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摩尔·弗兰德斯》解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z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摩尔·弗兰德斯》将18世纪人们面对金钱时道德与心态的扭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对此进行了讽刺与批评。本文以女主人公为主线,从文学伦理学角度,根据当时的历史价值观,对当时社会情况下的金钱、婚姻、伦理、道德进行了探究,本文也为伦理意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另外,对摩尔道德失衡的表现的探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摩尔·弗兰德斯》;伦理選择;伦理道德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6-0013-02
  《摩尔·弗兰德斯》是18世纪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第一部女性小说,通过细致的人物刻画体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伦理内涵,该小说描绘了一位极具争议的女性人物摩尔·弗兰德斯,她出生于社会底层,经历了各种身份转换之后在道德伦理与个人利益之间不断选择。本文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对文中女主人公摩尔的伦理选择进行解读,讨论摩尔的道德失衡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摩尔在时代下的伦理身份与选择。首先,本文研究了摩尔伦理意识形成的外因、影响其伦理意识形成的内部因素,还从两性关系、人际关系和信仰三个方面探索了摩尔道德丧失的表现。因此,需要从道德伦理角度对女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探讨摩尔伦理身份变化和伦理选择,同样需要从多个角度以及人物处于的伦理环境开展。
  一、时代背景下的伦理环境
  对文学的理解需要代入当时特定的伦理环境,对于文学人物的理解同样需要了解人物所处的伦理环境,因此,需要对《摩尔·弗兰德斯》这部作品所处时代的伦理环境进行深入探究才能对女主人公的伦理身份与选择进行最客观的评价。摩尔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急剧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解放,但女性地位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妇女的地位低下,男性选择结婚对象时,更加注重的是女性一方能给他带来多少财产,而像摩尔一样漂亮却没有财富的女性,注定沦为男人的玩物,最终因为利益而被抛弃,这也就可以解释摩尔最开始伦理身份的转换,她成为玩物是必然。并且当时虽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女性也可以进入工厂进行劳作赚钱,但她们的工资极低,凭借自己的能力很难养活自己,更难以维持生计。从当时的时代环境可以充分理解摩尔当时做出的种种伦理选择即使是不道德的,但也都是时代环境所造就的,所以对摩尔的客观评价中不能仅仅以好坏进行点评,更应该结合时代,对主角所做的伦理选择进行总结分析。女主所处的时代环境导致了当时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也导致了人们道德伦理的缺失,生活的压迫使得女主身份不断转变,不断选择一步一步走上犯罪,而作者更多的表达的也是对女主的理解与对时代的讽刺挖苦,作者的价值观超越了时代。
  二、主人公伦理身份的转变
  文学伦理学评价更加重视对人物伦理身份的研究,摩尔的伦理身份是随着人生不同的时间阶段不断发生变化的,并且文学伦理学认为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共同作用,使人成为有伦理道德的人,并且产生各种伦理冲突,促使人物做出伦理选择。摩尔身上不断产生冲突的两个因子,以及不断转变的伦理身份和伦理环境,使得摩尔不得不做出伦理选择。
  (一)良家少女转变为富少的玩物
  小说的开头介绍了摩尔的母亲是一个小偷,她出生于新门监狱,在她出生后不久就变成了孤儿,四处流浪。虽然一位老妇人后来收养摩尔,摩尔有了立身之所,但生活依旧拮据,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变得有钱,成为贵族。此时,摩尔身上的兽性因子还没有被激发,人性因子还占上风,她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但由于贵妇家的大少爷觊觎摩尔的天资与美貌,并实施了诱奸,大少爷还时不时地给摩尔钱,夸赞摩尔美丽漂亮,充分满足了摩尔的虚荣心,摩尔的虚荣心不断膨胀,但却忽视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道德品质。在富家公子的夸赞与金钱的诱惑之下,摩尔体内的兽性因子逐渐战胜了人性因子,占据了主要位置。由于摩尔的虚荣心,她选择成为富家少爷的玩物,彻底丧失了自己的礼义廉耻与贞洁。在这段伦理冲突与选择中,摩尔的虚荣心与金钱的诱惑占了上风,兽性因子萌发,不断膨胀再膨胀,人性因子、道德观念被压制,这段文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下的人们更加偏向实用主义。
  (二)玩物转变为依靠丈夫的“妻子”
  但是在当摩尔沉迷于富家大少爷带来的虚荣感时,大少爷却只是觊觎她的美貌而已,在得手了之后,就将她抛弃了,并为了自己能够顺利继承家产,让摩尔嫁给自己的弟弟。这时的摩尔又面临了一个新的伦理选择:一边是她不情愿嫁给大少爷弟弟,因为她确实喜欢上了这个自己曾经献身的大少爷;但另一边大少爷已然将她抛弃,如果不选择嫁给大少爷弟弟,她可能会成为万人唾弃的淫妇,分文都得不到。对此,摩尔是恐惧的,最终她不得不接受大少爷的弟弟洛宾的求婚,这就意味着摩尔的伦理身份再次发生了变化,从富家少爷的玩物成了一个依靠丈夫的“妻子”。经历了几次婚姻后,摩尔不再追求一些外在的虚荣心,对于此时的摩尔来说,金钱比得上任何一切,所以如果再来一次婚姻,金钱是首要前提。因此,她再次突破道德束缚,装作一位有钱的寡妇去骗取有钱绅士的喜欢,成功嫁给了一位她认为的有钱的绅士,婚后生活还算满意。然而生活总是会给摩尔重击,几年的幸福生活过后,在养育了三个孩子之后,她诧异的发现,她当时费尽心思吸引的绅士竟然是自己的亲弟弟,自己的婆婆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此时的摩尔又面临了一个新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的混乱使得摩尔陷入了选择的绝境,一方面她是人妻,他们共同养育了三个孩子,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她不想抛弃家庭和孩子,但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丈夫的姐姐,继续以妻子身份留下来,她就面临着乱伦。无论哪个选择对于摩尔来说都是艰难的,但她又必须做出选择。最开始只有摩尔自己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摩尔想要将此事藏进心里,因为她已经回不去以前的境地了,但是她的心里却受到了人性因子的折磨,摩尔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折磨,她已经无法将丈夫仅仅看成是自己的丈夫,丈夫多了一层身份那就是自己母亲的儿子,在这种痛苦折磨下,摩尔屈于人性因子的拷问,她选择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弟弟,她不愿意苟合乱伦,并且决绝地离开了这个伦理混乱的家。作者借摩尔的伦理选择告诉大家,婚姻不应该突破伦理与道德,需要以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选择婚姻,哪怕已经错了,也要及时回头,每个伦理选择都应该以道德为前提。   (三)守法公民转变为窃贼
  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婚姻之后,金钱的诱惑,生活的折磨,摩尔身上的兽性因子占据了她的生命,她对于欺骗,情妇这样的字眼不再感到羞耻,反而成了自己的武器,用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但结果却不甚理想,最后一任丈夫给她带来的只有无穷无尽的贫穷。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无法再用自己的美貌换取金钱,摩尔的伦理身份再次发生变化,她走上了母亲的老路,从一名守法的公民变成了没有道德的小偷。摩尔第一次偷东西并不是有意识有目标的,而是兽性因子一时占了上风,她看到药铺的一个没有人看管的包时,鬼使神差地被内心的兽性因子引诱,就造成了第一次犯罪。在这之后,摩尔内心还是有愧疚与羞耻感的,她还是会由于道德束缚而感到恐惧的,但是由于生活的压迫和金钱的诱惑,她逐渐丧失良知,一次甜头尝到之后,摩尔第二次第三次的偷窃就顺理成章了。在一次偷了一個孩子的项圈之后,她竟然怕孩子啼哭而产生了将这个孩子灭口的想法,摩尔的道德与负罪已然不见,代替的只有兽性因子对于金钱的渴望,她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没有一丝罪恶感。后来,同伴因为偷窃被抓,但当时的她也只有恐惧,而没有愧疚,甚至依旧不顾道德伦理,继续做着违法勾当,骗取钱财,不顾一切利用一切手段追求钱财,从摩尔的道德伦理的沦丧足以看出当时社会对于贫穷人们的摧残有多严重,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在贫穷之下一文不值。
  (四)由窃贼转变为独立的妇人
  最终,摩尔还是没有逃脱牢狱之灾,然而在被捕的最开始,摩尔除了有些许的畏惧并无丝毫忏悔愧疚之感,反而还有一些不知廉耻的欣然接受,感到了舒适,最后真正打动摩尔、唤醒摩尔良知的是丈夫杰米的入狱,摩尔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对于身边人造成的伤害,才感到自责愧疚。这件事情使得麻木的摩尔有了些许良知,摩尔的人性因子渐渐被唤醒,理性也重新回归,她为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忏悔,最后通过努力获得了自由,也实现了年轻时通过努力养活自己的愿望。作者通过摩尔的几段伦理身份的转换对摩尔一生中的伦理选择进行了简单通俗的描写,也借用新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暗讽了当时时代下人们的拜金主义与道德伦理的逐渐丧失,也告诉读者,道德感地发挥作用需要更多理性选择。
  三、结语
  本文从摩尔自身入手分析摩尔自身认知上的偏差,欲望的膨胀以及性格上的弱点。此外,又分析了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的伦理环境进行主角伦理选择的分析。在当时的社会,由于金钱的诱惑与拜金主义的影响,婚姻、人际关系都建立在了金钱的基础之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丧失。摩尔的道德伦理选择失衡,使得摩尔的婚姻、道德信仰都受到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摩尔伦理选择的背景原因做了较为客观全面的阐释,揭示了内外两方面的因素都必然对摩尔伦理意识的形成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也为伦理意识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另外,对摩尔道德失衡的表现的探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冠瑞.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谈摩尔·弗兰德斯的伦理选择[J].青年文学家,2015,(21):82-83.
  [2]罗潇.《摩尔·弗兰德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2):109-111.
  [3]姬振亭,蔡红玉.《摩尔·弗兰德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名作欣赏,2012,(06):57-58.
  [4]刘颖丹.爱是奢侈 生存是必需——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析摩尔·弗兰德斯的婚姻选择[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03):74-76.
  作者简介:
  韩丽娟,女,辽宁绥中人,硕士,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与语言相比较,汉字的变化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由于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其自身内部系统的演变,汉字在形音义三个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本文以“畏”的形体结构为出发点,分析其本义为“害怕”。并以此为基础,梳理了“畏”的读音和词义系统。  【关键词】 畏;形体结构;词义系统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作,作为文化载体,它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大量成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结构类型、句法功能、意義演变、文化内涵等角度对《论语》四字格成语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论语》;四字格;成语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88-02  一、前言  《现代汉语》(
期刊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变得大众化和平民化,这促使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小说迅速发展起来。女性网络小说在网络小说中举足轻重,备受网络文学女性读者和网络文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以网络小说作为切入点,融合当下关于女性意识研究的问题,探究女性作家创作的网络小说中,是否能体现作家们的女性意识,尤其是女性情感独立意识,以及如何体现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关键词】 网络小说;女性意识;情感独立  【中
期刊
【摘要】 四大喻词辞格的整体认知功能已被众多学者认同并有不同的认知理论提出。本文在简要回顾四大喻词认知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四大喻词的结构体系及各自认知功能的发挥进行探讨,并对 “类比”辞格的重要性做了简单思考。  【关键词】 四大喻词辞格;认知理论;结构体系;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
期刊
【摘要】 现如今,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国内近几年的综艺为了博人眼球开始瞄准文化的这一热点,通过发掘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结合纪录片的拍摄手段彰显民族文化。综艺主题的设置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这使得综艺更具有文化意蕴,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本文以湖南卫视的纪实节目《野生厨房》为例,结合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探究当下真人秀栏目的民族文化记录。  【关键词】 文化记录;真
期刊
【摘要】在韩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下,韩国的电影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对韩国电影发展的背景进行阐述,并对当前韩国电影中受到关注和好评的灾难题材和犯罪题材的影片与当前人类社会现实之间的普遍联系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这两类韩国电影题材的创作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对韩国通过广泛培养电影人才和举办电影节来带动韩国文化国际地位不断攀升的现状进行探讨,以此来分析韩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对韩国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期刊
【摘要】 促进心理健康运动已成为全球的重要课题,舞动训练是同时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训练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舞动训练方式的优势,并对舞动训练社区化的训练体系的构建及运行模式进行探究,努力完善自身体系,力争加入国家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为心理健康行动助力,为健康中国行动助力。  【关键词】 社区;舞动训练;缓解;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墨翟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本文以介绍墨子和墨家学派的教育思想为主要内容,从墨家学派的思想道德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及学习态度教育四个方面对墨子的教育思想做了初步的探索。通过主动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对墨子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墨子教学方法的普遍价值和启发意义,实现培养适合时代的“兼士”或“贤士”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 墨子;教育思想;兼士;贤士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为如实反映考古器物的全貌并展示其艺术效果,本文以考古器物绘图准则为前提,并将国画工笔线描技法融入其中。教学实践显示该技法的融合,不仅对于考古器物绘图绘制线条基本功有所提升,而且考古器物图呈现出更强的艺术美感。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浅析国画工笔线描在考古器物绘图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关键词】 考古器物绘图;工笔线描;“十八描”;艺术美感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作为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对于现实生活的社会矛盾的敏锐感受,其间渗透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有着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和人生意义。通过他的短篇小说《德意志军团里忧郁的轻骑兵》来简析其创作思想和写作风格,看到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不可避免性,悲剧的痛苦源于人物自身的弱点和错误,也源于命运不仅表现在偶然和巧合中,而且还表现在不可抗拒的力量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