复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9 课《月光启蒙》。当你们轻轻地合上课本的时候,在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
期刊
在教育史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大量关于“乐学”的论述是现代乐学思想发展的源泉,是直接构成“快乐数学”教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很早就有了快乐学习的萌芽,他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陶行知也曾经提出“把校园变成乐园”,蔡元培则提出了“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主张。这些都为“快乐数学”奠定了比较坚实的教育学基础。“快乐数学”的本质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自主
期刊
摘 要:在幼儿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是一种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有效教育形式。本文对利用多媒体与阅读活动巧妙结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实践研究,对多媒体技术与幼儿阅读活动结合的合理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为有效的幼儿阅读活动尝试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幼儿阅读 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利用图
期刊
摘 要:心理品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艰巨的任务,做得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增强学生心理品质健康教育,为的是实现学生个性健全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心理品质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品质 教学氛围 教学实践 心理调适 素质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是当今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在初中阶段广泛开展心理品质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摘 要:我们一定要建立起水资源危机意识,把节约水资源作为我们自觉的行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水资源警示教育,明白珍惜水资源就是珍爱生命。  关键词:新时期 珍惜 水资源 生命教育 有效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水是生命之源,最古老的生命在海里孕育。当生命之光在上亿年前渺茫徘徊时,是水以纳百川的气度给了它们一个栖息的摇篮;当生命一步步走向陆地时,当人类的种子播洒在尼罗河畔、恒河岸边、
期刊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主动积极地认识、体验、实践,把思想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慢慢地能够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德育活动课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
期刊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其德育功能能否发挥及其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以往制约中学思想政治课效益提高的最大因素,莫过于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讲理论、背理论、考理论”,与学生成长脱节,与社会生活脱节。因此,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新课改形势下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政治教学 新课 情感教
期刊
摘 要:在如今这个被市场经济充斥着的社会里,懂得感恩的人越来越少,而我们却时常或多或少地接受着别人的帮助。如何将这种爱传递下去呢?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感恩教育也成了小学校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活动主题。  
期刊
摘 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日益突出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城乡之间英语教学存在的差异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来自城乡的学生英语程度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所致,毕竟,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英语教学 城乡差异 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今,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层次不一、来自各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