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位名家,众所周知的不过是
毕加索,知道雷诺阿的都算是有些文艺修养的人了;十幅名作,最有名也不过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这样一个展品为数不多的展览,真的足以代表包罗万象的法国绘画吗?
持有这种质疑的观众似乎不少,有人在展厅里就开始抱怨:“这就没了?太坑爹了!”大概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展览显然没有此前上海的莫奈画展来的实惠。但我的确在看完展览之后完全倒戈,这个展览从画作选择到策展布展,完全是一次法国绘画的诚意大展。
展览就直白地叫做《名馆·名家·名作》,从展厅设置来看,之所以把“名馆”放在首位,这个展览首先推广的其实是巴黎几大博物馆。在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挤满中国游客的时候,很显然其他博物馆也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比如隶属于奥赛的橘园博物馆里,有传世最美的莫奈的《睡莲》,但知道它的参观者很少。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主办方在策展上花了很多心思。特别设计的五个展厅,每个展厅都努力再现了该博物馆独特的艺术氛围。一般来说,法国的博物馆起初并不是专门修建来做博物馆的,它们往往是皇宫、城堡、火车站或者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建筑,都是法国历史和生活的所在。于是,每个展厅的整面墙便都被博物馆外立面的照片覆盖,让人感觉好像身临其境走进了该博物馆,观者便有了身临其境欣赏这些画作的实感。
现场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说最大限度地丰富了这个只有十幅画的展览。每个博物馆展厅部分,除了对该博物馆的介绍,还为每幅画制作了视频。在《木匠圣约瑟》这幅画的视频里,就讲述了画作背后的故事和当时的影响,分析雷诺阿对光影的处理,对比毕加索的古典与现代等等。这些在画作上看不见的东西,通过视频的方式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眼前的画。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知识性的讲解虽然丰富了展览,但只是展览的外延。对于很多拍客来说,看到、听到、了解到什么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拍到了什么。于是,一个没有《蒙娜丽莎》,也有没《睡莲》,甚至连《自由引导人民》都没有的法国画展让他们失望了。
然而,不得不说,通过《名馆·名家·名作》这样的画展,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走马观花看名画的习惯了,在“知其然”的前提下,多数人已经想要“知其所以然”。游客式的看展方式过目就忘,真正去到卢浮宫的人,按图索骥看完“卢浮宫三宝”,挤在小小的《蒙娜丽莎》前合张影便是终极目的了,很少有人能驻足在一幅画前细细观赏。而在这十幅画面前,放慢速度学会欣赏之后,多少能看出点门道。《木匠圣约瑟》耶稣面部神圣的光,《煎饼磨坊的舞会》中斑驳的树影,《油画》中黑色的光,每一幅画中都有妙趣横生的细节的美。而这种美,需要我们放下手中那个带镜头的工具,专心地只用眼睛去看。
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主席让-保罗·克吕泽尔介绍说,筹备这个展览只有四个月时间,整个工作都很紧张,他的团队与五家博物馆一起配合完成了画作的选择。“这十幅画讲述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战后横跨五个世纪的法国绘画史,可以说每件作品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或是对法国绘画来说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个流派,进而勾勒出一部缩略的法国艺术史。”整个展览分为“艺术与权力”、“爱与诱惑”、“人物形象与现代”、“影与光”,完整讲述了“一个关于法国的故事”和“关于艺术的故事”。
最终选定这十幅画的原则是主题都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在展览中,我们可以洞悉一些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子间的亲情、爱侣间的爱情和朋友间的友情,这些是最容易与所有人分享,并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的。策展人塞西尔·麦颂奈芙说,“我们特别挑选了在中国比较知名的雷诺阿和毕加索,当然也有一些在法国很有名但在中国很少人知道的画家,希望让中国观众更了解法国文化、法国绘画。比如让·克鲁埃,我们选择了他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像》,正是这位国王把文艺复兴带到了法国。再比如凡尔赛宫馆藏的《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这幅画是后世法国王室画像的范本,画家亚森特·里戈特别善于捕捉人的个性。”
对于为什么会选取西班牙人毕加索的作品,策展人塞西尔·麦颂奈芙认为,毕加索多年生活在巴黎,在巴黎他创作了很多杰作,所以几乎可以说他是法国画家的一员了。“法国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法国文化也一直具有独特的包容性。不仅毕加索,还有达利,很多外国画家都来到了法国,他们是法国绘画的一部分。并且我们选择了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两幅作品,前后相差五十年。在《读信》中,你能看到毕加索早起对古典绘画的传承,显然受到了米开朗琪罗的影响。而《斗牛士》则是我们更熟悉的那个毕加索,那时他已经在法国生活了七十年。”
名画的借出手续非常复杂,这些画都是通过法国奥朗德总统签署的文件才能借出国展览。画作的安全也是主办方首要考虑的问题,十幅作品 由两架专机专人运送到北京,出了机场之后则由警车押送至国家博物馆。卢浮宫油画部主任凡尚·博马莱特,奥赛博物馆油画部主任考姆·法布尔,凡尔赛宫油画部主任瓦莱丽·巴茹,他们都亲自护送这些名画。
9000万
这次展览的保险总额
高达3.8亿欧元,最贵的一幅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保费是9000万欧元,可以说每一幅
都是无价之宝。
文艺复兴时期的
珍品
十幅作品不仅很有名,同时也很脆弱,它们中最早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所以要把它们安全地护送到中国来,实属相当不易。
Double sided Baroque
双面巴洛克
如果说菲利普·雅罗斯基演绎了巴洛克音乐中的“高富帅”,那么前一晚的木偶滑稽剧《坠入爱河的继母》大概就是十八世纪的“矮矬穷”。雅罗斯基演唱作曲家亨德尔和波尔波拉的咏叹调,是巴洛克时期伦敦贵族们的宠儿,高贵优雅;而《坠入爱河的继母》改编自作曲家拉莫的悲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西埃》,是那时候巴黎人的“恶搞”,嬉笑怒骂。
雅罗斯基是如今正当红的假声男高音,第一曲《看着天空》第一个平滑的高音一出,便是无限的绵柔,好像中了化骨绵掌一样令人沉醉。听他的现场,比听唱片要过瘾太多,声音的表情、层次和细节一波波袭来,真有点儿应接不暇。《风雨飘摇》神一般的花腔让人屏息,《至高的朱庇特啊》的力量感直击人心,而返场《让我哭泣吧》气若游丝的哭泣更是让人头皮发麻眼眶蓄泪。 台上每一丝动静都让人想到电影《法里内利》,波尔波拉大师的高徒,历史上最著名的阉人歌手。电影里法里内利的嗓音能与小号斗法,现场雅罗斯基也与圆号来了一段比拼。而我们终于也体会到电影里的一幕,法里内利的歌声可以让有的人热泪盈眶,有的人直接晕倒,连亨德尔都摘掉假发无法呼吸。
电影里时常为了彰显法里内利神一般的嗓音而过分夸张技巧。而雅罗斯基站在舞台上,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控制,声音的强弱婉转,全都在他的控制之内。那种约束的美,更能凸显他的游刃有余。在声音中游戏,这与他的好朋友塞西莉亚·巴托丽倒是同样的观念。从他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高挑、优雅、完美无缺,一派贵族的气场,整个舞台似乎都闪着金光。
同样闪着金光的,还有一位是从电影《日落前让悲伤终结》走出来的乔迪·萨瓦尔。这部1991年的法国电影,讲述了隐士音乐家圣·柯隆布的传奇故事。电影用优美的镜头和晦暗的情绪攫住了很多人的心,同时也重新发现了柯隆布的音乐和他手中的那把维奥尔琴。这种一度被人们遗忘的乐器,也因古乐的复兴而重见天日。其中那些柔情似水的音乐,都是从萨瓦尔手下的弓弦中流淌出来的。
当萨瓦尔一人一琴独坐舞台上时,整个音乐厅暗了下来,只剩他面前一盏孤灯。那情景和电影里柯隆布独自坐在林间小木屋的烛光下一样,遗世而独立。弓弦之下的妙音,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和谁对话,不是一个人窃窃私语,也并非为在座的人表演。
柯隆布说,音乐是给死者的礼物,不应该是世俗的造物。在电影里,他演奏维奥尔琴时,亡妻的幻象就出现在他的眼前。而萨瓦尔的琴声,似乎也是送给在天上的妻子。当他演奏柯隆布的《悲哀之墓》《眼泪》,以及马林·马莱的《梦中女孩》时,那种静默中的哀伤正是萨瓦尔的琴音传达出来的深情。
相较之下,另一场木偶滑稽歌剧,一直到开场时才真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但也因此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很显然,这是巴洛克音乐的两种不同表达,贵族们听着优美的咏叹调,亨德尔和波尔波拉皆是皇室音乐家,在法国拉莫亦是如此。巴黎“高富帅”的代表,包括巴黎歌剧院和法兰西喜剧院,他们利用特权禁止歌剧演员登上百姓舞台。于是,迫于无奈,民间的智慧创造出这种木偶滑稽歌剧,用木偶演,“恶搞”作曲家原作,创造属于“矮矬穷”的欢笑。
在1733年之后,这部改编自拉莫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西埃》的木偶滑稽剧就不曾再登台。为了拉莫诞辰250周年的纪念年,导演让-菲利普·德鲁索重建这个作品,在布拉格重新制作十八世纪的木偶和舞台,请费利德尔古乐团伴奏,还有歌剧演员加盟。舞台上,七位乐手、两位歌唱家和三位木偶表演家,真真是大开眼界的一场演出。
说木偶滑稽剧是“矮矬穷”,完全是因为它“出身卑微”,在舞台上的呈现却全然是高级趣味。无论是乐团弓弦之间的妙音,还是两位歌唱家边唱边演亦庄亦谐,都是出手不凡。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乐团背后那个小小的舞台上,一道道机关呈现出不同的场景、光线、烟雾,九个木偶在舞台上翻飞滚打,将人物的情绪、动作夸张放大,笑果非凡。
爱神狄安娜、怒神提希丰和淮德拉的乳母俄诺涅,三个角色都由男木偶表演者配音,声音强调都诡异夸张,却与角色形象异乎寻常的贴切。希波吕托斯面对继母淮德拉的示爱,当时跌坐在地,淮德拉竟然骑在继子身上上下其手。当阿里西埃以为希波吕托斯死去的时候,她伤心过度,却摸出了一句台词:“在歌剧中,此时正适合我晕过去。”
这样的“恶搞”自然与拉莫的原作相去甚远,但是拉莫音乐的精巧,已经以滑稽剧的方式讲述同一个故事、阐释同样的主题,这都是向拉莫的致敬。而这样的方式,或许是在“高富帅”的表达之外另辟蹊径,让歌剧放下身段与民同乐。正如剧终唱段中所唱:“如果你们从这台嬉笑中,感受到阿里西埃对爱情的忠贞,这便是我们想表达的。”
其实无论是雅罗斯基演唱的咏叹调,还是萨瓦尔演奏的维奥尔琴,亦或是这部《坠入爱河的继母》,巴洛克音乐在十八世纪之后,没落得几乎低到尘埃里被人遗忘。但当它们重新登台的时候,却依旧焕发出当年耀眼的光彩,甚至像亨德尔的《风雨飘摇》一样赢得了更高的赞誉。这些艺术家兴许都是寂寞中前行的旅人,若没有他们的坚持和发现,便很难有今日舞台上悠扬的曲调。无论是“高富帅”还是“矮矬穷”,都带着历史的光辉与尘埃重现眼前,真是西方传统艺术在北京的美好春天。
当萨瓦尔一人一琴独坐
舞台上时,整个音乐厅暗了下来,
只剩他面前一盏孤灯。弓弦之下的妙音,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和谁对话。(上图)
雅罗斯基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
高挑、优雅、完美无缺,一派贵族的气场,整个舞台似乎都闪着金光。(下图)
巴洛克音乐
17世纪的巴洛克音乐,
特点就是节奏强烈、跳跃,多旋律、复调,看重力度、
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
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也是器乐、弦尔的发展时期。
毕加索,知道雷诺阿的都算是有些文艺修养的人了;十幅名作,最有名也不过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这样一个展品为数不多的展览,真的足以代表包罗万象的法国绘画吗?
持有这种质疑的观众似乎不少,有人在展厅里就开始抱怨:“这就没了?太坑爹了!”大概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展览显然没有此前上海的莫奈画展来的实惠。但我的确在看完展览之后完全倒戈,这个展览从画作选择到策展布展,完全是一次法国绘画的诚意大展。
展览就直白地叫做《名馆·名家·名作》,从展厅设置来看,之所以把“名馆”放在首位,这个展览首先推广的其实是巴黎几大博物馆。在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挤满中国游客的时候,很显然其他博物馆也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比如隶属于奥赛的橘园博物馆里,有传世最美的莫奈的《睡莲》,但知道它的参观者很少。
于是,我们可以看出主办方在策展上花了很多心思。特别设计的五个展厅,每个展厅都努力再现了该博物馆独特的艺术氛围。一般来说,法国的博物馆起初并不是专门修建来做博物馆的,它们往往是皇宫、城堡、火车站或者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建筑,都是法国历史和生活的所在。于是,每个展厅的整面墙便都被博物馆外立面的照片覆盖,让人感觉好像身临其境走进了该博物馆,观者便有了身临其境欣赏这些画作的实感。
现场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说最大限度地丰富了这个只有十幅画的展览。每个博物馆展厅部分,除了对该博物馆的介绍,还为每幅画制作了视频。在《木匠圣约瑟》这幅画的视频里,就讲述了画作背后的故事和当时的影响,分析雷诺阿对光影的处理,对比毕加索的古典与现代等等。这些在画作上看不见的东西,通过视频的方式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眼前的画。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知识性的讲解虽然丰富了展览,但只是展览的外延。对于很多拍客来说,看到、听到、了解到什么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拍到了什么。于是,一个没有《蒙娜丽莎》,也有没《睡莲》,甚至连《自由引导人民》都没有的法国画展让他们失望了。
然而,不得不说,通过《名馆·名家·名作》这样的画展,已经开始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走马观花看名画的习惯了,在“知其然”的前提下,多数人已经想要“知其所以然”。游客式的看展方式过目就忘,真正去到卢浮宫的人,按图索骥看完“卢浮宫三宝”,挤在小小的《蒙娜丽莎》前合张影便是终极目的了,很少有人能驻足在一幅画前细细观赏。而在这十幅画面前,放慢速度学会欣赏之后,多少能看出点门道。《木匠圣约瑟》耶稣面部神圣的光,《煎饼磨坊的舞会》中斑驳的树影,《油画》中黑色的光,每一幅画中都有妙趣横生的细节的美。而这种美,需要我们放下手中那个带镜头的工具,专心地只用眼睛去看。
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主席让-保罗·克吕泽尔介绍说,筹备这个展览只有四个月时间,整个工作都很紧张,他的团队与五家博物馆一起配合完成了画作的选择。“这十幅画讲述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二战后横跨五个世纪的法国绘画史,可以说每件作品都代表着一个时代,或是对法国绘画来说具有标志意义的一个流派,进而勾勒出一部缩略的法国艺术史。”整个展览分为“艺术与权力”、“爱与诱惑”、“人物形象与现代”、“影与光”,完整讲述了“一个关于法国的故事”和“关于艺术的故事”。
最终选定这十幅画的原则是主题都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在展览中,我们可以洞悉一些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子间的亲情、爱侣间的爱情和朋友间的友情,这些是最容易与所有人分享,并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的。策展人塞西尔·麦颂奈芙说,“我们特别挑选了在中国比较知名的雷诺阿和毕加索,当然也有一些在法国很有名但在中国很少人知道的画家,希望让中国观众更了解法国文化、法国绘画。比如让·克鲁埃,我们选择了他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像》,正是这位国王把文艺复兴带到了法国。再比如凡尔赛宫馆藏的《63岁时着加冕服的路易十四全身像》,这幅画是后世法国王室画像的范本,画家亚森特·里戈特别善于捕捉人的个性。”
对于为什么会选取西班牙人毕加索的作品,策展人塞西尔·麦颂奈芙认为,毕加索多年生活在巴黎,在巴黎他创作了很多杰作,所以几乎可以说他是法国画家的一员了。“法国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家,法国文化也一直具有独特的包容性。不仅毕加索,还有达利,很多外国画家都来到了法国,他们是法国绘画的一部分。并且我们选择了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两幅作品,前后相差五十年。在《读信》中,你能看到毕加索早起对古典绘画的传承,显然受到了米开朗琪罗的影响。而《斗牛士》则是我们更熟悉的那个毕加索,那时他已经在法国生活了七十年。”
名画的借出手续非常复杂,这些画都是通过法国奥朗德总统签署的文件才能借出国展览。画作的安全也是主办方首要考虑的问题,十幅作品 由两架专机专人运送到北京,出了机场之后则由警车押送至国家博物馆。卢浮宫油画部主任凡尚·博马莱特,奥赛博物馆油画部主任考姆·法布尔,凡尔赛宫油画部主任瓦莱丽·巴茹,他们都亲自护送这些名画。
9000万
这次展览的保险总额
高达3.8亿欧元,最贵的一幅雷诺阿的《煎饼磨坊的舞会》保费是9000万欧元,可以说每一幅
都是无价之宝。
文艺复兴时期的
珍品
十幅作品不仅很有名,同时也很脆弱,它们中最早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所以要把它们安全地护送到中国来,实属相当不易。
Double sided Baroque
双面巴洛克
如果说菲利普·雅罗斯基演绎了巴洛克音乐中的“高富帅”,那么前一晚的木偶滑稽剧《坠入爱河的继母》大概就是十八世纪的“矮矬穷”。雅罗斯基演唱作曲家亨德尔和波尔波拉的咏叹调,是巴洛克时期伦敦贵族们的宠儿,高贵优雅;而《坠入爱河的继母》改编自作曲家拉莫的悲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西埃》,是那时候巴黎人的“恶搞”,嬉笑怒骂。
雅罗斯基是如今正当红的假声男高音,第一曲《看着天空》第一个平滑的高音一出,便是无限的绵柔,好像中了化骨绵掌一样令人沉醉。听他的现场,比听唱片要过瘾太多,声音的表情、层次和细节一波波袭来,真有点儿应接不暇。《风雨飘摇》神一般的花腔让人屏息,《至高的朱庇特啊》的力量感直击人心,而返场《让我哭泣吧》气若游丝的哭泣更是让人头皮发麻眼眶蓄泪。 台上每一丝动静都让人想到电影《法里内利》,波尔波拉大师的高徒,历史上最著名的阉人歌手。电影里法里内利的嗓音能与小号斗法,现场雅罗斯基也与圆号来了一段比拼。而我们终于也体会到电影里的一幕,法里内利的歌声可以让有的人热泪盈眶,有的人直接晕倒,连亨德尔都摘掉假发无法呼吸。
电影里时常为了彰显法里内利神一般的嗓音而过分夸张技巧。而雅罗斯基站在舞台上,处处都能感受到一种控制,声音的强弱婉转,全都在他的控制之内。那种约束的美,更能凸显他的游刃有余。在声音中游戏,这与他的好朋友塞西莉亚·巴托丽倒是同样的观念。从他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高挑、优雅、完美无缺,一派贵族的气场,整个舞台似乎都闪着金光。
同样闪着金光的,还有一位是从电影《日落前让悲伤终结》走出来的乔迪·萨瓦尔。这部1991年的法国电影,讲述了隐士音乐家圣·柯隆布的传奇故事。电影用优美的镜头和晦暗的情绪攫住了很多人的心,同时也重新发现了柯隆布的音乐和他手中的那把维奥尔琴。这种一度被人们遗忘的乐器,也因古乐的复兴而重见天日。其中那些柔情似水的音乐,都是从萨瓦尔手下的弓弦中流淌出来的。
当萨瓦尔一人一琴独坐舞台上时,整个音乐厅暗了下来,只剩他面前一盏孤灯。那情景和电影里柯隆布独自坐在林间小木屋的烛光下一样,遗世而独立。弓弦之下的妙音,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和谁对话,不是一个人窃窃私语,也并非为在座的人表演。
柯隆布说,音乐是给死者的礼物,不应该是世俗的造物。在电影里,他演奏维奥尔琴时,亡妻的幻象就出现在他的眼前。而萨瓦尔的琴声,似乎也是送给在天上的妻子。当他演奏柯隆布的《悲哀之墓》《眼泪》,以及马林·马莱的《梦中女孩》时,那种静默中的哀伤正是萨瓦尔的琴音传达出来的深情。
相较之下,另一场木偶滑稽歌剧,一直到开场时才真正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但也因此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很显然,这是巴洛克音乐的两种不同表达,贵族们听着优美的咏叹调,亨德尔和波尔波拉皆是皇室音乐家,在法国拉莫亦是如此。巴黎“高富帅”的代表,包括巴黎歌剧院和法兰西喜剧院,他们利用特权禁止歌剧演员登上百姓舞台。于是,迫于无奈,民间的智慧创造出这种木偶滑稽歌剧,用木偶演,“恶搞”作曲家原作,创造属于“矮矬穷”的欢笑。
在1733年之后,这部改编自拉莫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西埃》的木偶滑稽剧就不曾再登台。为了拉莫诞辰250周年的纪念年,导演让-菲利普·德鲁索重建这个作品,在布拉格重新制作十八世纪的木偶和舞台,请费利德尔古乐团伴奏,还有歌剧演员加盟。舞台上,七位乐手、两位歌唱家和三位木偶表演家,真真是大开眼界的一场演出。
说木偶滑稽剧是“矮矬穷”,完全是因为它“出身卑微”,在舞台上的呈现却全然是高级趣味。无论是乐团弓弦之间的妙音,还是两位歌唱家边唱边演亦庄亦谐,都是出手不凡。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乐团背后那个小小的舞台上,一道道机关呈现出不同的场景、光线、烟雾,九个木偶在舞台上翻飞滚打,将人物的情绪、动作夸张放大,笑果非凡。
爱神狄安娜、怒神提希丰和淮德拉的乳母俄诺涅,三个角色都由男木偶表演者配音,声音强调都诡异夸张,却与角色形象异乎寻常的贴切。希波吕托斯面对继母淮德拉的示爱,当时跌坐在地,淮德拉竟然骑在继子身上上下其手。当阿里西埃以为希波吕托斯死去的时候,她伤心过度,却摸出了一句台词:“在歌剧中,此时正适合我晕过去。”
这样的“恶搞”自然与拉莫的原作相去甚远,但是拉莫音乐的精巧,已经以滑稽剧的方式讲述同一个故事、阐释同样的主题,这都是向拉莫的致敬。而这样的方式,或许是在“高富帅”的表达之外另辟蹊径,让歌剧放下身段与民同乐。正如剧终唱段中所唱:“如果你们从这台嬉笑中,感受到阿里西埃对爱情的忠贞,这便是我们想表达的。”
其实无论是雅罗斯基演唱的咏叹调,还是萨瓦尔演奏的维奥尔琴,亦或是这部《坠入爱河的继母》,巴洛克音乐在十八世纪之后,没落得几乎低到尘埃里被人遗忘。但当它们重新登台的时候,却依旧焕发出当年耀眼的光彩,甚至像亨德尔的《风雨飘摇》一样赢得了更高的赞誉。这些艺术家兴许都是寂寞中前行的旅人,若没有他们的坚持和发现,便很难有今日舞台上悠扬的曲调。无论是“高富帅”还是“矮矬穷”,都带着历史的光辉与尘埃重现眼前,真是西方传统艺术在北京的美好春天。
当萨瓦尔一人一琴独坐
舞台上时,整个音乐厅暗了下来,
只剩他面前一盏孤灯。弓弦之下的妙音,让人觉得他好像在和谁对话。(上图)
雅罗斯基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
高挑、优雅、完美无缺,一派贵族的气场,整个舞台似乎都闪着金光。(下图)
巴洛克音乐
17世纪的巴洛克音乐,
特点就是节奏强烈、跳跃,多旋律、复调,看重力度、
速度的变化。巴洛克音乐
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也是器乐、弦尔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