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sl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小学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五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3.能按照提示,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以及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设计流程: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洪水冲倒房屋、冲垮堤坝的图片。
  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面对这汹涌的洪水,治水英雄出现了,他就是大禹。
  3.板书课题: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二、分段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伟大的禹是怎样治水的。
  2.请4名同学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 ,其他同学想一想本课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洪水泛滥的情景
  1.谈话导入
  师:说到禹治水,“治” 的是什么水?
  生:禹治的是洪水。
  2.根据生活经验谈感受
  师:谁亲身经历过或是在电视中看到过“洪水泛滥”时是什么样子?
  生:自由回答
  3.借助图片理解洪水泛滥时的景象,指导朗读
  (1)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书中是怎样描写洪水泛滥时的景象。
  (2)出示句子: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泛滥 淹没 冲毁 )
  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出示洪水泛滥时的图片
  师引读:淹没了田地,人们将——;冲毁了房屋,人们将——;毒蛇猛兽来了,人们会——多可怕呀!)
  (4)多种方法练习朗读。
  师范读、生练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讲解词语“灾难”
  师过渡:当大灾来临时,人们的生活会十分痛苦,这就是“灾难”。
  (1)看到这样的情景,人们屈服了吗?(没有)
  (2)师:人们反而决心要——
  生:治理洪水。
  2.了解鲧治水的方法和结果。
  (1)课文写了哪两个人去治水。(鲧和禹)
  (2)说说鲧怎样治水?结果如何?
  请学生读鲧治水的方法。(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3)以读代讲,理解“筑坝挡水”方法不是长久之计。
  师:是啊,洪水如同猛兽,能挡住一时,却不是长久之计。九年了,鲧年年辛苦挡水,可洪水年年依然泛滥。
  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读指导,理解鲧治水失败。
  师:积劳成疾的鲧,病倒了,在他临终时用虚弱的声音告诉儿子让他——继续治理洪水。禹记住父亲的嘱托,承担起治理洪水的重任。
  (三)讲故事,体会禹大公无私
  1.你们知道吗? 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2. 师范读第三自然段,生闭眼听故事。
  3.出示语段,指名填空
  师:多么感人的故事呀,谁愿意试着讲给大家听。
  出示语段生填空:
  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4.体会“治水时间之长、之艰辛”“心系百姓之切”
  (1)创设情境讲解:“13年”的概念?
  13年=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1年大学
  这13年就相当于我们小学入学第一天一直到我们上了大学一年级毕业。
  (2)禹治水13年,他一次家都没有回,甚至有3次都到了家门口都没有进去。禹是真的不想家,不想自己的亲人吗?那他为什么不回家呢?为什么他认为治水比回家更重要?
  (3)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板书)
  5.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传为佳话并且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作——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板书,齐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感知“治水”之智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师:在这13年中,禹又是怎样治水的呢?请同学们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2.划出描写禹治理洪水的句子,感受大禹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
  (1)师:禹采用什么办法治理洪水?
  生:疏通河道
  (2)禹为什么会想到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洪水?(生自由答)
  (3)看图片讲解。
  (4)拓展延伸,理解禹“疏导治水”方法的由来。
  3.说到这里,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聪明、智慧)
  4.禹治理水害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钱塘江的灌溉工程以及汶川地震后的堰塞湖引流等,都采用了4000多年前禹治水的办法——疏、引
  5.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6.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扑在治水的工作上,终于“洪水被制服了”,曾经被大水淹没地方,如今已是片片农田,沿河两岸美景如画,庄稼长得郁郁葱葱,果实历历饱满。 老百姓呢?看图——他们在干什么?闲暇时,他在自家的院落中聊天,
  (2)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覺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7. 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8.让我们怀着对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今天我们走近了禹,了解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知道了与治水的方法。文中一直在说是“禹”,但课题里为什么是“大禹”?
  师总结:是的,大家非常感激大禹,崇敬地称呼他: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建庙宇。
  2.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伟大的英雄多得数不请,有: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
其他文献
过去不少人认为,只有工作与学习是有价值的,而休闲是闲荡、荒废时间。其实休闲并非是无所事事的休息,休闲是指个人在完成工作、学习和生活自我服务后,剩余的自由时间内能进行的活动。休闲的目的在于自我教化,追求人生崇高的境界。一、农村“留守学生”休闲生活现状  先看看两组真实数据:  1.据一项对400名青少年的调查表明,有34.5%的学生向往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但却感到“无事可干”,有10.6%的中学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生产力越来越高。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日益减少,许多农村人口为了增加收人,纷纷到城市务工。这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收人,但是由此也产生了一个社会问题: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留守儿童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并且日益严重。而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教师工作中的特殊对象,他们既有一般学生心理特征中的共性,又有特殊性,所以既要研究教育方法,又要改进教
期刊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如下:  2.解析  从教学内容来看,真理的特征,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在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板块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前面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相联系,同时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要求和落脚点所在。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核心内容。  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学习属于方法论,需要先理解真理的特征,通过对真理本身内涵的理解,
期刊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先测量再计算、撕拼、折叠等直观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掌握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实验、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亲历探索发现过程中,渗透猜想-验证-结论-运用-引申的学习方法,感受数学探究的严谨与乐趣,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能
期刊
教学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学教科书 一年级下册 51到52页 《采松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歷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的概括过程,体验由具体到
期刊
多媒体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并茂这样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达到生动、有趣、直观、高效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为了都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收
期刊
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在为数不少的农村地区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和谐课堂的建设与实施。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的中学语文课堂问题,在农村中学实施和谐语文课堂教学,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和谐课堂的基本特征  建设和谐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对促进教学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和谐课堂呢?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和谐。著名的作家张贤亮曾用拆字法
期刊
【教材分析】  简单的推理,是人教版教科书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00页的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继排列、组合之后的又一堂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新增课程,是一节有趣的活动课,也是一节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节课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主要要求孩子们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排除法。教材试图通过
期刊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主线,品味关键语句,理解鱼游到了心里,再游到纸上的关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一、读题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也用鱼字写了一句话,(贴课题)一起读。这句话没标点,你们能给它加上去吗?(请生读读。)  师:同学们,我们带着感叹和疑问,继续学习——  生:鱼游到了纸上  师: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浏览全文,找到它们,用笔
期刊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规则意识,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2)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  重点难点:  (1)重点: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  (2)难点:正义的含义。  教法学法:  1.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