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鸿门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第二模块“仔细理会”的第二篇文章,是《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文章记载了楚汉相争初期刘邦与项羽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司马迁以娴熟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刻画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司马迁把更多的笔墨放在项羽身上,而对刘邦的刻画则主要是为和了项羽形成对比,来突出项羽简单粗暴、刚愎自用、妇人之仁,以揭示项羽最后必然走向失败的原因。这里我们不妨调转镜头,把目光聚焦到刘邦身上,一起来“仔细理会”《鸿门宴》中的刘邦形象,一窥他后来能够成为大汉开国帝王的一些原因。
一、柔弱胜强的政治家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是水,但它却无坚不摧,“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最智慧的政治家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刘邦就颇通“示弱”的艺术。
向臣子示弱。当得知项王要攻打自己的时候,“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这里固然有刘邦突临危急的慌乱无措,但更多的是他在向张良“示弱”、求救。他称张良为“君”,君是对方的一种尊称,一辈用于平辈同列之间。而实际上刘邦是主,张良是仆,“为韩王送沛公”,很显然,刘邦在张良面前表现得极为谦卑,在向张良展示自己的“弱”。当张良心中已有计谋之时,反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先是“默然”,以表示自己听信了“鲰生(浅陋的人)”意见的懊悔,然后又诚恳地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再次向张良示弱。张良这时立刻向刘邦献出了“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计策。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跑之时,两呼张良为“公”(“公为我献之”“公乃入”)。“公”也是敬称,而且一般用于对长辈的,很明显,刘邦再降身份,如此“知遇”,怎能不激发张良“士为知己者死”的壮士豪情,欣然留下来为他断后。刘邦不逞匹夫“强”,而懂得用政治家的 “弱”化解了危急。
向项王示弱。第二天见到项羽,一开始就是“谢曰”,即以道歉的语气说话,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这里把自己称为“臣”,项羽为“将军”,俨然是臣子与帝王的关系,表达对项羽的尊敬。“不自意”三个字又在向项羽示弱,意思是“我”刘邦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才得以入关的,若非如此先入关的就是项王您啊!这对于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项羽来说无疑是一颗“糖衣炮弹”,听了心情怎能不舒服呢?
“善用人者为其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刘邦在臣子面前摆出一副无能的样子,激发臣子的表现欲望,让其为自己效力;“刚者易逝,柔者长存。”刘邦在项王前又摆出一副软弱的样子,麻痹项羽,让他失去戒备之心,可以说刘邦的“示弱”艺术非常高超。
二、委曲求全的外交家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弱国无外交”,作为弱方,想在强者面前保全自己,“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刘邦深谙此道,尤其表现在他与项伯和项羽的交往过程之中。
当张良献计时,刘邦赶紧问项伯的年龄,又是把项伯尊为兄长(“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又是给项伯端酒敬酒,甚至不惜血本,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在这一场外交中,刘邦虽然像个“孙子”一样,但是他无疑是一个大赢家。因为项伯回到楚营之后,立即劝说项羽不要杀刘邦,“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于是“项王许诺”。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鸿门宴上,如果不是这位亲家“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恐怕刘邦早就惨死在项庄的剑下了。
再看刘邦与项羽交往。刘邦向项羽谢罪,第一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向项羽表明了立场,即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战斗目标是一致的;“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是有小人的谗言,让我们两人之间产生嫌隙的;“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我都没有想到,我能先进入关中,还能活着到这里见到将军您!刘邦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再以“情”动人,果然打动了项羽,“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面对项王的近于羞辱的座位安排,刘邦“无动于衷”,用“曲”来求得“全”。
在鸿门宴上,当项庄舞剑,刘邦生命危急之时,刘邦选择了一个最 “不光彩”的行动——逃跑。逃跑是一件令“英雄”所不齿的事情,但刘邦却更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生存之道,瞅准机会就逃跑。“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逃回自己的军营。作为一名外交家,刘邦懂得“有一种逃跑叫战略转移”, 面对强者,以自己的力量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委“曲”得以保“全”。
三、冷静缜密的谋略家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老子认为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那些看起来弱小的人实际上才是真强大的人,那些看起来很笨拙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那些不善言辞的人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如果我们仅以“示弱”“委曲求全”来看刘邦,那显然只是看到了表象,在他“弱者”的姿态下,隐藏的却是强者的内心,智者的头脑,他是一个冷静果断的谋略家。
当刘邦以“如厕”借口逃离宴会,面对张良、樊哙等臣子时,再一次示弱:“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其实刘邦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吗?显然不是!宴席上,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逃跑。宴会之前他已从项伯口中得知,项羽这次是要杀自己的,宴会上范增举玦,项庄舞剑,他早已看出此宴会是杀机四伏的,虽然前有项伯“翼护”,后有樊哙“同命”,但难保范增又想出什么新花样,“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趁樊哙闯帐项羽发愣时假装“如厕”,且“因招樊哙出”——趁机悄悄招出猛将护卫,可见他早已想好要离席出逃。但此时来了一句“为之奈何”用意何在?这正是刘邦“大巧若拙”的地方,此时他在等他的谋臣给他一个台阶下,如果就这样逃离,显得自己不仅不懂礼仪,而且贪生怕死,不顾手下将领的死活,这将使他在部下面前颜面顿然扫地、威信也将荡然无存,所以这个“为之奈何”是刘邦故意在卖拙。果然,心直口快的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正好给了刘邦逃跑冠冕堂皇的理由。“大辩若讷”,这理由刘邦自己不说,由臣下口中说出来,却比他自己说效果好得多,仿佛逃跑是属下所劝、所逼的不得已的选择,所以说刘邦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愚钝的外表下藏着聪明的头脑。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面对危急,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忙则出错,乱则为患,而刘邦在面对危急的时候,总能做出冷静的判断。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刘邦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在情况危急时,刘邦的思维依然是缜密的,此话一石三鸟,一方面間接赞扬张良,这是一个浅陋的小人的主意,而你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二则推卸责任,这事不怪我,我是听信小人的话,你说出好主意,一定采纳你意见;三则保护了身边谋士,这是谁出的主意,刘邦一定记得的,但他愿意不说,因为张良无非想“丢卒保车”,让他把献计的人交给项王,但刘邦不愿意出卖谋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和刘邦对话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随口就把向自己提供重要情报的间谍曹无伤出卖了,试想这样头脑简单的人怎能与刘邦这样思维缜密的人搞心计呢!
危急出现转机之时,也是人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这时人的思维会变得简单,但刘邦却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当张良为刘邦献计时,刘邦马上就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在这项羽要攻打自己的关键时刻,项羽的季父,来到自己的军营之中,劝说自己的谋臣逃跑,这其中会不会有阴谋?此一句话把刘邦遇事时冷静思考、思维缜密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逃跑,一般人逃跑都是“仓皇而逃”,但刘邦不是,他的逃跑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首先,他是洞察形势的危急,主动逃跑,借“如厕”掩饰而出;其次,他逃跑有保障,“因招樊哙出”,让这员虎将保护自己;第三,他有后手,让张良“留谢”,为自己拖延时间;第四,他施金蝉脱壳之计,“置车骑”,放弃他的车和众多随从,让项羽的属下误以为他还没走;第五,他轻装快逃,他放弃大队人马一方面迷惑项羽,另一方面是可以逃得更快,“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选择了小路,这样一来不容易被项王军队发现,二来路程近,才20里,很快就可以回到军中;第六,他有遗计,“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他让张良估计自己回到军中,才回到宴会,向项王辞别,整个逃跑过程,他计划周密,有条不紊。再看当刘邦回到军营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诛杀曹无伤”以绝后患,表现出了凶狠与果断的一方面。
鲁迅先生高度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的确,司马迁不但是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他在《鸿门宴》中浓墨重彩地描写项羽之时,寥寥数语便把一个貌似软弱无能、笨拙愚钝,而实际却机敏精细、冷静果断的刘邦刻画得淋漓尽致,无怪乎南宋人刘辰翁称赞《鸿门宴》这段文字:“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
[作者通联:江苏宿迁中学]
一、柔弱胜强的政治家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是水,但它却无坚不摧,“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最智慧的政治家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刘邦就颇通“示弱”的艺术。
向臣子示弱。当得知项王要攻打自己的时候,“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这里固然有刘邦突临危急的慌乱无措,但更多的是他在向张良“示弱”、求救。他称张良为“君”,君是对方的一种尊称,一辈用于平辈同列之间。而实际上刘邦是主,张良是仆,“为韩王送沛公”,很显然,刘邦在张良面前表现得极为谦卑,在向张良展示自己的“弱”。当张良心中已有计谋之时,反问刘邦“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先是“默然”,以表示自己听信了“鲰生(浅陋的人)”意见的懊悔,然后又诚恳地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再次向张良示弱。张良这时立刻向刘邦献出了“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计策。刘邦从鸿门宴上逃跑之时,两呼张良为“公”(“公为我献之”“公乃入”)。“公”也是敬称,而且一般用于对长辈的,很明显,刘邦再降身份,如此“知遇”,怎能不激发张良“士为知己者死”的壮士豪情,欣然留下来为他断后。刘邦不逞匹夫“强”,而懂得用政治家的 “弱”化解了危急。
向项王示弱。第二天见到项羽,一开始就是“谢曰”,即以道歉的语气说话,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这里把自己称为“臣”,项羽为“将军”,俨然是臣子与帝王的关系,表达对项羽的尊敬。“不自意”三个字又在向项羽示弱,意思是“我”刘邦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才得以入关的,若非如此先入关的就是项王您啊!这对于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项羽来说无疑是一颗“糖衣炮弹”,听了心情怎能不舒服呢?
“善用人者为其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道德经》第六十八章)刘邦在臣子面前摆出一副无能的样子,激发臣子的表现欲望,让其为自己效力;“刚者易逝,柔者长存。”刘邦在项王前又摆出一副软弱的样子,麻痹项羽,让他失去戒备之心,可以说刘邦的“示弱”艺术非常高超。
二、委曲求全的外交家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弱国无外交”,作为弱方,想在强者面前保全自己,“曲”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刘邦深谙此道,尤其表现在他与项伯和项羽的交往过程之中。
当张良献计时,刘邦赶紧问项伯的年龄,又是把项伯尊为兄长(“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又是给项伯端酒敬酒,甚至不惜血本,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在这一场外交中,刘邦虽然像个“孙子”一样,但是他无疑是一个大赢家。因为项伯回到楚营之后,立即劝说项羽不要杀刘邦,“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于是“项王许诺”。更重要的是在后来的鸿门宴上,如果不是这位亲家“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恐怕刘邦早就惨死在项庄的剑下了。
再看刘邦与项羽交往。刘邦向项羽谢罪,第一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向项羽表明了立场,即我们是并肩作战的亲密战友,战斗目标是一致的;“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是有小人的谗言,让我们两人之间产生嫌隙的;“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我都没有想到,我能先进入关中,还能活着到这里见到将军您!刘邦把自己放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再以“情”动人,果然打动了项羽,“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面对项王的近于羞辱的座位安排,刘邦“无动于衷”,用“曲”来求得“全”。
在鸿门宴上,当项庄舞剑,刘邦生命危急之时,刘邦选择了一个最 “不光彩”的行动——逃跑。逃跑是一件令“英雄”所不齿的事情,但刘邦却更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生存之道,瞅准机会就逃跑。“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从小路逃回自己的军营。作为一名外交家,刘邦懂得“有一种逃跑叫战略转移”, 面对强者,以自己的力量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委“曲”得以保“全”。
三、冷静缜密的谋略家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老子认为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那些看起来弱小的人实际上才是真强大的人,那些看起来很笨拙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那些不善言辞的人才是最会说话的人。如果我们仅以“示弱”“委曲求全”来看刘邦,那显然只是看到了表象,在他“弱者”的姿态下,隐藏的却是强者的内心,智者的头脑,他是一个冷静果断的谋略家。
当刘邦以“如厕”借口逃离宴会,面对张良、樊哙等臣子时,再一次示弱:“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其实刘邦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吗?显然不是!宴席上,他已经下定决心要逃跑。宴会之前他已从项伯口中得知,项羽这次是要杀自己的,宴会上范增举玦,项庄舞剑,他早已看出此宴会是杀机四伏的,虽然前有项伯“翼护”,后有樊哙“同命”,但难保范增又想出什么新花样,“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趁樊哙闯帐项羽发愣时假装“如厕”,且“因招樊哙出”——趁机悄悄招出猛将护卫,可见他早已想好要离席出逃。但此时来了一句“为之奈何”用意何在?这正是刘邦“大巧若拙”的地方,此时他在等他的谋臣给他一个台阶下,如果就这样逃离,显得自己不仅不懂礼仪,而且贪生怕死,不顾手下将领的死活,这将使他在部下面前颜面顿然扫地、威信也将荡然无存,所以这个“为之奈何”是刘邦故意在卖拙。果然,心直口快的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正好给了刘邦逃跑冠冕堂皇的理由。“大辩若讷”,这理由刘邦自己不说,由臣下口中说出来,却比他自己说效果好得多,仿佛逃跑是属下所劝、所逼的不得已的选择,所以说刘邦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愚钝的外表下藏着聪明的头脑。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面对危急,保持冷静的头脑,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忙则出错,乱则为患,而刘邦在面对危急的时候,总能做出冷静的判断。当张良问“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时,刘邦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在情况危急时,刘邦的思维依然是缜密的,此话一石三鸟,一方面間接赞扬张良,这是一个浅陋的小人的主意,而你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二则推卸责任,这事不怪我,我是听信小人的话,你说出好主意,一定采纳你意见;三则保护了身边谋士,这是谁出的主意,刘邦一定记得的,但他愿意不说,因为张良无非想“丢卒保车”,让他把献计的人交给项王,但刘邦不愿意出卖谋臣。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项羽和刘邦对话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随口就把向自己提供重要情报的间谍曹无伤出卖了,试想这样头脑简单的人怎能与刘邦这样思维缜密的人搞心计呢!
危急出现转机之时,也是人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这时人的思维会变得简单,但刘邦却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当张良为刘邦献计时,刘邦马上就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在这项羽要攻打自己的关键时刻,项羽的季父,来到自己的军营之中,劝说自己的谋臣逃跑,这其中会不会有阴谋?此一句话把刘邦遇事时冷静思考、思维缜密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逃跑,一般人逃跑都是“仓皇而逃”,但刘邦不是,他的逃跑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首先,他是洞察形势的危急,主动逃跑,借“如厕”掩饰而出;其次,他逃跑有保障,“因招樊哙出”,让这员虎将保护自己;第三,他有后手,让张良“留谢”,为自己拖延时间;第四,他施金蝉脱壳之计,“置车骑”,放弃他的车和众多随从,让项羽的属下误以为他还没走;第五,他轻装快逃,他放弃大队人马一方面迷惑项羽,另一方面是可以逃得更快,“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选择了小路,这样一来不容易被项王军队发现,二来路程近,才20里,很快就可以回到军中;第六,他有遗计,“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他让张良估计自己回到军中,才回到宴会,向项王辞别,整个逃跑过程,他计划周密,有条不紊。再看当刘邦回到军营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诛杀曹无伤”以绝后患,表现出了凶狠与果断的一方面。
鲁迅先生高度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的确,司马迁不但是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和语言巨匠,他在《鸿门宴》中浓墨重彩地描写项羽之时,寥寥数语便把一个貌似软弱无能、笨拙愚钝,而实际却机敏精细、冷静果断的刘邦刻画得淋漓尽致,无怪乎南宋人刘辰翁称赞《鸿门宴》这段文字:“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
[作者通联:江苏宿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