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的3—9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自2001年进入学校课程以来,从起步阶段到目前在学校广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走向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
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是带有历史学科性质和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历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目前在学校广泛实施。这就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兴趣点,为学生的发展留出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达成。如果把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依托的教学现状,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探索、实践创新,把课堂引向深度学习。
适合初中学生的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包括搜集历史资料类、传统节日活动类、历史故事演讲与辩论类、历史影视赏析类、历史阅读类、历史遗迹游览类、历史问题探究类等。如何把这些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融入课堂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研究的内容,主动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课堂的结合,不仅是课改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洋务运动》一课中,组织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影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课上不局限于教材,而是对相关资源的整合研究。这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
二、以交流感悟的形式融入课堂
(一)搜集口述史
口述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搜集口述史,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八年级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部分,可以设计搜集有关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口述史活动。因为这一段历史是我们很多学生的爷爷奶奶这一辈人亲身经历的,让学生向爷爷奶奶询问他们所经历的故事,然后在课上分享他们搜集到的历史故事,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样增加了一种历史的故事性和直观感受,让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社会关怀。
(二)外出参观
参观历史遗址和博物馆是现在身临其境感受历史,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很多学校都有组织这类的活动,如组织红色文化景区之行。我们学校就在八年级时组织红色文化景區孟良崮之行。在学习《解放战争》这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孟良崮之行的感悟,比我们老师单纯的讲授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要有感染力,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
这些实践类活动与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教材文字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可以把这些活动与课堂很好的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拓展课堂的宽度和深度,提高育人效果。
三、以发现问题的形式融入课堂
(一)历史影视欣赏
现在有很多的历史纪录片、历史影像资料都是很好的历史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多选择一些有价值的让学生来看一看,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的历史资讯。例如,在九年级学习世界史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從而让学生了解各个大国的历史发展,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课堂的导入和预设。
(二)身边的文物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而我们很多学生的家里就有这种票证,让学生自己回家询问家长或搜集有关自家票证的用法及不便之处等。在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时,涉及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问题时,可以用这个票证的故事来解决,一是学生易于理解,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历史的亲近感。
总之,历史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不同的形式融入到课堂中,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堂的内容不再仅停留在教材中,而是集合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真正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对历史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和整体发展。
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是带有历史学科性质和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历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目前在学校广泛实施。这就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兴趣点,为学生的发展留出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达成。如果把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打破传统的以教材为依托的教学现状,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探索、实践创新,把课堂引向深度学习。
适合初中学生的历史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包括搜集历史资料类、传统节日活动类、历史故事演讲与辩论类、历史影视赏析类、历史阅读类、历史遗迹游览类、历史问题探究类等。如何把这些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融入课堂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研究的内容,主动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课堂的结合,不仅是课改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洋务运动》一课中,组织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影响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对史料进行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课上不局限于教材,而是对相关资源的整合研究。这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发展。
二、以交流感悟的形式融入课堂
(一)搜集口述史
口述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搜集口述史,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八年级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部分,可以设计搜集有关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口述史活动。因为这一段历史是我们很多学生的爷爷奶奶这一辈人亲身经历的,让学生向爷爷奶奶询问他们所经历的故事,然后在课上分享他们搜集到的历史故事,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同样增加了一种历史的故事性和直观感受,让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社会关怀。
(二)外出参观
参观历史遗址和博物馆是现在身临其境感受历史,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很多学校都有组织这类的活动,如组织红色文化景区之行。我们学校就在八年级时组织红色文化景區孟良崮之行。在学习《解放战争》这一部分时,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孟良崮之行的感悟,比我们老师单纯的讲授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要有感染力,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
这些实践类活动与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教材文字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可以把这些活动与课堂很好的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拓展课堂的宽度和深度,提高育人效果。
三、以发现问题的形式融入课堂
(一)历史影视欣赏
现在有很多的历史纪录片、历史影像资料都是很好的历史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多选择一些有价值的让学生来看一看,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最新的历史资讯。例如,在九年级学习世界史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大国崛起》的纪录片,從而让学生了解各个大国的历史发展,并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课堂的导入和预设。
(二)身边的文物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国家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而我们很多学生的家里就有这种票证,让学生自己回家询问家长或搜集有关自家票证的用法及不便之处等。在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时,涉及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问题时,可以用这个票证的故事来解决,一是学生易于理解,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历史的亲近感。
总之,历史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不同的形式融入到课堂中,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课堂的内容不再仅停留在教材中,而是集合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真正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对历史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和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