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在《高考大纲》中,命题指向更为精炼而简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因而,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应当体现于在《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规定的基础上,在回溯作者和返归原典的前提下,抓住人性的发展与艺术形式的演变这一根本点和主线,建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一、教材选用的特点——察古鉴今
应该说现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建国以来编写的相对较好的一部教科书,也比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目标。教学指导,首先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指导。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在教学思想和理念上仍然存在“就篇论篇,就人论人;模式单调,教法单一”的现象,指导性显得轻浮流离;在改变教师以往教学理念的惯性上,针对性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并且存在着人文性的浅薄和工具性的缺失,或两者脱离的现象。
中外名篇名著都是作家的心血之凝,都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融合的典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最好范本。教材文本中的作家、作品都有着原生性和独特性,但又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科书编写原则的基本精神。因此,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突破点应当首选恢复作家作品原生的原旨与原创的真相,把阅读写作的学习实践与教材文本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教学目的要求,确认重点和难点,挖掘和梳理教材文本的内涵,科学设计可供师生深刻思考和质疑探究的问题,共同与作者和作品对话,让语文教学鲜活起来,这样的“复活”才能充分体现语文课的性质。
现行教材所选用的经典文学作品,仍是滋养学生的生命情怀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重要的资源。一部经典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生命精神的写照,甚至远远超过了时代。学习经典的过程就是师生与人类最伟大的心灵进行思想心理交流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建立师生与经典作家、作品之间精神上的联系,不断地探索超越时空所呈现出来的恒久的生命意义话题,让学生永远保持置身人类、民族历史之中永远的家园感,从而获得师生自身最基本的生命滋养。沈从文曾说过:“我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把自然、爱、美作为现代生命频频回望的家园,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了自身的学科特质而言其他。
二、语文教学应具有宽容、坦荡的态度
我们应当有这样一种科学态度“以宽容、坦荡的精神整合时代思潮的多元主义存在,以自由民主的心态融合中西文化的菁华,于精辨慎思中取舍,在博取广收中扬弃”(王曙光《北大十年的成长感悟·北大野史说风流》),积极拓展和探寻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探求和独创精神,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卓具风格的语文教学特色,进而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情的语文教学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寻求愉悦,而文学作品能给予读者精神享受是因为作品蕴含着美感,因此,读者的精神享受就是美的享受。博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一书中说道:“艺术家把我们带到情感的领域,情感所引起的观念越丰富,情感越充满着感觉和情绪,那么,我们觉得所表现的美就越加深刻、越加高贵”。
如果艺术家能把我们带到情感的领域,我们就能感受到美;至于美的程度,则是由情感所引起的观念的丰富程度及其所蕴含的感觉和情绪的程度决定的,而艺术家把我们带到情感的领域也就是使我们同情那被表达的情感。因此,凡是其情感能打动读者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能够给予读者以美感的作品;打动得越深,美感也就越强烈。然而,美离不开形式。艺术作品之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因为其感情都是通过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美感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而这样的形式越是自觉的创造性工作的成果,在一般情况下包含的美感也就越丰富。这一基本功能既有赖于作品所显示的感情以及处于感情的根底里的人性,也有赖于作品的艺术形式。
三、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文学要感动人,离不开文学的艺术形式。没有美的艺术形式,感情就无法依托。艺术形式本身又必然有其悠远的发展过程,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突然出现较美好的艺术形式。不过,艺术形式的逐步完善,其最根本的推动力,仍是人性的不断发展。感情不断丰富、细致、强烈及其相互冲突地更为尖锐、急剧,也就要求并推动其表现形式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文学作品教学必须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及作者的精神世界。
除了感情以外,文学作品藉以打动人的另一个主因是艺术形式,但这两者在作品中是无法分拆的,文学形式的观念不是文学作品的体裁,因为体裁只是对作品的形式起到某些制约的作用,而不是这个观念的本身。真正的艺术形式的概念应当是由作品的语言所构成的体系,而作品的内容(包括感情)则不但是由形式所体现,而且形式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内容本身的变化。
高中现行教材中(包括必修与选修)所选用的经典作品,都是不同的作家产生于不同时期的作品,或者同一作家产生于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生经历的作品。所以,思想或情感是因人而异,缘时而殊。同时,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也是由他们及其所处时代或时期的人性发展和艺术形式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由此,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赏析,还是梳理、探究和评价,首要的是探究作家作品中所涵蕴的是何种时代、何种思想、何种情感,而此种思想和感情在何种背景下,有何存在的意义,又有何异于常人的独特个性风格,甚而思考其人文价值之所在。另一方面对其人性发展中和艺术形式演变中的局限性也会显而易见,批评与批判不但具体而深刻,而且切情入理,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因而,任何脱离作家身世经历、时代的人性发展和艺术形式发展的状况,都会导致语文教学理念的异化。
作家的思想感情本是作品中的涵蕴,是在字里行间的自然流露,而作品中的语言体系所构成的作品风格及其发展了的艺术形式、作家原创的缘起动机、原创构思的历程和语言表达运用的技巧风格,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篇经典作品的教学,都应当是与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次心灵与生命、原创与体悟的交流与对话,都是一次次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因此,任何脱离作者原创与语言体系的探究,都会导致语文教学理念的异化。
目前,语文教学理念和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急躁、激进乃至颠覆性的情绪,以虚无的态度对待传统,以外国的教学论去构建中国的教学模式,甚至以否定一切的思维方式去搞重建式的“创新”,以“大跃进”的思维方式去突破教育最为敏感部位,这无疑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又一场灾难,值得警惕。教育改革需要稳定的渐进式而不是无序式的突进,教育改革需要唯中国之实而不是唯我之见。
语文教师应是语文教改强有力的参与者,包括在教学实践中,应有能力站在课标的高层次上思考问题,对教材进行有效选用,对相应知识与能力进行勾连。可以以作家为系列思考问题,也可以以体裁为系列思考问题,以知识为体系思考问题。总之,语文教师心中有课标,有语文的底蕴,能够成为自己语文课的主人,则是学生之幸、中学语文之幸。
参考文献:
[1] 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刘铁芳,《乡愁意识、还乡情怀与经典教育》,《天涯》,2008年第一期
[3] 林冠夫,《诗非工具——有感于一种非诗观念侵入诗的领域》,《悦读》
[4] 袁伟时,《自由和爱是永恒的人性》,《南方周末》,2009.3.5
因而,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应当体现于在《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规定的基础上,在回溯作者和返归原典的前提下,抓住人性的发展与艺术形式的演变这一根本点和主线,建构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一、教材选用的特点——察古鉴今
应该说现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建国以来编写的相对较好的一部教科书,也比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目标。教学指导,首先是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指导。而《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在教学思想和理念上仍然存在“就篇论篇,就人论人;模式单调,教法单一”的现象,指导性显得轻浮流离;在改变教师以往教学理念的惯性上,针对性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并且存在着人文性的浅薄和工具性的缺失,或两者脱离的现象。
中外名篇名著都是作家的心血之凝,都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融合的典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最好范本。教材文本中的作家、作品都有着原生性和独特性,但又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科书编写原则的基本精神。因此,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突破点应当首选恢复作家作品原生的原旨与原创的真相,把阅读写作的学习实践与教材文本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教学目的要求,确认重点和难点,挖掘和梳理教材文本的内涵,科学设计可供师生深刻思考和质疑探究的问题,共同与作者和作品对话,让语文教学鲜活起来,这样的“复活”才能充分体现语文课的性质。
现行教材所选用的经典文学作品,仍是滋养学生的生命情怀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重要的资源。一部经典往往代表了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生命精神的写照,甚至远远超过了时代。学习经典的过程就是师生与人类最伟大的心灵进行思想心理交流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建立师生与经典作家、作品之间精神上的联系,不断地探索超越时空所呈现出来的恒久的生命意义话题,让学生永远保持置身人类、民族历史之中永远的家园感,从而获得师生自身最基本的生命滋养。沈从文曾说过:“我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把自然、爱、美作为现代生命频频回望的家园,因此,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了自身的学科特质而言其他。
二、语文教学应具有宽容、坦荡的态度
我们应当有这样一种科学态度“以宽容、坦荡的精神整合时代思潮的多元主义存在,以自由民主的心态融合中西文化的菁华,于精辨慎思中取舍,在博取广收中扬弃”(王曙光《北大十年的成长感悟·北大野史说风流》),积极拓展和探寻课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探求和独创精神,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卓具风格的语文教学特色,进而创造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情的语文教学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寻求愉悦,而文学作品能给予读者精神享受是因为作品蕴含着美感,因此,读者的精神享受就是美的享受。博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一书中说道:“艺术家把我们带到情感的领域,情感所引起的观念越丰富,情感越充满着感觉和情绪,那么,我们觉得所表现的美就越加深刻、越加高贵”。
如果艺术家能把我们带到情感的领域,我们就能感受到美;至于美的程度,则是由情感所引起的观念的丰富程度及其所蕴含的感觉和情绪的程度决定的,而艺术家把我们带到情感的领域也就是使我们同情那被表达的情感。因此,凡是其情感能打动读者的文学作品,也就是能够给予读者以美感的作品;打动得越深,美感也就越强烈。然而,美离不开形式。艺术作品之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是因为其感情都是通过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美感的形式而表现出来的。而这样的形式越是自觉的创造性工作的成果,在一般情况下包含的美感也就越丰富。这一基本功能既有赖于作品所显示的感情以及处于感情的根底里的人性,也有赖于作品的艺术形式。
三、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文学要感动人,离不开文学的艺术形式。没有美的艺术形式,感情就无法依托。艺术形式本身又必然有其悠远的发展过程,没有长期的积累,很难突然出现较美好的艺术形式。不过,艺术形式的逐步完善,其最根本的推动力,仍是人性的不断发展。感情不断丰富、细致、强烈及其相互冲突地更为尖锐、急剧,也就要求并推动其表现形式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文学作品教学必须真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及作者的精神世界。
除了感情以外,文学作品藉以打动人的另一个主因是艺术形式,但这两者在作品中是无法分拆的,文学形式的观念不是文学作品的体裁,因为体裁只是对作品的形式起到某些制约的作用,而不是这个观念的本身。真正的艺术形式的概念应当是由作品的语言所构成的体系,而作品的内容(包括感情)则不但是由形式所体现,而且形式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内容本身的变化。
高中现行教材中(包括必修与选修)所选用的经典作品,都是不同的作家产生于不同时期的作品,或者同一作家产生于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生经历的作品。所以,思想或情感是因人而异,缘时而殊。同时,艺术形式或表现手法也是由他们及其所处时代或时期的人性发展和艺术形式发展的状况所决定的。由此,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赏析,还是梳理、探究和评价,首要的是探究作家作品中所涵蕴的是何种时代、何种思想、何种情感,而此种思想和感情在何种背景下,有何存在的意义,又有何异于常人的独特个性风格,甚而思考其人文价值之所在。另一方面对其人性发展中和艺术形式演变中的局限性也会显而易见,批评与批判不但具体而深刻,而且切情入理,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因而,任何脱离作家身世经历、时代的人性发展和艺术形式发展的状况,都会导致语文教学理念的异化。
作家的思想感情本是作品中的涵蕴,是在字里行间的自然流露,而作品中的语言体系所构成的作品风格及其发展了的艺术形式、作家原创的缘起动机、原创构思的历程和语言表达运用的技巧风格,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每一篇经典作品的教学,都应当是与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次心灵与生命、原创与体悟的交流与对话,都是一次次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因此,任何脱离作者原创与语言体系的探究,都会导致语文教学理念的异化。
目前,语文教学理念和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急躁、激进乃至颠覆性的情绪,以虚无的态度对待传统,以外国的教学论去构建中国的教学模式,甚至以否定一切的思维方式去搞重建式的“创新”,以“大跃进”的思维方式去突破教育最为敏感部位,这无疑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又一场灾难,值得警惕。教育改革需要稳定的渐进式而不是无序式的突进,教育改革需要唯中国之实而不是唯我之见。
语文教师应是语文教改强有力的参与者,包括在教学实践中,应有能力站在课标的高层次上思考问题,对教材进行有效选用,对相应知识与能力进行勾连。可以以作家为系列思考问题,也可以以体裁为系列思考问题,以知识为体系思考问题。总之,语文教师心中有课标,有语文的底蕴,能够成为自己语文课的主人,则是学生之幸、中学语文之幸。
参考文献:
[1] 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 刘铁芳,《乡愁意识、还乡情怀与经典教育》,《天涯》,2008年第一期
[3] 林冠夫,《诗非工具——有感于一种非诗观念侵入诗的领域》,《悦读》
[4] 袁伟时,《自由和爱是永恒的人性》,《南方周末》,20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