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臣”一词频繁的出现于宋人的言说之中,其含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常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综观宋代文献,“大臣”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有三种含义:对上层朝官的泛称、特指正副宰相和正副枢相(即“宰执”)、儒家理想中的能够辅佐君主实现大治的士大夫官僚,试分疏如下:
一、泛称上层朝官
大中祥符八年(1015)九月御史中丞冯拯上言:“皇城副使焦守节缘坐免官,虽逢赦宥,未蒙任用。望特降恩旨甄睳。”真宗说:“拯执宪大臣,宜谨所举。守节常人,何须此奏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五,大中祥符八年九月庚戌,中华书局,2004,1949页)
司马光在《等分职任差遣札子》中说:“提点刑狱以上,伏乞陛下与执政大臣亲加详择;其知州以下委之审官院;幕职以下委之流内铨。”(《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本)叶适在《荐举》中说:“大吏或以举其才则朝廷信而用之,拔于常调,此荐举之正也。然此有司之事,执政大臣之所当请而后行。”(《水心先生文集》卷三,四部丛刊本)
又尹洙在《乞便殿延对两府大臣议边事》中说:“臣欲乞每五日后殿进呈公事罢,别于便殿延对两府执政大臣参议边事。”(《河南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本)魏了翁在《谕储蓄人才》中说:“望陛下敕谕两府大臣,广思博采天下贤才以应万务,无使临事仓卒有乏才之叹,则社稷之福。”(《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文集二十二·进故事,四部丛刊本)
又苏洵在《上韩舍人书》中说:“君侯(韩绛)为两制大臣,岂欲见一闲布衣与之论闲事邪。此洵所以不敢遽见也。”(《嘉佑集》卷十一,四部丛刊本)郭逵劝降保州城叛卒时说:“使两制大臣奉诏书来谕汝,汝尚疑之,岂有诏书而不信邪?两制大臣而为妄诞邪?”(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四,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9,70页)
以上诸人言说中所谓“大臣”乃是泛称,须在其前冠以“执政”、“执宪”、“两府”、“两制”等定语方能特指某类官僚。宋代执政(中书门下、枢密院正副长官)、执宪(御史台实际长官)者之品阶崇高自不必说,而得以执掌诏命者也必位列清望,所以以上言说中的“大臣”是对上层朝官的泛称。
又《隆平集》:“(寇)准请间曰:‘丁谓佞人也,不可辅少主,愿择方正大臣羽翼太子’,上然之。准因命杨亿草太子监国制,且进亿以代谓。”(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宋史·杨亿传》,其时杨亿的官职为秘书监、知礼仪院、判秘阁、太常寺。元祐元年(1086)十一月侍御史王岩叟上言:“祖宗以来,擢用大臣,须取老练民事之人,未尝轻进一全不经历亲民者为侍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九十二,元佑元年十一月戊寅, 9525页)按宋元丰官制,侍从指两省职事官在起居郎、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职事官侍郎以上,诸司文职事官在秘书监以上,或他官加翰林学士、诸阁待制以上“职”者。(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664页)则以上的“大臣”亦是泛称上层朝官。
又王栐在记述北宋恩荫之滥时说:“大抵皆公卿大臣牵于人情而不可拒者,积日累月不可数计。”(《燕翼贻谋录》卷四,唐宋笔记史料丛刊本,中华书局,1981,40页)刘克庄在《季镛除将作监制》中说:“昔汉褒龚遂,召拜水衡,今缮监,盖古大臣,班高而职清,卿从之储也。”(《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十,四部丛刊本)以上的“大臣”或与“公卿”对举,或形容清要的卿、监之职,同样用于泛称上层朝官。
这里所说的上层朝官是包括武官的,有些学者认为宋代的“大臣”专就士大夫文臣而言,而事实上宋人也以这一称呼代指阶高职重的武官,附论如下:
《宋会要辑稿·礼五九》“册命大臣”条:“凡参知政事、宣徽使、枢密副使、大两省、两制、秘书监、上将军、观察使以上,其授官告、敕牒,皆拜勅舞蹈于殿门下。”(1670页)《宋史·职官志二》“翰林学士院”条:“掌制、诰、诏、令撰述之事……赐大臣太中大夫、观察使以上,用批答及诏书。”(中华书局,1977, 3811页)按宋官制,上将军为武官“环卫”官阶(《宋代官制辞典》,429、433、436页),观察使为武官“正任”第二阶(参看《宋代官制辞典》,580页)。则以上“大臣”乃是对上层文武朝官的泛称。
又田况《儒林公议》:“自朱梁至郭周五十余年,凡五易姓,天下无定主。文武大臣朝比肩,暮北面,忠义之风荡然矣。”(卷上)沈括《梦溪笔谈》:“大吉者,冬至之气,小往大来,君子道长,大人之吉也,故主文武大臣之事。”(卷七,四部丛刊本)田、沈二人所谓之大臣显然包含武臣。
又王禹偁《五哀诗序》:“予读杜工部《八哀诗》,唯郑广文、苏司业名位仅不显者,余多将相大臣,立功垂裕无所哀矣。”(《小畜集》卷四,四部丛刊本)王安石《上杜学士书》:“河北又天下之重处,左河右山,强国之与邻列,而为藩者皆将相大臣。”(《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六,四部丛刊本)朱熹《与陈福公书》:“近年以来,将相大臣始终全德无可指议如明公者,指不可以再屈。”(《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七,四部丛刊本)陈傅良《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薛季宣)从待制宦游四方,尚及见故老,闻建炎、绍兴初将相大臣赵、张、韩、岳诸公事,有当世志而乐道其人。”(《止斋先生文集》卷五十七,四部丛刊本)以上诸人所谓“将相大臣”之“大臣”无疑是包括武臣的。
二、特指“宰执”
欧阳修《论狄青札子》:“臣窃见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号为武勇,自用兵陜右巳着名声,及捕贼广西又薄立劳效。自其初掌机密,进列大臣,当时言事者已为不便。”(《欧阳文忠公文集》奏议卷第十三,四部丛刊本)据《宋史·狄青传》狄青入枢府前的官职为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阶品已甚高,而自其为枢密副使,“初掌机密”方“进列大臣”,可见此处的大臣专指枢密院、中书门下二执掌机密之中枢机构的长官。王铚《默记》:“欧阳文忠庆历中为谏官。仁宗更用大臣,韩、富、范诸公,将大有为。”(卷下,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1,39页,)庆历三年(1043),仁宗施行新政,更换执政班子,四月,韩琦、范仲淹同为枢密副使,八月范仲淹进为参知政事,富弼进为枢密副使,此处“大臣”特指宰执无疑。 又元祐元年(1086)四月监察御史孙升上言:“盖今日之大臣,乃前时之侍从;今日之侍从,乃异时之大臣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七十六,元佑元年四月癸丑,9126页)则以大臣地位在侍从之上,且经由由侍从升迁而至。侍从所指已见前析,而据当时官制,侍从之上则为宰执(参看《宋代官制辞典》,83页),故此处之“大臣”特指宰执官。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熙宁中,洛阳以道德为朝廷尊礼者大臣曰富韩公(富弼),侍从曰司马温公(司马光)、吕申公(吕公着),士大夫位卿监以清德早退者十余人,好学乐善有行义者几二十人。”(卷十九,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3,210页)此处所述三人皆因反对新政于熙宁三年(1070)出为外任:据《宋史·富弼传》,弼由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出为武宁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四年以左仆射、知汝州养病洛阳,次年致仕闲居洛阳;据《宋史·司马光传》,光由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出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永兴军,四年改权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据《宋史·吕公著传》,公著由刑部郎中、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出为翰林侍读学士、知颍州,八年改知河阳。这里并举的“大臣”、“侍从”、“卿监”皆是就诸人在朝时的官职而言,故“大臣”亦是特指宰执。
又汪澡《行在越州条具时政》:“祖宗时,武臣莫尊三衙,见大臣必执梴趋庭,肃揖而退,非文具也,以为等威不如是之严,不足以相制。”(《浮溪集》卷一,四部丛刊本)马端临《文献通考》引《梦溪笔谈》:“三衙内中见宰执,皆横杖于文德殿后,立廊阶下唱喏,宰相出,立阶揖之。”(卷五十八,职官十二·殿前司,中华书局,1986,531页,今本《梦溪笔谈》已脱此条)两相对照,汪氏所谓“大臣”当是特指宰执。
又陈傅良《刘元城帖》:“余读元城(刘安世)谏疏遍刺元祐大臣而独不及司马文正公,遍刺元祐大臣而不以为讪,独不及司马文正公而不以为党。” (《止斋先生文集》卷四十一)检《尽言集》可知,刘安世上疏批评的“大臣”有吕公着、章惇、蔡确、胡宗愈、范纯仁、邓温伯,皆位至宰执。据《宋宰辅编年录》卷九、卷十,司马光于元佑元年(1086)二月为相,九月卒于相位,大约与其同时的宰执为吕公着、章惇,故这里的“大臣”亦指宰执。宋代年号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已为许多学者论及,尤其是神宗熙宁以后,围绕着新法,改元意味着政策的改变,并伴随着决策群体的改变和激烈的党争。所以后人在记述、议论不同时期朝政的时候,就往往在“大臣”前冠以年号来代指当时决策的宰执,再看以下几例:
《邵氏闻前录》:“帝(宋仁宗)敬天之威如此,其当太平盛时享国长久,宜矣!至熙宁大臣以‘天变不足畏’说人主,以成今日之祸,悲夫!”(卷二,第14页)魏了翁《参议胡君一祠堂记》:“自熙宁大臣始用资浅新进之人,今以奖謏激侫,而因循既久,遂废祖宗入远之法。”(《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文集四十一·记)
朱熹《答吕伯恭论渊源录》:“明道言当与元丰大臣共政,此事昨来已尝论之,然亦有未尽。”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五)陆游《老学庵笔记》:“绍圣中,谪元佑大臣过岭,吕吉甫闻之,嘻笑曰:‘捕得黄巢,笞而遣之。’”(卷上,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页)
靖康元年(1126)监察御史胡舜陟上言:“监察御史自唐至本朝,皆论政事、击官邪,元丰、绍圣著于甲令,崇宁大臣欲其便己,遂更成宪。”(《宋史·职官志四》,3872页)汪藻《滕康初任执政封赠妻朱氏制》:“具封某氏,以崇宁大臣之子嫓吾枢辅之贤,婉娈静专,壸仪甚着,小君之号非尔孰宜?”(《浮溪集》卷七)以上诸人言论中的“大臣”前皆冠以年号,用以指称当时的执政群体,而“大臣”无疑是特指宰执。
又魏了翁《论士大夫风俗》:“臣闻人主所与共天下者,二三大臣也,二三大臣所与共政事者,内外百执事也。”(《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文集十六·奏议)此处天子、大臣、百官并举,且大臣居于天子和百官之间,“大臣”显为宰执的特称。淳佑四年(1244)九月太学生黄恺伯等上书:“大臣居天子之下,位百官之上,佐天子以孝治天下者也。”(《宋季三朝政要》卷二,淳佑四年九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处以大臣在天子之下、百官之上,也是对宰执的特称。淳佑十一年(1251年)六月郑性之上言:“人主属国于大臣,又设参预以共图之,侍从议论之所出也,台谏耳目之所寄也。”(刘克庄《毅斋郑观文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四,四部丛刊本)此处以“大臣”与侍从官、台谏官并举,且前者为天子所“属国”者,后者仅为“参预”者,则此“大臣”显然特指与皇帝共决大政的宰执官。
当“大臣”特指宰执时,其含义就相当于上文中的“执政大臣”、“两府大臣”。
三、儒家士大夫理想中的辅弼之臣
《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对“大臣”的解释: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欤?”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中华书局,2009,164页)
在孔子的心目中,大臣是以道义辅佐君主,在宏观意义上的施政原则、治理方略、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君主以指导,而非为君主处理具体事务的臣僚。这就是儒家士大夫理想中的能够引导君主实现“大治”的辅弼之臣。“大臣”的这一含义在宋代皇帝和士大夫的言说中亦是频繁出现。
苏轼《大臣论》:“以义正君而无害于国可谓大臣矣。” (苏轼撰,郎晔选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四部丛刊本)朱熹《与刘共父书》:“古之大臣以其一身任天下之重,非以其一耳目之聦明,一手足之勤力,为能周天下之事也。其所頼以共正君心,同断国论,必有待于众贤之助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无论是苏轼所谓的“以义正君”、“无害于国”的大臣,还是朱熹所论的能“正君心”、“断国论”并协和众贤的大臣,都是儒家理想中的“以道事君”的辅弼重臣。
景德三年(992)二月真宗谓王旦曰:“寇准以国家爵赏过求虚誉,无大臣体,罢其重柄,庶保终吉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二,景德三年二月丁酉,1389页)马永卿《元城语录》:“先生(刘安世)与仆论本朝名相,先生曰:‘本朝名相固多矣,然最得大臣体者惟李沆丞相。’”(卷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楼钥《知枢密院事陈骙乞归休不允诏》:“卿儒学老成,有大臣体。肆朕纂服,方厚倚毗,何为露章遽祈闲退?”(《攻媿集》卷四十二)以上宋代君臣所谓的“大臣体”是指为宰执者所应具有的高尚德行、优良素养和妥善处理大政、维持与君主百官良好关系的能力,是君臣对执政者的要求与期许,而这里的“大臣”则是士大夫理想中的忠君体民的辅弼良臣。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一、泛称上层朝官
大中祥符八年(1015)九月御史中丞冯拯上言:“皇城副使焦守节缘坐免官,虽逢赦宥,未蒙任用。望特降恩旨甄睳。”真宗说:“拯执宪大臣,宜谨所举。守节常人,何须此奏也。”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十五,大中祥符八年九月庚戌,中华书局,2004,1949页)
司马光在《等分职任差遣札子》中说:“提点刑狱以上,伏乞陛下与执政大臣亲加详择;其知州以下委之审官院;幕职以下委之流内铨。”(《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本)叶适在《荐举》中说:“大吏或以举其才则朝廷信而用之,拔于常调,此荐举之正也。然此有司之事,执政大臣之所当请而后行。”(《水心先生文集》卷三,四部丛刊本)
又尹洙在《乞便殿延对两府大臣议边事》中说:“臣欲乞每五日后殿进呈公事罢,别于便殿延对两府执政大臣参议边事。”(《河南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本)魏了翁在《谕储蓄人才》中说:“望陛下敕谕两府大臣,广思博采天下贤才以应万务,无使临事仓卒有乏才之叹,则社稷之福。”(《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文集二十二·进故事,四部丛刊本)
又苏洵在《上韩舍人书》中说:“君侯(韩绛)为两制大臣,岂欲见一闲布衣与之论闲事邪。此洵所以不敢遽见也。”(《嘉佑集》卷十一,四部丛刊本)郭逵劝降保州城叛卒时说:“使两制大臣奉诏书来谕汝,汝尚疑之,岂有诏书而不信邪?两制大臣而为妄诞邪?”(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四,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9,70页)
以上诸人言说中所谓“大臣”乃是泛称,须在其前冠以“执政”、“执宪”、“两府”、“两制”等定语方能特指某类官僚。宋代执政(中书门下、枢密院正副长官)、执宪(御史台实际长官)者之品阶崇高自不必说,而得以执掌诏命者也必位列清望,所以以上言说中的“大臣”是对上层朝官的泛称。
又《隆平集》:“(寇)准请间曰:‘丁谓佞人也,不可辅少主,愿择方正大臣羽翼太子’,上然之。准因命杨亿草太子监国制,且进亿以代谓。”(卷四,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宋史·杨亿传》,其时杨亿的官职为秘书监、知礼仪院、判秘阁、太常寺。元祐元年(1086)十一月侍御史王岩叟上言:“祖宗以来,擢用大臣,须取老练民事之人,未尝轻进一全不经历亲民者为侍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九十二,元佑元年十一月戊寅, 9525页)按宋元丰官制,侍从指两省职事官在起居郎、起居舍人以上,尚书省职事官侍郎以上,诸司文职事官在秘书监以上,或他官加翰林学士、诸阁待制以上“职”者。(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664页)则以上的“大臣”亦是泛称上层朝官。
又王栐在记述北宋恩荫之滥时说:“大抵皆公卿大臣牵于人情而不可拒者,积日累月不可数计。”(《燕翼贻谋录》卷四,唐宋笔记史料丛刊本,中华书局,1981,40页)刘克庄在《季镛除将作监制》中说:“昔汉褒龚遂,召拜水衡,今缮监,盖古大臣,班高而职清,卿从之储也。”(《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十,四部丛刊本)以上的“大臣”或与“公卿”对举,或形容清要的卿、监之职,同样用于泛称上层朝官。
这里所说的上层朝官是包括武官的,有些学者认为宋代的“大臣”专就士大夫文臣而言,而事实上宋人也以这一称呼代指阶高职重的武官,附论如下:
《宋会要辑稿·礼五九》“册命大臣”条:“凡参知政事、宣徽使、枢密副使、大两省、两制、秘书监、上将军、观察使以上,其授官告、敕牒,皆拜勅舞蹈于殿门下。”(1670页)《宋史·职官志二》“翰林学士院”条:“掌制、诰、诏、令撰述之事……赐大臣太中大夫、观察使以上,用批答及诏书。”(中华书局,1977, 3811页)按宋官制,上将军为武官“环卫”官阶(《宋代官制辞典》,429、433、436页),观察使为武官“正任”第二阶(参看《宋代官制辞典》,580页)。则以上“大臣”乃是对上层文武朝官的泛称。
又田况《儒林公议》:“自朱梁至郭周五十余年,凡五易姓,天下无定主。文武大臣朝比肩,暮北面,忠义之风荡然矣。”(卷上)沈括《梦溪笔谈》:“大吉者,冬至之气,小往大来,君子道长,大人之吉也,故主文武大臣之事。”(卷七,四部丛刊本)田、沈二人所谓之大臣显然包含武臣。
又王禹偁《五哀诗序》:“予读杜工部《八哀诗》,唯郑广文、苏司业名位仅不显者,余多将相大臣,立功垂裕无所哀矣。”(《小畜集》卷四,四部丛刊本)王安石《上杜学士书》:“河北又天下之重处,左河右山,强国之与邻列,而为藩者皆将相大臣。”(《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六,四部丛刊本)朱熹《与陈福公书》:“近年以来,将相大臣始终全德无可指议如明公者,指不可以再屈。”(《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二十七,四部丛刊本)陈傅良《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薛季宣)从待制宦游四方,尚及见故老,闻建炎、绍兴初将相大臣赵、张、韩、岳诸公事,有当世志而乐道其人。”(《止斋先生文集》卷五十七,四部丛刊本)以上诸人所谓“将相大臣”之“大臣”无疑是包括武臣的。
二、特指“宰执”
欧阳修《论狄青札子》:“臣窃见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号为武勇,自用兵陜右巳着名声,及捕贼广西又薄立劳效。自其初掌机密,进列大臣,当时言事者已为不便。”(《欧阳文忠公文集》奏议卷第十三,四部丛刊本)据《宋史·狄青传》狄青入枢府前的官职为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阶品已甚高,而自其为枢密副使,“初掌机密”方“进列大臣”,可见此处的大臣专指枢密院、中书门下二执掌机密之中枢机构的长官。王铚《默记》:“欧阳文忠庆历中为谏官。仁宗更用大臣,韩、富、范诸公,将大有为。”(卷下,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1,39页,)庆历三年(1043),仁宗施行新政,更换执政班子,四月,韩琦、范仲淹同为枢密副使,八月范仲淹进为参知政事,富弼进为枢密副使,此处“大臣”特指宰执无疑。 又元祐元年(1086)四月监察御史孙升上言:“盖今日之大臣,乃前时之侍从;今日之侍从,乃异时之大臣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七十六,元佑元年四月癸丑,9126页)则以大臣地位在侍从之上,且经由由侍从升迁而至。侍从所指已见前析,而据当时官制,侍从之上则为宰执(参看《宋代官制辞典》,83页),故此处之“大臣”特指宰执官。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熙宁中,洛阳以道德为朝廷尊礼者大臣曰富韩公(富弼),侍从曰司马温公(司马光)、吕申公(吕公着),士大夫位卿监以清德早退者十余人,好学乐善有行义者几二十人。”(卷十九,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3,210页)此处所述三人皆因反对新政于熙宁三年(1070)出为外任:据《宋史·富弼传》,弼由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出为武宁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四年以左仆射、知汝州养病洛阳,次年致仕闲居洛阳;据《宋史·司马光传》,光由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出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永兴军,四年改权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据《宋史·吕公著传》,公著由刑部郎中、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出为翰林侍读学士、知颍州,八年改知河阳。这里并举的“大臣”、“侍从”、“卿监”皆是就诸人在朝时的官职而言,故“大臣”亦是特指宰执。
又汪澡《行在越州条具时政》:“祖宗时,武臣莫尊三衙,见大臣必执梴趋庭,肃揖而退,非文具也,以为等威不如是之严,不足以相制。”(《浮溪集》卷一,四部丛刊本)马端临《文献通考》引《梦溪笔谈》:“三衙内中见宰执,皆横杖于文德殿后,立廊阶下唱喏,宰相出,立阶揖之。”(卷五十八,职官十二·殿前司,中华书局,1986,531页,今本《梦溪笔谈》已脱此条)两相对照,汪氏所谓“大臣”当是特指宰执。
又陈傅良《刘元城帖》:“余读元城(刘安世)谏疏遍刺元祐大臣而独不及司马文正公,遍刺元祐大臣而不以为讪,独不及司马文正公而不以为党。” (《止斋先生文集》卷四十一)检《尽言集》可知,刘安世上疏批评的“大臣”有吕公着、章惇、蔡确、胡宗愈、范纯仁、邓温伯,皆位至宰执。据《宋宰辅编年录》卷九、卷十,司马光于元佑元年(1086)二月为相,九月卒于相位,大约与其同时的宰执为吕公着、章惇,故这里的“大臣”亦指宰执。宋代年号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已为许多学者论及,尤其是神宗熙宁以后,围绕着新法,改元意味着政策的改变,并伴随着决策群体的改变和激烈的党争。所以后人在记述、议论不同时期朝政的时候,就往往在“大臣”前冠以年号来代指当时决策的宰执,再看以下几例:
《邵氏闻前录》:“帝(宋仁宗)敬天之威如此,其当太平盛时享国长久,宜矣!至熙宁大臣以‘天变不足畏’说人主,以成今日之祸,悲夫!”(卷二,第14页)魏了翁《参议胡君一祠堂记》:“自熙宁大臣始用资浅新进之人,今以奖謏激侫,而因循既久,遂废祖宗入远之法。”(《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文集四十一·记)
朱熹《答吕伯恭论渊源录》:“明道言当与元丰大臣共政,此事昨来已尝论之,然亦有未尽。”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五)陆游《老学庵笔记》:“绍圣中,谪元佑大臣过岭,吕吉甫闻之,嘻笑曰:‘捕得黄巢,笞而遣之。’”(卷上,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页)
靖康元年(1126)监察御史胡舜陟上言:“监察御史自唐至本朝,皆论政事、击官邪,元丰、绍圣著于甲令,崇宁大臣欲其便己,遂更成宪。”(《宋史·职官志四》,3872页)汪藻《滕康初任执政封赠妻朱氏制》:“具封某氏,以崇宁大臣之子嫓吾枢辅之贤,婉娈静专,壸仪甚着,小君之号非尔孰宜?”(《浮溪集》卷七)以上诸人言论中的“大臣”前皆冠以年号,用以指称当时的执政群体,而“大臣”无疑是特指宰执。
又魏了翁《论士大夫风俗》:“臣闻人主所与共天下者,二三大臣也,二三大臣所与共政事者,内外百执事也。”(《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文集十六·奏议)此处天子、大臣、百官并举,且大臣居于天子和百官之间,“大臣”显为宰执的特称。淳佑四年(1244)九月太学生黄恺伯等上书:“大臣居天子之下,位百官之上,佐天子以孝治天下者也。”(《宋季三朝政要》卷二,淳佑四年九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此处以大臣在天子之下、百官之上,也是对宰执的特称。淳佑十一年(1251年)六月郑性之上言:“人主属国于大臣,又设参预以共图之,侍从议论之所出也,台谏耳目之所寄也。”(刘克庄《毅斋郑观文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百七十四,四部丛刊本)此处以“大臣”与侍从官、台谏官并举,且前者为天子所“属国”者,后者仅为“参预”者,则此“大臣”显然特指与皇帝共决大政的宰执官。
当“大臣”特指宰执时,其含义就相当于上文中的“执政大臣”、“两府大臣”。
三、儒家士大夫理想中的辅弼之臣
《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对“大臣”的解释: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欤?”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中华书局,2009,164页)
在孔子的心目中,大臣是以道义辅佐君主,在宏观意义上的施政原则、治理方略、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君主以指导,而非为君主处理具体事务的臣僚。这就是儒家士大夫理想中的能够引导君主实现“大治”的辅弼之臣。“大臣”的这一含义在宋代皇帝和士大夫的言说中亦是频繁出现。
苏轼《大臣论》:“以义正君而无害于国可谓大臣矣。” (苏轼撰,郎晔选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四部丛刊本)朱熹《与刘共父书》:“古之大臣以其一身任天下之重,非以其一耳目之聦明,一手足之勤力,为能周天下之事也。其所頼以共正君心,同断国论,必有待于众贤之助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无论是苏轼所谓的“以义正君”、“无害于国”的大臣,还是朱熹所论的能“正君心”、“断国论”并协和众贤的大臣,都是儒家理想中的“以道事君”的辅弼重臣。
景德三年(992)二月真宗谓王旦曰:“寇准以国家爵赏过求虚誉,无大臣体,罢其重柄,庶保终吉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二,景德三年二月丁酉,1389页)马永卿《元城语录》:“先生(刘安世)与仆论本朝名相,先生曰:‘本朝名相固多矣,然最得大臣体者惟李沆丞相。’”(卷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楼钥《知枢密院事陈骙乞归休不允诏》:“卿儒学老成,有大臣体。肆朕纂服,方厚倚毗,何为露章遽祈闲退?”(《攻媿集》卷四十二)以上宋代君臣所谓的“大臣体”是指为宰执者所应具有的高尚德行、优良素养和妥善处理大政、维持与君主百官良好关系的能力,是君臣对执政者的要求与期许,而这里的“大臣”则是士大夫理想中的忠君体民的辅弼良臣。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