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下的文化记录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y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现如今,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国内近几年的综艺为了博人眼球开始瞄准文化的这一热点,通过发掘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结合纪录片的拍摄手段彰显民族文化。综艺主题的设置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这使得综艺更具有文化意蕴,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益,本文以湖南卫视的纪实节目《野生厨房》为例,结合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探究当下真人秀栏目的民族文化记录。
  【关键词】 文化记录;真人秀;《野生厨房》
  【中圖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64-02
  电视真人秀节目如今已成为国内电视节目形式中最受关注的节目形式之一,当下,各卫视与视频播放软件开始录制各种题型的真人秀。尤其是近年间中央电视台及各大省级卫视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更是迅速完成了这种兴起于西方的电视节目形式的本土转化,从而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形式。①这种纪实性的文化类真人秀更是独树一帜。
  一、纪实性真人秀
  纪实性的真人秀以生活体验为规定情境,将自然景观、饮食文化、民居风格、方言特色、地方服饰、生活习俗、民间文艺融为一体,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画面和剪辑的处理上,注重捕捉风貌全景,放大特写镜头,强调了高饱和度的色彩运用,更具有视觉的冲击感。
  (一)纪实类真人秀的特点
  真人秀是集纪录片、电视剧、电影于一体的一类综艺性栏目,借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段,将情景再现,同时真人秀是按期进行播放,每一期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恰好迎合观众对情景连续性的视觉效果的追求。如今真人秀并没有形成固有的制作模式,而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形成其情境性、跟踪性、互动性的特点。
  1.情境性
  真人秀节目中采用纪实的手法进行拍摄,在拍摄中以某一事件为中心,关注其来龙去脉。真人秀节目把人类在封闭环境中心态和情感完整地记录下来,通过镜头、画面语言、叙事方式、后期剪辑、文字编辑、字幕体现等艺术表现形式,将被拍摄者置于情境中。虚拟性和非虚拟性的结合,参考原有的活动事件,融合了故事性,增强了拍摄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对观众来讲,缺乏故事情节的影视纪录片看起来会枯燥乏味,而像这种把故事情节带入其中的纪实性文化类节目可能会更具有吸引力。
  2.跟踪性
  跟踪性记录更多体现在纪录片中,纪实性真人秀也大多采用跟踪性的拍摄形式,不过周期比较短,没有纪录片的严谨,不会做在时间上的延续性拍摄。如果确定一档真人秀,每年会播出一季,每季大部分分为十二期,都有设定的场域,不会影响它具有跟踪性的特点。例如在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中,对拍摄者是两天一个拍摄周期,每个明星嘉宾都有自己的跟踪摄像机,专门记录他们两天的一个生活状态。虽然这档节目属于美食类,但是拍摄选址在相对偏远的山,跟踪记录真实的务农工作,犁地、播种、采摘、捉鱼、饲养家畜,与拍摄地的民族风情结合起来,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真实去体现地方特色文化。
  3.互动性
  互动性就是一个参与性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节目中嘉宾与拍摄选址中的人物、饮食文化、民居风格、地方方言、生活习俗、民间文艺的一种互动;第二种是节目中所呈现的情景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前者强调的是融入,像嘉宾要与当地的这种民风民俗相适应,例如在《野生厨房》中,嘉宾在贵州录制时,在住房上和饮食上也要入乡随俗,住吊脚楼,吃腊肉等等,与民间的文艺互动。后者就是节目呈现出来后在屏幕上如何与观众的互动,这是对观众心里的揣测,主要体现在对某些画面的解释和说明,对节目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作解释说明,例如在《野生厨房》中出现“百草汤”时,在画面中专门做了介绍。
  二、《野生厨房》
  《野生厨房》这一档节目采用了公路片的概念,常驻嘉宾与临时嘉宾开车拉着房车野炊,通过寻找当地向导,将当地特色食材烹饪,为观众展示当地特色饮食文化,在录制过程中穿插服饰、语言、歌舞等其他文化。采用真人秀和美食纪录片结合的拍摄方式,突出地方民风民俗,同时将饮食制作突破厨房限制,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吸引观众。两季的节目为观众呈现了彝族、壮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表现出来的民族服饰文化,传统工艺文化,少数民族的特色村寨和饮食文化。
  (一)人物角色在纪实中的体现
  真人秀节目以人的行为为主导,围绕人物言行举止展开拍摄,在《野生厨房》第一季中,有常驻嘉宾汪涵、李诞、林彦俊,后期有欧弟和姜妍加入,除了固定嘉宾之外,每期都会有飞行嘉宾,在选址地还有向导为大家引路和帮助嘉宾获取食材。节目制作人黄磊说,在节目嘉宾选择中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为了整体节目效果,同时可以把文化的韵味渗入节目,嘉宾自身的涵养,在节目中的言行,向导的文化底蕴,在录制中可以与当地风俗、文化更贴合,也有利于后期节目的剪辑和整理,节目效果呈现更加饱满。
  1.文艺工作者
  汪涵是这档节目的主要嘉宾兼任主持人,他是以一名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入驻节目,他主持的湖南卫视节目《天天向上》,相比其他娱乐性访谈主持人,儒雅更能体现在他的身上。文艺工作者走到任何一个关乎文艺创作、关乎社会责任的空间中都能形成迥异的心灵感悟,汪涵会很多种方言,善于与百姓打交流,自然成为连接当地百姓与观众的桥梁,在酉阳这一站,他用方言与88岁的爷爷相谈甚欢。而生活中的汪涵也是隐藏“大厨”,节目中所有食材的介绍都是由汪涵介绍,例如科普重庆火锅的历史起源等等,在节目中他是文化的传递者。
  2.流量明星
  林彦俊属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流量明星”,有粉丝基础。能够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明星,林彦俊属于选秀出身,有良好的外表形象,擅长唱跳和乐器演奏。他在节目中主要是对选址地文化的演绎,例如,在纳西族村民的介绍下,他为我们学习展示了“野生厨房”的纳西语发音和象形文字写法,纳西古乐,更多的是对地方特色文化的表演,歌曲、舞蹈、古乐器表演,以本土文化创造出节目形式让人耳目一新。   3.资讯人的向导
  在节目中,每到达一个选址地,节目组都为嘉宾配备了一名当地人担当“野生向导”,职责就是提供食材信息、提供援助等。比如武隆的何群会带着嘉宾们采蘑菇和夜晚捕鱼,西双版纳基诺族的向导莎车,为嘉宾介绍基诺族的特色美食芭蕉葉上的包烧,带领嘉宾们获取食材,为他们领路,为嘉宾在野外获取食材时提供安全指示。在节目中获取的关于选址地的风俗和饮食习惯,大多都是从向导口中得知,节目嘉宾汪涵在对他们访谈之后加以他的理解为观众转述。向导在更像是我们民族学田野调查中资讯人的角色,是调查者获取信息的来源。
  三、真人秀下民族记录的创新途径
  如今,综艺节目成为一种文化传播的途径,许多节目从文化方面挖掘栏目特色。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礼仪、自然风光、民间文艺、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多方面成为综艺节目首选的节目主题。②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使得这些节目选址地失去了本真,让更多的受众无形中对该地区的文化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和消费欲望,所以真人秀在对地方文化传播时存在体验性不足的问题,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一)抓住选址文化特色,顺应文化特征
  在节目确定选址地之后,深入发掘选址地的文化特色,节目前期要对选址地的衣食住行以及民间艺术文化深入了解,地方特色文化在节目的设置过程中加以突出呈现。顺应大时代背下的文化价值取向,尽量做到文化表现形式的还原。以人为本为真人秀的价值取向,确定了人的真实体验的文化感受为策划主旨,在以文化项目为主的游戏和活动中,体现出的地方特色文化内容更具真实性,使受众更能够感同身受。
  (二)追随时代热点,关注现实
  追随时代热点,关注现实,是真人秀节目制作永恒的生存法则,重视地方文化的传播和让更多人对我国的地方特色文化有更为广泛的认知和文化认同感,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以文化为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是可以让受众更加明确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强有力的后盾。文化以电视栏目为传播载体,只有将文化传播出去,才能让人们知道文化、了解文化、认识文化。
  (三)注重文化体验与互动
  真人秀对地方文化的传播要注重体验和互动,文化是需要体验和互动的,因为只有体验和互动,才能让受众对文化进行真实的感知和认同。在受众的脑海中,文化只是一个专有名词,但是当在真人秀中,传播出来的地方文化如果注重了体验和互动,就会使文化真实地再现在受众的视野中,文化不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它通过明星嘉宾的体验与互动立体地呈现在受众眼前。例如对地方文化的传播需要体验式的表达,需要明星参与的同时也要有当地老乡的互动,这样才能显现出地方文化的质朴性和参与性。
  四、小结
  地域文化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文化,通过优质的真人秀节目对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播记录,融入一些体现地方特色的民俗、建筑、服饰、语言等元素,使得使受众对我国的地方特色文化有更好的认知和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信心。
  注释:
  ①范睿一:《我国经营类真人秀发展探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年第11期,第102-103页。
  ②高燕:《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价值与创新路径分析》,《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14期,第106-107页。
  作者简介:
  曹晋一,女,汉族,山西朔州人,研究生,法学硕士,单位:湖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文献
【摘要】 纪录片中各种符号资源协同构建的人际意义,能触动亿万观众的心灵,引发最深层的情感共鸣,具有良好的价值导向,对国家及城市的形象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评价理论和视觉语法为基础,探讨《东湖》纪录片语言和视觉资源协同构建积极的人际意义,具有提升城市形象、传播中国形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东湖》;评价理论;视觉语法;多模态构建;人际意义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天堂电影院》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朱赛佩·托纳多雷著名的“时空三部曲”之一。该片将现实主义题材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在缅怀电影历史、展示个人情感历程的同时,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唯美动感、清新别致的镜头风格,为观众塑造了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影片的镜头语言的隐喻性特征入手,着力阐释其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人物心理刻画方面独特的艺术趣味。  【关键词】 浪漫主义;镜头语言;隐喻;
期刊
【摘要】 高校民乐团对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对民族乐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民乐团的发展越来越快,在高校中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让我国的民族乐再次焕发生命力。本文对高校民乐团组建、发展以及指挥技巧等展开了研究,为高校民乐团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民乐团;组建;发展;指挥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1934年9月至10月间,影片《路柳墙花》的编剧姚苏凤不满影评人石凌鹤在《申报》发表的《评〈路柳墙花〉》和在《大晚报》署名“吟秋”发表的《〈路柳墙花〉小言》,两人之间展开被时人称为“凤鹤”之争的笔战,进而引发影评界多人参与,成为镶嵌于1930年代中期“软硬”大战中的一段插曲。  【关键词】 《路柳墙花》;姚苏凤;石凌鹤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 城市的复兴和翻译运动催生了十二世纪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带来了文化冲击和新的思想观念,提供了精神和物质基础,这样也就吸引一批批优秀的学者漂洋过海来到意大利、巴黎这些思想先进的地方进行文化交流,组成师生行会。在此背景下,欧洲开始产生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宝贵文明之花——大学。大学在文艺复兴的推动下,渐渐有了雏形,开始从历史的海浪中冲出来,使人们看到了大学真正的面貌。  【关键词】 十二世纪
期刊
【摘要】 湖南花鼓戏是中国的地方戏曲剧,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等原因,戏曲行业开始没落,花鼓戏的传承之路日益严峻。由于花鼓戏大多都是口传心授,在传承过程中难免遗漏掉一些精彩内容,大多数传统剧目也长时间都没有被搬上舞台。他们的表演艺术、创作手法和戏剧性的特点难以更新,老龄化队伍的结构也严重制约花鼓戏的创新和发展。随着表演艺术家的相继离世,一些优秀的剧目和唱功都将面临失传的窘境。
期刊
【摘要】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与语言相比较,汉字的变化发展较为缓慢。但是由于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其自身内部系统的演变,汉字在形音义三个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本文以“畏”的形体结构为出发点,分析其本义为“害怕”。并以此为基础,梳理了“畏”的读音和词义系统。  【关键词】 畏;形体结构;词义系统  【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作,作为文化载体,它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大量成语,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结构类型、句法功能、意義演变、文化内涵等角度对《论语》四字格成语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论语》;四字格;成语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088-02  一、前言  《现代汉语》(
期刊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经变得大众化和平民化,这促使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小说迅速发展起来。女性网络小说在网络小说中举足轻重,备受网络文学女性读者和网络文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以网络小说作为切入点,融合当下关于女性意识研究的问题,探究女性作家创作的网络小说中,是否能体现作家们的女性意识,尤其是女性情感独立意识,以及如何体现女性情感独立意识。  【关键词】 网络小说;女性意识;情感独立  【中
期刊
【摘要】 四大喻词辞格的整体认知功能已被众多学者认同并有不同的认知理论提出。本文在简要回顾四大喻词认知理论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四大喻词的结构体系及各自认知功能的发挥进行探讨,并对 “类比”辞格的重要性做了简单思考。  【关键词】 四大喻词辞格;认知理论;结构体系;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H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