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永涛】2001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现居于上海。2010年参加了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办的“2010新水墨大展:水墨时代”。同年,他又参加了“约翰·莫尔上海当代绘画大奖赛”。2010年底,在上大美院99创意中心举办个展《透过风景》。
绘画作品绝大部分是由视觉感官的刺激引起内心的触动,故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视觉的愉悦,需要的是内心彻底的震撼和悸动。
灰色总是占据我的画面,盘绕在我的脑海,时刻享受它带来的静谧、博大、内敛。老子在《道德经》中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古人追求返璞归真,讲究精神世界的升华与满足,令人神往。而现代人有些本末倒置,一味追逐物质享受,反而精神缺失,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浮躁、躁动的气味充满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悲哀的是我们孩子也不能幸免,导致社会公信力的渐失和道德的畸变,让人隐隐不安。画画对我来说也许是一种表态,一种反思,但它是否能够承载如此沉重的命题不得而知。
风景如此美丽。一切纳入视觉的东西都可以称为风景,可是不知从何时起风景不再美丽。风景不复存在。风景离我们远去。只能告诫自己,时刻用心去感觉风景的存在。
——刘永涛
当代水墨的创新表现,无论是技法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然就思想、美学层面而言,则仍然与传统水墨精神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相对现代水墨而言,当代水墨不仅注重观念的传达与水墨语言的结合,也强调对现实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注重对于装置、影像艺术的借鉴,即水墨成了一种媒介,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水墨的表现领域。
上大美院99创意中心艺术总监马琳对话艺术批评家王南溟
马琳:水墨如何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在作品中体现对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独特认识与理解,是一直在思考着的问题。
王南溟:以水墨表演宇宙哲学和以笔法象征心灵自由是抽象水墨的两个主流,前者以面的形式,而后者以线的形式,前者是泼墨的放大,后者是书法的放大。
马琳:刘永涛属于70后的水墨新一代画家,其作品为我们揭示了当代水墨领域中的各种可能性,力图从当下文化、社会现场中去寻找问题,同时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当代水墨的探索成果。您如何看待他的作品?
王南溟:他的绘画既不是泼墨的放大,也不是书法的放大,甚至于他的作品并不是非要用宣纸和毛笔才能创作,他选择的宣纸、毛笔和水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尝试,因为目前对他来说,用宣纸、毛笔和水墨这种材料能更贴近他所要的效果,这是美术学院美教专业出身的艺术家的又一优势,在各种画种都要涉及到的学习中往往能突破画种的限制,而变得综合性,所以我们在他的绘画面前,看到的首先不是水墨画,而就是绘画,在这些水墨特征不太明显的画面表达上,和宣纸、毛笔和水墨的功能结合得很自然。
马琳:其创作通过表现性的笔触构建了一种模糊的具象图式,体现了一种素朴内敛的个人美学追求。模糊的具象中,是他独特语汇的城市天际符号。
王南溟:是的,他把城市风景——建筑群纳入到画面中,建筑表面的完整性被揭掉,还原为裸露的框架,这就是他绘画中的城市风景,这些建筑框架是在宣纸上用墨线勾勒出来的,由于墨线的书写性,建筑群体积如山水画中的山体皴法那样被皴了出来,不过区别于依山势而作的各种皴法,建筑体的框架结构形成了他的皴法——或可称为纵横皴法重叠的交叉笔触顺着建筑体态排列过去,然后以浅墨色作底色平涂将笔触的建筑体联结起来,并由平涂时宣纸因受水而皱折所形成的肌理增加厚度。
马琳:《能够感觉到的风景》是他近两年来持续创作的系列作品。他以上海城市的建筑、外滩等为主题,明显发挥了水墨画中笔触以及线条的表现力与作用,通过建筑物的空间把水墨的挥洒性得到固定和发挥,从而创造了一种介于平面与深度、具象与表现的视觉空间与图像,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能够感觉到的风景系列。在画面的多维空间中完成了主客观的沟通。
王南溟:在这种沟通中,更多的是主观目击的绘画,而不是玄想的绘画,所以它是生活现场的形式,而不负载任何水墨文化的使命,而且他的绘画也告诉了我们,笔触如何找到它的落脚点,这在笔触已在现代抽象终结时候,点线与新的图式在实践中依然是个难点,这个难点与其说是技术上的,还不如说是认识上的,即这种认识是不利用新的艺术的——只把形式自主的艺术理解成与现实无关,又把与现实有关的艺术等同于苏式现实主义。但当后现代主义的抽象改变了用一个原抽象建构大的宇宙秩序,而用日常经验来区分主观感受的时候,他把水墨的浑洒笔触用建筑体的空间加以稳定,而使画面在平面与深度、表现与排列之间。而使得眼前很具体的建筑物外观被内在地结构化为他的图型,同时也透过了建筑物的表面而获得了画面性。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关于新水墨的评述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格局中,水墨艺术一直面临文化的困境,从事水墨的画家也一直有自己的焦虑。这种整体的困境与焦虑集中表现为:水墨这种中国本土的艺术样式如何能够成为当代艺术表达中有生命力的语言。对于年轻一代的画家来说,更为紧迫的课题是如何能够基于强大的传统积累而超越传统,使水墨语言生发当代的文化新质。在某种程度上,“当代性”业已成为年轻一代画家在学术上的共同目标。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是不放弃水墨的语言而转向其它的媒介领域,而是坚守在水墨的探索中,用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觉。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在艺术上的一些共同特征也就构筑起了一种新的水墨艺术景观。
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使艺术上“代”的承转更加迅速,这必须成为我们观察和认识新一代画家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一代画家受到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导师”们的影响,也更可以看到他们在生活面和关注点上与前辈的差异。他们更多以个性的态度感受外部世界,以个人的生活方式联结生活现实,他们所画的题材也就更具有“个人性”,具有以自我的精神状态为造型依据的特点,由此在形象上有着更多被放大的细节与瞬间,在时空关系上更呈现超现实的梦幻意味,在整体情节中更多流露出偶然性与异样性……在笔墨的探索中,他们的笔墨基调和他们的感受是相同的,不是发自某种理性的传统,而是笔随心运,表现出更尖锐的敏感和直接的感性。尽管水墨工具材料的局限性愈发成为当代表达的难题,但他们信守水墨语言的独特性价值,在这种媒介的局限中探索表现的各种可能性,由此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丰富而新鲜的水墨感受。
绘画作品绝大部分是由视觉感官的刺激引起内心的触动,故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视觉的愉悦,需要的是内心彻底的震撼和悸动。
灰色总是占据我的画面,盘绕在我的脑海,时刻享受它带来的静谧、博大、内敛。老子在《道德经》中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古人追求返璞归真,讲究精神世界的升华与满足,令人神往。而现代人有些本末倒置,一味追逐物质享受,反而精神缺失,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浮躁、躁动的气味充满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悲哀的是我们孩子也不能幸免,导致社会公信力的渐失和道德的畸变,让人隐隐不安。画画对我来说也许是一种表态,一种反思,但它是否能够承载如此沉重的命题不得而知。
风景如此美丽。一切纳入视觉的东西都可以称为风景,可是不知从何时起风景不再美丽。风景不复存在。风景离我们远去。只能告诫自己,时刻用心去感觉风景的存在。
——刘永涛
当代水墨的创新表现,无论是技法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突破。然就思想、美学层面而言,则仍然与传统水墨精神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相对现代水墨而言,当代水墨不仅注重观念的传达与水墨语言的结合,也强调对现实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同时也注重对于装置、影像艺术的借鉴,即水墨成了一种媒介,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水墨的表现领域。
上大美院99创意中心艺术总监马琳对话艺术批评家王南溟
马琳:水墨如何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中,在作品中体现对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独特认识与理解,是一直在思考着的问题。
王南溟:以水墨表演宇宙哲学和以笔法象征心灵自由是抽象水墨的两个主流,前者以面的形式,而后者以线的形式,前者是泼墨的放大,后者是书法的放大。
马琳:刘永涛属于70后的水墨新一代画家,其作品为我们揭示了当代水墨领域中的各种可能性,力图从当下文化、社会现场中去寻找问题,同时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当代水墨的探索成果。您如何看待他的作品?
王南溟:他的绘画既不是泼墨的放大,也不是书法的放大,甚至于他的作品并不是非要用宣纸和毛笔才能创作,他选择的宣纸、毛笔和水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尝试,因为目前对他来说,用宣纸、毛笔和水墨这种材料能更贴近他所要的效果,这是美术学院美教专业出身的艺术家的又一优势,在各种画种都要涉及到的学习中往往能突破画种的限制,而变得综合性,所以我们在他的绘画面前,看到的首先不是水墨画,而就是绘画,在这些水墨特征不太明显的画面表达上,和宣纸、毛笔和水墨的功能结合得很自然。
马琳:其创作通过表现性的笔触构建了一种模糊的具象图式,体现了一种素朴内敛的个人美学追求。模糊的具象中,是他独特语汇的城市天际符号。
王南溟:是的,他把城市风景——建筑群纳入到画面中,建筑表面的完整性被揭掉,还原为裸露的框架,这就是他绘画中的城市风景,这些建筑框架是在宣纸上用墨线勾勒出来的,由于墨线的书写性,建筑群体积如山水画中的山体皴法那样被皴了出来,不过区别于依山势而作的各种皴法,建筑体的框架结构形成了他的皴法——或可称为纵横皴法重叠的交叉笔触顺着建筑体态排列过去,然后以浅墨色作底色平涂将笔触的建筑体联结起来,并由平涂时宣纸因受水而皱折所形成的肌理增加厚度。
马琳:《能够感觉到的风景》是他近两年来持续创作的系列作品。他以上海城市的建筑、外滩等为主题,明显发挥了水墨画中笔触以及线条的表现力与作用,通过建筑物的空间把水墨的挥洒性得到固定和发挥,从而创造了一种介于平面与深度、具象与表现的视觉空间与图像,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能够感觉到的风景系列。在画面的多维空间中完成了主客观的沟通。
王南溟:在这种沟通中,更多的是主观目击的绘画,而不是玄想的绘画,所以它是生活现场的形式,而不负载任何水墨文化的使命,而且他的绘画也告诉了我们,笔触如何找到它的落脚点,这在笔触已在现代抽象终结时候,点线与新的图式在实践中依然是个难点,这个难点与其说是技术上的,还不如说是认识上的,即这种认识是不利用新的艺术的——只把形式自主的艺术理解成与现实无关,又把与现实有关的艺术等同于苏式现实主义。但当后现代主义的抽象改变了用一个原抽象建构大的宇宙秩序,而用日常经验来区分主观感受的时候,他把水墨的浑洒笔触用建筑体的空间加以稳定,而使画面在平面与深度、表现与排列之间。而使得眼前很具体的建筑物外观被内在地结构化为他的图型,同时也透过了建筑物的表面而获得了画面性。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关于新水墨的评述
在当代艺术发展的格局中,水墨艺术一直面临文化的困境,从事水墨的画家也一直有自己的焦虑。这种整体的困境与焦虑集中表现为:水墨这种中国本土的艺术样式如何能够成为当代艺术表达中有生命力的语言。对于年轻一代的画家来说,更为紧迫的课题是如何能够基于强大的传统积累而超越传统,使水墨语言生发当代的文化新质。在某种程度上,“当代性”业已成为年轻一代画家在学术上的共同目标。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是不放弃水墨的语言而转向其它的媒介领域,而是坚守在水墨的探索中,用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觉。作为一个整体,他们在艺术上的一些共同特征也就构筑起了一种新的水墨艺术景观。
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使艺术上“代”的承转更加迅速,这必须成为我们观察和认识新一代画家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一代画家受到他们直接或间接的“导师”们的影响,也更可以看到他们在生活面和关注点上与前辈的差异。他们更多以个性的态度感受外部世界,以个人的生活方式联结生活现实,他们所画的题材也就更具有“个人性”,具有以自我的精神状态为造型依据的特点,由此在形象上有着更多被放大的细节与瞬间,在时空关系上更呈现超现实的梦幻意味,在整体情节中更多流露出偶然性与异样性……在笔墨的探索中,他们的笔墨基调和他们的感受是相同的,不是发自某种理性的传统,而是笔随心运,表现出更尖锐的敏感和直接的感性。尽管水墨工具材料的局限性愈发成为当代表达的难题,但他们信守水墨语言的独特性价值,在这种媒介的局限中探索表现的各种可能性,由此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丰富而新鲜的水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