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创造性思维贯穿到艺术设计中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性思维的科学体系在艺术设计活动中至关重要,我们要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运用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原理进行艺术设计。
  关键词:视觉艺术 教学实践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视觉艺术设计是当代艺术设计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作为艺术教育的前沿课程,应当怎样用科学的眼光审视并把先进的观念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掌握这门学科的问题,就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对自身教学过程中就创新性设计思维领域存在的一些现象谈谈个人看法。
  首先,从概念上讲,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题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容纳如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显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方面,而这两方面都要通过一定的感观和响应的感性特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后者达到审美愉悦。
  针对学生综合使用知识的能力偏低,以及在学习中不能确立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现力,更不能够通过正确分析作品案例、归纳总结经验等等现实存在的问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怎样引导并大力提倡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学习和创作,以此改变原有陈旧的教学体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目标。
  第二,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来说,单元课程的讲解、灌输课程的概念、作业范例标准等,使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在创作思维的过程中,把握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正确运用的同时,更应将几种思维形式相互联系、综合运用,也就是形成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创造之意在于想出新的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做出新的成绩。在实践中我们应敢于提倡学生用新的理念表现新的形式风格,这就需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来实现。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是开拓和创新的,是能动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形式的协调统一,是高效综合运用和不断辩证发展的思维过程,是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性的、产生新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
  第三,创作性思维具备若干基本要素,如求异思维及求同性思维、直接思维和灵感思维,以及创造性想象等等。
  求异性思维又称发散性思维,其特点是从多方面进行,最终达到一个思考的目的,即将各方面的知识加以运用,分析问题、开阔思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我们以人的大脑作为思维的中心点,将思路向外扩散,形成一个发散的网络,思维的线路在发散的过程中并不完全以直线的形式进行,而是不断地探索,寻找新的途径,这样创作的火花就会不断增多,新的构思就会层出不穷。如设计一幅环保公益广告“节约用水”,常规的思维往往是表现干裂的大地、枯萎的树木,但如果展开发散性思维我们往往可以联想得更多。
  求同性思维又称集中性思维,强调的是在某一创作过程中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它是建立在发散性思维之上,并与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它也借助发散性思维找出多个创作触点,提出多种有价值的创作方案,再集中思维,深入整合,使其敏锐的找到切入点。因此只有高度发散、高度集中,二者再反复交替进行,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想象与联想思维的训练,也是设计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是决定艺术创作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设计者的想象力除了天赋之外,后天的训练也是举足轻重的,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有针对性的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类型、手法、想象内涵、形式美感和色彩表现等方面进行训练,并使其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艺术创作的想象能力,让自己的思维遨游于无限的未知世界中。
  很多例子都证明了艺术创作中离不开想象这个心理过程。想象是通过赋予若干对象之间一种微妙关系,从中展开想象而获得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一提到“速度”,人们头脑中会闪现出呼啸而过的飞机、奔驰的列车、自由下落的重物等,随之还会产生“战争”、“爆炸”、“闪光”、“粉碎”等一系列联想。这些联想引导我们去体验它的力度、色彩和线条组合。虽然联想思维的形式往往是快速闪现或是模糊不清的,但设计者却能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及时捕捉而使其成为清晰的视觉形象。
  第四,在视觉设计领域中,尤其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艺术的创作应不断创新,从艺术风格、内涵、形式、表现等诸多方面强调与众不同。它不安于现状、不落俗套,敢于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是视觉设计中非常独特的方法,它强调个性的表现,任何艺术作品,如果没有独特的个性则容易流于平淡、落入俗套。所以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和支持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学实践中标新立异的训练方法很多,例如透视错觉和矛盾空间造型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能力的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
  在日常的艺术创作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接收符合常规的视觉形象而忽视变异,而艺术作品如果看上去总是一板一眼没有变化,便容易令人生厌。在平面设计中,视错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创作思路。如我们在停着的火车上看到另一列刚刚开动的列车时,一时间会误认为是自己所乘的列车开动了,这是人们无感觉上的瞬间错觉现象。缪勒·莱依尔错事图中是两条等长的平行线段,在线段的两端各加上方向相反的引导线,将人的视觉向不同的方向引导,会使人产生上线短下线长的错觉。同样,原本是完全平行的直线分别用不同的线段进行分割交叉排列,由于重复排列的线条导致视觉引导力使人产生了线条排列的方向错位感、不平行感、线段的弯曲感。在教学中强化错视思维的训练,利用线条的方向、线条的穿插、图形大小的对比等方法使人产生非自然的视错觉,达到一种独特而又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
  矛盾空间造型训练是更为复杂的形式之一。矛盾是在平面空间中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主题感幻觉空间,人们观察这种图形时,初看是完全合理的形象,经过仔细观察后又发现许多不合理的矛盾空间形态,如边洛斯三角、矛盾形、斜线交叉不合理形等。矛盾空间形式的应用非常广泛,矛盾空间造型训练的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在理性思考中也具有其趣味性、个性和标新立异的特征。
  第五,在常规教学中,学生思考问题时常常“左思右想”、“旁敲侧击”,这就是侧向思维形式之一。在视觉艺术思维之中,如果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觉而始终不能进入最好创作状态,这时可以让思维向左右发散,或做逆向推理,往往那个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视觉艺术思维的完善和创作的成功。
  逆向思维是超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常规的创作思路有时作业或者作品会缺乏创性,或亦步亦趋,使学生陷入思维的死角,此时应尝试逆向思维的方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开辟新的艺术境界。古希腊神殿中有一个可以同时向两面观看的两面神,而我国罗汉堂中也有个半张笑脸、半张哭脸的济公和尚,人们从这种形象中引申出“两面神思维方法”,依照辩证统一的规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可以在常规思路的基础上作逆向思维,将两种相反的事物结合起来,从中找出规律;也可以按照对立统一的原理,置换主客观条件,使视觉艺术创作达到特殊的效果。
  “多一只眼看世界”,打破常规,向你所接触的事物相反的方向看一看,多找些原因,多问些为什么,就会多一些创作思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运用逆向思维方法,有时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独特艺术效果。
  总之,视觉艺术思维的训练要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智力的角度着眼。每个学生因为智力高低、能力大小不同,所受教育环境的影响以及兴趣方向的不同形成了思维能力、思维效果和思想认识之间的差异,这决定了师生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师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是一种智力相互激励的过程,通过交流,每个同学都会在不同的方面受到启示,在认识上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 肖殿英、李海恒、孔雁冰:《创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第7卷第15期。
  [2] 吴灿:《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讨》,《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第12卷第1期。
  [3] 陈向贵、杨永锋:《创意与创意能力》,《2006年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2006年。
  [4] 王涛:《艺术设计专业的图形设计》,《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第9期。
  [5] 段志刚:《“图形创意”——设计基础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河南教育》,2005年第7期。
  
  作者简介:牛建忠,男,1971—,河北省邢台市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性别问题虽然众所周知、显而易见,但却一直隐藏于男性艺术家轰轰烈烈的艺术“革命”之中。女艺术家表现出一种东方人的温和与含蓄。她们既有以“身体”为寓言的形式,解构和否定传统男性审美中的淑女形象来反抗男权社会的专制,也有从代表女性日常生活经验的女红艺术入手,开拓一种崭新的、具有阴性特质的艺术表现方法,还有一些女性艺术家以女性特有的思维和情感来叙述或者记录女性命运。  关键词:艺
期刊
摘要影片《高兴》讲述了刘高兴等底层小人物“被抛入”到某种“境遇”后的“烦”,在具体阐释这种“烦”时,影片插入大量歌舞剧表演片断,既在内容上与生活本身的“荒诞”相呼应,同时又形成了“陌生化”和“间离效果”。影片《高兴》充满诗意的解脱方式在引起观众思考的同时,也表现出电影在改编上具有超越原著深度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高兴》 存在主义 陌生化 解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当今中国动画存在着浓郁民族风格丢失、动画高端人才缺乏、现代商业运作不成熟、市场流失以及传统名著转型失败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动画的特点以及与日美动画的差距,提出了几点发展中国动画的建议与实现途径,并分析了中国特色动画产业的发展模式,以期建设中国特色的动画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动画 特色 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8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曾经拥有最璀璨的文化,但在近代西方文化的
期刊
摘要本文对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和他的声乐套曲《漂泊艺徒之歌》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从中找出二者的契合点。这种关系的融合对声乐和交响曲的影响如此深远,由此奠定了马勒在音乐史上特殊而重要的位置。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勒,喜欢马勒,并能为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中准确而完美地把握其交响曲中的演唱风格提供一点资料和经验。  关键词:马勒 第一交响曲 漂泊艺徒之歌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肖邦的音乐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同时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格。肖邦继承着古典音乐的优秀传统,同时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大胆创新,其作品渗透着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气息,洋溢着浓郁的斯拉夫民族的性格特征。本文试从肖邦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通过音乐内容和音乐形式两个方面解读其民族风格的表现形式,并对其音乐创作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肖邦 音乐作品 民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英雄交响曲》是德国音乐作曲家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上的一部无比辉煌的作品,它标志着古典主义音乐艺术的一次大变革,成为贝多芬交响曲创作和整个交响曲创作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完全确立了贝多芬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这部交响曲全面而广泛地体现出贝多芬的英雄性构思——革命斗争和胜利的形象。本文结合贝多芬的性格特点和所处时代背景,阐述了《英雄交响曲》的形成,并对这一交响曲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短篇叙事诗《当年惜别吾与君》(When We Two Parted)的十个汉译版本不同程度存在着翻译方面的问题。就汉译英诗的流派来看,不同流派的译风产生不同的译品,但译品的接受性也对译品有一定的制约,这种制约性还存在于译品的用词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时给重译此诗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关键词:拜伦 当年惜别吾与君 翻译版本 读者接受 用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欣赏英文歌曲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提高精神修养,还可以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升英文欣赏艺术的水平。本文以英文歌曲《Tennessee Waltz》(田纳西华尔兹)为代表,从该歌曲的歌词、字词句型、情感、曲风等艺术欣赏角度对这首传世金曲进行赏析。  关键词:英文 歌曲 Tennessee Waltz 欣赏  中图分类号:J652 文献标识码:A    歌曲借助于歌词的叙事
期刊
摘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汉字的书写从单一的实用功能到成为一种造型艺术,源于汉字本身丰富的物象性与意象性。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概称的“书法”一词事实上由两个概念构成,一是“书”,一是“法”,对这两个概念及其结构方式的理解不同,形成了书法创作的不同选择与鉴赏的不同视角,进而成为产生不同书法品类和书法创作流派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汉字 书法 艺术内涵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精神生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文章主要介绍了文化精神生态与设计的艺术化、文化精神生态与设计的人情化与文化精神生态与设计的多样化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一些浅显认识可以为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精神生态 艺术  中图分类号:TU-859 文献标识码:A    环境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