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能力考查,着眼实际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高考语言应用题涉及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四个考点,题型丰富多样,创新异彩纷呈,表现出重视能力立意、贴进生活热点等特点。
  下面,结合2010年高考试题,谈谈高考语言应用题的特点及备考策略。
  
  一、选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命题分析】语言应用题突出“应用”特点,在选材上贴进生活,贺词(天津卷)、主持词(广东)、海报(浙江卷)、征稿启事(山东卷)等都是生活交际中的应用文,材料来自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言应用题趋向以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命题材料,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福建卷、辽宁卷)、航天英雄孟凡升(安徽卷)、感恩教育(海南卷)、低碳生活(浙江卷)等社会热点材料。
  【真题举例】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低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霉碳馆”。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要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2010年高考浙江卷第7题)
  “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境舒爽。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为“会发光的房子”。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在“大富翁碳册游戏”中回答50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参考答案】
  海报
  世博园的“零碳馆”,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头发电,是“会发光的房子”。“零碳餐厅”的餐具都是由有机饼干处理而成,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游客将领取“二氧化碳身份码”,然后回答50个互动问题,最后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断书”。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零碳馆管理处
  2010年6月7日
  【解析与对策】考查语言简明、得体、准确的能力,体现为应用文的写作。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忠实于材料,海报内容从材料中概括、归纳而成;二是体现“零碳馆”的功用、特色。备考对策:一是掌握留言条、网络跟帖、请柬、借条、启事等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规范。并进行适当的训练;二是留心时事热点事件,也可将自己关心的热点事件作为素材,改编成应用文等。
  
  二、题型丰富多样,创新异彩纷呈
  
  语言应用题被称为高考语文题的试验田,题型丰富多样,创新试题异彩纷呈。有传统的仿写语句(全国卷I)、压缩语段(湖北卷),也有近几年新兴的图画转换为文字(湖北卷),更有各类实用文体的写作、改错(福建卷)以及新闻评述(山东卷)等。
  【真囊举例】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2010年高考安徽卷第19题)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间舒适④生活节能
  【解析与对策】考查压缩语段(筛选整合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将传统的图画转换为文字,改为图文结合型试题,体现高考命题新思路。解答以原文为依据。先以旬意为基础,为语段分层次,再用四字短语对每层大意进行简要概括。备考对策:一是全面备考。以考纲规定考点为纲进行全面训练。多种形式题型相结合;二是把握创新导向,开拓备考思路和领域,把握命题趋向,创新训练形式。
  
  三、着眼语肓应用,突出能力考查
  
  语言运用试题涉及词句、句子、语段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与运用,高考命题着眼于“应用”。突出词语的运用,句子的仿用、压缩、扩展、变换。修辞手法的识别、运用,语言的得体、连贯、生动、得体等能力方面的考查,不考名词术语。从能力点来看,主要考查理解能力(漫画寓意)、概括能力、筛选整合能力(压缩语段类试题)、想象能力(扩展类试题、仿写类试题)、表达能力(图文转换、词语选填、语病修改、新闻评述)。
  【真题举例】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高考福建卷第17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节日文化相互交融。
  (2)正确引导,健康过节。所谓“节目”。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每一个人对节日的看法与过法都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如果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过年,只要快乐就行”等角度评说,只要言之成理都行。)
  【解析与对策】(1)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压缩语段的能力,以压缩语段的形式出现。试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两段材料的内容,解题时必须找到两则材料信息的联系点、共同点。第一则材料,讲西方人的节日融入中国人的生活;第二则材料,讲中国人的节日被西方人接受:其共同点就是东西方节日的相互融合,或者说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入吸纳。(2)考查评述能力。表现为对新闻事实的看法、评论。解题时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弄清评述内容(对象、特点、核心)等;二是选好评论角度。站在独特的角度发表个人的观点。本题的评述就要把握“中外节日的相互融合”,然后从节日本身或相 融性等角度评说。备考对策:一是学习概括、想象、评述的技巧。如概括大意就有摘录关键词、组合要点、提炼信息等手法;二是做好各类题型和不同表达手法材料加工、概括、评析的训练。
  
  四、重视语言环境,考查表达质量
  
  2010年高考语言应用题在命题思路上强化了“语境”限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表达质量的高低。词语运用或选词填空(辽宁卷、全国卷I)或修改错误(安徽卷、山东卷)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连贯题设计为提供语境的选择语句(福建卷、辽宁卷、海南卷),扩展语句明确限定环境条件(湖北卷、四川卷)。
  【真题举例】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2010年高考重庆卷第21题)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坚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老师婉拒说:你的肩膀还很稚嫩。还是让我来担当自己的重任吧。
  学生坚持说:您不磨练我稚嫩的肩膀,我以后怎么担当重任呢?
  (2)老师婉拒说:谢谢你,你自己也背着行囊,够累的了,还是我自己背吧。
  学生坚持说:您别客气,平时都是您帮助我们,今天就给我一个感恩的机会吧。
  【解析与对策】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侧重于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身份和关系决定着话语称呼,老师称学生“你”,学生称老师“您”。话题背景决定着说话人内容的选择和话语目的,学生想为老师背行囊,老师“婉拒”,决定着要有感谢之意,要说出令学生相信的理由,可以从爱护学生以及身体、意志、毅力的磨练等角度思考。学生“坚持”,要针对老师“婉拒”词里的理由,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备考对策:一是区分对象。说话、写文章都要区分对象,即听话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爱好甚至禁忌等。二是明确目的。同一内容,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的取舍和侧重点等方面应有所不同。同是一个文具盒。推销员向人介绍产品,应该强调文具盒造型精美,功能多样,价格低廉;失主拟写寻物启事。则要说明文具盒的颜色、形状、材料及其中的文具等。三是讲究场合。场合。指由说话双方关系以及时间、空间、社会条件等综合因素构成的语言环境,特写的场合要求用特写的话语形式来传递信息。日常场合要求说话自然、亲切、灵活,娱乐场合要求说话生动、风趣。正式场合要求说话严肃、庄重、规范。开学典礼作报告不能如同随意漫谈。宣判大会上不宜油腔滑调,与同志交谈宜和风细雨……四是分清语体。语言从语体形式上分,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两大类。在语言交际中,要注意根据具体的语境选用适当的语体,即应按照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表达方式,运用与之相适应的和习惯了的语言。
  
  [作者单位:河南太康第一高中]
其他文献
【考点解说】    文言虚词和实词比较,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高,往往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能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常见文言虚词的范围,近年来有些变化。经过一再简化,《考试大纲》只保留了18个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综观近几年的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体现出如下特点:其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落下帷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综观今年18套高考试卷,你会发现上面又出现了不少颇具特色的好题目,细心揣摩这些试题,相信你我都会从中获得不少收获。    一、语言表达题    (一)正确使用词语  浙江卷第3题: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
期刊
从此,我不再仰望天空  高三(12)班 刘凌云    谁说过,45度仰望天空的孩子是最幸福的。因为那一刻他一定看到了幸福的形状,仰望成了他对美好的向往。  曾几何时,我也喜欢仰望,仰望天空美丽的云朵,仰望小鸟展翅的痕迹,仰望公园里一家三口的闲庭漫步,仰望那些用自己的方式来书写自己的人生,我怀着一颗虔诚而卑微的心仰望着一切自以为遥不可及的美好,虔诚地忘了仰头的疼痛,卑微地不改伸手去比划一下那“遥不可
期刊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这一问,问出了千般哀怨、万种离情,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问一答,更把李煜这位亡国之君深重的愁情别恨表现得淋漓尽致。古诗词当中。常见发问之句,屈原问天。李白问月,闺中少妇问落花,雨夜离人问红烛。细细品味,诗歌中“问”的艺术确是别具匠心,意蕴丰厚而深远。    无理而问    天地万物,本无情思,更不能与人问答传情。但是在很多诗词中。作者着意设
期刊
古典不是一张失真的老照片,也不是虫蛀了的褪色的箱底衣服,那是“陈旧”,积淀着浅薄的记忆,有一点妄自溯古的意味。也不是“古老”,“古老”带了沧桑的感情,让人提起来就要唏嘘的,郁结着无法排解又令人颓丧的怀念。  而古典则是清丽的、文雅的、精致的。是紫砂壶里的名茶,飘出使人醺醺然回味不绝的清香;是红木家具上沉积的历史尘埃和在夕阳西下时泛起的幽幽光泽;是名瓷的精美青花或斑斓粉彩以及叩击时的若磬之声;是身着
期刊
家住深圳,我几乎每年都要去虎门。那里的林则徐纪念馆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建在一起,规模庞大,展馆外还有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遗址。每次去,总见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故来伊犁前,对参观的事不太在意。  然而,当我越过千山万水,从发达繁荣的广东,来到偏僻遥远的边疆伊犁,当我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任两广总督的辉煌之地,来到他被革官免职、惨遭发配的流放地,再看这曾经熟悉的图片和文物,再去体验和感受林则徐的风雨人生,尤
期刊
进城多年了,我总是时刻想起我的老家,更想念那棵五人合围的柿子树。  那是一棵伟岸、绮丽的大树。主干笔直,约2米高处,生了个丫,由一棵变成了两棵;其中一个分枝离地面只有一人高,横空出世,像条长虹。一个四季,树上树下,生机勃勃。春天,树叶苍翠欲滴,含苞欲放,摇曳着一树春光,成了鸟儿寻偶嬉戏和蜜蜂采蜜之处。夏天,青果累累,挂满枝头,阳光从树叶渗透出来,柔柔软软,呈现着青春的美姿;下雨时,只闻树上笃笃响,
期刊
站在天堂的门口  一考生    我豁然张开双眼,周围的一切让我感到陌生而震惊:四周洁白一片。我的脚下踩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头上缭绕着浓厚的白雾,透出些许白光。空旷而寂静,却被云雾遮挡着看不到尽头。远处传来的声音慢慢消淡,又似乎本来什么都没有。我的面前有一座悬空而建的门,两根大大的雪白的圆柱直杵两旁,门匾上赫然写着两个忽隐忽现的大字:天堂。  怎会来到这里?细细一想,事情的经过原来是这样:  那次我正
期刊
命 运  食 指    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  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  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在单调的海洋上终生摸索漂泊。  哪儿找得到结实的舢板?  我只有是街头四处流落,  只希望敲到朋友的门前,  能得到一点菲薄的施舍。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  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  如果命运真是这样的话,  我愿为野生的荆棘高歌。    哪怕荆棘刺破我的心,  
期刊
倘若生活在乡村田野间,蚂蚱随处可见,并不足为奇。应当说,《向生命鞠躬》只是写出了生活中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可却有着实实在在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常人眼里,蚂蚱是害虫,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小动物,但它悲壮逃生的一幕却足以震撼每个人,以至于让“我”和儿子“呆呆地盯着”,“并为之震惊”,并且“下意识地鞠躬”。整篇小说表达了作者对顽强生命的钦佩之情,重在引发人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文章宛如一首生命的赞歌,告诉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