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修》课本选录了很多典型的优秀的唐诗宋词,作为选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包括十二个专题,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辉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新天下耳目.的东坡坡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以时代和作者为主轴,通过横向的对同一作家的诗词的专题介绍,和纵向的不同时期的诗词分类。通过对教材的系統学习,学生可以对诗人特点、时代风格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对唐诗宋词的整体风貌,也会有更为宏观的理解。
经过两轮的《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翻阅历年各地的高考试卷,发现诗歌鉴赏的得分往往最不理想,老师们也常常感叹诗词教与不教的效果是一样的,学生也常常感叹看不懂诗歌到底在说什么,每次都是等着老师评讲,然后恍然大悟,然后机械地抄答案订正,下次遇到诗歌鉴赏的题目,仍然得分很低,偶尔一次高分,也谈不上方法的积累,似乎是运气使然。针对这样的情况,再次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我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利用教材,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
《唐诗宋词选修》的编排旨在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诗人、词人及其代表作品的学习和鉴赏,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陶冶,在学习技巧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的对作品的赏析,领悟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从而获得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拓展视野和空间。为了契合新课标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选修教材的范本作用,我努力尝试把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通过选修教材重新编排,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提高诗词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选修课教材重组,是不是应该突破教材的现有模式,从而多关照一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学习的例子,从而达到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另外,根据教材编写的目标原则,即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目的、现有基础等,充分考虑学情,通过重新编排,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符合教材编写的趣味性原则。
还有,在重新编排教材时,如果我们考虑到作为学习者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学生在学习完相关内容后,都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的需求。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不断形成概念体系,就能把原本难以操控的诗歌教学变得有条理性和目的性。这样一来,学生在感受诗歌的魅力的同时,更能学有所得,目标清晰,学习的指向性也就更明确了。
我想以怀远诗为例,谈谈《唐诗宋词选修》教学中合理编排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的想法。
《考试说明》要求我们要能阅读浅易的古诗文,抒发思乡怀远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思乡怀远诗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在《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本中也选取了好几首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把这类诗歌整合在一起,作为统一板块让学生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怀远诗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赏析这个类型的诗歌的过程与方法,找出解答这类诗歌的方法。《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旅夜书怀》《九月齐山登高》都是这类诗,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在一个版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材文本作为范本,进行类的拓展,让学生感受一类诗歌,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学习同类型的诗歌,很容易找到内容上的共性,能很快克服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立刻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老师就能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另外,学生在学习《望月怀远》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到“月”这个意象,以及由月引发的思亲、思乡之愁。之前的教材诗句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均有这个意象。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过去诗句的回忆中体悟月这个意象表达的思乡怀人的情感。
体悟“月”形象后,我们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一类意象。鸿雁、杜鹃、杨柳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杨柳(或《折杨柳》曲):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折杨柳》曲,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驿亭: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其他如暝色、日暮、黄昏、落日、夕阳、暮霭、烟波、寒山、宿鸟等。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
而这类诗歌的情感也是固定的,①羁旅愁思: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②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幽怨愤慨:抒发漂泊、贬谪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④征人思乡:抒发征人思乡,厌恶战争之情。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思考,归纳。进而很自然地学会学习《旅夜书怀》等这一类的其他诗歌,并且学会分别把诗中的意象和诗歌的情感进行相应的归类。
回顾我们的高考试题,命题一般从分析思想情感、分析手法、品析炼字中考察思乡怀远诗,比如今年的安徽卷的两首诗: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这两首诗,从内容上,我们可以初步判定为思乡怀远诗,月的意象,人的孤独,鸟受惊时候的一声叫,我们可以感受到孤独之情。但是对月的描写是不一样的,“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所以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而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这样,通过意象的分析和情感的体悟与具体的手法和对字的品味,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同一情感中的细微差别。
再如:2005年全国卷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羁旅在外的人思念家人,是想象着家人在思念自己,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为此,通过意象营造出意境,表现出情感,我们可以总结出该类题目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有时候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同类型教材的学习以及与题目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鉴赏诗歌。使学生不仅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而且在美的熏陶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下,不仅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公意识,更期望能实现“变学为教”的终极目标。按照美国教学的“金字塔理论”,当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学”到成为能够自我总结,分享、讲授的转变完成时,其学习收获效率将由20%上升为90%。
叶圣陶说,“打破常规,不唯教材”。《唐诗宋词》选修是一本非常好的范本,我們可以用它为高三的诗词赏析复习做衔接铺垫,所以我们要智慧整合教材,让类文为我们更好的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做基础。做到“实际上是‘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走进课本,也要走出课本。使选修教材发挥它更好的作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两轮的《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翻阅历年各地的高考试卷,发现诗歌鉴赏的得分往往最不理想,老师们也常常感叹诗词教与不教的效果是一样的,学生也常常感叹看不懂诗歌到底在说什么,每次都是等着老师评讲,然后恍然大悟,然后机械地抄答案订正,下次遇到诗歌鉴赏的题目,仍然得分很低,偶尔一次高分,也谈不上方法的积累,似乎是运气使然。针对这样的情况,再次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我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利用教材,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
《唐诗宋词选修》的编排旨在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诗人、词人及其代表作品的学习和鉴赏,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陶冶,在学习技巧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的对作品的赏析,领悟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从而获得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拓展视野和空间。为了契合新课标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选修教材的范本作用,我努力尝试把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通过选修教材重新编排,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提高诗词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选修课教材重组,是不是应该突破教材的现有模式,从而多关照一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学习的例子,从而达到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另外,根据教材编写的目标原则,即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目的、现有基础等,充分考虑学情,通过重新编排,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符合教材编写的趣味性原则。
还有,在重新编排教材时,如果我们考虑到作为学习者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学生在学习完相关内容后,都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的需求。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不断形成概念体系,就能把原本难以操控的诗歌教学变得有条理性和目的性。这样一来,学生在感受诗歌的魅力的同时,更能学有所得,目标清晰,学习的指向性也就更明确了。
我想以怀远诗为例,谈谈《唐诗宋词选修》教学中合理编排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的想法。
《考试说明》要求我们要能阅读浅易的古诗文,抒发思乡怀远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思乡怀远诗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在《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本中也选取了好几首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把这类诗歌整合在一起,作为统一板块让学生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怀远诗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赏析这个类型的诗歌的过程与方法,找出解答这类诗歌的方法。《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旅夜书怀》《九月齐山登高》都是这类诗,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在一个版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材文本作为范本,进行类的拓展,让学生感受一类诗歌,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学习同类型的诗歌,很容易找到内容上的共性,能很快克服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立刻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老师就能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另外,学生在学习《望月怀远》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到“月”这个意象,以及由月引发的思亲、思乡之愁。之前的教材诗句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均有这个意象。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过去诗句的回忆中体悟月这个意象表达的思乡怀人的情感。
体悟“月”形象后,我们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一类意象。鸿雁、杜鹃、杨柳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杨柳(或《折杨柳》曲):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折杨柳》曲,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驿亭: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其他如暝色、日暮、黄昏、落日、夕阳、暮霭、烟波、寒山、宿鸟等。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
而这类诗歌的情感也是固定的,①羁旅愁思: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②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幽怨愤慨:抒发漂泊、贬谪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④征人思乡:抒发征人思乡,厌恶战争之情。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思考,归纳。进而很自然地学会学习《旅夜书怀》等这一类的其他诗歌,并且学会分别把诗中的意象和诗歌的情感进行相应的归类。
回顾我们的高考试题,命题一般从分析思想情感、分析手法、品析炼字中考察思乡怀远诗,比如今年的安徽卷的两首诗: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这两首诗,从内容上,我们可以初步判定为思乡怀远诗,月的意象,人的孤独,鸟受惊时候的一声叫,我们可以感受到孤独之情。但是对月的描写是不一样的,“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所以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而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这样,通过意象的分析和情感的体悟与具体的手法和对字的品味,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同一情感中的细微差别。
再如:2005年全国卷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羁旅在外的人思念家人,是想象着家人在思念自己,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为此,通过意象营造出意境,表现出情感,我们可以总结出该类题目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有时候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同类型教材的学习以及与题目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鉴赏诗歌。使学生不仅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而且在美的熏陶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下,不仅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人公意识,更期望能实现“变学为教”的终极目标。按照美国教学的“金字塔理论”,当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学”到成为能够自我总结,分享、讲授的转变完成时,其学习收获效率将由20%上升为90%。
叶圣陶说,“打破常规,不唯教材”。《唐诗宋词》选修是一本非常好的范本,我們可以用它为高三的诗词赏析复习做衔接铺垫,所以我们要智慧整合教材,让类文为我们更好的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做基础。做到“实际上是‘用教材教’而不仅仅是‘教教材’。”走进课本,也要走出课本。使选修教材发挥它更好的作用,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