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城”时代老年心理问题及健康生活模式探讨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2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76名老年人进行心理测评,根据测评情况对测评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发现了孤独、抑郁、离退休综合症是老年心理的主要问题。从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了建立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心理发展模式、生活模式、生存模式的构想。建立了以“工作、学习、交往”为主的个人生活模式,以“家庭关怀、社会关怀、临终关怀”为线索的心理关怀模式。
  [关键词]
  
  
  1.研究方法
  1.1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376名普通社区老年人作为被试,实际发放问卷376份,回收有效问卷370份,回收率为98.4%。其中男150名,女220名。
  1.2测量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及自编老年心理状况调查表。
  1.3数据处理
  对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录入Excel,后调入SPSS16.0软件包,分别对各因子及总体水平有问题者进行百分比统计,并且运用了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等方法对相应问题进行统计处理。
  1.4跟踪调查
  根据测评情况,对测评对象进行追踪调查。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
  表1老年人心理问题(障碍)状况
  
  2.2 测评结果分析
  (1) 老人有抑郁、孤独、焦虑、强迫、敌对、精神质等心理问题机率差异显著 ( P < 0.05) ,其中抑郁、孤独最高;
  (2)男性中孤独高于女性( P <0.002) ,女性中抑郁高于男性,
  (3)老年人不分性别,都存在轻度的心理问题,中度和深度的心理问题不明显。
  3.对测验结果的调查
  3.1孤独——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之一
  根据测评显示的线索,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通过访谈、调查、典型案例剖析等方法,发现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调查中发现,老年人的孤独感较为普遍,且来自各个方面。这里所讲的孤独感,不只是一个人在行为上“形影相吊”,而是包括由权势失落而诱发的感觉上的孤独、由缺乏人际交往或儿女亲情支持所带来的在心理上的悲哀、由于价值目标失去而产生的追求丧失等负性情绪。
  产生孤独感的原因,通常与老人社会角色变化有关。老人未离退休前常有许多工作要做,天天与同事打交道,可离退休后,一下子变得无事可做,休闲的家庭生活一下子代替了原来习惯了的忙碌的有规则的生活方式。失去外界的刺激,使老年人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莫名的恐惧心理。
  3.2抑郁——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之二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抑郁的症状特点:①、表1中的抑郁,焦虑因子 :表现为无价值感,②、表1中的抑郁、强迫因子:表现为自卑心理;③、表1中敌对、偏执、孤独因子:表现为不安全感。大多数老年人或多或少的有身体不适或疾病,疾病久治不愈或经常复发使他们心情沉闷,甚至看成是一种对生命的威胁和生活完整性的破坏,或担心不愈,或害怕给家人带来不便,成为累赘,从而形成一种持久而强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没有乐趣、不安、易怒。 同时,由于年龄的增大,有人便开始对死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并经常发噩梦,总感到自己大祸临头,不知哪一天会突然死去,行为也变得古怪起来,甚至有时想到自杀。陷入孤独、悲观、厌世的泥淖之中。 
  3.3 离退休综合症——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之三  
  离退休综合症是指老人因为退休后不适应新的角色、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的总和,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等一组相关症侯。据调查,退休老年人都有轻重不同的老年综合征, 严重时,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闷闷不乐、脾气急躁等。
  由于离开了工作岗位,其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如果老人没有调整自身的心理,重新建立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习惯、新的社会角色就很容易发生离退休综合症 。
  4.讨论
  4.1 老有所图,建立老年人的心理发展模式
  对老年心理的变化,研究者们历来持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丧失观”和“毕生发展观”两种。传统的观点认为,老年期是在人生老化之前,一生获得的丧失的时期。主要指:“身心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和“生活价值”的丧失。这些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内容的相继丧失,被认定是老年期的基本特征。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写成只是不断老化和衰退,而没有发展。巴尔特斯(B.P.Bdtes)等人提出了毕生发展观,基本观点是: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毕生发展观强调了老年阶段心理变化积极的因素,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衰老的同时,突出了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都有增长的特点。
  通过调研,我感到,在肯定老年心理衰退大趋势的同时,我们应该对积极的、还在发展的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科学地、正确地看待老年心理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将这个时期称为“与丧失应战时期”。人到老年确实要丧失一些东西: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是身体健康、生活追求、社会价值、生命历程的丧失。这“四大丧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心理上的压力,给老年人精神上带来影响,往往使人孤独、忧郁、悲痛而难以自拔,老年人需要以老而弥坚的意志去承受,与“四大丧失”相关应做到四个适应:适应身体衰退、适应角色转变、适应人际交往、适应死亡来临。
  4.2 老有所为,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模式
  4.2.1建立适合老年人的工作模式
  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离开了自己从事多年的工作岗位,老人们感到无所事事,若有所失。許多的老人在退休后,积极地去创造自己的第二职业、奉献公益事业,或者是专注于自己因工作没有时间而搁置的业余爱好,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充分享受退休后的快乐。老年人,如果体格健壮、精力旺盛并且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积极寻找机会,发挥余热,重归社会,使生活重新充实起来。
  4.2.2 建立适合老年人的学习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学习新知蔚然成风。“人老脑先老”是一个规律,坚持用脑是抑制大脑老化进程的最好的方法之一。读书学习可以调动了人的整个机体和脏器机能。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离退休难得的空余时间来充实自己的大脑,使晚年的生活丰富多彩,使老年人的心理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4.2.3 建立适合老年人的交往模式
  对中老年人来说,人际交往没有以往那么多的功利性,从而更容易交结众多的知心朋友,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加晚年生活的愉悦。因此,老年人应积极保持与老朋友、老同事、亲朋好友的联系,同时还可结交新朋友。广交朋友是排除老年孤独感的最佳良方。如许多离退休后的老同志积极担任青少年导师,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广博知识和做人之道教给青少年朋友,同时也从青少年那里接受新信息,开阔了视野,吸取新鲜知识,增强心理活力,使自己的晚年过得快乐而幸福。
  4.3老有所依,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生存模式
  “4-2-1”家庭模式——4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让老人空巢现象更加普遍。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由谁照料?老人的孤独与寂寞如何得到慰藉?有人提出了家庭养老模式,有人提出了养老院模式,有人提出了社区模式。从心理学的视角看,除了生活的护理之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精神养老问题——精神的满足与慰藉。老年人最害怕家人嫌弃和无人关心照顾,希望有一个舒适安逸、亲切欢乐的生活空间。调查显示,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长寿者多,良好亲情关系是健康的重要因素。精神养老要求子辈不仅关心老人的日常生活与特技需求,更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并尽量给予精神慰藉、心理满足。
  从家庭层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确立科学的现代家庭理念,建立健全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从社会层面,应提供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爱护、尊重老年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从医疗层面,建立良好的临终关怀体系。从调查的情况看,优终和优逝是老年人的普遍要求。从建设幸福社会的需要出发,我们应该把临终关怀的工作内容扩大。一是不仅仅把临终前的短暂关怀作为关怀的重点,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内进行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维护。二是不仅仅为病人提供服务,也把为临终病人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组成团体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支持与照护。为临终病人提供了一个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护理与疏导,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实现真正中国传统意义的“白”喜。
  参考文献:
  [1] 许加丽. 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护理[J] . 心理健康教育,2006.
  [2] 薛与邦. 社区老人幸福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
  [3]传素芬.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摘要] 一年级是学生日常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一个好的习惯让孩子受益无穷。如何引导幼儿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小孩子的特点,决定了一种方法使用的有效时间并不很长,一种方法的新鲜劲过去之后,就需要出台新的激励策略。  [关键字] 养成教育 拍手歌 争星卡 激励    一、入学现状,不容乐观  一年级新生报到的第一天,看着一双双懵懂求知的眼睛,感觉到他们的可爱,我暗暗告诫自己:“才离开妈妈怀抱的孩子,要和蔼
期刊
[摘要] 根据工学结合的职業教育理念,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产教结合工作的过程中,针对实训管理中的管理情况复杂、学生流动性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行探索,从专业机构设置、教学实训组织等方面,采取分专业建立专业教研组,开展专业技术研究,形成专业技术储备,教学与实训组织流程规范化等措施,建立实训准入考核体系与考核任务,完善实训管理制度,为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保障。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針对序列模式挖掘中出现大量用户不感兴趣的短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长度递减约束的权值序列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利用长度递减约束中的最小有效扩展性质,可以对序列进行有效的剪枝,不仅可以获得具有潜在价值的长模式,也可以去除许多无用的短模式。  [关键词] 序列模式 权值约束 长度递减约束    0、引言  序列模式挖掘是数据挖掘中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它在交易数据分析、web日志挖掘和DNA
期刊
[摘要] 微笑是教师心中的一束光,心中有光,则课堂充满希望。教师对学生微笑,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传达了爱的信息。现实生活中很多机械脱节的课堂案例给我们老师提出了研究的课题:怎样才能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充满情趣的舞台?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就要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英语课堂充满情趣。课堂有了情趣就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向学好英语迈进,
期刊
[摘要]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人的身心发展、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及趋势等方面论述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关键字] 大学生 素质教育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是指人在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基本要素及其品质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概念,是指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按照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培养的
期刊
[摘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语文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语文的最有力的武器。如何在教学中用好这个武器,更是一门学问。因此,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探究。  [关键词] 初中 语文 兴趣    初中是人生的又一起点,是由儿童过渡到少年、青年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学习的又一全新过程,对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寓。很多学生认为语文知识太死,灵
期刊
[摘要] 双语教学作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其教学内容要体现英语语言教学与专业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从而使它成为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但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学科知识与语言能力相融合的影响因素,要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必须从观念认识、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和突破。  [关键词] 学科知识 语言能力 高校双语教学    我国高校开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双
期刊
[摘要] 图书编目工作的改进与创新,是为达到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CALIS数据库的统一。随着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的增加,图书编目流程的改进与创新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合理的书目可以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服务,有利于高校图书资源共享。  [关键词] 图书编目 数据库 检索    图书编目,是根据ISBD(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for Monograp
期刊
[摘要] 西安事变爆发前,在蒋介石“驱狼与虎斗”策略的逼迫下,中共、张学良、杨虎城的处境均非常危险。如果东北军、西北军继续与红军作战,对三方都不利,只会便宜了蒋介石。所以,除了民族大义外,是共同利益促使三方结成“三位一体”,并最终由张、杨发动了西安事变。换言之,西安事变的重要前因之一是中共、张学良、杨虎城之间的互利三赢。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中共 张学良 杨虎城 蒋介石    引言  一提起西
期刊
[摘要] 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结构分析新专业培育建设为例,在阐述工程结构分析专业现状、人才需求分析和国内外相关专业对比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该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思考,以期对新专业培育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工程结构分析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型甚至超大型复杂的工程结构不断出现,如:大型飞机、巨型轮船、超高层建筑、大型超大型公共建筑、大型桥梁、高速列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