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建国以来对太平天国壁画的研究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太平天国壁画和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是一对同义词,所表达的是同一种意思,现已合并。国务院于1988年1月13日将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正式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本文将阐述一下我国建国以来对太平天国壁
  画研究的相关信息,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字:太平天国 壁画 结合研究
  太平天国,满清统治时期,是最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被清朝联合列强镇压下去,但是其余部仍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太平天国前期实现了男女平等,废除裹脚等恶习,女子的地位得以和男子同等,是近代中国民主的开端。据西方
  的一些见闻记中,都称当时中国最为俊美及威武的男子只有在太平天国之中才能看到。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而所谓的壁画就是绘在壁上的画。
  (一)、太平天国壁画的发现和分析
  发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汉中门附近堂子街88号一座古宅,就是李奉先盖的,新居落成时正值太平军攻占南京,他便弃屋而逃,这里便成了东王杨秀清署官下面的一个衙署。1952年被发现后,市文管会立即进行修缮并加以保护。这座建筑第三进的墙壁与屏风门和第五进的木板壁与门楣上,保留下来18幅墨迹清晰、色彩艳丽的壁画,经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鉴定,确认为太平天国时期的艺术作品。
  分析:太平天国时壁画比较盛行,丁守存在《从军日记》中记载,太平军在广西时衙署之门就有“内问涂黄,对画龙虎”的壁画,每攻下武汉一个城或是一个县,都在墙、门、梁等处作画。建都天京后,设在上街口(今洪武路)的绣锦衙主彩画事,多以两湖太平军中的“知画者”为骨干,兼收民间画师、画匠和部分士大夫画家。比较知名的有:扬州的洪福祥、郑长春、李匡济、虞蟾、陈崇光,安徽的罗琪,浙江的朱彝,常州的江鉴,无锡的方梅生,虚谷、任伯年也曾和太平天国有过关系。经过130余年的雨淋风化,不少已褪色、剥落,但其中有幾幅水墨重彩画,却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二)、太平天国壁画题材及绘画制度
  太平天国壁画的绘画制度是非常严格的。
  (1)组织制度;史料上曾记载过:“伪绣锦衙主彩绘这事,”完全的体现出来。
  (2)、不准绘人物;太平天国最高领导人洪秀全曾说过:“上帝最恼的是偶像”,《金陵杂记》中,明确提出了太平天国壁画不准绘人物的规定。要是把人物给在壁画上犯得都是死罪,可见不准绘人物的规定是非常严厉的。
  (3)、要大力普及壁画艺术;太平天国当时把壁画当成一种重要工具来教育人们,美化环境,受到了高度重视、提倡和普及。在天京,壁画是室内的主要的装饰内容,历史上记载,太平军是“门窗墙壁,无一不画”。壁画在太平天国时期是很盛行的。
  (4)、宫廷画士与民间画工要进行集体创作;在宫廷专业画师掌管的时候大量选拔、吸取民间的画工、画师,组织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壁画创作。互相切磋,杨长补短,更有一种新颖的独特风格。
  (三)、太平天国壁画政治性的研究
  清末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时,苏浙皖等省被太平军长期占领,他们在这时期创造了大量的壁画。因为是在革命时期,壁画里参杂了政治性的气息,导致太平天国壁画里出现了政治性文艺与艺术性的双重性质。
  第一,太平天国壁画的政治性毫无保留地体现在军事斗争的壁画上。《江防望楼图》、《攻城胜利图》、《望楼兵营图》、《太平军作战图》等壁画上都可以看出,太平天国政权的最根本保证就是太平军,个个气势不凡、英勇神武,显示出了太平军当年英勇作战的战况情景。但是这些作品中不见一个士兵或任何一个人物形象,可能与当时的政策和典章有关。
  第二,太平天国壁画的政治性在太平天国政权内部等级的壁画上可以反映出来。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对“礼”非常的重视,是一个礼仪之邦,对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古代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九鼎,它是天子的象征,如果是诸侯用了九鼎那便是谮越,不遵守礼节的表现。而在太平天国的这些壁画中主要是绘制不同的猛兽来代表不现的政治等级,一般出现在建筑物的大门上。
  第三,太平天国壁画的政治性在其壁画所涉及到的宗教问题上得以体现。具体可以从太平天国不允许绘人物这个制度来阐述。历来政治与宗教都是结伴而行的,不管是哪个国家,特别是中国。没有一个改朝换代的开国皇帝的背后是没有一个特殊的传说的,总会有亲人或神灵托梦于他,要如何治理国家。
  第四、太平天国壁画的政治性在壁画创作的地域性上得以体现。太平天国壁画只会在当时太平军真正控制过的地方出现。从当前看来,苏浙皖等是太平军长期占领过的地方,太平天国壁画只会现在这片区域。
  (四)、关于太平天国壁画鉴定的研究
  太平天国壁画鉴定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鉴定者一定要是一个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人,不但要了解中国壁画的所有相关知识,包括中国壁画发展的基本情况,太平天国壁画的相关特点,合理运用考古学、文学、艺术学、建筑学、社会学、物理学、化学,还有太平天国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发现,科学分析,综合考量,才能得出与事实距离比较近的结论。千万不能信口开河,枉下结论,严重不堪设想,所以在鉴定方法上我们要非常地小心仔细。
  第一,鉴定者要想方设法搞清楚发现的壁画是否真的与太平天国有关,我们可以从壁画的所在地着手,它必须是当年太平天国统辖并且活动过的地区,如果不是,那么这些壁画就与太平天国没有关系了。
  第二,鉴定者可以从壁画的建筑物着手,它必须要早于太平天国之前建立或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建立。相关文献记载,太平天国各级的府第衙馆,基本上都是选择当地“民居之高大者来加以彩画”的,但有也有少数的重要王府是自建的。所以我们说壁画如果是在太平天国时期或者早于太平天国时期就存在的话,那么它有可能是太平天国壁画的可能,如果不是建造于这两个时期,就与太平天国没有关系了。   第三,鉴定者一定要搞清楚被发现壁画的建筑物,历史上是否有做过这样的建筑物,比如:寺观、社坛或者是祠堂、会馆之类的。中国壁画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宋代以后卷轴画开始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壁画逐渐走向衰落,历经几千年。在明清时期,除了宫殿园苑的梁枋檀柱上要用彩绘做装饰以外,还有寺观、社坛或者是祠堂、会馆之类的公共场所也要绘画壁画。壁画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而且还起到了教化作用。太平天国壁画的领导人或是绘画者一般都是来自于当时社会的底层,因为老百姓们经常接触到这些形象生动的壁画,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建政后,壁画艺术受到了重视,并且大力提倡。
  第五,被发现的壁画内容是否符合太平天国的典章制度。太平天国时期,对壁画的内容是有非常严格的规定的,因为它是太平天国等级制的一种标志,一个象征,一个形象。在太平天国后期时,出现过一些描绘生产劳作、军事战斗的壁画,它们是来源于生活的现实主义力作,所以在鉴定的时候除了认真观察壁画的内容、技法和一些风格时还要仔细的考核相关文献和太平天国的典章制度。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独尊天父上帝的太平天国是不允许崇拜偶像的,也不允许绘人物在壁画上。
  第六,鑒定者们要鉴定的过程中,不要太容易、太盲目的轻信口碑资料。太平天国退出江南地区已经有140多年了,口碑资料主要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知道并且见过太平天国壁画的人都已经陆续去世。
  (五)、关于太平天国壁画的保护问题
  《太平军作战图》已经消失,时隔了一个多世纪,太平天国壁画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首先我们可以对文物进行修复保护工作,不过一定在要在尊重历史原有状态和风格的条件下,在壁画的保护、修复过程中,务必要保持壁画的原真性,注意壁画内外环境的营造与整体性考虑。其次,原真性作为遗产保护技术的理论基石,其概念起源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最重要的应用也首先是指导这一实践。
  (1)、可以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其的材料、结构、性质、空气污染等进行有效分析并检测,用文字和图片做好记录,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然后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再对不同文物及不同点,制作出可行性的保护方案。
  (2)、制定出严格的管理机制,在进行修复工作之前,要对这些文物做适当的清洗工作。在平时的管理中如有遇风雨或震动时,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并纠正。
  (3)、通过文和图片建立修复记录,将每一次修复的时间、所用材料、修复部位等记录归档,保留好一切相关资料。并在修复完成后把相关的修复报告、方案等整理出来归档,这样可以对今后的修复和壁画研究工作带来用处。
  六、结论
  建国以来,对太平天国壁画研究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但是这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研究者们可以建立一个研究队或是举行相关的探讨会等,加强对太平天国壁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罗尔纲.关于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某王府壁画的考证[J].文物参考资料.1953 (03).
  [2]、吴瞻.黄玲.张铁宝.论太平天国壁画鉴定的几个问题[J].东南文化.2009 (01).
  [3]、毛晓玲.王国秀.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保护的相关问题思考[J].艺术百家.2008 (08).
  [4]、石青芳.洪秀全对太平天国壁画的影响[J].艺术探索.2006(20).
  [5]、晋文霞.太平天国壁画浅谈[J].四川文物.1995(05).
其他文献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的就是进行一种活态传承,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数据库进行校园传承,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数据库;研究  充分保护、竭力抢救、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认真努力去做的工作,是一项关系中华文化拯救和传承的极为有意义的工作。建立非物质文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发展进步,对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干部,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在學生干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必须加大力度,改进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生干部 综合素质 培养模式  基金名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基金号:HEUCFS2015  大学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领导核心,是同学与教师联系的桥梁和
期刊
【摘要】小学的语文课程对开发、培养少年儿童智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效的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加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一个人如果仅仅局限于从实践中汲取知识,就如同一只井底之蛙,你说天比井大,这超越了他的思维理解能力,他就不能明白了。同样的,知识的获取,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亲身所见的范围,因为,这个范围是有限的。知识虽然产生于实践,但掌握知识不仅仅只依靠实践。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的知识具有真实性,但如果局限于
期刊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英语词义的变化,即词义的外延和内涵的变化。词义外延的变化包括词义的扩展,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化,词义内涵的变化包括词义的升格和词义的降格。  【关键词】扩展;缩小;升格;降格  英语词义的变化是指词义的改变和新义的产生,是所有语言共同的一种现象,虽无法预料.但归根到底词义的变化不外乎词义的外延和内涵的变化。  1.词义外延的变化:词义外延的变化包括词义的扩展,词义的缩小和词
期刊
摘要:勇敢在中国古代和西方文明史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本文通过阐述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勇敢观并对之进行一定的比较,旨在对 “勇”德扬弃,发挥作为德性的勇敢的作用。  关键词: 勇敢 高尚 鲁莽 中道  一、孔子的勇敢观  “勇”是儒家的一个重要道德范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把“勇”提到了极高的地位,将“勇”看作为君子必备的道德,与“知”和“仁”并
期刊
摘要:鲁迅小说中的浙东民俗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岁时节庆,婚丧嫁娶,服饰饮食,酒店风俗,乡里社会的习俗惯例以及迷信的民俗形态。而其小说的民俗事象则有展现家乡风貌,回忆过往生活和揭露国民劣根性以及抨击封建礼教对人身心残害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浙东民俗;礼教批判  鲁迅为浙江绍兴人,在从小的耳濡目染中,必然使浙东风俗在鲁迅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其作品中也反映出很多有关浙东的民俗。在此
期刊
摘要:老子在经济伦理领域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从他的核心思想“道”说起,包含了他的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自然无为,管理观上无为而治,消费观去奢尚俭,分配观不积均平这几个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老子经济思想对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老子;经济伦理思想;自然无为;去奢尚俭;不积均平  老子作为道教学派的创始人,生活于社会剧烈变革的春秋晚期,在社会、经济、文化均有重大变革发展的时期,老子的著作《
期刊
【摘要】  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新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而且还要使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新理念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 课堂教学,作文,学生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013年度课题《滚动快速作文课堂研究》  GS【2013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教学过程中采用文献法、实践法相结合,对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科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发挥的一些作用进行探讨。同时,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这一切都表明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师在新课标下的实际教学中学科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作用,对呈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当前中职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分别从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了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规范化,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文化生活多样性、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选择务实化的特点。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