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课制始于18世纪欧洲的大学。1872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他主张“智力上适者生存”的理论,他认为人的能力、素质各不相同,学校应充分满足和发展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殊才能,选课制从此由哈佛开始,向美国广泛流行,并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发展到现在,公共选修课在中国各所大学都已经有所开设,在北京高校云集的学院路,还开设了学院路共同体校际公选课,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关键词:选修课;大学生;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120-02
众所周知,在大学课堂开设通选课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眼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现今的实用型社会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将所学内容“用得上”。以笔者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学校是一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比较强,但由于学校专业以工科为主,文科类专业设置比较少,纵观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目录,自然科学类甚至专业类的占到了多数。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普遍认为,选修课的内容应该不同于专业课的内容,趣味性是同学们选课的一个考虑方向,更多的同学提出了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就是跳出书本,走出校门后也能“用得上”的课程才是他们最想要听的。
一、目前大学通选课存在的普遍问题
1.同学们现在对于选修课普遍缺乏充分的认识。有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于选修课的态度很消极,其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在选修课上学不到什么,更别提应用到实际中去,所以只要老师不点名,去不去上都可以。所以,很多同学不上课干所谓的更有意义的事去了,或者是去上了,但不认真听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等“隐性逃课”。
2.学校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似乎不高。当前大学的公共选修课,一般都是学分制的,只有学分修够了,才可以顺利毕业和拿到学位证。而大多数的选修课,又一般是在选修课结束后写一篇论文交上就可以,就是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认为,我平时学不学都无所谓,只要学期末在网上下一篇论文,要不就是自己随便凑一凑字数,反正差不多都能过关,运气好还能得个八九十分。
3.学校未给出每门公共选修课进行详细介绍。在学生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在规定的几天就得决定选哪门课,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匆忙武断决定;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在第一轮选修课中,本来自己报了很喜欢的一门课,却被挤了出来,只能选择自己不太喜欢的课,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对选修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针对以上问题尝试的解决办法
1.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期初网上选择课程过程中,《钻石文化与鉴赏》一度出现爆满,课程容量为150人,最高时候同时选课人数超过了300人,很多学生甚至联系到任课老师,希望能够帮忙选到这门课。学生选课的热情程度也是出于对本课程的认可和浓厚兴趣,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对钻石这种神秘的自然物质存有很大好奇心,经常听说却不了解,觉得钻石很神秘,甚至高不可攀,希望能通过学习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后可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钻石消费中去。
在《钻石文化与鉴赏》课堂上,点名是互动式的,即老师提到一些之前讲过的知识点,或对一些新鲜事物的看法时,就会叫同学起来回答,在最初,学生对这种选修课的提问形式并不太适应,但慢慢地,同学们意识到了这是在帮助他们巩固一些重点的知识,答得好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样能够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在台下懒散、做作业、聊天的情况明显减少很多。
2.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本课程的教授对象为对宝石鉴定零基础的学生们。所以课程内容侧重于钻石文化和实际钻石贸易中的实际问题,诸如钻石是如何分级的,级别与价值的关系,近期国际钻石市场价格走势与国际形势的联系等方面。本课程共分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初步了解钻石的性质并了解世界十大名钻的历史与文化;第二部分:钻石的4C分级体系。
课程的考核方式不仅仅是课后交一篇论文了事,而是课堂成绩 课后实践心得 有见地的论文三方面综合评分,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程度,积极鼓励他们在课堂外应用知识,例如利用周末时间到商场及珠宝店去观察钻石的实物并了解当前价格走势。而且并不向学生保证“交论文即通过”,让学生也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在平常更努力的约束自己。
实际意义:在课堂是听课的都是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在一到两年之后他们即将走出校门,很多同学不久以后就会面临结婚组成家庭的问题,现今的婚庆文化中钻石已经成为年轻人结婚不可或缺的信物,如何以最合适的价格选择到适合自己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钻戒,也是很多同学关心的问题。在课堂上授课老师就这方面问题也给同学们一一解答,让他们在今后自己选购钻石的时候,能够以专业的眼光去购买。
3.好不好让学生去评价。前面也提到很多学生选课的时候并不了解课程讲的是什么,有时甚至是随便选选,《钻石文化与鉴赏》这门课就采取了让学生们“口口相传”的推广办法,学生觉得学到了东西,学到了哪些具体的内容,就去告诉学弟学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来上这门课。
另外,对于比较热门的选修课,学校可以适当增加选课名额,必要时候增开班次,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而非将未选到喜欢课程的学生调剂到其它并不感兴趣课程中。
4.其他兄弟院校可借鉴的做法。据《沈阳日报》报道,在其他学校内,新奇选修课成大学“香饽饽”,还有大学生为抢课熬夜等候的现象。
中国绳结艺术、瑜伽舞蹈、服饰文化、实用集邮学、书法、竞赛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等非传统选修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选修课从之前的“鸡肋”变成了“香饽饽”。在东北大学、广州大学等学校的选修课名录中,也有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类似的宝石鉴赏课,堂堂座无虚席。很多同学表示,学了几节课以后,已经可以看懂商场里那些让人头晕眼花的代表珠宝品质的符号和数字了。
北京的“学院路共同体”现有19所院校,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开设学院路共同体校际通选课,虽然这里工科学校居多,但文、法、医、农林、教育、艺术、体育等门类齐全,各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各校的育人环境条件都各有特长。统筹利用,能使学科优势互补,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共同体”的选修课面向共同体所有成员在校生;课程全部安排在双休日;学分各校均予承认,具体分值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开课院校收取学费,承担所需教学资源,有效地保证了校际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认可,这是非常值得高校云集的教育资源集中的大学区借鉴的。综上所述,无论是选课制还是学分制都仅仅是一种教学制度,或者是一种形式,形式的变化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能,教师与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实现公共选修课的教育作用,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扩大公共选修课的范围,实施跨校选修和学分互认,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公共选修课的积极性和质量。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曾说,“重视‘现实’的适切性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的确,只顾眼前的需要,缺乏全盘考虑眼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的关系,以便获得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学生不成熟的表现。”选修课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也是因人而异,关键还是在于自身态度,只有端正了态度,选修课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在这方面,学校和老师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同时,学校也应对选修课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重视。
关键词:选修课;大学生;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120-02
众所周知,在大学课堂开设通选课的目的是开拓学生的眼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现今的实用型社会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将所学内容“用得上”。以笔者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学校是一所独立学院,校园文化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比较强,但由于学校专业以工科为主,文科类专业设置比较少,纵观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目录,自然科学类甚至专业类的占到了多数。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普遍认为,选修课的内容应该不同于专业课的内容,趣味性是同学们选课的一个考虑方向,更多的同学提出了能够应用于实践,也就是跳出书本,走出校门后也能“用得上”的课程才是他们最想要听的。
一、目前大学通选课存在的普遍问题
1.同学们现在对于选修课普遍缺乏充分的认识。有大约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对于选修课的态度很消极,其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在选修课上学不到什么,更别提应用到实际中去,所以只要老师不点名,去不去上都可以。所以,很多同学不上课干所谓的更有意义的事去了,或者是去上了,但不认真听课,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等“隐性逃课”。
2.学校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似乎不高。当前大学的公共选修课,一般都是学分制的,只有学分修够了,才可以顺利毕业和拿到学位证。而大多数的选修课,又一般是在选修课结束后写一篇论文交上就可以,就是这种死板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学生认为,我平时学不学都无所谓,只要学期末在网上下一篇论文,要不就是自己随便凑一凑字数,反正差不多都能过关,运气好还能得个八九十分。
3.学校未给出每门公共选修课进行详细介绍。在学生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在规定的几天就得决定选哪门课,这样导致很多学生匆忙武断决定;也有一些学生表示,在第一轮选修课中,本来自己报了很喜欢的一门课,却被挤了出来,只能选择自己不太喜欢的课,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对选修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针对以上问题尝试的解决办法
1.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期初网上选择课程过程中,《钻石文化与鉴赏》一度出现爆满,课程容量为150人,最高时候同时选课人数超过了300人,很多学生甚至联系到任课老师,希望能够帮忙选到这门课。学生选课的热情程度也是出于对本课程的认可和浓厚兴趣,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对钻石这种神秘的自然物质存有很大好奇心,经常听说却不了解,觉得钻石很神秘,甚至高不可攀,希望能通过学习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以后可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钻石消费中去。
在《钻石文化与鉴赏》课堂上,点名是互动式的,即老师提到一些之前讲过的知识点,或对一些新鲜事物的看法时,就会叫同学起来回答,在最初,学生对这种选修课的提问形式并不太适应,但慢慢地,同学们意识到了这是在帮助他们巩固一些重点的知识,答得好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样能够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在台下懒散、做作业、聊天的情况明显减少很多。
2.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本课程的教授对象为对宝石鉴定零基础的学生们。所以课程内容侧重于钻石文化和实际钻石贸易中的实际问题,诸如钻石是如何分级的,级别与价值的关系,近期国际钻石市场价格走势与国际形势的联系等方面。本课程共分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初步了解钻石的性质并了解世界十大名钻的历史与文化;第二部分:钻石的4C分级体系。
课程的考核方式不仅仅是课后交一篇论文了事,而是课堂成绩 课后实践心得 有见地的论文三方面综合评分,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的认知程度,积极鼓励他们在课堂外应用知识,例如利用周末时间到商场及珠宝店去观察钻石的实物并了解当前价格走势。而且并不向学生保证“交论文即通过”,让学生也有一定的危机意识,在平常更努力的约束自己。
实际意义:在课堂是听课的都是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在一到两年之后他们即将走出校门,很多同学不久以后就会面临结婚组成家庭的问题,现今的婚庆文化中钻石已经成为年轻人结婚不可或缺的信物,如何以最合适的价格选择到适合自己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钻戒,也是很多同学关心的问题。在课堂上授课老师就这方面问题也给同学们一一解答,让他们在今后自己选购钻石的时候,能够以专业的眼光去购买。
3.好不好让学生去评价。前面也提到很多学生选课的时候并不了解课程讲的是什么,有时甚至是随便选选,《钻石文化与鉴赏》这门课就采取了让学生们“口口相传”的推广办法,学生觉得学到了东西,学到了哪些具体的内容,就去告诉学弟学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是否来上这门课。
另外,对于比较热门的选修课,学校可以适当增加选课名额,必要时候增开班次,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而非将未选到喜欢课程的学生调剂到其它并不感兴趣课程中。
4.其他兄弟院校可借鉴的做法。据《沈阳日报》报道,在其他学校内,新奇选修课成大学“香饽饽”,还有大学生为抢课熬夜等候的现象。
中国绳结艺术、瑜伽舞蹈、服饰文化、实用集邮学、书法、竞赛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等非传统选修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选修课从之前的“鸡肋”变成了“香饽饽”。在东北大学、广州大学等学校的选修课名录中,也有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类似的宝石鉴赏课,堂堂座无虚席。很多同学表示,学了几节课以后,已经可以看懂商场里那些让人头晕眼花的代表珠宝品质的符号和数字了。
北京的“学院路共同体”现有19所院校,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学科优势开设学院路共同体校际通选课,虽然这里工科学校居多,但文、法、医、农林、教育、艺术、体育等门类齐全,各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各校的育人环境条件都各有特长。统筹利用,能使学科优势互补,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共同体”的选修课面向共同体所有成员在校生;课程全部安排在双休日;学分各校均予承认,具体分值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开课院校收取学费,承担所需教学资源,有效地保证了校际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和认可,这是非常值得高校云集的教育资源集中的大学区借鉴的。综上所述,无论是选课制还是学分制都仅仅是一种教学制度,或者是一种形式,形式的变化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能,教师与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实现公共选修课的教育作用,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扩大公共选修课的范围,实施跨校选修和学分互认,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公共选修课的积极性和质量。美国教育家布鲁贝克曾说,“重视‘现实’的适切性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的确,只顾眼前的需要,缺乏全盘考虑眼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的关系,以便获得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学生不成熟的表现。”选修课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也是因人而异,关键还是在于自身态度,只有端正了态度,选修课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在这方面,学校和老师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同时,学校也应对选修课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