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先生的《老王》为我们诠释了并不深奥的生活道理: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人世间才能多一丝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
这些道理靠机械灌输恐收效甚微,而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思考,去品味,去获得,才会使之成为心灵烙印。因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自读点拨。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在诵读中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品味真情,陶治性情。教师则要由小处着手,抓住一些小“物”,适时点拨、突出作品关怀不幸者的意旨,指引学生品味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二是合作探究。阅读中关乎人物形象、情感主旨等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讨解决。各人要发挥想象,努力在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碰撞思想,交流观点,从而细致深入地领会深蕴文字之中的“情”。
一、借“物”导引,小处入手来激趣
笔者导入文本的方式是对话。先提出文中所写时代(文革时期)和我们这个时代香油、鸡蛋的这些“物”的价格问题,让学生围绕它展开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文中的那个时代(文革时期),昂贵难得
我们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的新时期),廉价易得
在此过程,笔者突出的是“价格”一词,这个词冰冷无感情,是可以用客观的数字来表示的,以此为下文上升到“价格”不能成为体现、衡量人心的标尺,从而突出“价值”一词的份量张本。
二、由“物”及“人”,透过现象看本质
分析写人记事的文章,总要把人物的性格品质弄清楚。本文叙事多为片断,貌似琐碎,语言又平淡,几无精妙华美的言词来直接品评人物,零碎的分析显然不讨巧又耗时。因此笔者抛出一个大问题:那个时代的鸡蛋和香油既珍贵又难得,那么是由什么样的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送给什么样的人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探讨,可以有效地解决对送者与受者身份地位、生存环境、性格品质等方面的理解和概括的难题。在分析时,笔者选择了这样的顺序:老王(送者)的形象→“我们”(受者)的形象→送物的目的。
先来说说如何探究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笔者运用了“自读点拨法”,先让学生默读,圈点勾画出与老王有关的事件要点,再提醒学生文中所记片断颇多,寻找时勿有遗漏,再让其有条理地发言。
接着,笔者将大问题细化为一个个小问题,有序有效地提问。这一过程,旨在提高学生浏览文本抓住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师:开头四段先写了老王哪三点基本情况?
生:一是职业低微,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体现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很差,生活艰苦。
师:下面三段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生:一个片断写他愿意给“我们”送冰块,一个片断写他送钱先生看病的事,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给“我”送香油和鸡蛋。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大致了解了老王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接下来就是结合文本深入探讨其为“人”的性格品质了。
分析要点: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卑微穷苦却善良纯朴。他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偏在“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又被取缔,其生计就更为窘迫,只能勉强讨生活。他打了一辈子光棍,伶仃孤苦。住在荒僻小胡同里的破烂小屋,眼睛又不好,一生真正艰难凄凉,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但是這样一个的“人”,心肠很好,厚道老实,有良心,懂得关心他人。他很需要钱,但做生意却不多收一分钱,且讲感情,重仁义,常愿意白尽义务,或者少收点钱,这是一个在精神上没有受到污染的纯朴的好人。
接下来笔者引导着学生一起探究被老王关心着的“我们”又是“什么样的人”。过程如下:
师:捕捉散落文中的零散信息,概括“我们”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
生:“我们”是在文革时期受到迫害的上层知识分子,生存环境也很严酷。
师: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的上层知识分子在老王这个底层人面前,常常会有很深的优越感。而文中的“我们”是如何对待老王的呢?
生: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他们很关心老王的生活,担忧他是否能够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分析到这里,笔者有意“宕开一笔”,岔到“鱼肝油”这个“物”的话题上去:
师:鱼肝油的价格应该也不便宜,老王跟他们也没半点亲戚关系,为什么要给他呢?
生:出于同情。这体现了他们的善良。
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解决了最后一个小问题:老王送“物”的目的。
师:老王自己生活就艰难,为什么还要将那么珍贵的香油和鸡蛋送给“我”?
生:他觉得自己受过“我们”的好处,就觉得欠了人情,总也不忘,去世前一天还非硬撑着拿了这些东西上门表达感谢之情。这说明他善良忠厚,知恩图报。
这一步骤的分析,笔者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想象老王的处境和心境:
身体无病之时,生活也只能“凑合”,而几月不能出车,老王境况可想而知。但即便病魔缠身,穷困不堪,他却省出来香油、鸡蛋,且就这样羸弱不堪地硬撑着亲自送来香油、鸡蛋,如此艰难,更显其善!苦得不成人样的老王,还要来关心给过他“萤火之光”般温暖的“我”!作者动情刻画他临终前的模样,“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个“直僵僵”活画出老王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之状,“镶嵌”更是逼真,传神地展现了老王的瘦薄、僵直,毫无活气。“直着脚往里走”的“直”字写他动作的艰难,而他两手却都拿着东西——那些珍贵、易碎的东西!这一路他该是如何走来?品读此段文字,巨大的悲抑之感压在我们心头,催人落泪。 “锦上添花”固然美,“雪中送炭”犹可贵。老王对“我们”没有敬而远之,反而真诚关心,懂得回报。这真与世上看到人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态人情是一本深奥读不尽的书,而本文则深得其真味。
至此,对隐藏在“物”背后之人的境遇品质,已经分析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将是全文最关键的一个点,那就是——深味隐藏在“人”内心的“情”。
三、“人”心有“情”,危难之际犹显贵
这一步骤的讨论将直击“生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外延——关于人情,关于道德。
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1.别人如何看待老王?“我们”又如何看待这些人?
老王一只眼瞎,好眼也有病,别人“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倒也不算是无端猜疑;“他撞在电杆上”“半面肿胀、又青又紫”,却还有人嘲笑、污蔑他这个“老光棍”“年轻时不老实”;“我”却让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且猜测他眼瞎是因为“更深的不幸”。这些叙述看起来似乎很平淡,甚至有点幽默和调侃的味道,其中却蕴含着鲜明的对比,不仅写出了“我们”对老王的关怀、同情,更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那个时代以践踏弱者為乐的冷漠世风的厌恶,对无情社会中的无情之人的批判。
2.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吗?
作者有平等观念。在作者眼里,人生而平等,那些因天赋、成长、生理等条件造成的差别,不能成为划分人的等级的条框。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愧疚的。
再就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扎根在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中,使他们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懂得维护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基本权利。
3.对揭示文章意旨的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时代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因此感到“愧怍”。作者认为,与老王的一生劳苦困窘相比,她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毕竟还有工资,能享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毕竟一个是坐车的,一个是拉车的,总感觉自己在享受他的服务。作者的道德观在此起了作用。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总是充满同情、悲悯。老王自己辛酸穷苦,却能关爱他人,作者在颂扬劳动者可贵品质的同时,也深叹着那个时代社会的不公。
所谓“士穷乃见节义”。“文革”时期,杨绛一家受尽屈辱和蹂躏,夫妇先是被迫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后来女婿含冤自杀,全家被迫离开……忆及那些“含泪”的往事,杨绛却淡淡地称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想起的却是“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在那个时代是多么可贵,我们又怎能不感叹、敬重于杨先生那种豁达忘我、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四、由“物”归结,价格、价值细思量
这一步骤是呼应开头关于“价格”的话题,突出了另一个词:价值。
当年物资十分紧张,几乎所有食品都需要凭票证供应。老王把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虽然也收了钱,但在食品匮乏时期,在自己患重病更需要营养的情况下还能这样做,表现出他的善良。作者受了他的礼物,虽则也给了钱,却为没能改善老王的生活处境而感到愧怍。诚然,香油和鸡蛋所代表的“物”的“价格”是很容易用数字来衡量的,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而“良心多少钱一斤”的问题是不该问也不该回答的。因为这些“物”、这些“人”、这些珍贵的“情”所体现的“价值”,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无价的、美好的、珍贵的、恒久的!
五、心手齐动,写作依托是生活
常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而忽视了从文中挖掘写作素材和训练点。在这堂课中,笔者在巩固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个写作训练:
回想一下自己身边的底层人物形象,运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写出他(们)身上的闪光品质。
这样的片断练习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训练了学生具体观察和细致描写的基本写作技能;更重要的,将使学生的眼光不会只定格在“白富美”“高富帅”等社会精致生活标杆人士的身上,也会移向底层,学会俯首、发现、倾听、尊重、关爱。如果学生自身所处阶层就是底层,更要导引其不妄自菲薄,尊重自身价值,不泯灭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结语:那个时代已然过去,我们正身处一个崭新的时代。但生活不会就此没有波澜,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与基础生存相关的知识,更应是与品质灵魂相关的做人准则——保持清醒,保持良知,做追求真善美的“人”,珍视蕴含情义的“物”,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国学课程教育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050)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李华平.《“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老王〉教学解读》.《语文建设》,2015年31期。
②魏本亚、尹逊才主编.《十位名师教〈老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
③秦晓华.《〈老王〉的另一种读法》.《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3月。
[作者通联:蒋恒,江苏郑梁梅高级中学,陈淮高,江苏清河中学]
这些道理靠机械灌输恐收效甚微,而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发现,去思考,去品味,去获得,才会使之成为心灵烙印。因此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自读点拨。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在诵读中要以善良体察善良,品味真情,陶治性情。教师则要由小处着手,抓住一些小“物”,适时点拨、突出作品关怀不幸者的意旨,指引学生品味人性之美、人情之美。二是合作探究。阅读中关乎人物形象、情感主旨等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讨解决。各人要发挥想象,努力在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碰撞思想,交流观点,从而细致深入地领会深蕴文字之中的“情”。
一、借“物”导引,小处入手来激趣
笔者导入文本的方式是对话。先提出文中所写时代(文革时期)和我们这个时代香油、鸡蛋的这些“物”的价格问题,让学生围绕它展开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文中的那个时代(文革时期),昂贵难得
我们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的新时期),廉价易得
在此过程,笔者突出的是“价格”一词,这个词冰冷无感情,是可以用客观的数字来表示的,以此为下文上升到“价格”不能成为体现、衡量人心的标尺,从而突出“价值”一词的份量张本。
二、由“物”及“人”,透过现象看本质
分析写人记事的文章,总要把人物的性格品质弄清楚。本文叙事多为片断,貌似琐碎,语言又平淡,几无精妙华美的言词来直接品评人物,零碎的分析显然不讨巧又耗时。因此笔者抛出一个大问题:那个时代的鸡蛋和香油既珍贵又难得,那么是由什么样的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送给什么样的人的?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探讨,可以有效地解决对送者与受者身份地位、生存环境、性格品质等方面的理解和概括的难题。在分析时,笔者选择了这样的顺序:老王(送者)的形象→“我们”(受者)的形象→送物的目的。
先来说说如何探究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笔者运用了“自读点拨法”,先让学生默读,圈点勾画出与老王有关的事件要点,再提醒学生文中所记片断颇多,寻找时勿有遗漏,再让其有条理地发言。
接着,笔者将大问题细化为一个个小问题,有序有效地提问。这一过程,旨在提高学生浏览文本抓住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师:开头四段先写了老王哪三点基本情况?
生:一是职业低微,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体现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很差,生活艰苦。
师:下面三段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生:一个片断写他愿意给“我们”送冰块,一个片断写他送钱先生看病的事,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给“我”送香油和鸡蛋。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大致了解了老王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接下来就是结合文本深入探讨其为“人”的性格品质了。
分析要点: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卑微穷苦却善良纯朴。他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偏在“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又被取缔,其生计就更为窘迫,只能勉强讨生活。他打了一辈子光棍,伶仃孤苦。住在荒僻小胡同里的破烂小屋,眼睛又不好,一生真正艰难凄凉,是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但是這样一个的“人”,心肠很好,厚道老实,有良心,懂得关心他人。他很需要钱,但做生意却不多收一分钱,且讲感情,重仁义,常愿意白尽义务,或者少收点钱,这是一个在精神上没有受到污染的纯朴的好人。
接下来笔者引导着学生一起探究被老王关心着的“我们”又是“什么样的人”。过程如下:
师:捕捉散落文中的零散信息,概括“我们”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
生:“我们”是在文革时期受到迫害的上层知识分子,生存环境也很严酷。
师: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的上层知识分子在老王这个底层人面前,常常会有很深的优越感。而文中的“我们”是如何对待老王的呢?
生: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他们很关心老王的生活,担忧他是否能够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分析到这里,笔者有意“宕开一笔”,岔到“鱼肝油”这个“物”的话题上去:
师:鱼肝油的价格应该也不便宜,老王跟他们也没半点亲戚关系,为什么要给他呢?
生:出于同情。这体现了他们的善良。
最后,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解决了最后一个小问题:老王送“物”的目的。
师:老王自己生活就艰难,为什么还要将那么珍贵的香油和鸡蛋送给“我”?
生:他觉得自己受过“我们”的好处,就觉得欠了人情,总也不忘,去世前一天还非硬撑着拿了这些东西上门表达感谢之情。这说明他善良忠厚,知恩图报。
这一步骤的分析,笔者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想象老王的处境和心境:
身体无病之时,生活也只能“凑合”,而几月不能出车,老王境况可想而知。但即便病魔缠身,穷困不堪,他却省出来香油、鸡蛋,且就这样羸弱不堪地硬撑着亲自送来香油、鸡蛋,如此艰难,更显其善!苦得不成人样的老王,还要来关心给过他“萤火之光”般温暖的“我”!作者动情刻画他临终前的模样,“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个“直僵僵”活画出老王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之状,“镶嵌”更是逼真,传神地展现了老王的瘦薄、僵直,毫无活气。“直着脚往里走”的“直”字写他动作的艰难,而他两手却都拿着东西——那些珍贵、易碎的东西!这一路他该是如何走来?品读此段文字,巨大的悲抑之感压在我们心头,催人落泪。 “锦上添花”固然美,“雪中送炭”犹可贵。老王对“我们”没有敬而远之,反而真诚关心,懂得回报。这真与世上看到人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世态人情是一本深奥读不尽的书,而本文则深得其真味。
至此,对隐藏在“物”背后之人的境遇品质,已经分析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将是全文最关键的一个点,那就是——深味隐藏在“人”内心的“情”。
三、“人”心有“情”,危难之际犹显贵
这一步骤的讨论将直击“生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外延——关于人情,关于道德。
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1.别人如何看待老王?“我们”又如何看待这些人?
老王一只眼瞎,好眼也有病,别人“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倒也不算是无端猜疑;“他撞在电杆上”“半面肿胀、又青又紫”,却还有人嘲笑、污蔑他这个“老光棍”“年轻时不老实”;“我”却让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且猜测他眼瞎是因为“更深的不幸”。这些叙述看起来似乎很平淡,甚至有点幽默和调侃的味道,其中却蕴含着鲜明的对比,不仅写出了“我们”对老王的关怀、同情,更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那个时代以践踏弱者為乐的冷漠世风的厌恶,对无情社会中的无情之人的批判。
2.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吗?
作者有平等观念。在作者眼里,人生而平等,那些因天赋、成长、生理等条件造成的差别,不能成为划分人的等级的条框。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愧疚的。
再就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扎根在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中,使他们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懂得维护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基本权利。
3.对揭示文章意旨的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一个时代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因此感到“愧怍”。作者认为,与老王的一生劳苦困窘相比,她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毕竟还有工资,能享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毕竟一个是坐车的,一个是拉车的,总感觉自己在享受他的服务。作者的道德观在此起了作用。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总是充满同情、悲悯。老王自己辛酸穷苦,却能关爱他人,作者在颂扬劳动者可贵品质的同时,也深叹着那个时代社会的不公。
所谓“士穷乃见节义”。“文革”时期,杨绛一家受尽屈辱和蹂躏,夫妇先是被迫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后来女婿含冤自杀,全家被迫离开……忆及那些“含泪”的往事,杨绛却淡淡地称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想起的却是“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在那个时代是多么可贵,我们又怎能不感叹、敬重于杨先生那种豁达忘我、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四、由“物”归结,价格、价值细思量
这一步骤是呼应开头关于“价格”的话题,突出了另一个词:价值。
当年物资十分紧张,几乎所有食品都需要凭票证供应。老王把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虽然也收了钱,但在食品匮乏时期,在自己患重病更需要营养的情况下还能这样做,表现出他的善良。作者受了他的礼物,虽则也给了钱,却为没能改善老王的生活处境而感到愧怍。诚然,香油和鸡蛋所代表的“物”的“价格”是很容易用数字来衡量的,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而“良心多少钱一斤”的问题是不该问也不该回答的。因为这些“物”、这些“人”、这些珍贵的“情”所体现的“价值”,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无价的、美好的、珍贵的、恒久的!
五、心手齐动,写作依托是生活
常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而忽视了从文中挖掘写作素材和训练点。在这堂课中,笔者在巩固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个写作训练:
回想一下自己身边的底层人物形象,运用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写出他(们)身上的闪光品质。
这样的片断练习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训练了学生具体观察和细致描写的基本写作技能;更重要的,将使学生的眼光不会只定格在“白富美”“高富帅”等社会精致生活标杆人士的身上,也会移向底层,学会俯首、发现、倾听、尊重、关爱。如果学生自身所处阶层就是底层,更要导引其不妄自菲薄,尊重自身价值,不泯灭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结语:那个时代已然过去,我们正身处一个崭新的时代。但生活不会就此没有波澜,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与基础生存相关的知识,更应是与品质灵魂相关的做人准则——保持清醒,保持良知,做追求真善美的“人”,珍视蕴含情义的“物”,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中学国学课程教育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050)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李华平.《“幸运”与“不幸”的相对性——〈老王〉教学解读》.《语文建设》,2015年31期。
②魏本亚、尹逊才主编.《十位名师教〈老王〉》.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
③秦晓华.《〈老王〉的另一种读法》.《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3月。
[作者通联:蒋恒,江苏郑梁梅高级中学,陈淮高,江苏清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