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创新与探索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作文”,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乃至家长,皆“谈虎色变”。尤其是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在简单的说话、写话训练之后,初次接触作文,难度就更大了。教师引导是否得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为此,笔者把作文教学视为教学的重点加以研究。
  
  一、统观全局,合理整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有8个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围绕单元整组教材设计了一篇习作,重点是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一学期要写8篇习作,对于初学作文的孩子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对于教师的指导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弄不好,就会出现教师“教”不细,学生“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为此,我对教材中的习作进行了大胆的整合处理。
  例如《语文园地五》中的习作是写一写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文字以及听到的、看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学生们有的介绍自己旅游时的照片、各地风光图片,还有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语文园地六》的习作是写一写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两篇习作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比如说学生在写“看到的”内容时,介绍了参观某地的见闻、景色。而这一内容恰恰是《园地六》习作的要求。为了不让学生就一个内容重复习作,我将这两次作文的有机结合。比较分析异同,进而在《园地五》作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成《园地六》的作文。合理的整合,既减少了学生作文的粗制滥造,又教给了学生举一反三的写作技巧。
  
  二、激发兴趣,先扶后放。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关键,趣味是先导。这就要求踏踏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为了让学生打消写作畏难的情绪,我首先细心地“扶”他们写一写,降低写作的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一点一点“攀”上去。
  记得第一节作文课“我的课余生活”是从听记训练开始的;我请学生们先讲述各自课余的生活,并从中选取出比较生动的内容,请学生分析好在哪里。通过大家的评议发现了这些同学之所以讲的好,是因为在讲述中动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因势利导,我对同学们说:“你们如果也能用上这些漂亮的词汇,老师相信你们课余生活也一定很精彩,同学们有了信心,再动笔写一写,改一改,一篇像模像样的作文也就诞生了。
  激发习作兴趣的方法很多,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组织学生游戏、观赏、游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产生习作的欲望。
  
  三、汲取营养,重视积累。
  
  小学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优秀的范文,阅读教学是获取写作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就三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的特点而言,仿写单元整组教材的写法是训练作文能力的一个最佳途径,如学习了《槐乡的孩子》就写《海边的我》,展现城市孩子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课文中的词汇很精彩,为了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每学习一篇课文,我都会让学生勾画好词佳句,并运用好的词汇造句。因此,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需重视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语言积累似根基,生活积累如土壤。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实践,切实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酸甜苦辣,会成为孩子们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在一次观察日记中,袁琳同学对初冬的事物、景致进行描写,他写道:冬天来了,人们越来越爱睡懒觉了,身上的衣服也越来越厚了,楼道里到处是大葱、到处是大白菜,真是葱的海洋、白菜的世界。这独特的、朴实的语言,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四、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学会储备知识,激发写作欲望。
  
  1.初读,想文章讲了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明白,在阅读前,要静下心来把读文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然后使学生明白,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读完文章以后,一定要问问自己: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文章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文章写了怎样一个人,或记叙了哪几件事物,描绘了哪些景?
  
  2.再读,理文章的层次。
  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层次清楚。要求学生再读文章时,可以看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或描绘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内容的,开头和结尾均属哪一种方式。这样就能理清文章的层次。
  
  3.品读,抓文章的重点部分。
  教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不能仅仅满足于泛泛而读,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仔细品读。品读文章的重点部分时,对于不理解的词语,要查字典、词典,对于生动形象、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细心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地运用词语的,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弄清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此外,还要注意标点符号。有时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胜过千言万语,具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诵读,背文章的精彩部分。
  一篇优秀的文章,要经常诵读,有时侯还要把精彩的部分背下来,记录在“精彩句段”日记本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人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在教学中,每学一个单元,都引导学生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总结出本单元每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为达到写作目的,选取了哪些材料;为表述清楚具体,安排了怎样的文章结构;为吸引读者,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和写作技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十三课《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的目的是表现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突出喜爱之情,选取的材料是白鹅的姿态高傲,接着写白鹅突出的叫声、步态、吃相,为了吸引读者,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鹅与鸭比,突出鹅的特点——高傲;与狗对比,也突出表明鹅的与众不同。通篇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如此归纳总结,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此,学生也将课文的结构储备下来。
  
  五、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作文指导时,我总是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声像渲染”、“生活再现”、“现场表演”等。
  契诃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
其他文献
口语交际,这过去甚至现在仍经常被忽视的教学部分,为什么老师会疏于对它的重视,本人想并不是老师们不重视,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的重要意义,本人觉得我们应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交际,在生活中实践交际的能力,实现练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养成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际能力。      一、练交际能力于课堂      1.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自然交际   (1)巧用图画,再现情境
期刊
随着新一轮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开始,关于语文教学是什么和语文教学怎么进行的话题再一次被提起。许多老师都感觉现在越来越不会教学了,课堂教学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时间都给了学生,教师总觉得在课堂上该讲的讲不完,每篇课文的课时不够用,现在的语文教学无法进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教师对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对“什么是语文教学”这个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清。我们来看看大纲中语文教
期刊
【摘 要】小学生的表演欲特别强,他们喜欢表演、渴望表演,他们把表演当成一种游戏,可以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把表演引入课堂,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全身心感受课文内容的有效手段。适当有效的表演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使生充分认识课文里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教学表演兴趣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重任,严密的科学性、高度的思想性、鲜活的时代性,决定了其既遵循其他学科的普遍规律,又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作为政治课教师,务必有清醒的头脑、高度的责任、崭新的视角,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高屋建瓴,统揽全局,脚踏实地励志认真践行素质教育全新理念,注重细节,努力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情感共鸣,达成教学和谐度。      民
期刊
教学中常见到两种情况:有的班级,尽管老师苦口婆心,喊破嗓子,而学生却依然是我行我素,纪律性差,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而有的班级未曾听见老师大声苛责,却班风良好,学生通情达理,师生配合默契,一切问题好像都在和风细雨中解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学生的自尊。   自尊自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能使一个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像珍惜自
期刊
一、教学目标要指向效益最大化      目前,部分语文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存在“杂化”的现象:目标高而多,可谓纷繁复杂,在课堂上却得不到落实。教师在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扩展性训练和消耗教学时间的形式教学,却忽视了字、词、句积累及运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教学。更有甚者,个别教师把追求生成性目标作为“挡箭牌”,设计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放弃预设教学目标而游离于课堂生成目标之中,课堂教学杂乱无章,
期刊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发与有效运用图片、文字、音像等资料性课程资源,可以让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一方面要精心选择与开发不同内容和性质的资料性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另一方面,也应把握运用资料性课程资源的适当契机,将各类资源有效地融入教学环节中去;同时,还要把握好资料性课程资源运用的“度”。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程资源开发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期刊
下面结合新课程谈谈在“口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见解:      一、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交际话题。      新教材对“口语交际”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例如教学《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字吗》一课,农村的学生对电脑并不了解,根本无从谈起,这样的话题学生无话可说,更没了交际的兴趣。《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
期刊
语文学习究其本源是个习惯问题,再聪慧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便很难学好语文。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这两项目标是其他学科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语文教师的专责。那么语文习惯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从大的方面讲,除了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还应包括听说与说话的
期刊
正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践行着光荣而任重道远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从优秀教师们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上,笔者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前进的气息,耳濡目染了教学中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巨大作用,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下面本人谈几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