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广东省某所高职院校近几年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状况加以详细分析,从中归纳出目前我国现代高职教育院校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整改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效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问题及建议
职业技能鉴定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教育部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 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及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密切相关,突显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现代高职院校的逐渐深入开展,也出现一些问题。笔者依据多年从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践,通过对某高职院校近三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更加持续有序开展。
1.某高职院校近三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状况分析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开展“双证”制教学的深入,广东省某所高职院校为充分保证在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多次修改完善考证程序和相关制度,根据市场需求调研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调整,各专业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真修订,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尽可能与职业技能鉴定协调统一,职业技能鉴定条件日渐完备。
目前,该校可承担41个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主要包括“秘书”、“助理物流师”、“营销师”、“人力资源管理员”及“物业管理员”等全国(省)统考类工种;
“办公软件应用”、“图像制作员”、 “网络管理员”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等广东省高新类工种;“维修电工”、“数控铣工”、“汽车维修工”、“化学检验工”、“服装定制工”及“餐厅(客房)服务员”等省日常类(即市级统考)工种,此外还开展了其他行业证书的技能鉴定考证工作。现学校已具备各类职业考评员98人,33个专业均选定了与本专业较为贴近的1 ~2个职业资格证书,每年,有3000余名在校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专业覆盖率达100%,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
根据近3年广东省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统计结果:不同类型鉴定工种中,由于受组织形式、管理水平、试卷难易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鉴定考试的通过率呈现较大差别。全国(省)统考类:除“营销师”工种通过率基本能保证在70%以上外,其它如“秘书”、“助理物流师”、“人力资源管理员”及“物业管理员”等通过率均较低,有的甚至在20%以下;广东省高新类:“网络管理员”、“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等通过率较高,平均在80%以上;省日常(即市级统考)类:理论部分考试形式采用笔试的通过率明显比机考的通过率要高,虽有少数是通过补考后成绩合格,但通过率基本达100%;而采用机考形式的个别工种(尤其高级工)通过率偏低,甚至在50%以下。另外,学校师范类学生经过普通话测试后,基本100%能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
2.存在问题
2.1 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 无统一规划和严格有序管理
目前,劳动、人事、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均可颁发职业技能鉴定的资格证书。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实施、管理和收费没有统一的标准,认证机关庞杂、工种重叠,且互相制约、效率低下。在开展鉴定过程中时常出现考试的盲目性、工种设置的随意性、考核标准的差异性、考试管理不稳定性等问题。有的鉴定机构强调鉴定数量而轻视鉴定质量甚至以加收考生鉴定费用、降低考试标准、提高通过率来提高经济效益,尤其对省日常类考证,各市级鉴定中心收费差异很大,严重违背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原则,极大地损害了职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可信度和权威性。
2.2各种类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差别大,题库难以满足需要
随着开展鉴定的职业(工种)逐渐增加,试题开发显得相对滞后,个别工种题库资源不足,已经对扩大鉴定面产生了不利影响。从前述的某高职院校考证通过率不难看出,已开发试卷库的工种中即使同一类型的考证其命题标准也不统一,出题范围、试题形式及难度系数等具体标准差别很大,同一类型考证中有的工种在校生反复报考3、4次都难以通过,而有的工种却相对容易的多;有的试题内容陈旧,只针对某一个岗位,而针对一个岗位群的内容偏少,含金量低,使考核鉴定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现有的测试手段人为因素较多,尤其技能测试由考官组卷、考试、阅卷、发布成绩,不能看到操作过程,无法检验受试者适应真正实验环境的能力及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反应能力。
2.3考评员队伍人员繁杂,考评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考评员队伍中无论是在文化技术水平上,还是在人员分布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考评员人数所占比例不足50%;有的职业(工种) 考评员人数过多,有的又太少;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考评员对评分原则掌握不准确,致使在执行鉴定工作任务时出现考评方法不规范、执行标准不统一、对评分表的使用方法不清楚等各种问题。出现省高新类、日常类等证书(尤其是技能卷)的合格率过高,正是由于少数考评员放松自我要求,缺乏自律意识,从而在执行鉴定任务中出现“有规不依”、“执考不严”、“循私不公”等不良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鉴定的公正、公平性。
2.4 就业准入制执行受阻,职业资格证书利用率降低
目前认证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不仅颁发证书的机构繁多,同类证书频频撞车,社会认可度参差不齐,劳动部门制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主要适应单一岗位工作的较多,适应复合技术岗位职业需要的证书种类较少。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反映,有的技能鉴定证书应聘时很难有相应的说服力:如“维修电工”等证书,具有此类型证书的人员较多较杂,很多用人单位比较看重上岗证,而有无职业资格证书影响不大;再如“法律事务”等个别专业高职学生因无较适合的证书可考,若选择考取“秘书”等资格证又难以通过,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只能选择考取相对容易通过的行业证书,结果在应聘时几乎无任何参考意义。 3.建议
3.1 统一规范管理,增强职业技能鉴定信誉度
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管理和收费应有统一的标准,不断规范我国职业技能考试行为,统一归口管理,统一划分工种,统一考试大纲和考核标准,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与现实体系接轨,政与证出于一门,是当务之急。只有归口规范管理,方可体现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才能增强职业技能鉴定信誉度。
3.2 提高命题质量, 促进职业技能鉴定科学性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开展鉴定的重要技术保障。根据技能鉴定工作的需要,应不加大试题开发力度,并尽可能统一标准和平衡同类工种考题的难易程度。要根据专业( 工种) 培养目标的调整,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研究现代测试手段,对有关工种试题内容进行更新,鉴定所(站) 应不断引进现代考核设备,改善考核条件,为鉴定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使技能鉴定工作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地,理应成为国家职业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研究开发者。
3.3 严格考评管理,把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是鉴定事业大力发展之根本,而考评员是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的组织者、实施者,其工作内容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核心活动和关键环节,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技能鉴定质量。首先着重考察考评员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应把好入口关,选拔出一批作风严谨、坚持标准、严守规范、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考评员队伍;其次要用科学管理手段,建立考评员日常管理与档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改变只要资格培训合格就聘任考评员的简单做法,应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择优 、差额聘任,采用不定期轮换方式,使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技术等级鉴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4 证书贴近专业,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实效性
学生在选择职业资格证书时,要格外注重紧贴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遴选,要从证书的社会认知度和含金量两个方面来考虑,社会认知度是指证书是否被用人单位接纳,接纳程度如何,以及企业能否通过证书直接确定量裁应聘者的量化机制;含金量则是证书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能够针对特定的技能。那些定位过于宽泛的证书,实际上用人单位认为广而不精。应认真研究与证书相关的细节(如采用教材,发证部门,考核内容等),可通过已工作的师兄师姐或导师亲朋,从外围了解证书的业界声誉和作为求职砝码的加分效果,选择权威性的考核和发证机构。只有树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才能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并重的地位,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现代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小结
广东省某高职院校近三年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鉴定工种中,全国(省)统考类工种通过率最低,高新类考证通过率相对较高,省日常类(各市组织)考证通过率最高。对于同一类型考证通过率均存在较大差别,产生原因多种多样。针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建议应进一步采取考评队伍专业化、考核条件标准化、测评方式科学化、考务组织规范化、鉴定结果真实可靠、证书管理严格有序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形成合理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增强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和社会上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陈兴东.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几个问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 第6期.
[2] 王 军. 关于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海铁道科技,2008年 第3期.
[3] 粱 快. 高职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发展的途径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9年 第4期..
[4] 黄国汀.对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培训, 2009年 第7 期..
作者简介:赵虹(1963-),女,辽宁丹东人,高级工程师,原主要从事在校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近期调至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督导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分析;问题及建议
职业技能鉴定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教育部在《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 制度,与人才培养方案及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密切相关,突显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随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在现代高职院校的逐渐深入开展,也出现一些问题。笔者依据多年从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实践,通过对某高职院校近三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现状的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实现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更加持续有序开展。
1.某高职院校近三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状况分析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开展“双证”制教学的深入,广东省某所高职院校为充分保证在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多次修改完善考证程序和相关制度,根据市场需求调研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调整,各专业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真修订,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尽可能与职业技能鉴定协调统一,职业技能鉴定条件日渐完备。
目前,该校可承担41个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主要包括“秘书”、“助理物流师”、“营销师”、“人力资源管理员”及“物业管理员”等全国(省)统考类工种;
“办公软件应用”、“图像制作员”、 “网络管理员”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等广东省高新类工种;“维修电工”、“数控铣工”、“汽车维修工”、“化学检验工”、“服装定制工”及“餐厅(客房)服务员”等省日常类(即市级统考)工种,此外还开展了其他行业证书的技能鉴定考证工作。现学校已具备各类职业考评员98人,33个专业均选定了与本专业较为贴近的1 ~2个职业资格证书,每年,有3000余名在校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专业覆盖率达100%,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
根据近3年广东省某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统计结果:不同类型鉴定工种中,由于受组织形式、管理水平、试卷难易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鉴定考试的通过率呈现较大差别。全国(省)统考类:除“营销师”工种通过率基本能保证在70%以上外,其它如“秘书”、“助理物流师”、“人力资源管理员”及“物业管理员”等通过率均较低,有的甚至在20%以下;广东省高新类:“网络管理员”、“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等通过率较高,平均在80%以上;省日常(即市级统考)类:理论部分考试形式采用笔试的通过率明显比机考的通过率要高,虽有少数是通过补考后成绩合格,但通过率基本达100%;而采用机考形式的个别工种(尤其高级工)通过率偏低,甚至在50%以下。另外,学校师范类学生经过普通话测试后,基本100%能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
2.存在问题
2.1 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 无统一规划和严格有序管理
目前,劳动、人事、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均可颁发职业技能鉴定的资格证书。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实施、管理和收费没有统一的标准,认证机关庞杂、工种重叠,且互相制约、效率低下。在开展鉴定过程中时常出现考试的盲目性、工种设置的随意性、考核标准的差异性、考试管理不稳定性等问题。有的鉴定机构强调鉴定数量而轻视鉴定质量甚至以加收考生鉴定费用、降低考试标准、提高通过率来提高经济效益,尤其对省日常类考证,各市级鉴定中心收费差异很大,严重违背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原则,极大地损害了职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可信度和权威性。
2.2各种类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差别大,题库难以满足需要
随着开展鉴定的职业(工种)逐渐增加,试题开发显得相对滞后,个别工种题库资源不足,已经对扩大鉴定面产生了不利影响。从前述的某高职院校考证通过率不难看出,已开发试卷库的工种中即使同一类型的考证其命题标准也不统一,出题范围、试题形式及难度系数等具体标准差别很大,同一类型考证中有的工种在校生反复报考3、4次都难以通过,而有的工种却相对容易的多;有的试题内容陈旧,只针对某一个岗位,而针对一个岗位群的内容偏少,含金量低,使考核鉴定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现有的测试手段人为因素较多,尤其技能测试由考官组卷、考试、阅卷、发布成绩,不能看到操作过程,无法检验受试者适应真正实验环境的能力及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反应能力。
2.3考评员队伍人员繁杂,考评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考评员队伍中无论是在文化技术水平上,还是在人员分布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不合理问题。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考评员人数所占比例不足50%;有的职业(工种) 考评员人数过多,有的又太少;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考评员对评分原则掌握不准确,致使在执行鉴定工作任务时出现考评方法不规范、执行标准不统一、对评分表的使用方法不清楚等各种问题。出现省高新类、日常类等证书(尤其是技能卷)的合格率过高,正是由于少数考评员放松自我要求,缺乏自律意识,从而在执行鉴定任务中出现“有规不依”、“执考不严”、“循私不公”等不良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鉴定的公正、公平性。
2.4 就业准入制执行受阻,职业资格证书利用率降低
目前认证市场机制并不完善,不仅颁发证书的机构繁多,同类证书频频撞车,社会认可度参差不齐,劳动部门制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主要适应单一岗位工作的较多,适应复合技术岗位职业需要的证书种类较少。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反映,有的技能鉴定证书应聘时很难有相应的说服力:如“维修电工”等证书,具有此类型证书的人员较多较杂,很多用人单位比较看重上岗证,而有无职业资格证书影响不大;再如“法律事务”等个别专业高职学生因无较适合的证书可考,若选择考取“秘书”等资格证又难以通过,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只能选择考取相对容易通过的行业证书,结果在应聘时几乎无任何参考意义。 3.建议
3.1 统一规范管理,增强职业技能鉴定信誉度
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管理和收费应有统一的标准,不断规范我国职业技能考试行为,统一归口管理,统一划分工种,统一考试大纲和考核标准,职业教育教学评价与现实体系接轨,政与证出于一门,是当务之急。只有归口规范管理,方可体现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才能增强职业技能鉴定信誉度。
3.2 提高命题质量, 促进职业技能鉴定科学性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开展鉴定的重要技术保障。根据技能鉴定工作的需要,应不加大试题开发力度,并尽可能统一标准和平衡同类工种考题的难易程度。要根据专业( 工种) 培养目标的调整,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研究现代测试手段,对有关工种试题内容进行更新,鉴定所(站) 应不断引进现代考核设备,改善考核条件,为鉴定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使技能鉴定工作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地,理应成为国家职业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研究开发者。
3.3 严格考评管理,把好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
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是鉴定事业大力发展之根本,而考评员是职业技能鉴定考评的组织者、实施者,其工作内容是职业技能鉴定的核心活动和关键环节,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技能鉴定质量。首先着重考察考评员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应把好入口关,选拔出一批作风严谨、坚持标准、严守规范、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考评员队伍;其次要用科学管理手段,建立考评员日常管理与档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改变只要资格培训合格就聘任考评员的简单做法,应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择优 、差额聘任,采用不定期轮换方式,使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技术等级鉴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4 证书贴近专业,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实效性
学生在选择职业资格证书时,要格外注重紧贴本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遴选,要从证书的社会认知度和含金量两个方面来考虑,社会认知度是指证书是否被用人单位接纳,接纳程度如何,以及企业能否通过证书直接确定量裁应聘者的量化机制;含金量则是证书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能够针对特定的技能。那些定位过于宽泛的证书,实际上用人单位认为广而不精。应认真研究与证书相关的细节(如采用教材,发证部门,考核内容等),可通过已工作的师兄师姐或导师亲朋,从外围了解证书的业界声誉和作为求职砝码的加分效果,选择权威性的考核和发证机构。只有树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才能建立起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并重的地位,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与现代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小结
广东省某高职院校近三年职业技能鉴定情况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鉴定工种中,全国(省)统考类工种通过率最低,高新类考证通过率相对较高,省日常类(各市组织)考证通过率最高。对于同一类型考证通过率均存在较大差别,产生原因多种多样。针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建议应进一步采取考评队伍专业化、考核条件标准化、测评方式科学化、考务组织规范化、鉴定结果真实可靠、证书管理严格有序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形成合理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证体系,增强职业资格证书在企业和社会上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陈兴东.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几个问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 第6期.
[2] 王 军. 关于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海铁道科技,2008年 第3期.
[3] 粱 快. 高职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发展的途径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9年 第4期..
[4] 黄国汀.对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培训, 2009年 第7 期..
作者简介:赵虹(1963-),女,辽宁丹东人,高级工程师,原主要从事在校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近期调至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学督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