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外观和物化。华罗庚曾说过:“人之可贵在于创造性思维。”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中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潜在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把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统一起来。本人就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有趣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还有课后小实验及自制实验等。在教学中我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外,还鼓励学生主动完成课后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我听我忘了,我看我记住了,我做我理解了”的现象,为此我常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自制实验,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种由表及里的思考,对知识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引导学生自制小电动机,水果电池,小孔成像实验等。在自制小电动机的过程中,开始时有的学生把线圈匝数绕得过多,有的两端线头留得太长都不能让小电动机转起来,经过我的引导改进,学生知道了原因是线圈重力过大,反过来说即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太小,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了,同时学生也联想和回忆起了惯性等知识,通过不断地实验改进,学生做出的电动机各式各样,使学生固有的思维转化成创新的思维,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也就是把思维顺序倒过来,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始态与终态、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的思路思考问题。逆向思维也就是把因变果、果变因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许多重大的发明都运用了逆向思维。例如,法拉第在“电能生磁”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萌发了“磁能否生电”的想法,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电气时代的诞生。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性质,然后用逆向思维解释它们的成像原理;又如在演示大气压作用的“烧瓶吞蛋”实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大气压的神奇力量;反过来要求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把瓶中的蛋完好无损地“吐”出来。经过对比思考,“吞蛋”是瓶内棉花燃烧降低内压的结果,那么“吐蛋”只要使内压升高就可以了,学生经过讨论得到了把瓶倒转再沿瓶壁浇热水的方案,并动手实验把蛋完整无缺地“吐”了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用逆向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独辟蹊径,突破重点,化繁为简,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式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物理学习就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总结反思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即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如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功率时,利用发散思维学生联想到了伏安法测电阻。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例题:小明家的灯泡经常烧坏,仔细观察后发现,烧坏的时间多发生在夜间,且大多数在开灯的瞬间,正常发光时一般不会烧坏。小明学习了电学知识后猜想,是否是夜间的电压升高造成的。(1)你认为小明猜想的理由是什么?(2)小明想用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3)你认为烧毁灯泡的时间发生在开灯的瞬间是一种规律还是巧合?
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要运用发散思维,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在第二问中学生通过讨论,设计的方案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用电压表或感应电笔在用电高峰期测一次电压,夜间测一次电压,比较两次电压即可验证;(2)借助测小灯泡功率的电路图,把10个2.5V的小灯泡并联,调整滑动变阻器使每盏灯等达到额定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滑片不动,断开其中9盏灯的开关,再记录读数,通过比较电流表的读数变小了,电压表的读数增大即可验证猜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索寻求最佳实验方案,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一定提高。第一种方法简单实用,但须在课下进行。第二种方法虽然复杂,但却模拟了当时的情景,更有说服力。学生针对问题沿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出许多种实验方案,每个方案都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四、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不止是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重视培养他们的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不以概念、判断、推理、想象等为主要手段,来触发新思想、新意象的产生。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象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他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人凭借直觉、灵感、想象等常能未经仔细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推测、设想,即猜想。猜想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牛顿说:“没有大胆的推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事实也是如此,古今中外,任何科学、学说的出现起初都是大胆的猜想。如果没有门捷列夫结合灵感、想象制成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就没有现在的元素周期表。在教学中我除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如在学长度测量时要测长方体砖块的对角线长度,如果单独靠画图来说明学生很难理解,我就立马去找了三块完全相同的砖块来,把它们放到讲台上,结果学生马上理解了。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把教学与学生的这种愿望相结合,注意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的机会,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并能在研究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人类发现知识、驾驭知识的自豪感,这种内在的情感体验会反过来激励他们再探索、再创造。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探究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
总之,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怪圈走出,走向素质教育,不断实现教育创新。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方法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注意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利用有趣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还有课后小实验及自制实验等。在教学中我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外,还鼓励学生主动完成课后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我听我忘了,我看我记住了,我做我理解了”的现象,为此我常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自制实验,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种由表及里的思考,对知识能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引导学生自制小电动机,水果电池,小孔成像实验等。在自制小电动机的过程中,开始时有的学生把线圈匝数绕得过多,有的两端线头留得太长都不能让小电动机转起来,经过我的引导改进,学生知道了原因是线圈重力过大,反过来说即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太小,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了,同时学生也联想和回忆起了惯性等知识,通过不断地实验改进,学生做出的电动机各式各样,使学生固有的思维转化成创新的思维,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也就是把思维顺序倒过来,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始态与终态、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的思路思考问题。逆向思维也就是把因变果、果变因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许多重大的发明都运用了逆向思维。例如,法拉第在“电能生磁”的基础上进行逆向思维,萌发了“磁能否生电”的想法,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电气时代的诞生。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我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性质,然后用逆向思维解释它们的成像原理;又如在演示大气压作用的“烧瓶吞蛋”实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大气压的神奇力量;反过来要求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把瓶中的蛋完好无损地“吐”出来。经过对比思考,“吞蛋”是瓶内棉花燃烧降低内压的结果,那么“吐蛋”只要使内压升高就可以了,学生经过讨论得到了把瓶倒转再沿瓶壁浇热水的方案,并动手实验把蛋完整无缺地“吐”了出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用逆向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可独辟蹊径,突破重点,化繁为简,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开放式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物理学习就是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总结反思获取知识。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即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独创性。如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功率时,利用发散思维学生联想到了伏安法测电阻。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例题:小明家的灯泡经常烧坏,仔细观察后发现,烧坏的时间多发生在夜间,且大多数在开灯的瞬间,正常发光时一般不会烧坏。小明学习了电学知识后猜想,是否是夜间的电压升高造成的。(1)你认为小明猜想的理由是什么?(2)小明想用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3)你认为烧毁灯泡的时间发生在开灯的瞬间是一种规律还是巧合?
要求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要运用发散思维,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在第二问中学生通过讨论,设计的方案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用电压表或感应电笔在用电高峰期测一次电压,夜间测一次电压,比较两次电压即可验证;(2)借助测小灯泡功率的电路图,把10个2.5V的小灯泡并联,调整滑动变阻器使每盏灯等达到额定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滑片不动,断开其中9盏灯的开关,再记录读数,通过比较电流表的读数变小了,电压表的读数增大即可验证猜想。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索寻求最佳实验方案,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一定提高。第一种方法简单实用,但须在课下进行。第二种方法虽然复杂,但却模拟了当时的情景,更有说服力。学生针对问题沿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设计出许多种实验方案,每个方案都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四、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不止是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要重视培养他们的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不以概念、判断、推理、想象等为主要手段,来触发新思想、新意象的产生。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想象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他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人凭借直觉、灵感、想象等常能未经仔细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推测、设想,即猜想。猜想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牛顿说:“没有大胆的推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事实也是如此,古今中外,任何科学、学说的出现起初都是大胆的猜想。如果没有门捷列夫结合灵感、想象制成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就没有现在的元素周期表。在教学中我除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如在学长度测量时要测长方体砖块的对角线长度,如果单独靠画图来说明学生很难理解,我就立马去找了三块完全相同的砖块来,把它们放到讲台上,结果学生马上理解了。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把教学与学生的这种愿望相结合,注意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的机会,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并能在研究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人类发现知识、驾驭知识的自豪感,这种内在的情感体验会反过来激励他们再探索、再创造。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深入探究教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
总之,素质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怪圈走出,走向素质教育,不断实现教育创新。作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方法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注意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