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对这个世界有他的责任!”

来源 :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戴维·杜巴尔与我面对面坐着时,我被他那张雕塑般的脸谱所吸引,线条凝固,目光如炬、外表冷峻。像“中世纪骑士”,又像前苏联电影中的“牛虻”。这位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多才多艺的钢琴教授,除了每天“与琴对话”外,他还用笔延伸了一个艺术世界。没有哪个作家,比他更能解读金字塔顶端的那些天才钢琴家的精神世界。
  作为钢琴家、作家以及音乐评论家,戴维·杜巴尔在世界上声誉卓著。他所写的《钢琴艺术》、《键盘上的反国》、《梅纽因谈话录》等著作,被翻译成中文、日文、德文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广为传播;他的DVD《钢琴的黄金时代》,用四种语言发行,他是美国《纽约时报》和许多媒体、重要音乐杂志的音乐评论专栏作家,并出任国际许多重大钢琴比赛的评委。中国的听众,虽然没能在音乐厅里欣赏到戴维·杜巴尔的演奏,但是对他的几本专著,却爱不释手。
  戴维·杜巴尔以钢琴家的职业敏感,在采访了霍洛维茨、阿芳、拉扎·贝尔曼、巴杜拉·斯可达、格伦·古尔德、彼德·塞尔金、阿色肯纳吉以及莱昂·佛莱舍等43位当代成功的钢琴家后,他找到了于才与世界本体之间的沟通。《键盘上的反思》一书,揭开了这个谜,并并向世人展了那些钢琴家走向音乐殿堂最高台阶的无限艰辛。告诉读者,艺术创作活动中不存在“奇迹”,天才都是伟大的工作者。
  他认为,钢琴家像探险家,没有几个人能走出丛林。尽管成功的机会渺茫,许多人还是接受挑战,以此为天职,但是能够成为一番长期事业者寥寥无几。原因在于,钢琴家的生涯是艰苦的,必须从小就开始。如果六七岁不开始学钢琴,成功的可能性几乎消失。练琴必须无情地占掉你所有时间,每天像修道士那样独处一室,练上数不清的小时,还未必能收到一丁点报酬。
  戴维·杜巴尔还认为:“钢琴家必须具有非凡的智慧、修养、热情、想象力和诗情画意,最后还要具有个性的魅力,能使几千个不约而同走到一起的陌生人产生同一种感情的那种磁力。……上述品质中有哪一项不足,就会暴露在每一个乐句的演奏中。”
  钢琴是高贵的,对许多人来说,可望不可及;钢琴又是“魔鬼”,有着绝对的“排斥性”,但许多人还是愿意接受它的“折磨”,这就是戴维·杜巴尔讲述的钢琴艺术!
  我们的长谈从《键盘上的反思》一书开始。
  施雪钧(以下简称施):我读过你的《键盘上的反思》一书,很受启发,我看到了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些钢琴家们的无比艰辛,写了一篇音乐散文名叫《钢琴家这职业》。
  戴维·杜巴尔(以下简称戴):太好了!
  施:你长得很像中世纪骑士,也像俄罗斯书中的“牛虻”,我在已经发表的文章中就是这么描述你的。
  戴:(哈哈大笑)谢谢!太棒了!我很高兴你这么说。你写的东西能不能拷贝一份给我,我让我在纽约的中国学生翻译给我听。
  施: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在弹钢琴吗?
  戴:有四千万。
  施:这个数字也许并不准确,但是钢琴正在改变着中国人是事实,你眼中的中国学生是什么样的?
  戴:我曾经带学生去伟大的钢琴家霍洛维茨家中弹给他听,他对我说,带给我中国学生,他们是最有才华的。
  施:可是霍洛维茨也曾说过“中国人像猴子,只会模仿”这样并不友好的话。
  戴:不,一开始可能他不了解中国人,他年纪又非常大,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他可能说过类似这样的话。相信我,他的思想改变了,是中国人改变了他的看法。
  施:我很想听听你对上海音乐学院“李斯特国际钢琴大师班”的评价。
  戴:这形式很好。我喜欢很好的听众,也喜欢很好的学生。今天是我上第四个大师班课,我看见了年轻钢琴家们对音乐有一种本能的渴求,有对新概念的渴求。大师像一颗星星一样,照亮了他们的迷茫。我相信,听众一样重要。听众希望听到是不光是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大师也应该与听众有彻底的思想沟通,因为听众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年轻钢琴家从中自然而然会受到感染,学到东西。
  我讲课时站在听众前直接与他们沟通,我要将每个学生的神奇印象、感觉、灵感挖掘出来。我们听到了学生们弹的《热情奏鸣曲》、《但丁奏鸣曲》等,有了质的变化。有一个学生对我说,戴维先生,你将我的生命观改变了。作为钢琴家,我很自豪。
  大师班从第一分钟开始,音乐的动感就没有停止过,直到最后一分钟。大师班应该是个未来。我要确定,它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的,非常有人性的活动。
  现在的中国,有很好的机会,能够制造出很美很美丽的艺术品来。就像中国的钢琴作品,已经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中。美国现在已经失去了这样的可能性。唯有例外的是朱丽亚音乐学院,还保留了这样的传统。亚洲学生与钢琴大师在一起时,不可能在模仿,这是过去一种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偏见,我不认可。
  施:你的回答好像在演说,很有吸引力,所以你的演讲总是很具煽情性。
  戴:我非常惊奇,30年前,你无法想象,中国的才华和水准会像现在那么高。20多年前,我在朱丽亚音乐学院教学时就对学生说,你必须在成就之后,回到你的祖国,你的国家需要你。不管你是德国人, 日本人、韩国人,还是中国人,别留在纽约!把你的才能还给你的祖国。
  施:作为一个钢琴教授,你认为对一个天才的培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比较好?
  戴:作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是给学生鼓舞和激励,没有鼓舞,那些教学时间会很受折磨。为什么一些很有才能的学生会半途而废,这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不能让有才华的学生半途而废。我觉得,有很多人用错误的手段在工作,他们的事业与他们的个性不相符。
  我还要说的是,音乐家、教师,不应该是为金钱,演奏和教育是出于热爱。当然,他们应该享受到其他人一样生活上好的待遇。我从未碰到过一个真正的音乐家在金钱面前做出牺牲和妥协。音乐,使他们非常执著。老师是一个指导者,老师应该去帮助他们成材。
  我在朱丽亚音乐学院上课时,连续三个晚上,请15位钢琴家来演奏。我一旦知道演奏家有好作品,我就鼓励他们来学院演奏,不存在金钱问题。我热爱教育,有时候会免费教授。如果我有经济能力的话,我会的。
  李斯特有句经典名言:“天才对这个世界有他的责任!”所以,那时的李斯特,教学是免费的,他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
  施:我认为,这次钢琴大师班不仅带来了李斯特作品的伟大演绎,更重要的是把李斯特的音乐精神带到了中国,你认为呢?
  戴:是的,这种音乐精神影响了三个世纪的钢琴家,那些伟大的钢琴家都说,李斯特是最优秀、最杰出的人!
  施:但是,李斯特也是个非常不幸的人,世人充满着对他的误解,在中国,老师和学生中同样有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解。
  戴:他总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的人,对李斯特存在着很多争议。他是一个多元化的人。如果你想弹奏他的作品,你必须非常准确地确定你要弹他的哪一部分,即使他 的那些不伟大的作品中,也有一些非常有意义和有趣的东西在里面。
  施:你在上海发现有特别天才的学生吗?
  戴:是有些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不同年龄人之中,有些人可能更好。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中国年轻人的内心中,都有一颗种子,这种子会发芽,会成长,他们的才能是真正的,会发展下去。
  施:我们曾经算过一笔账,中国有几千万学琴者,因此每个家庭就有两个人关心古典音乐,加起来就不得了,也就是说,古典音乐已经影响了中国一亿多听众。
  戴:这真是件好事!这是我们的机会啊!
  施:从上世纪80年代初,立体声进入中国后,仅20多年时间,就穿越了时间隧道进入了DVD时代,过去在书中或者唱片中看到的那些伟大的音乐家,一个个走进了中国普通百姓的音乐生活中,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的这段音乐历史。
  当然,从你的书中,我也看到世界音乐的发展趋势,其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有些话很经典,比如你说的,“现在这个时代,当钢琴家就像在热带丛林中探险那样难,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目的……”
  戴:是的,音乐需要你我这样的人,将发生的一切告诉他们,去影响他们。这是我们的职责。世界上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人,不可能一样,不可能有成千上万的天才。我认为,钢琴教会了孩子们对世界上美好的东西的尊敬。学钢琴,不是为了一种荣耀,而是为自己创造一种更好的生活。这个观点,我们要不断地对孩子们说。音乐这东西,像一棵大的樟树,对你一生有影响力。
  施:你是怎么看待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对一个国家冲击的?
  戴:我认为,中国的艺术家有职责将自己国家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比如民族戏剧和民族音乐。我第一次看京剧时,我不了解中国文化。慢慢听多了后,觉得很有艺术价值。有一天,我在纽约的公共汽车上,碰到伟大的贝多芬演绎者钢琴家利普肯先生,我问他,你去哪?他告诉我说,去林肯艺术中心去看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
  所以,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有这样担忧,不要让自己国家的传统艺术,遭受西方文化的侵略、主宰而逐步消亡。其实,西方文化在一些国家并未受到真正的尊敬。被人接受的只是一些非常肤浅的流行的东西,因为那能赚钱。我认为这些都是垃圾。西方有很多垃圾,孩子从小躲都躲不掉。比如电视中那些污七八糟的东西以及快餐食物等等。
  对伟大的中国来说,自身有着很细腻的文化,因此,即便你尊重西方文化,千万要注意辨别好坏。
  施:这些天你除了授课外,有没有去参观过有文化内涵的地方?
  戴:我喜欢城市,更喜欢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遗憾的是,工业革命后,英国、西班牙、匈牙利、美国等一些国家出现了令人担心的事,那就是有些文化的永远消失。现在,小村庄一个个被摧毁,当年,巴托克等一些音乐家就曾拿着留声机,在小村庄中录了9000多首民歌。
  施:是的,有些地方,你去过一次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但有的地方,虽然贫穷,你一辈子想去,因为那里文化底蕴深厚,它会深深地吸引着你。
  戴:其实,贫穷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那里有人性,有自己的传统,生活就是美好的,捷克音乐家亚内·切克看到自己院子里有棵400多年的树,他流着眼泪说这是自己国家的传统。
  我相信,在世界上很重要的中国,必须继续保持着自己伟大的传统和文化固有的特征。
  施:据我所知,你除了访问了很多钢琴家外,还接触了很多著名艺术家?
  戴:是的,很多!在美国的大学里,有我完整的资料,名叫“杜巴尔的收藏”,是我很多年来的,几乎所有访谈的资料,现在已经录成影像资料作了收藏。
  施:这次大师系列音乐会上,法国钢琴家卡萨利斯演奏了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你认为中国钢琴作品意境怎么样?许多类似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音乐和音乐会常演曲目?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戴:当然有意境。在西方,钢琴作品太多了,一个人穷其一生都弹不完。其实,钢琴家都很懒惰,老师更懒惰。
  在进入任何钢琴家的保留曲目时,必须是钢琴家自己对这些作品真正热爱。我认为,每个钢琴家,都应该将本国优秀的作品进入自己的保留曲目库中并演奏,这是他们的职责。中国钢琴家也应该如此,这样才能将本国最优秀的作品推销到国际上去。日本为什么这样成功?因为小泽征尔不断地在指挥他的作品,现在,西方不少演奏家开始演奏日本音乐。我相信,作为一个国家性音乐的历史阶段结束了。每一个国家,哪怕再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音乐的创造者。
  当然,有很多作品至今还不为人了解。因此,要把一个国家的音乐真正变成世界音乐,确实还有不少问题。
  我最近新出一本书叫《世界音乐》,有800多页,就是谈世界音乐的。我以为,一些重要的作品之所以能留下来,是经过时间认证的。
  施:那你有没有打算让你的几本新书在中国出版,一定会影响很大,中国的音乐大众一定会喜欢。
  戴:有这想法,但是我希望是比较正规的出版社,而不是像我听说的盗版。我想让我最大的一本著作《钢琴艺术》在中国出版,书中有一张CD,是30多位钢琴演奏家演奏的,这张CD的价值,已经接近书的价钱了,如果能出版,那是我送给中国的一份礼物。
其他文献
通过对女娲神话传说丰富内容的实地考察和科学诠释,一系列重要事实证明:母系部族社会女娲时期的巨大洪水灾难,以及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等不朽功绩,都是发生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山西“冀州”境内,这就为进一步澄清和判断这位伟大母亲的治所(都邑)所在,基本确定了一个大致可靠和稳定的范围。有关女娲及其治所的记载,主要见于南末罗泌《路史》卷十一“太吴纪·女皇氏”:  “女皇氏娲,云姓,一日‘女希’,蛇身
期刊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周老师,又一个农历年的春节快到了,您一定还记得15年前“皇甫平”诞生的那个春节吧!想必这几天您的心情会再一次“颇不平静”。  周瑞金(以下简称周):是呀,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皇甫平”已经15岁了。  记者:当时大家就有所猜测,这个辛未羊年大年初一诞生在解放日报头版的“皇甫平”,是不是“黄浦评”的谐音,也就是“来自黄浦江畔的评论”的意思。  周:他们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
期刊
2006年1月9日,中日两国在北京就东海石油天然气开采问题举行司局长非正式工作接触。十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日本在第三轮中日东海问题磋商中已经接受了中方一贯主张的共同开发原则,但双方并没有就共同开发的资金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进行深入谈判。  按照日本提出的主张,日本决定向中国已经建成并即将开始投产的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提供资余,但是,石油天然气产品必须按比例分配。中国方面必须将东海地区的地质结构数据
期刊
我的书堆里其实有不少巴金的书,从《激流三步曲》,到《寒夜》,到《六十年文选》,《随想录》好像也有几册。这至少说明在我心目中,巴金的文学地位不低。但所有这些书里,我真正读了好几遍的,唯有一册《家》。那是我每次读都会为之而激动的书。  我一直觉得,仅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寻找巴金的位置,太狭隘了一点,那是专家的工作。对于我这样的阅读者来说,一本书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是要拿到我读过的所有书,拿到全世界
期刊
今夕是何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30周年;今夕是何年?上海“皇甫平”呼唤深化改革15周年;今夕是何年?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历史是一部大书。结束“文革”,走向改革,走到一个历史拐点,是15年。在历史前进关键时刻,“皇甫平”振聋发聩振臂一呼,引发一场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论争。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走到前台,发表南巡重要谈话,拨引中国改革开放大船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期刊
新鼠城悲剧发生以后,鼠国上下陷入一片悲哀。痛哭之声夜以继日,声闻于地,引得地上的人类中的不少富同情心者也为之悲悲戚戚。老一辈的鼠辈异口同声:哀莫大于白发鼠送黑发鼠;新一代的鼠辈不约而同:化悲痛为力量。当然,这样嚷嚷的鼠辈不管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其实基本上没有亲属丧身新鼠城。那些真正有亲属丧命的鼠辈要么悲痛得说不出话;要么忙于盘点损失,吁请国家赔偿;要么忙于分割或争夺遗产,哪有说这些闲话的时间!在举
期刊
丁俊晖的生日是4月1日,西方的愚人节。从外表看,18岁的丁俊晖只有一种表情,不管比赛场上场下,他总是表现得沉稳、冷静甚至到木讷的地步。很多媒体已经将丁俊晖比作打台球的李昌镐。这不无道理。借用围棋境界从低到高分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刀、若愚、守拙这九品的说法,表面上看,丁俊晖至少已经达到若愚、守拙这样的极高境界。像“小龙女”一样,丁俊晖不食人间烟火,不露人间喜怒,也许是因为他的全部人
期刊
王选的岁月    王选1937年2月出生在上海—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王守其,上海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在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会计师,是一个正直、严谨的知识分子;母亲周邈清出身于书香门第,也是—个喜爱读书、追求进步的知识女性。父母的文化修养棚赎的家庭环境,使王选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4岁进入上海南洋模范学校附属幼稚园,5岁人小学,直到1954年高三毕业,一直在当时的上海名校南洋模范学校上学。
期刊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在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进展的今天,在已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除一家以外,均皆大欢喜高票通过其股改方案的今天,终于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金丰投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周梅森,在致“全国流通股股东”的一封公开信中,发出了“我的吼声:我愤怒!”并在致“非流通股大股东并国资管理部门”的另一封公开信中,强烈要求“恺撒的归恺撒,人民的归人民”。 
期刊
电视转播对英超的强大推动,使得足球产业在20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联赛还是俱乐部,都获得了庞大的价值提升。尤其是众多传媒集团的人股,让俱乐部纷纷意识到另外一条融资的渠道——上市。  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产业发展成型的标志。早在1983年10月,英国传统强队托特纳姆热刺俱乐部就已经在LSE(London Stock Exchanqe,伦敦证券交易所)证券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