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物、人、情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bj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先生的《老王》为我们诠释了并不深奥的生活道理: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人世间才能多一丝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
  这些道理靠机械灌输恐收效甚微,而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思考,去品味,去获得,才会使之成为心灵烙印。因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自读点拨。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在诵读中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品味真情,陶治性情。教师则要由小处着手,抓住一些小“物”,适时点拨、突出作品关怀不幸者的意旨,指引学生品味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二是合作探究。阅读中关乎人物形象、情感主旨等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讨解决。各人要发挥想象,努力在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碰撞思想,交流观点,从而细致深入地领会深蕴文字之中的“情”。
  一、借“物”导引,小处入手来激趣
  笔者导入文本的方式是对话。先提出文中所写时代(文革时期)和我们这个时代香油、鸡蛋的这些“物”的价格问题,让学生围绕它展开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文中的那个时代(文革时期),昂贵难得
  我们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的新时期),廉价易得
  在此过程,笔者突出的是“价格”一词,这个词冰冷无感情,是可以用客观的数字来表示的,以此为下文上升到“价格”不能成为体现、衡量人心的标尺,从而突出“价值”一词的份量张本。
  二、由“物”及“人”,透过现象看本质
  分析写人记事的文章,总要把人物的性格品质弄清楚。本文叙事多为片断,貌似琐碎,语言又平淡,几无精妙华美的言词来直接品评人物,零碎的分析显然不讨巧又耗时。因此笔者抛出一个大问题:那个时代的鸡蛋和香油既珍贵又难得,那么是由什么样的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送给什么样的人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探讨,可以有效地解决对送者与受者身份地位、生存环境、性格品质等方面的理解和概括的难题。在分析时,笔者选择了这样的顺序:老王(送者)的形象→“我们”(受者)的形象→送物的目的。
  先来说说如何探究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笔者运用了“自读点拨法”,先让学生默读,圈点勾画出与老王有关的事件要点,再提醒学生文中所记片断颇多,寻找时勿有遗漏,再让其有条理地发言。
  接着,笔者将大问题细化为一个个小问题,有序有效地提问。这一过程,旨在提高学生浏览文本抓住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师:开头四段先写了老王哪三点基本情况?
  生:一是职业低微,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体现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很差,生活艰苦。
  师:下面三段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生:一个片断写他愿意给“我们”送冰块,一个片断写他送钱先生看病的事,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给“我”送香油和鸡蛋。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大致了解了老王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接下来就是结合文本深入探讨其为“人”的性格品质了。
  分析要点: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卑微穷苦却善良纯朴。他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偏在“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又被取缔,其生计就更为窘迫,只能勉强讨生活。他打了一辈子光棍,伶仃孤苦。住在荒僻小胡同里的破烂小屋,眼睛又不好,一生真正艰难凄凉,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但是這样一个的“人”,心肠很好,厚道老实,有良心,懂得关心他人。他很需要钱,但做生意却不多收一分钱,且讲感情,重仁义,常愿意白尽义务,或者少收点钱,这是一个在精神上没有受到污染的纯朴的好人。
  接下来笔者引导着学生一起探究被老王关心着的“我们”又是“什么样的人”。过程如下:
  师:捕捉散落文中的零散信息,概括“我们”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
  生:“我们”是在文革时期受到迫害的上层知识分子,生存环境也很严酷。
  师: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的上层知识分子在老王这个底层人面前,常常会有很深的优越感。而文中的“我们”是如何对待老王的呢?
  生: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他们很关心老王的生活,担忧他是否能够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分析到这里,笔者有意“宕开一笔”,岔到“鱼肝油”这个“物”的话题上去:
  师:鱼肝油的价格应该也不便宜,老王跟他们也没半点亲戚关系,为什么要给他呢?
  生:出于同情。这体现了他们的善良。
  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解决了最后一个小问题:老王送“物”的目的。
  师:老王自己生活就艰难,为什么还要将那么珍贵的香油和鸡蛋送给“我”?
  生:他觉得自己受过“我们”的好处,就觉得欠了人情,总也不忘,去世前一天还非硬撑着拿了这些东西上门表达感谢之情。这说明他善良忠厚,知恩图报。
  这一步骤的分析,笔者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想象老王的处境和心境:
  身体无病之时,生活也只能“凑合”,而几月不能出车,老王境况可想而知。但即便病魔缠身,穷困不堪,他却省出来香油、鸡蛋,且就这样羸弱不堪地硬撑着亲自送来香油、鸡蛋,如此艰难,更显其善!苦得不成人样的老王,还要来关心给过他“萤火之光”般温暖的“我”!作者动情刻画他临终前的模样,“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个“直僵僵”活画出老王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之状,“镶嵌”更是逼真,传神地展现了老王的瘦薄、僵直,毫无活气。“直着脚往里走”的“直”字写他动作的艰难,而他两手却都拿着东西——那些珍贵、易碎的东西!这一路他该是如何走来?品读此段文字,巨大的悲抑之感压在我们心头,催人落泪。   “锦上添花”固然美,“雪中送炭”犹可贵。老王对“我们”没有敬而远之,反而真诚关心,懂得回报。这真与世上看到人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态人情是一本深奥读不尽的书,而本文则深得其真味。
  至此,对隐藏在“物”背后之人的境遇品质,已经分析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将是全文最关键的一个点,那就是——深味隐藏在“人”内心的“情”。
  三、“人”心有“情”,危难之际犹显贵
  这一步骤的讨论将直击“生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外延——关于人情,关于道德。
  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1.别人如何看待老王?“我们”又如何看待这些人?
  老王一只眼瞎,好眼也有病,别人“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倒也不算是无端猜疑;“他撞在电杆上”“半面肿胀、又青又紫”,却还有人嘲笑、污蔑他这个“老光棍”“年轻时不老实”;“我”却让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且猜测他眼瞎是因为“更深的不幸”。这些叙述看起来似乎很平淡,甚至有点幽默和调侃的味道,其中却蕴含着鲜明的对比,不仅写出了“我们”对老王的关怀、同情,更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那个时代以践踏弱者為乐的冷漠世风的厌恶,对无情社会中的无情之人的批判。
  2.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吗?
  作者有平等观念。在作者眼里,人生而平等,那些因天赋、成长、生理等条件造成的差别,不能成为划分人的等级的条框。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愧疚的。
  再就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扎根在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中,使他们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懂得维护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基本权利。
  3.对揭示文章意旨的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时代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因此感到“愧怍”。作者认为,与老王的一生劳苦困窘相比,她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毕竟还有工资,能享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毕竟一个是坐车的,一个是拉车的,总感觉自己在享受他的服务。作者的道德观在此起了作用。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总是充满同情、悲悯。老王自己辛酸穷苦,却能关爱他人,作者在颂扬劳动者可贵品质的同时,也深叹着那个时代社会的不公。
  所谓“士穷乃见节义”。“文革”时期,杨绛一家受尽屈辱和蹂躏,夫妇先是被迫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后来女婿含冤自杀,全家被迫离开……忆及那些“含泪”的往事,杨绛却淡淡地称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想起的却是“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在那个时代是多么可贵,我们又怎能不感叹、敬重于杨先生那种豁达忘我、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四、由“物”归结,价格、价值细思量
  这一步骤是呼应开头关于“价格”的话题,突出了另一个词:价值。
  当年物资十分紧张,几乎所有食品都需要凭票证供应。老王把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虽然也收了钱,但在食品匮乏时期,在自己患重病更需要营养的情况下还能这样做,表现出他的善良。作者受了他的礼物,虽则也给了钱,却为没能改善老王的生活处境而感到愧怍。诚然,香油和鸡蛋所代表的“物”的“价格”是很容易用数字来衡量的,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而“良心多少钱一斤”的问题是不该问也不该回答的。因为这些“物”、这些“人”、这些珍贵的“情”所体现的“价值”,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无价的、美好的、珍贵的、恒久的!
  五、心手齐动,写作依托是生活
  常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而忽视了从文中挖掘写作素材和训练点。在这堂课中,笔者在巩固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个写作训练:
  回想一下自己身边的底层人物形象,运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写出他(们)身上的闪光品质。
  这样的片断练习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训练了学生具体观察和细致描写的基本写作技能;更重要的,将使学生的眼光不会只定格在“白富美”“高富帅”等社会精致生活标杆人士的身上,也会移向底层,学会俯首、发现、倾听、尊重、关爱。如果学生自身所处阶层就是底层,更要导引其不妄自菲薄,尊重自身价值,不泯灭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结语:那个时代已然过去,我们正身处一个崭新的时代。但生活不会就此没有波澜,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与基础生存相关的知识,更应是与品质灵魂相关的做人准则——保持清醒,保持良知,做追求真善美的“人”,珍视蕴含情义的“物”,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国学课程教育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050)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李华平.《“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老王〉教学解读》.《语文建设》,2015年31期。
  ②魏本亚、尹逊才主编.《十位名师教〈老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
  ③秦晓华.《〈老王〉的另一种读法》.《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3月。
  [作者通联:蒋恒,江苏郑梁梅高级中学,陈淮高,江苏清河中学]
其他文献
前不久,“千课万人”全国首届“越语文”课堂教学观摩会在浙江绍兴举行,来自20多个省市区的语文老师们聆听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绍兴文理学院原中文系主任王松泉教授对王慧琴、洪志明、屠素凤、王崧舟、吴淼峰等五位特级教师、“越语文”名师语文课堂教学的评点。“越语文”是我国浙江绍兴一带长期形成的体现地域人文精神,带有历史传统印记,具有“越风勤谨、越味涵蕴、越胆大气、越识理性
《鸿门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第二模块“仔细理会”的第二篇文章,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文章记载了楚汉相争初期刘邦与项羽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司马迁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司马迁把更多的笔墨放在项羽身上,而对刘邦的刻画则主要是为和了项羽形成对比,来突出项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案来说,目标设计都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如果教学是段旅程,教学目标就是我们的目的地。那么,如何来设定与表述教学目标?下面拟就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胡适先生《我的母亲》一文为例,具体探讨教师在“怎样教”之前如何正确把握“教什么”。《我的母亲》教学目标的设计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维度:  一种注重课文内容传达出来的情感分析。在设计中关注人物的性格,并且延伸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即体会母亲的关爱,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随意性过大,教学内容的庞杂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了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喜欢教什么就教什么,流行什么就教什么。好些内容的教学都是低层次的重复。就说比喻吧,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教,高中三年级还在教。每年都教比喻,每学期都教比喻,每册书都教比喻,到高考时不少学生还是不懂比喻。常有考生误把比拟当比喻,更有考生不会写比喻。2018年北京卷23题第①小题要求“在《红岩》《边城》《老
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举措,可是如果离开了教师的专业内涵,去搞一些不接地气的通识培训,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写作和写作教学是两个概念,如果以“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来界说,从学生层面讲,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①从教师层面讲,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师借助教学计划和写作知识,指导学生把观察、体验、立意、取材、布局、成篇的心理活动创造性
现代文阅读两步走:一读文,二作答。  一、读文之道  解读文章有道有法,遵乎道,合乎法,一切皆呈现。  1.关注题目,设疑质疑  题目可以给我们很多思考空间,是我们把握文章的切入口,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文章内容和文章主题。  根据语法关系,题目可以分成词语类、短语类、句子类。类型不同,思考的重点也就不同。  词语类,关注该词语。如名词“玉米”:这是什么样的玉米?玉米有什么好写的?需要找到相关信息,这些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有“文明的对话”这一主题,编者对该主题的教学给出了这样的表述: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出共同繁荣、异彩纷呈的灿烂前景。诚然,现代文明离不开对话,现代文明也离不开对曾经文明的回顾与审视。很显然的一点是,文明的对话的目的在于让对话者更为文明,而当今天高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与名家对话
近年来,“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语文界的热词,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难度较大的一个板块,研究的专家较少,相关著作也较少。在理论和案例指导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一线教师很难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王君,这个被霍军评论为“语文教学艺术家”的特级教师,却利用灵动丰富的教学设计,将“审美鉴赏与创造”扎扎实实地落实到课堂之中。  一、审美起点:营造审美氛围  接受美学认为审美过程源于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指审
授课时间:2011年11月2日  授课地点:石家庄43中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这节课做笔记的任务比较大,要读,要思考,又要做笔记。  师: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解决三个字的问题:第一个字是“知”,知道,了解;第二个字是“意”,文章的意思,细细地理解;第三个字是“情”,品析、感受、欣赏作者在这首诗里面表达的情感、情志。  (屏显)《江城子·密州出猎》教与学:知 意 情  
语段补位连贯题是一种很“烧脑”的问题,也是学生很苦恼的问题。很多同学一次次面对,心怀热望;却又一次次铩羽而归,空怀叹息。“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那么,这类问题,有没有内在的规律?有没有令人愉悦的捷径呢?  规律当然有。但规律是什么?有哪些可操作的东西?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材料,看看这些“典范”里有哪些可为我所用的“秘籍”。  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来说,现代化进程造就了一个无限展开的中国,这个时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