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系之舟(一)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bi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途上


  看苏东坡的大事年表,会发现他的一生都在颠簸中,几乎很少有安定的时刻。除了最初在凤翔为官做满了三年任期,再就是在黄州、惠州和海南等贬谪之地的几年煎熬。他喜山水,爱寻访,本来在旅途上是欣悦大于劳顿的;但后来因为无尽的催促和胁迫而不得不匆匆上路,行旅也就渐渐变成了折磨。这种不得安宁的生活常常让他厌烦和忐忑,是不得不接受的心与身的双重磨损。一般来说,人们渴求的幸福首先是能够安居,然后才是其他享受。旅行的乐趣须来自随兴和自愿,来自松弛的心情,而这一切在苏东坡后半截的人生旅程中是很难获得的。
  在逼迫和差遣中,他尽可能让自己的步履由急促变得缓慢,设法在一些间隙里寻找一点个人空间,以满足自己。比如说他让自己的赴任之路变得从容一些,从一州到另一州,以今天的地理距离看也许并不算太长,苏东坡却能走上几个月的时间。沿途山水是最好的友伴和安慰,只有寄情于山水,才可以忘掉诸多烦恼,增添无数的温馨和乐趣。山水之间有许多有趣的人,比如说久日不见的文朋诗友,比如说一个让他产生了兴味的异人,都会让其欣喜无比:驻足流连,与之饮酒和对答酬唱,都是莫大的快事。
  苏东坡曾写道:“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还说:“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这是一个旅者的心声,我们也能够从中听到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百事常随缘”,“随缘”二字其实是不得不如此的心态。他越来越多地被迫踏上旅途,这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接受他人的差遣是一种痛苦,没完没了的奔走更添折磨。由于安稳的生活被频频打断或终止,一段旅程总是突兀地来临,这就让一个人处于紊乱和飘忽之中。身的移动带来心的不安和动荡,无法坐下来思索,无法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经营自己的日月,这种难以安顿和没有着落的状态带来的苦楚可想而知。于是苏东坡更为羡慕陶渊明:没有俸禄,生活清苦,但毕竟有一处长居的茅屋,有一片自己的田园。他在心里设问:“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对陶渊明的这种追慕完全可以理解,很多官场人物在某些时候或会滋生类似的想法,不过也大多是想想而已,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进入那样的生活。他们只在想象中满足自己,化为一阵慨叹,最后还得碌碌奔走于眼前事务,这就是命运。
  人生若一过客,但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而真实地充当一个匆促的过客却是另一回事。苏东坡渐渐对这个角色应付裕如,像是一个随时都能打点行装上路的旅人。这是一种奇怪的自我认知,它与内心里的另一个声音、乞求安定的声音是完全抵触的。他每到一地无不做着离去的打算,有时又盼望能有一段安稳的日子。所以我们看到这一路上只要稍有可能,他就要盖房子,而且每一次都要亲手规划,还要四周植树挖塘。他特别重视窗户的设计,要看到最美的风景。屋里总有书房、几案,甚至还有造酒的地方。可惜无论多么美好的创设与打算,最后都会被突兀的催逼给打乱,再次重新上路。就因为这种紊乱匆促,个人生活总处于无序的状态。
  苏东坡的一生为官家驱使所迫,一直处于奔波之中:“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这是他在《龟山》一诗里的叹息。诗中写出了两种人生:一个身行万里,一个卧在庵中;同样长的一段人生光阴里,一个人在苦苦奔走,另一个安卧的人却在不知不觉中白了头发,这是时光赠予的颜色。它缓慢吗?它急促吗?不同的人感受是不同的。奔走对于苏东坡来说既有幸也不幸。有幸在于他可以借此充分认识和领略山川大地,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阅尽人间颜色,并用一支笔记录这些遭逢,万千滋味涌于笔端。他大量的知识不是来自书斋,尽管那已经极其豐厚了;对于一个自小饱读诗书的人来讲,书中的一切都等待具体的验证,一旦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与之呼应起来,就会产生新的晓悟和无穷的意味。这些,对于踏上仕途的苏东坡来讲是一门做不完的功课。从朝堂官舍到民间草堂,这一段路走起来其实是非常遥远的,也比想象中辛苦。
  古人的行走与现代人的最大区别,在于更真实也更具体,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那样的一种行旅状态可以让生命变得节奏鲜明,簇新而生动,远不像现代赶路人的急切和虚空。比如说今天的人刚刚在东部半岛的飞机上打旽,一觉醒来有可能身在欧洲。风景切换如此迅速,如梦似幻,开始会有些突兀,一旦频频发生也就见怪不怪了。我们对比古人的旅行,面对他们的一些远行细节,会对这种现代的便利感到庆幸或遗憾。是的,这种压缩了的行旅越来越像一场虚拟和假设,因为省却了许多身体的磨损与辛苦,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实。身体好像在一个虚飘的空间里投来掷去,成为一种奇怪的存在。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狭窄之地,如厅堂馆舍、城市街区,甚至在极小的斗室里一天天徘徊。我们远离了广袤的大地,辽阔壮丽的大自然被关在了门外。外边是独自存在的另一片风景,我们拒绝了它。现代生活更多的只是人和建筑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即便后者也变得淡漠和遥远,常常熟视无睹。
  最后,人类的真实空间在哪里?实际上它正被一种现代魔法拉紧、挤压和密封,置于一个人所不知的远方、某个世界之外。人类变成了一种奇怪的存在物,像小到不能再小的生物标本一样,被锁闭在一些透明的玻璃器皿中。我们本来应该和古人面对着同一片天地自然,可是我们现在真的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背向了它,走进了一个被称为“现代”的时空,身后的自然之门倏然关闭。
  看看苏东坡留下的行走记录,会觉得他的行囊一直放在旁边,随时都准备起身上路。由于远行的催逼来得越来越频繁和出乎预料,久而久之苏东坡也只能苦笑和叹息,进而也只好习惯下来。他对这种畸形生活的抵抗,就是于急促紊乱之中开拓出一片极小的个人天地,让局部的短暂的间歇拉长一点。他是一个行者,一个被迫的或自愿的行者,即便是仅有几日的停顿,也要紧紧地抓住一些机会,敞开自己的视野。我们从记载中可以看到,他常常不顾旅途劳顿,刚刚来到一个住处不久就独自出门,徘徊月下或踏上水畔。仿佛上苍在满足这样一个不安的灵魂:从少年时期就过早地打发他上路,然后就是不停地让其奔走、离开、再离开,而且不得回返。   他真正的故乡就是大地,就是旅途。在那里,他一次又一次地结识,一次又一次地欣喜和惊诧。

让匆忙变得缓慢


  苏东坡常常苦恼于无法长时间经营一间居所、一项事业,不得不努力地适应马不停蹄的生活,从长计议。他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在匆匆行旅中停留下来,以便有所领略,得以喘息。这也是让生活的褶皱得以伸理的一种方法,让匆忙变得缓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他由黄州去汝州赴任的过程:不长的一段旅途竟然走了将近一年,这有点不可思议。他一边行走一边访问山水和友人,倒也适意。这在他来说其实是常有的情形,已经成为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进节奏。这在今天的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既过于拖沓又为规矩所不允。除去其他不论,现代人对如此缓慢的行旅是不能忍受的,有了快船、飞机和高铁之后,我们对速度的焦虑不是减轻,而是愈来愈重。如果从甲地到乙地超过了五六个小时,对人的耐心就是一场考验,这不仅是对躯体的折磨,还有内心的烦躁。今天的人恨不得发明一种魔法,把两地之间的所有实在都抽个干净,让其变为真空,然后可以心到身到。好像一切真实的存在与过程都是多余的,只有起点与终点对接的那一瞬才有意义,才和生活发生关系。有时候我们真的喜欢和依赖虚拟,用它取代真实和混淆真实。除了组团参加所谓的旅游,我们对于大自然、对于瑰丽的山水,基本上是无所谓的,无视其存在。
  那些能够忘情于山水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可惜这种自然属性并不属于现代人。在一个数字和光纤时代,我们正在让匆忙变得更加匆忙,而且还要一再地提速。人类经过千百年的进化和演变,关于缓慢的享受以及需求已经消失,好像所谓的进步只意味着提速,再无其他。今天,还有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将不断地加速。数字时代的速度、光的速度、光纤传输的速度,一切远未满足,还需要更快。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却也由此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因为生活中的各种繁琐正在加速围拢,迅速地将人淹没。我们发现自己正在陷入信息的灭顶之灾,不得不发出呼唤:让我们慢下来,再慢下来。
  放慢步履,求得喘息,已成为心底的呼唤。这是生命的觉醒。可惜人类既已上路,就要跟随速度,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在不断提速中安身立命,已经是身不由己。按照天体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说法,速度会使时空改变,这种深奥晦涩的学说到底在讲什么,大多数人当然是隔膜的。我们只不过凭感受知道,现代人的“一天”是那样短促,“一年”就像经验中的三四个月。可是我们用来计量时间的工具即钟表却一直未变,刻度依旧,分秒不差。原来速度对时间与空间的作用,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所能察觉的,就连最现代的计量工具也无能为力。我们使用的只是“人”的工具,而不是上苍的。
  苏东坡当年这样对待速度:放大局部和细节,以抵抗时空的变形和扭曲。原来速度的提升从北宋甚至更早就发生了,它一直是这样。宇宙间、冥冥中,一直都在做这种提速的奇怪游戏,将人类玩弄于股掌之间。我们对于速度的焦渴是十分怪异的,它正好暗合了神秘的旨意。我们在默许中不停地追赶、喘息,却以这种提升速度的技能为荣。实际上我们投入的是一个被速度改变的时空,是一场人类的悲剧。抵抗这悲剧的,好像自古以来就有一个绝妙的方法,即诗人苏东坡的方法。这是他以自己过人的聪慧,于悲苦的逼迫中晓悟和发明的,是对我们现代人的重要贡献之一。因为命运让他一生都处在急急奔赴的途中,不得安歇,不得休养生息。他一生几乎没有一个稍长一点的居住地,自离开家乡故土的那一天,就变成了一只“不系之舟”。舟的那一端看起来由朝廷牵拉,实际上是一只更神秘的手在揪紧。
  当命运之舟在人生的茫海上飘游,在无方向无始终的徘徊中辗转,苏东坡最初误以为自己是一只少有束缚的闲荡之舟。这是一种误解。在偶然的时刻,在被强力调转方向的时候,诗人才知道自己是一场妄测。他极端执拗,渴望自由,希望至少能够稍稍耽搁一下,以获得一点点所谓的慢生活。苏东坡甚至研究养生,还在下半生继续父亲苏洵中断的工作,开始了“三大著述”。他千方百计地让这只急速旋转的小舟稍稍停留。他对局部和细节的兴趣越来越浓烈,而且心力专注,行动快捷,每到一地或细细考察,或赶紧做事。比如他任登州太守不过区区五日,加上耽搁也不过半月左右,竟然一口气做了那么多大事,还一饱眼福,见到了最不可思议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海市蜃楼”。
  在倒霉的黄州,他多次游荡于寺院。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特别繁茂的海棠,每年海棠盛开的时候,他必要携客置酒到此畅饮,曾经五醉其下。在这段日子里,作为一名被管制的官吏,基本上没有什么政事,好像极为无聊寂寞。但由于没有公事缠身,又可以活出另一种自在、充实和饱满。他饱赏自然风光,在夜晚也兴致不减。“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高谈破巨浪,飞屦轻重阜。去人曾几何,绝壁寒溪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也就在这期间,他划船江上,夜游赤壁,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这样的不幸落寂之期,我们却能看到一个兴致勃勃的人,一个诗兴大发的人。这种情形诗人一直保持到最后,哪怕是暮年流放岭南,也依然如此。“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慈湖夹阻风五首·二》)
  我们可以想象遥远的北宋,在催促和胁迫之下,苏东坡这样一个戴罪之身究竟如何应对。他在冷寂的时候仍然被监视和管辖,许多时候拥有的自由实在不多,可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从容一些,享受时光。苏东坡用非常具体的欣悦与之抵抗,一壶酒、一块饼、几个黄柑、数枝梅花、一座山、一个村落、一位访友,甚至是一条狗、一个生灵,都会打破寂寥和禁锢。他发现时间可以在某些物体上凝固,变得宽裕和慷慨。就这样,他才没有成为一个悲悲戚戚的生命,没有在黑暗中窒息。
  世俗人生往往变为一场追逐:身体向前急赶,身后紧随威逼,就在这前后夹击和围追堵截中直到终了。我们能够抓住的似乎不是时间,而是飘动摇荡的某种颗粒。如果时间是水流,那么这当中会有一些硬屑,可以被我们过滤和抓住。如果让自己停下来,“前方”会像我们一样伫立;我们向前,它也向前;当我们回视“后方”,发现它也会停下来。也就在这个时刻、这样的间隙,旅人才获得短暂的喘息。
  时光的水流下面有卵石,有藻类,有欢腾的生命。它们在嬉戏,在寻觅自己的愉悦。

从娇客到弃石


  苏东坡少年得志,比起历史上的许多诗人,比如浪漫的天才李白和诗圣杜甫,仕途上仿佛要顺利得多。他很快就接近了朝廷高层,成为人人羡慕的仕子。这时金色的路阶在前面闪耀,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如果他是一个相对平庸的人,只须依从这样的一种惯常节拍行进,即可取得一份丰厚的回报。事实上古往今来大多数官场人物都是循着这样一种方式往前,他们精明着、昏睡着、实现着,没有什么奇怪。其中较为聪慧者将余下的一点时间用来经营:大者经营自己的内心,留下许多或闲适或精巧的文字;小者经营自己的身外,获得物质上的更大满足,享尽机缘赋予的一切,而且可以福延子孙。看来匆促而跌宕的历史关节中,在它的局部和缝隙里足以容纳成千上万的庸碌之人。
  像北宋这样一个物质极大丰足、人文相对发达的特殊时代,一位仕人会获得更大的安逸和快乐。那时的官场人物达到一定品级,优厚的待遇是其他朝代很少能够比拟的。当年风气开化,适意而放任的官场让仕人如鱼得水。记载中一个州官的后庭就充满了女优,笙歌宴飲不断,居所非常豪华,可以尽情享受。
  苏东坡在仕途顺利之时,不仅数位太后都喜欢他,而且皇上也是如此。仁宗时,
其他文献
四十年前,我认为大周村是世界的中心,周边所有村庄,都是以这个中心扩散的。   我还认为,天下人,都该姓周的,怎么又冒出一些安、张、尹、徐、贾、吴、孙、梁、师……这些都是大周大队的姓氏。大队,是这个国家最小的一个行政单位吧。大周大队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共十三个生产队。最东边是安庄,住着姓安的姓崔的姓徐的;隔一条南北路的西边叫张尹,是姓张和姓尹的地盘;东南是贾井,姓吴和姓贾,两姓人共饮一井水的意思吧;较
期刊
湖山春晓图 南唐 巨然  巨然,又称僧巨然。俗名不详,生卒不详,生平也不详实。可以确定的他是江宁(南京)人,生活在五代南唐和北宋初期。应当在南唐做过官,“受业于本郡(南京)开元寺”,大约也是在这一时期巨然成为了南方山水画大家董源的弟子。北宋开宝八年,南唐降亡,不少南唐翰林图画院的画家随李后主迁移至京城汴梁。巨然也是在这种亡国的状况下来到北方,居于开封开宝寺为僧,自此潜心作画。巨然才情过人,不几时便
期刊
破阵子·春景  [北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近来住在乡下老家。老屋的檐下,一双燕子如约归来,还住在去年的旧巢里,和我一起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一墙之隔。每晚睡前去探望,怕亮光吵醒它们,不敢开灯,借一点点微光,见两个豆沙红的小脑袋已缩在翅膀下,露出一点点雪
期刊
一  在色彩学上有个通俗的说法,叫做“红配紫,赛狗屎;黄配紫,不如死”。如果说青出于蓝的话,而紫则生于红。红色与紫色相配会靠得太近,不但无法展示两个颜色各自的特点,反而还有点相冲。所以西门大官人第一次看见宋惠莲,就问丫环玉箫道:“那个是新娶的来旺儿的媳妇子惠莲?怎的红袄配着紫裙子,怪模怪样?到明日对你娘说,另与他一条别的颜色裙子配着穿。”  对于日理万机的西门庆来说,他能关注到最底层一个员工的穿着
期刊
原本以为,出现在大地之上的每一条河流,都是一个流动的伤口。但当我立于运河之畔,重新审视这一切时,才始悟大化所在。若干年前,这河迹上下,或许是一马平川,怪石叠叠,人不齐至之地,或许是屋舍俨然,茂林修竹,繁衍生息之所。诸因一缘,连成这绵亘千里的玉带长河。  我站在河堤上,不由地思索起来。眼前,河面宏阔地铺展着,直接天的尽头。微风裹挟着潮润的气息,阵阵袭来。来往的船只载满货物,笛声闷号,不知疲累地拨浪前
期刊
初中一年级  似乎没有做一点准备,就稀里糊涂上了中学。  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好像马放南山,从此不再学习了,就是玩。每天带着弟弟,还有与他同龄的孩子,从黎明即起一直玩到昏天黑地:学电视里八路军打仗,把皮球踢到了庄稼地里,在崖下挖土准备“构筑工事”,被大人轰走,怕土塌下来压倒我们……好像也从亲戚那里借来了初一的语文课本,翻了翻,就扔一边去了。  那时根本就没有提前补课一说,也不知道预习的好处。家长也
期刊
当我看到它迸发出新绿时,我的内心充满欣喜。这株豆苗是那么充满生机,多么坚韧!它克服了种种困难,才终于生存了下来。欣喜之余,我不由得陷入沉思: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如何体现?  这使我回忆起这株豆苗经历了多少大大小小的磨难,也让我想起了事情的经过。那天劳技课老师布置了劳技作业:种一株植物并上交。不就是种一点東西吗?我心想:在泥土里埋下种子,让它自力更生不就好了吗?  事实上,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
期刊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死亡,站在殡仪馆的门前,夏风热闹地吹着,但是我整个人都是冰冷的。我来这里送送我的爷爷——在医院里忍受了将近一年病痛的折磨的爷爷。  其实他走的时候也还算安详,给人一种下一秒就要打起舒适的呼噜的错觉,就像往常入睡前一样,可最后响起的,只是机器一声孤独的长鸣。爷爷这算是解脱了吧,我茫然地想。瞒着奶奶在医院里住了这么一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了,最后到来的离去,让我们心上的重担落地,却也越发
期刊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旸,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詩人。  林景熙自幼聪颖,好读书。二十岁时已有诗名。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林景熙被举荐到首都临安就读太学,于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由上舍生释褐(相当于进士及第)。入仕后始任福建泉州教授,迁礼部架阁(掌储藏帐籍文案之官),转从政郎。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三月,元军在伯颜率领下进入建康,林景熙
期刊
读清代古文,不可避免要遇到桐城派的文章,也就不可避免要遇到姚鼐这个桐城派的真正高峰,他继承了方苞、刘大櫆的衣钵,又自创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理论,讲究义理、考据、文章融為一炉。因为重考据,他的《惜抱轩文集》所收录内容和诸多笔记文章多是考证。姚鼐的散文气清而文畅,他的考据也是干净利落,但相较之下,考据文章不如写景抒情叙物吸引人,所以姚鼐为人识大都是因为他的散文,如《游媚笔泉记》《登泰山记》之类,气势宏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