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zxcasdqwe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往的小学教育中,科学课程面临的局面一直比较尴尬,部分教师对该学科的定位感到模糊,不像数学等学科那样清晰。其实,小学科学课程的目的是教给学生一些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意识,促使他们能够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自身、社会乃至这个世界。有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摆脱封建迷信的影响,缺乏的其实就是科学精神。明白了这些,教师就不会觉得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过于模糊了。本文即从营造生活情境、创新教学方式和培养问题意识等三个角度,对如何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教学一直面临着一些难点。敢于质疑、能够发现问题是学生具备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思维不完善,抓不住关键点,提出的问题往往不着边际;还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没有足够的主动精神,总是被动等待教师给出“标准答案”。以上因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无疑都是非常不利的。为了实现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努力激发出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让他们真正沉浸到科学知识中去。
  一、营造生活情境
  很多小学生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在他们眼中科学是很深奥、很复杂的事情。其实,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无所不在。有的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时显得兴趣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与学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似乎“太简单”了;另一方面,则在于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将这些“简单”的知识与他们的生活体验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与意愿不符,又不清楚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也就很难产生足够的兴趣。其实教材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教师要做的是将教材充分利用起来,营造一个生动的生活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的“做大自然的孩子”。在很多城市的小学,有的教师觉得学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对大自然没什么深刻印象,教学中会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一些有关野外景色的纪录片。这种做法没什么问题,但学生身边其实也是有自然因素的。比如学校周边的公园或城市动物园,都可以视为一个小型的“自然公园”。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场所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引导学生欣赏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带领学生直接去体验,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从而建立起教材内容与自身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
  二、创新教学方式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生活状态也在变化。当代很多小学生接触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深受信息化时代的洗礼,他们接收到的信息量是很多成年人所难以想象的。问题是,有的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教学方式没有脱离以往的窠臼,比较单一,重复度很高,极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影响到学生科学意识的形成。特别是在小学低段,决定着学生今后是否能够萌发出强烈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师必须想办法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参与到科学课程学习中去。
  上文提到的多媒体设备教学或带领学生去公园等校外场所游玩体验就属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但是,多媒体教学形式其实早已出现;校外体验也已经成了很多学科教师惯用的教学方式。换句话说,这些对学生来说可能都不再新鲜。这时,教师就要注意从学生那里汲取更多的营养。比如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掌握其兴趣爱好,将教学方式与他们熟悉和喜爱的娱乐方式结合在一起,制作一个动画教学短片;或者直接征求学生的意见,大致介绍下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对学习方式提出意见。
  三、培养问题意识
  质疑是学生具备科学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点上文已经有所提及。小学科学课程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熟记”教材上的内容,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以较为科学的方式提出和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竭力避免给学生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教材中的都是“标准答案”,不需要问“为什么”。相反,在每次教学前教师都应该先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产生问题,然后将教材作为他们解决问题的线索和参考,最后引导他们得到与教材内容经过相互印证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
  例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的磁铁知识。在正式开始教学前,教师可以先提问:大家知道磁铁吗?学生回答知道。然后继续提问:磁铁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回答磁铁是黑色的或者可以吸到铁上等各种答案。教师此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给两块磁铁,让学生利用教室里现有的物品做实验,讨论自己对磁铁的认识,并且自己制作一个表格,把磁铁的这些特点都填到表格里。在大家都完成后,教师再开始教学,以学生完成的表格和教材的内容相结合进行。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希望广大同仁能够对小学课程提起更多的重视,多考虑小学生的综合情况,如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方向等,以更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不断提升教学有效性,推动学生的良好成长。
  参考文献:
  [1]魏秀华.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基于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36):79.
  [2]孫宁.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63-16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凸显。基于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探究受到了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动手操作是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有效方式,若能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从灵活使用学习用具、实时指导动手操作以及提供自主操作机会三方面对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
期刊
摘 要:本文总结了文化意识的相关内容,并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及其措施。同时从多种角度挖掘教科书的文化元素,以充满活力的方式对学生,对课堂渗透文化意识,进而探索在英语高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策略。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文化旁白法,对比分析法和情境体验等方法对课堂进行全面的创设,以及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学。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体会,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上述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教育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创新”作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被逐渐落实到初中各学科的教学实践当中。如何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就成了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本文将以初中历史为例,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创新,并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希望对各位历史教师的工作起到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学;课堂  纵观当前的初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不足却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科学这门学科正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直接的科目,同时还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要学习的物理知识的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常识进行教学,帮助教师发现学习科学的乐趣,还可以借助实物进行授课,让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立体。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活动最为普遍,教师也习惯通过课文阅读指导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所以如果我们可以稳步提升阅读课的教学效率,则可从很大程度上改善本学科的教学效益,也是转变初中生语文学习行为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阅读课堂,充分发展初中生的自主阅读行为,让学生能够真正取得阅读进步。本文将从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阅读问题,唤起学
期刊
摘 要:旅游文化教学的发展,对学生提升旅游文化专业知识有着颇为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旅游文化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已经渐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出入,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对旅游文化教学进行发展了创新。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环境下,师生互动在推动旅游文化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本文将从教师借助师生互动,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理念;运用师生互动,提升旅游文化的课堂效果;反思师生互动不足,不断创新旅游文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口语交流活动的详细设计开始;增强学生对口语交流的信心;培养课堂中的语言对话能力;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辅的教学原则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在农村中学英语课程中,无论教师或家长对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与否,或者是学生本人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高低,对于语言交流环境的重视程度都较低,在这一发展模式下,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英语学习能力造成不利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人们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有效教学应运而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不仅是学生发展数学思维的前提条件,还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基本保障,因此,本文笔者对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生活情境;信息技术;游戏场景  初中数学知识区别于小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内容知识较为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产生一定的思维障碍,并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陌生感,长此以往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高中阶段重要学科之一的物理更是受到了与日俱增的重视,给物理教师带来教学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改善物理教学的动力。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内容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要求,物理教师可以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科学知识以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探究意识的学科,同时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及严谨学习态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枯燥性,导致认知水平相对低下的小学生对科学学习提不起兴趣,科学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转变这一局面,小学科学教师应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通过对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