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更好地培育初中学生群体的合作意识与学科基本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集体研讨活动的积极性,任课教师应当对课堂教学模式做出结构性调整与优化,组织初中学生群体按自身学科素养水平的高低结成互助合作小组,使学生在组内讨论中逐步吸收、理解课上所学基本知识。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与特殊优势,并列举了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科技能培育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前言: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性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的必要性,能够给予所有学生以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与自由讨论的机会,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客观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为其指明正确的合作探究方向与学习目标,从不同方面提高初中学生群体的学习效率与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能力。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采用合作学习法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满足初中学生个体能力进步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初中学生个体文化素质与集体协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初中学生可在各类集体学习活动中强化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逐渐学会怎样帮助其他落后同学解决疑难问题、查缺补漏,这种全新的特殊教学模式可拉近初中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之不间断地关注同学的学习情况与进步程度,激发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与奉献精神。初中学生群体可在组内互动过程中相互交换各自的主观性意见与宝贵的学习经验,借鉴对方思想观点中的合理之处,并指出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认知误区与错误思想,做到互相鼓励与自发性地互相监督,以此达成共同成长进步的核心目标,降低了任课教师管理课堂的难度与负担[1]。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主动性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所有小组成员分配不同难度的课上学习任务,因此可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初中学生群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科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完成自身力所能及的简单学习任务,并使之与成绩优异的其他同学进行平等互动与经验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学生群体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根据自己的能力发展水平与学习习惯为自身设立合理的小组内探究学习目标,并从小组其他成员处获得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初中学生群体可自发而不间断地监控与评估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与小组讨论进度,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具体的量化学习目标加以完成,初中学生群体的问题解答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可获得系统性的锻炼[2]。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效性的改进策略研究
(一)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组织小组互评
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应用有效性,任課教师应当在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运用全新的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初中学生群体进行小组互评与同学间互评,使初中学生互相指出其他学习伙伴所犯的错误与疏漏,保证每个学生都可在这种特殊的教学评价体系内探明自身的不足。例如教师在讲解《网站的制作与发布》这一部分的基础性信息技术知识时,应当要求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合理运用课上所学的网站主题风格与板块具体功能的各类常用设计方法,围绕课堂学习主题选择能够体现小组特殊的设计风格,并自主设计网站的主题、名称以及内容架构。在学生合作完成网站以及相应的网页版面设计任务后,任课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展示自身的作品,并对其他各小组的作品完成度以及制作水平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为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创设全新的路径,以此提高新时代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3]。
(二)合理分配课上实践任务
任课教师必须与小组负责人合作做好任务具体分配工作,以保证并提高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效能为出发点,为组内成员设计与其个人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相符的职责与自主活动权限,任课教师必须要求组长定时与组员进行沟通、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况与组员的学习状态调整完成各类课上学习目标的先后顺序与途径。例如在讲解《视频的采集和编辑》这一领域的学科基础知识时,任课教师与小组长应根据组内成员的专长与个人爱好为其分配任务,如为视频制作经验较丰富的小组成员分配搜集视频素材、安排视频顺序的任务,为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的小组成员布置切换视图模式、将视频素材插入项目文件的简单任务,以此做好协调分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结论: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效性,任课教师应当制定严密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与系统性的问题探究步骤,使得所有小组成员都可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根据学生之间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内在差异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教师还可鼓励初中学生群体进行互帮互助,做好组内分工,保证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树光.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5):114-115.
[2] 周红波.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5):234-235.
[3] 邵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名师在线,2020(11):24-2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前言: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性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进行互动、交流的必要性,能够给予所有学生以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与自由讨论的机会,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客观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为其指明正确的合作探究方向与学习目标,从不同方面提高初中学生群体的学习效率与信息技术知识应用能力。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采用合作学习法的现实意义分析
(一)满足初中学生个体能力进步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初中学生个体文化素质与集体协作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初中学生可在各类集体学习活动中强化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逐渐学会怎样帮助其他落后同学解决疑难问题、查缺补漏,这种全新的特殊教学模式可拉近初中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之不间断地关注同学的学习情况与进步程度,激发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与奉献精神。初中学生群体可在组内互动过程中相互交换各自的主观性意见与宝贵的学习经验,借鉴对方思想观点中的合理之处,并指出小组内其他成员的认知误区与错误思想,做到互相鼓励与自发性地互相监督,以此达成共同成长进步的核心目标,降低了任课教师管理课堂的难度与负担[1]。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主动性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所有小组成员分配不同难度的课上学习任务,因此可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初中学生群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科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完成自身力所能及的简单学习任务,并使之与成绩优异的其他同学进行平等互动与经验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初中学生群体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根据自己的能力发展水平与学习习惯为自身设立合理的小组内探究学习目标,并从小组其他成员处获得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初中学生群体可自发而不间断地监控与评估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与小组讨论进度,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个简单、具体的量化学习目标加以完成,初中学生群体的问题解答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可获得系统性的锻炼[2]。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效性的改进策略研究
(一)改进教学评价机制,组织小组互评
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应用有效性,任課教师应当在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运用全新的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初中学生群体进行小组互评与同学间互评,使初中学生互相指出其他学习伙伴所犯的错误与疏漏,保证每个学生都可在这种特殊的教学评价体系内探明自身的不足。例如教师在讲解《网站的制作与发布》这一部分的基础性信息技术知识时,应当要求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合理运用课上所学的网站主题风格与板块具体功能的各类常用设计方法,围绕课堂学习主题选择能够体现小组特殊的设计风格,并自主设计网站的主题、名称以及内容架构。在学生合作完成网站以及相应的网页版面设计任务后,任课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展示自身的作品,并对其他各小组的作品完成度以及制作水平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为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创设全新的路径,以此提高新时代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3]。
(二)合理分配课上实践任务
任课教师必须与小组负责人合作做好任务具体分配工作,以保证并提高小组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效能为出发点,为组内成员设计与其个人能力与核心素养水平相符的职责与自主活动权限,任课教师必须要求组长定时与组员进行沟通、交流,并根据实际情况与组员的学习状态调整完成各类课上学习目标的先后顺序与途径。例如在讲解《视频的采集和编辑》这一领域的学科基础知识时,任课教师与小组长应根据组内成员的专长与个人爱好为其分配任务,如为视频制作经验较丰富的小组成员分配搜集视频素材、安排视频顺序的任务,为动手实践能力较差的小组成员布置切换视图模式、将视频素材插入项目文件的简单任务,以此做好协调分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结论: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效性,任课教师应当制定严密完善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与系统性的问题探究步骤,使得所有小组成员都可全身心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根据学生之间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内在差异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教师还可鼓励初中学生群体进行互帮互助,做好组内分工,保证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树光.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5):114-115.
[2] 周红波.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5):234-235.
[3] 邵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名师在线,2020(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