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课文教学的起始,导入课文的几句开场白的精心安排,就是导语设计。其目的在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1]导语的内容可以交代时代背景,教学目的,引发学生学习志趣;或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由已知求未知;或适当强调课文的重要性,引起重视;或提出问题,讲点有关趣事,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或描绘情景,渲染气氛,把学生的情绪引到特定的环境中来。导语设计的方式很多,如:提疑问,设悬念,启迪思索;讲故事,说笑话,激发兴趣;述评价,引赞语,唤起重视;解题目,讲背景,揭示文旨;引诗句,用名言,调动情感等等。[2]下面就导语的设计方式,借鉴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感受。
一、提疑问,设悬念,启迪思索。
有时候,一堂课,就如同一座知识迷宫,要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主动地揭示谜底,就得在一开始制造出悬念来“吊”他们的胃口。如《迢迢牵牛星》的导语:“同学们,假如横在牛郎织女间的不是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可望不可及的时候,你能想像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又如,《归园田居》的导语:“古代文人寒窗苦读,通过金榜题名,出仕,然后实现治国、平天下、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可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出仕多年后,毅然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他归隐后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呢”?[3]这个导语,将疑问的“彩球”抛给学生,紧紧扣住学生的探究之心,使他们产生不学不快之感。采用这种导入方式,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课文学习状态。当然,老师在设计疑问时,应注意把握分寸,疑问不可过深,深则激不起思维的火花;疑问不可过浅,浅则流于平庸,令人索然寡味;疑问不可与课文无关,否则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到课文上。
二、讲故事,说笑话,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重要的心理成分,是求知的动力,是思维活动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因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抓住他们的心理,就成了导入新课的首要的目的和任务。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文前,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在一次会上,法国、俄国、美国、中国四位商人在一起聚会。这时,法国人拿出了白兰地酒,俄国人拿出伏特加酒,中国人当然拿出了茅台酒,美国人呢?他拿起酒杯不慌不忙地倒了点伏特加酒,又倒了点白兰地,最后倒了点茅台酒,然后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鸡尾酒’!同学们,你们是否欣赏这位美国人的做法?他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呢?”[4]这个导语选用了取他人之长融合成自身特色的美国文化,暗扣“拿来主义”的主旨,同时,故事本身有一定的趣味,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很好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可先向学生介绍“木石前盟”的故事,让学生急于知道宝黛初会的情景,在翻开书本之前,就对课文内容饶有兴味。
三、述评价,引赞语,唤起重视。
选入教科书的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精品,字字珠玑,篇篇佳妙,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艺术丰碑。有些范文的作者是文坛精英,名垂青史。讲授此类课文,可从作品、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一开始便激发学生的崇敬感。如学习李白、杜甫的诗作,可引用韩愈的赞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学习《孟子》篇章,我们可以说“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象、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雄辩的口才,雄踞‘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散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导语强调了作者、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常识的同时,从思想上对课文有足够的重视。
四、解题目,讲背景,揭示文旨。
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和眼睛。一个好的文题对作品有着统帅灵魂之巧,画龙点睛之妙。直接从课题导入,可揭示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介绍背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政治形势、社会面貌、历史事件等材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些年代久远的政治论文和杂文,与社会历史密切相关的文言文,时代感特别强的文学作品或传记作品等,就需要教师适当介绍时代背景,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过秦论》一文,一上课教师可直接板书课题,对课题“过秦论”作出解释,让学生了解文章体裁及文章内容,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接着从“战国末期与秦王朝的历史概况”和“贾谊所生活的西汉初期的社会的历史概况”两方面介绍历史背景,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做好铺垫。当然,介绍时代背景应注意选择与课文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精心组织,力求简明扼要。
五、引诗句,用名言,调动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了使学生的感情和作品的节拍起伏激荡,教师在上课之始应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环境”。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先出示鲁迅先生的有关诗歌,如《无题》、《自嘲》等,让学生强烈感受鲁迅先生的一腔赤诚的爱国之心,认识鲁迅先生的一生使用匕首投枪之笔,成就他“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的崇高评价。这些有益于学生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乃至鲁迅先生本人。再如学习宋词,可用名句导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宋代词这种文学形势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空前繁荣,宋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导语由名句切入,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使学生在情绪亢奋中自觉接受教学内容的吸引,从而对课文有深刻的体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课堂教学,导入新课已不一定要用“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乐、录像等来引入课文。如《鸿门宴》,可先放映《霸王别姬》影片片段,引导学生从项羽的最终失败去探究项羽在鸿门宴上的成败得失。再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文章难度较大,可先播放一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音乐中的虚实相生导入课文,给学生一个具体形象的认识。总之,导入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灵活应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把纷乱的杂念放下。”[6]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7]在教学中,一个精巧的导入,往往会造成学生渴求知识,期待学习的心理效果。反之,导入不利,就会破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和乏味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找准“突破口”,针对不同的课文,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精心设计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为学生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好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2 罗大同主编.《实用语文教学词典》,1989.6
3 《高中优秀教案》.志鸿优化系列丛书,2007.9
4 闫银夫、桑建中主编、邓彤设计.《教学方案设计》,2001.1
5 《优秀教案》.志鸿优化系列丛书.高三语文,2005.5
6 叶圣陶.《文章讲话》
7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一、提疑问,设悬念,启迪思索。
有时候,一堂课,就如同一座知识迷宫,要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主动地揭示谜底,就得在一开始制造出悬念来“吊”他们的胃口。如《迢迢牵牛星》的导语:“同学们,假如横在牛郎织女间的不是又宽又深的天河,而是一条又清又浅的小河,但他们仍可望不可及的时候,你能想像得出他们的别离之恨吗?”又如,《归园田居》的导语:“古代文人寒窗苦读,通过金榜题名,出仕,然后实现治国、平天下、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可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在出仕多年后,毅然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这是为什么?他归隐后又是怎样的生活状况呢”?[3]这个导语,将疑问的“彩球”抛给学生,紧紧扣住学生的探究之心,使他们产生不学不快之感。采用这种导入方式,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进入课文学习状态。当然,老师在设计疑问时,应注意把握分寸,疑问不可过深,深则激不起思维的火花;疑问不可过浅,浅则流于平庸,令人索然寡味;疑问不可与课文无关,否则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到课文上。
二、讲故事,说笑话,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重要的心理成分,是求知的动力,是思维活动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因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抓住他们的心理,就成了导入新课的首要的目的和任务。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文前,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在一次会上,法国、俄国、美国、中国四位商人在一起聚会。这时,法国人拿出了白兰地酒,俄国人拿出伏特加酒,中国人当然拿出了茅台酒,美国人呢?他拿起酒杯不慌不忙地倒了点伏特加酒,又倒了点白兰地,最后倒了点茅台酒,然后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鸡尾酒’!同学们,你们是否欣赏这位美国人的做法?他的可取之处在哪里呢?”[4]这个导语选用了取他人之长融合成自身特色的美国文化,暗扣“拿来主义”的主旨,同时,故事本身有一定的趣味,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很好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可先向学生介绍“木石前盟”的故事,让学生急于知道宝黛初会的情景,在翻开书本之前,就对课文内容饶有兴味。
三、述评价,引赞语,唤起重视。
选入教科书的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精品,字字珠玑,篇篇佳妙,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艺术丰碑。有些范文的作者是文坛精英,名垂青史。讲授此类课文,可从作品、作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入手,一开始便激发学生的崇敬感。如学习李白、杜甫的诗作,可引用韩愈的赞语:“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学习《孟子》篇章,我们可以说“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象、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雄辩的口才,雄踞‘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散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导语强调了作者、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常识的同时,从思想上对课文有足够的重视。
四、解题目,讲背景,揭示文旨。
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和眼睛。一个好的文题对作品有着统帅灵魂之巧,画龙点睛之妙。直接从课题导入,可揭示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介绍背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政治形势、社会面貌、历史事件等材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些年代久远的政治论文和杂文,与社会历史密切相关的文言文,时代感特别强的文学作品或传记作品等,就需要教师适当介绍时代背景,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过秦论》一文,一上课教师可直接板书课题,对课题“过秦论”作出解释,让学生了解文章体裁及文章内容,把握本文的写作目的。接着从“战国末期与秦王朝的历史概况”和“贾谊所生活的西汉初期的社会的历史概况”两方面介绍历史背景,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做好铺垫。当然,介绍时代背景应注意选择与课文关系最为密切的内容,精心组织,力求简明扼要。
五、引诗句,用名言,调动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了使学生的感情和作品的节拍起伏激荡,教师在上课之始应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理解课文的“情感环境”。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先出示鲁迅先生的有关诗歌,如《无题》、《自嘲》等,让学生强烈感受鲁迅先生的一腔赤诚的爱国之心,认识鲁迅先生的一生使用匕首投枪之笔,成就他“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的崇高评价。这些有益于学生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乃至鲁迅先生本人。再如学习宋词,可用名句导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诗过后是宋词,宋代词这种文学形势趋于完善,臻于完美,达到空前繁荣,宋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导语由名句切入,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使学生在情绪亢奋中自觉接受教学内容的吸引,从而对课文有深刻的体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课堂教学,导入新课已不一定要用“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音乐、录像等来引入课文。如《鸿门宴》,可先放映《霸王别姬》影片片段,引导学生从项羽的最终失败去探究项羽在鸿门宴上的成败得失。再如《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文章难度较大,可先播放一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音乐中的虚实相生导入课文,给学生一个具体形象的认识。总之,导入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我们灵活应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开头犹如一幕戏剧刚开幕的一刹那的情景,选择得适当,足以奠定全幕的情调,笼罩全幕的空气,使人把纷乱的杂念放下。”[6]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7]在教学中,一个精巧的导入,往往会造成学生渴求知识,期待学习的心理效果。反之,导入不利,就会破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甚至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和乏味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找准“突破口”,针对不同的课文,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精心设计一个个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为学生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好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2 罗大同主编.《实用语文教学词典》,1989.6
3 《高中优秀教案》.志鸿优化系列丛书,2007.9
4 闫银夫、桑建中主编、邓彤设计.《教学方案设计》,2001.1
5 《优秀教案》.志鸿优化系列丛书.高三语文,2005.5
6 叶圣陶.《文章讲话》
7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