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婚娶”的红盖头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直使用的最古老的表义体系的文字。它是古人思维的产物,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本文通过对“婚娶”的字形结构分析,进一步结合史料分析藏族抢婚的习俗与文化。
  关键词:汉字;“婚娶”字形结构;抢婚;习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45-03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一直使用的最古老的表义体系的文字。它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不仅记载着厚重的华夏文化,更是整个华夏民族思想文化的直接体现。因而,汉字不是没有生命的僵硬符号,而是蕴藏着华夏祖先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的文化精灵。“婚娶”是人类生活的大事,作为中华民族一个分支的藏族,它的“婚娶”又有怎样的特点呢?通过对“婚娶”二字的字形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再现藏族的抢婚习俗与文化。
  一、释“婚”
  “婚”字在先秦文献中写作“昏”。如:《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诗·小雅·我行其野》:“昏姻之故。”《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姓之好,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如旧昏媾。”《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注:妻父曰“昏”。)。”《说文解字·日部》:“昏,日冥也。”(《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记作: ,从“日”,从“氐(dǐ)”。“氐”是“低”“下”的意思。合起来表示“日已下沉”。本义:日落黄昏。因古代婚礼是在傍晚举行,故引申为“婚礼”。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卷十二·女部》:“婚,妇家(嫁)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从“女”从“昏”,“昏”亦声。“呼”“昆”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婚:妇家(嫁)也。释亲曰。妇之父为婚。妇之党为婚兄弟。礼:娶妇□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礼谓礼经也。士昏礼曰。凡行事必用昏昕。注曰。用昕使者。用昏壻也。郊特牲曰。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从女昏。昏亦声。呼昆切。十三部。”
  清代王筠《说文句读》:“婚,妇家(嫁)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妇家也。姻,婿家也。妻之父。”
  无论是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还是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及清代王筠《说文句读》,都将“婚”解释为:“妇家也。”然此处之“妇家”,究竟是男子出嫁,还是女子出嫁?学者们各持己见,争执不休。我个人认为“妇家也”应为“妇嫁”之意。主要依据有三个:
  (一)“婚”字构造分析
  从“婚”字的释义可知,“婚”实则为从“女”从“昏”之会意字。《说文解字》中记作: ,而不是 。故“婚”为“妇嫁”之意。
  (二)“婚”为“妇嫁”之文献依据
  1.有上古文化史宝库之美誉的儒家经典《周礼》对“婚”的解释为:“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2.由东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班固据经学辩论结果所撰而成的《白虎通义》认为:“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
  3.被誉为儒家十三经之一,记载着周代的冠、婚、丧、祭、聘等各种礼仪的传统仪礼著作《仪礼》规定:“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隂来,日入三商为昏。”
  三部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均说所娶对象为“妇”,且结婚的时间统一规定为“昏时”,专门记载婚礼仪的《仪礼》更是将“昏时”确定为“日入三商”之时,即太阳落山不久,天将黑之时。
  为何要规定于昏时娶妇呢?《仪礼·士昏礼》中甚至规定迎娶之时所用的马车及所着衣物皆为黑色。郑玄注:“主人爵弁,熏裳,缁袍,从者毕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妇车亦如之,有礻炎 。至于门外。”何以婚礼上皆用“爵弁”、“熏裳”、“缁袍”、“玄端”、“墨车”等黑色之物呢?甚至还要“执烛”马前,如此不便?有学者认为这体现了古人哲学上阳(男)引阴(女)入的天人合一思想。我个人不是很认可这种观点。同样以文献为依据,《礼记》:“婚礼不用乐,幽阴之少也。乐、阳气也,婚礼不贺,人不序也。”婚礼不用乐,认为“乐”乃“阳气”可以理解,可如此喜事何以不贺呢?《易经·屯·六二》:“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寇”“婚”同称便可理解婚礼何以不贺了,实乃当时抢婚的直接表现。既然是“抢”,便得寻一个便于得手之机,而借助暮色便于隐藏自是最好时机,故而“娶妇于昏时”。不少古装电视剧上演恶霸强抢别人妻女之时,总有出手相助之人怒喝:“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抢民女?”以前只从这句话看到,强抢之人的霸道以及出手相助之人的不畏强权。现在从“婚”字之释义,还读出了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抢民女?”实在太过“胆大”,这种“抢”实在太不合时宜。
  二、释“娶”
  《说文·女部》“娶,取妇也。”《说文》记作: 。“取妇”即《说文》对“娶”的完整训释。何为“取”?《说文·又部》:“取,捕取也。”《说文》记作: 。《周礼》记载:“获者取左耳。”古代打仗时,抓住了俘虏或杀死了敌人,割下其左耳以此作为记功凭证。即凭武力获取为“取”之本义。故“娶”之本义便为“以武力获取妇”。这种理解在《春秋左传·桓公》便得到应证,《春秋左传·桓公》详实记载:“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
  然在先秦之时,“娶”、“取”二字不仅均已存在,且在同一部著作《春秋左传》中二字均有“娶妻”之义,故“娶”、“取”二字并非通假字。有学者认为“娶”原作“取”,后来为了区别所“取”之物不为其他,而为女人,故加“女”予以区别,可见当时之女性毫无地位可言,被当做财产争夺。故“娶”、“取”二字为一对古今字。
  对于学者们认为的“娶”原作“取”,二字为一对古今字的说法我不赞同。因为在距今年代久远的先秦时期,二字均已存在,且没有相关材料能证明“取”早于“娶”。所以,我不认为二者是一对古今字。在《春秋左传》中,“取”表“娶妻”义共出现11次。“娶”共出现41次,若“娶”原作“取”,二字为一对古今字,何以在《春秋左传》中“娶”、“取”且均为“娶妻”之义时,从使用频率来看,“娶”的使用频率更高。从语法结构来看,“取”表“娶妻”之义时,“取”后面均接受事对象,故“娶”、“取”二字所用对象实则不同。用“取”表“娶妻”的情况多有掠夺之义。如:   初,郑武公娶于申。——《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椒举娶于申公子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春秋左传·桓公》
  为之娶於齐,而美,公取之。——《左传·桓公十六年》
  子晳怒,既而櫜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左传·昭公元年》
  有学者认为从“取”字能窥见的女性毫无地位可言,被当做财产争夺。这种说法我比较赞同。但我认为不仅“取”字可窥见女性没有地位,“娶”字同样能窥见女性如同财产一般被掠夺。因为无论是“娶”( ),还是“取”( ),甲骨文都有一个人拿着斧头割人之左耳之形。二者的区别仅限于,“娶”在 之下多一个 罢了。如此形象,如此生动鲜活用武力夺取的画面,不难看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妇女的现状实在是无比凄楚可怜。
  在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的《陔馀丛考·劫婚》中记载:“村俗有以婚姻议财不谐而纠众劫女成亲者,谓之‘抢亲’。”可见“抢亲”已成为有文字记录的风俗。
  从“婚”、“娶”二字构造及一些重要文献中,我们看出我华夏祖先确有“抢婚”遗迹,作为中华民族一个分支的藏族,是否也有“抢婚”这一婚俗呢?
  三、藏族文学艺术作品中窥见的抢婚
  (一)《格萨尔》中窥见的抢婚
  《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一部足以与任何世界文化精品相媲美的伟大的长篇英雄史诗。其内容博大精深,不论是研究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还是语言、风俗、婚姻,都不能脱离《格萨尔》。本文要谈藏区婚俗中的一种——抢婚,自然要以这部被誉为人类婚姻史活化石的巨著为研究蓝本。
  在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女性成为战争的导火索,甚至是战争的战利品。格萨尔之妻珠姆,是其幼年时就相恋之人。但格萨尔能迎娶她,却是因为格萨尔赢得了赛马比赛,珠姆作为战利品而成为格萨尔的王妃。后来格萨尔出征魔国时,珠姆又被霍尔国白帐王抢娶为霍尔国王妃。格萨尔冲冠一怒为珠姆,后因格萨尔凭借勇猛与智慧打败白帐王,珠姆才得以回到岭国。格萨尔的次妃梅萨,也被垂涎王妃美色的魔国国王鲁赞抢夺为魔国王妃,为救梅萨,格萨尔与魔国国王鲁赞展开恶战,终于救回梅萨。而松巴国国王之女梅朵措,同样是格萨尔的叔叔晁通用妖术抢娶而来,从而引发“松岭之战”。格萨尔征战获胜后,同样将战败国的女子带回岭国成为王妃,如魔国的阿达拉姆,霍尔国的怯尊姨西。
  (二)藏族《抢亲曲》
  在乐都县成台流传的《抢亲曲》,歌词大胆、直白、真实地唱到:“在万人麋集的赛马会上,夺得第一是人生的光荣!……维护家乡的荣誉,是我们的使命。抢来一位美女,也是全庄的光荣。”
  乐都县成台的《抢亲曲》不仅是当地婚姻习俗的真实再现,而且从《抢亲曲》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女”被当做了财富和荣誉的象征,抢夺美女已然成了一种荣誉。
  四、藏族婚礼的抢婚痕迹
  (一)哭嫁
  哭嫁是一种流传于中国民间,遍及多个民族的婚姻习俗。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婚姻形式由从妻居向从夫居转变之时。婚姻居住形式的转变,反映的是男性女性社会地位和集体利益的变化,故男女双方势必会有尖锐的斗争,这场角逐,最终以男人的胜利告终。然而真正面对男人来“抢妻”之时,被抢之妇女,想到要离开世代居住的氏族,离开朝夕相处的家人,出嫁到陌生的氏族,自然是悲切、伤心的。此时之哭,既是一种反抗,也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既有对家人之不舍,亦有对自己未来之堪忧。后来这种男子在迎娶之时女子的哭闹,凝固为一种礼仪,成为一种婚姻习俗——哭嫁。经过数千年,这种婚俗在演变中得以保存并延续至今。现代社会婚恋自由,结婚之时双方喜不自禁,然而在新郎前来迎娶新娘之时,不论真哭还是假哭,新娘必要嘤嘤小泣,以此表明不舍离开娘家。在今天传统的藏族婚礼上,仍有“哭嫁”的习俗。
  (二)红盖头(布热卡支)
  传统的婚礼,新娘头上都会盖一块别致的大红绸,被称为“红盖头”。现在藏区的农区,在婚礼上,新娘仍有盖“红盖头”的习俗。这种由红色氆氇或头巾制成的“红盖头”,在藏区称为“布热卡支”。婚礼中新娘盖“盖头”最早使于何时,难以考证。唐李冗《独异志》载:在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为繁衍人类,兄妹二人商议结为夫妻,女娲遂结草为扇障面(“扇”音同“苫”,“苫”乃“盖”义),“扇”应该便是“盖头”之最初原型吧。但女娲结草为扇障面而婚毕竟只是传说,不足以作为考证“盖头”出现的最早时间。藏区自何时有新娘在婚礼上盖“红盖头”亦已无从考证,然“布热卡支”自新娘出门到婚礼结束之时方能摘下。为何婚礼上新娘会一直盖着“红盖头”呢?张勃在《红盖头功能解析》一文中对“红盖头”的功能做了阐释:盖头有遮羞、审美、避邪的功能。从“婚”、“娶”二字,我们看到了抢婚习俗的存在,故我认为“盖头”除文化功能外,还有民俗功能,即“盖头”有助于抢婚的完成。因新娘是抢夺而来的,若让其认得归家之路,焉有不返家之理?故在抢夺之时,为其盖上“盖头”,这样新娘不识归家之路,便不得返家。故“红盖头”(布热卡支)是抢婚遗迹的一个体现。
  五、藏族抢婚的原因
  “抢婚”盛行于人类蒙昧时代,是目前学术界较统一的认识。我认为“抢婚”是生产力极为低下之时,极低的生产力使得人成为争夺的重要要素,人不仅能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人还是不同部落力量较量的重要条件。在生产方式落后部落战争频发的上古时代,作为“繁衍”人类的重要要素的妇女,必然同其他财产一样成为争夺的对象。因为部落的兴旺离不开人口的繁殖。从 (家)的构造分析可见,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之时,对人口繁殖的重视。《说文》:“家,居也。从‘宀’(mián),‘豭’(shǐ),省声。”“宀”指“房舍”,“豭”指“猪”。为什么房舍有猪即为家呢?中央音乐学院赵世明教授在《探秘中国汉字》中提出:马、牛、羊、猪、狗、鸡六畜中,鸡为卵生,其余五畜为胎生,因人是胎生,故人们便认为胎生之物更为高级,而这五畜中,猪的生殖能力最强。人们希望家里能人丁兴旺,故由“宀”(mián)和“豭”(shǐ)构成“家”。表明了在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人们对生育后代的乞求。故我认为“抢婚”应在“族外婚”之前就已成为实质婚姻而存在。只是“族外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抢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发展到男人凭力量争夺一切的“族外婚”之时,女性甚至因男人的眼光而赋予了价值的标尺,成为男人的财产,男人尊严的载体,甚至是男人的荣誉、男人的礼物。因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是“抢婚”的根本原因,思想意识的偏差是“抢婚”的重要原因,“族外婚”是“抢婚”发展的直接推动因素。妇女被当做财产抢夺,于妇女来说,这种野蛮的婚姻形式是一种伤害,然“抢婚”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从某方面说,在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的自然存活率低的藏区,“抢婚”实现了异族通婚,这无疑能实现人口优生。
  汉字架起了一座走进华夏祖先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的桥梁。通过对“婚”、“娶”二字的分析,让我们看到在藏族婚姻形式上存在着抢婚习俗。这种习俗虽产生于人类蒙昧时代,适应了社会的发展,然而喜庆的“婚娶”背后,隐藏着的是妇女的血泪。
  ——————————
  参考文献:
  〔1〕王秀梅译注.诗经[M].中华书局,2006.
  〔2〕戴圣.礼记[M].黄山书社,2014.
  〔3〕左丘明.左传[M].九州出版社,1997.
  〔4〕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12.
  〔5〕班固.白虎通义[M].电子书,2011.
  〔6〕王弼等注.易经[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7〕赵翼.陔馀丛考·劫婚[M].中华书局,1963.
  〔8〕梁艳.浅谈《格萨尔王全传》谚语修辞格的运用[J].四川民族学院第三届康巴文化研讨会,2014.
  〔9〕张勃.红盖头功能解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
  (责任编辑 王文江)
其他文献
摘 要:人物塑造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在短篇小说《色·戒》中,张爱玲用或繁或简的笔触塑造出了形形色色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政治背景的人物形象:无论是麻将桌边的太太们,还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青年学生、大小汉奸们,又或是连名字都不曾交代的男主角易先生,他们共同构建了作者笔下腐朽没落的“死亡国度”。王佳芝从迷茫到自我否定,到以生命为代价的逃遁揭示了女性自身的脆弱和悲哀;但她不甘
期刊
摘 要:《狄公案》系列小说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广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其作者高罗佩通过融合中国公案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的创作手法,使该系列小说中的狄公形象成为德与智相结合的新型侦探式官员。   作为“断案”文学,公案小说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与视角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唐传奇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那么在唐传奇以前的公案小说或包含有此类断案因素的文学作品只
期刊
摘 要: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该理论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公示语的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前来中国旅游、投资、经商、考察和交流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为了给这些国外友人在中国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提供便利,体现我国的综合文化素质,一线城市在公共、交通、旅游设施等处使用中英两种
期刊
摘 要: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两宋再到元代,中国传统绘画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从滥觞之起到盛世繁荣,文人画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也为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人画的发展更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所特有的璀璨,中国所特有的这一艺术风格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现象,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土壤所滋生出的独特艺术,高雅而清澈;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河流中的一抹新绿水草,曲静而清幽。   一、中
期刊
摘 要:《女吊》是鲁迅作品中关于复仇主题的又一杰作,“女吊”这一形象在鲁迅笔下意味深长。“女吊”形象的复仇意味在文本中通过作者巧妙的叙述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在论述其复仇意味时也不能忽视其重要的审美感知和文本论述特点。  关键词:女吊;复仇;审美;鲁迅  中图分类号:I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82-02  《女吊》最初发表于1936年10月5日
期刊
摘 要:口译是一门综合艺术,不能孤立片面地仅从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口译课不仅是对学生口译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好口译课,对学生听力、表达、公众演讲、记忆、快速笔记、逻辑思维、知识面以及应变能力等多方面水平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广泛,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专业口译人才数量早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生,虽然语言功底比较扎实,但对口译工作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之一,构建本土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中国日报》社论是对中国国内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进行评析的评述性文章,语言规范,语体与国外英语国家主流媒体社论文章相似,可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以解决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
期刊
摘 要: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者,得益于他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观,认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本质性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正是因为如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顺利地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也为新时期
期刊
摘 要: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最高本体,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依据和终极原因,万物都是凭借了“道”而产生和存在的。道是宇宙的本源,是万物的主宰。庄子提出“道兼于天”、“道载万物”、“道通为一”等观点,为其生态哲学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借鉴庄子的生态哲学思想,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对比古代儒家法家道家三家的治国思想,在肯定其积极影响的同时,提出其对现代法治建设的消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建设法治社会,本文认为应该从批判的角度看待传统文化,加以批判地继承。  关键词:儒家;法家;道家;治国思想;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D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