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大学时光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讲述共大故事的老电影《决裂》,其中“马尾巴的功能”这一句台词,尽管戏谑,却甚为经典,在父亲及我们这辈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父亲祖籍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生于1942年10月,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可谁又能想到,他当年读过大学,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德胜关分校“半工半读”。
  父亲60年前“半工半读”的这一段经历,饱含岁月的尘埃和沧桑。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曾是全国占地最大、学生最多、国家花钱最少的学校。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按照“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在当时江西省领导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倡议下,于1958年8月1日正式成立,周总理题写了校名。学校成立之初便制定了“半工(农)半读,勤工俭学,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1959年8月,已开办一年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江苏招生。父亲受生产队长的委派,到大队部领取生产队获得的奖状,碰巧见到了刊登在《新华日报》上的“招生简章”。父亲高小毕业,识文断字。他一口气读完“招生简章”,至于上面写的“凡是历史清楚,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男女工人、农民、公社干部、复员转业军人以及经过了一定时间生产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都可以报名上共大”报名条件不甚了了,倒是“半工半读,不要书费学费,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供自己读书”的条款让父亲入脑入心,激起他埋藏在心底的强烈欲望——“我要读书”。
  因不敢自作主张,便把报纸要回了家,读“招生简章”给爷爷奶奶听,征求他们的意见。当时家庭比较困难,父亲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四个妹妹,父亲是爷爷奶奶的独子。儿子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爷爷奶奶又如何舍得?见父亲读书愿望强烈,且刚从乡里开办的“万斤大学”(1958年“大跃进”,为争亩产粮食一万斤,南丰乡政府把20多名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集中起来,边劳动边搞农业科研,取名“万斤大学”)结业,还算开明的爷爷为父亲的前途着想,思虑再三,最终同意了父亲的请求。我父亲当即便赶到大队部写信报了名。
  临走前的几天,爷爷奶奶为父亲出远门作了相应的准备,帮父亲做了一身新衣服,到街上烘了约两斤面粉的一炉脆饼。经多方打听,全县报名的有30多位青年,本乡及相邻的兆丰乡各有两三位。父亲与本乡一位青年及兆丰乡的两位青年,相约结伴同行。
  8月10日,17岁的父亲一大早出门,背着一条被褥和大约25个脆饼,怀揣20元盘缠。爷爷奶奶千叮咛万嘱咐,含泪相送。
  四个小伙从南丰乡乘车到上海,从上海乘火车到杭州,再转车到南昌,前后三天时间。父亲每顿吃两个脆饼,因没有饮用水,只能强行下咽,勉强充饥。实在渴得不行,到能看见的河里捧水喝,顺带洗把脸。几天下来,20元盘缠已所剩无几。父亲到达南昌已是深夜十点多钟,靠一条被褥在火车站将就了一夜。因写信报考的是井冈山分校,原本打算第二天乘车前往井冈山,因同行的兆丰乡青年早已身无分文,遂决定第二天直接到南昌设立的招生接待点,重新报名参加入学考试。
  第二天上午填表登记,下午便参加考试。傍晚发榜时,父亲见到了自己和本乡青年的名字,邻乡两位青年得知名落孙山后,竟嚎啕大哭——身无分文,何以还家?后得到招生接待点好心人的相助,发电报回家请求汇盘纏,总算解决了难题。上榜的父亲,当晚便被安排了住处,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
  这样有吃有喝两天后,父亲接到通知,被分配到德胜关分校。8月16日一早,一辆大卡车挤满了30多位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青年男女,穿行在崇山峻岭中。一路颠簸,下午两点多到达目的地。中间被分派到几户老俵家吃了午饭。眼前所谓的学校,是武夷山脉北麓关隘旁的几座荒山,这关隘即德胜关。以后,父亲知道了德胜关的历史。据《建昌府志》记载:(新城)县南五十里有德胜关,在马嘴岭下。《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六《江西四》载:德胜关,始名“关上村”。是黎川与褔建通商的重要通道,明中嘉靖庚申年(1560),朝庭镇压当地袁氏领头的农民起义,取得胜利,改名“得胜关”,后谐音成今名。
  当晚,30多人分八个小组,安排到附近的老俵家住下。一群年轻人的到来,给原本偏僻、寂廖的山村带来了勃勃生机。
  第二天开始,父亲和同学们一起领了农具,上山垦荒,开始了“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说是“半工半读”,实际上垦荒、植树、砍毛竹、种粮食、种菜、养猪占了大部分的时间,读书仅安排在早上、晚上收工回来以及下雨天。课程除语文、数学等基础课之外,另有林木、土壤、种植、养殖、疏菜等专业课。对于来自平原、从没见过大山的父亲来说,起初还感到新奇、兴奋,一段时间后,新鲜感没有了,便再也兴奋不起来。有几个同学打了退堂鼓,卷铺盖不辞而别。
  当说起这一段经历时,我问父亲当时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父亲说,只有两个字——“想家”。对于一位17岁的青年来说,独处异乡,其思乡之苦可想而知。夜晚,有女同学因思念家乡而躲在被窝“嘤嘤”地哭。除想家外,江西的小米、南瓜和辣椒等,也让来自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同学吃不惯,这对正在长身体、又从事体力劳动的同学们来讲,是磨难更是考验。捱到年底改善伙食,学校杀了头猪,这红烧肉的滋味至今依然驻留唇齿,挥之不去。
  其间,父亲经历着经历,成长着成长,有苦、有累、有危险,也有快乐。苦的是想家、饿肚子;累的是开荒、种地,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劳动强度非常大。最累的要数上山砍毛竹。一早,同学们穿着草鞋走十几里山路,钻进深山老林,砍下一根根碗口粗的毛竹,削掉竹梢,然后顺着山坡溜滑到小路旁,再扛着下山。因为要完成或超额完成学校下达的劳动指标,需来回好多趟。一天下来,人累得连说话、吃饭的力气都没有。尤其到了冬天,无论砍毛竹、砍柴还是垦荒、种地,天寒地冻,手上结了痂的冻疮常常被震裂,渗出殷红的鲜血,钻心地疼;危险的是,山上常有野兽出没,尤其野狼最为可怕。一次,父亲一人到山上砍柴,突见一狼卧眠草丛,能听到轻微的鼾声,于是蹑手蹑脚,小心谨慎地往后退,躲过了一劫;快乐的是,一帮年轻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读书唱歌,其乐融融。就这样,父亲在德胜关分校度过了两年半的时间。
  这两年半中,因为劳动积极,表现优异,父亲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奖品是两件印有“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字样的汗背心。
  1962年元旦过后,离家两年半的父亲返乡探亲。见儿子回来,思儿心切的爷爷一把将儿子抱住,泪流满面,仿佛一件宝物失而复得。父亲把积攒的100元钱交给了奶奶。要知道,学校每月只发5元钱的津贴,用于购买洗漱用品,而能积攒100元钱,在当年简直是一笔巨款,是多么的不易!可见父亲节俭的程度。
  父亲在家过了春节,正月十五打算返校。但爷爷奶奶死活不让,理由是家里这么多张嘴要吃饭,奶奶又刚生一个女孩,劳力少,需要父亲帮衬爷爷养家。父亲只得作罢,留在了家里,把铺盖以及读完大学的梦想全部留在了德胜关。
  4年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结束后,同班同学,有的留在当地的垦殖场工作,有的分配到江西的其他县市,有的分配到广东,也有的分配到新疆工作。而父亲一直在家务农,也因为这一段经历,在土地承包前,父亲一直担任生产队的农技员。
  群山,就是校园;苦难,就是老师。正是生命轨迹中“半工半读”这不可磨灭的一页,使得父亲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直面困难、笑对人生。60年过去了,回忆这段经历,父亲依然感动着、感慨着、感恩着……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邱晓兰,江西玉山人,江西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 《山东文学》 《星星散文诗》 《北极光》 《散文诗》 《新青年》 《新老年》 等150余家国内外报刊。  6月13日上午,我们去采访抗战老兵——柳蕙清。柳老蹒跚着脚步走出卧室,对我们频频点头。大病初愈的他穿上军装后,顿时精神焕发,他朝我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回忆往昔峥嵘。说到激动之处,柳老眼泛泪光,身子随着语调微微颤抖。通过柳老的口述、家人
期刊
作者简介:南城小圣,本名刘圣贺,海南乐东人,90后,黎族。作品见《椰城》《中国汉诗》等。  夏天,正打马而来  夏天来临,可见的大海上藏了几百匹骢马  晨起的薄雾中,一路马不停蹄  在空中,咴咴而叫  脚印,正在季节的漩涡里深陷  无人察觉的赶海小孩  在岸边捡拾走失的碎银  夏风无垠。白马的蹄子溅起千堆雪  又轻轻落在手心  清凉,温暖  仿佛一片片白云,海绵似的  一层又一层镶入手中的雪花糕 
期刊
学校在胡家桥大庙里。大庙其实叫清宁寺,但村人慢慢都叫成了大庙。  据说清宁寺建于金朝,大殿里曾经有佛像、大钟,但现在啥也没有了,大殿成了老师们的办公室,东厢房、西厢房成了教室,院里老桕树上挂着一个钟。  清宁寺院里有四个教室,东西各两个。后来学生多了,就紧挨大庙东边又建了两排房。初一教室在西厢房南头。  范思云和方小刚是初一的学生,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他俩此刻正在教室写黑板报,班主任黄老师布置的。
期刊
作者简介:王晓玲,女,60后,现居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以散文创作为主,有作品刊于 《洛阳日报》 《辽河》 《岁月》 等刊物。  我总是想,我和北京的那个男人结婚就好了。  高中毕业的那年夏天,一个午后,我串门回来,院外站着双手插着裤兜的姥姥,她说,你二姐领着媒人刚走,北京的,有钱,离婚的,二十七岁。我说,离婚的我不干。我没进家,坐在院外的石头上想这件事。即将黄昏,我进家,有意待在母亲身边,她啥也没
期刊
作者简介:梁永平,教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 《中国校园文学》 《四川文学》 《校园作家》 《未来文学家》 《章回小说》 等刊物及文学网络平台上发表近百篇作品。2005年12月出版个人小说集《人活一张脸》。  整理书房时,无意中发现一个账本,皱皱巴巴,页面开始发黄,且缺角少页,上面有些字被时光洇得模糊难辨,但有一笔账却异常清晰,直灼我的眼——蒲兴安:46.5元。  这是一笔压在心头的良心账,债
期刊
一  娘在我哥两岁时又一次怀孕了,姥姥偷偷找算命瞎子算了一卦,瞎子说爹娘命里有两个儿子,还说两个儿子将来都有出息,“不愁吃不愁穿,还能出个大军官”。瞎子这么一说,姥姥心动了,颠着小脚来到我家,一进屋就跟爹娘转述了瞎子的话,还说这事得听神仙的,说啥也得把这个“军官”生下来。爹盼着再生一个儿子壮门户,娘觉得一根独苗太单了。于是一家人拧成了一股绳:生!  娘后来跟我说,我出生那年,计划生育抓得正紧,村头
期刊
一  一阵窸窸窣窣声响,隐隐约约。他回头一看,果然又是那只大黑狗,贴着路边的草丛灌木,走走停停,盯梢一般跟随过来。一路上,他嘘它、呵斥它,甚至捡起小石头打它,一次又一次,就是不想让它跟着,可它总是不即不离,影子一样,怎么也赶不走。他瞪去一眼,大黑狗赶紧的就收住脚步,两眼死死地看着他,既敬畏又乞怜,夹紧的尾巴拨浪鼓一般来回摆动不停。他知道,再驱赶也是枉然,一会它还一样回来的,便不再理睬,只嘀咕了一句
期刊
樟木头  曾听朋友说起这个地方  朋友从千里之外的向阳山来到这个地方  背着向阳山的阳光、杂草和好心绪  淹没在流水线上的嘈杂声里  他在疲惫的梦境里杀掉向阳山的一头老牛  牛的身体里钻出一棵有脚的柳树  逃走了  晃晃悠悠像个伤了一条腿的乞丐  那棵树跑到观音山脚站立不动  “这段话不像诗歌,不像小说,也不像童话。”  “但它就是诗歌、小说和童话。”  “关于什么呢?关于牛和树的故事。”  “现
期刊
我们钱村姓钱的人有个传统,就是在家族祠堂两边设“红黑榜”,凡族人中有考取功名,或是在单位任有职务的,其个人事迹上红榜,以激励其他族人;凡族人中有违法犯罪的,其个人劣迹上黑榜,以警醒其他族人。没有人知道这个传统始于何年何月,反正村中老者小孩都知道,这是钱家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到了我这一代,有个婶子生下了钱村有史以来的第一对双胞胎,而且都是带把的男娃,这在重男轻女的乡村,可以说非常激励人。经九叔公
期刊
百衲衣  仿佛能感觉到一阵唐朝的风  绕过还有两个月的季节  迅速落入簕杜鹃映红的早晨  无可避免地,一切又会隐入浓黑  他们,带着祖先的密码  开启一种复苏模式  我必须承认,身上有什么东西被触及  千年太短,南无十方  如同一棵病了的树  整个森林都是它沧桑的言辞  努力生长,竭尽衰落  而我们,在用心拼接着什么  我们拼接光阴,习惯探问  每一粒米、每一寸布的来处  天高地厚,我们身着褴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