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实主义是历久弥新的议题。取向、语态、现照、批评的暧昧性,是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基本问题。自反中自足以及开拓球土现实空间的再出发;跨越典型化疆界以及重塑现实主义抱负的涅槃,不仅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而且有助于重塑大叙事,以表达当下中国人的现实与理想、困境与抗争、价值立场与价值追求,从而为人类现实生活议题提供有意义的表达和思考。
【关键词】现实主义 自足与自反 球土现实空间 主题剧
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主义,呈现出多重面貌。80年代初中期,“以启蒙意识为主调,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创作观。实现了对新时期现实生活的全方位的折射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辅助建构。”其现实主义特征为:“以人道主义、人性探讨为重点,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以国家民族关怀的宏大叙事为主调”。90年代,受市场经济及消费文化的影响。现实主义呈衰退之势。新世纪以来,影视剧发展趋向多元,现实题材呈回潮之势。对这一回潮之势,既需要热切地肯定,更需要理性地探讨。本文认为: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主义议题。主要不是回归。而是“涅槃”与再出发。
一 现实主义:历久弥新的议题
1、历时性与共时性
在西方,“现实主义概念,最初是植根于‘模仿’这一古希腊经典美学基础之上的。只是到了19世纪。当它进入到人物的和叙事的艺术中被用来表述一种致力于对当时的世界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精确描述的艺术运动时,它才获得标志性的发展”。并且成为崇高的艺术精神、经典的创作风范。20世纪以来,新的哲学和艺术思潮不断出现,并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体验和表达:影视艺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叙事艺术的范畴:电子传媒的发展使文化艺术逐步大众化、市场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对经典现实主义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一方面促进了现实主义的多元化发展。在当代经典影视作品中(如《楚门的世界》、《撞车》等),现实主义实际上已和许多艺术潮流、与大众文化水乳交融。
我国历来有青睐现实主义的传统。从《诗经》的现实主义源头,到明清的世情、讽谏小说,历史可谓悠久。20世纪初。启蒙的需要,“为人生”。成为“五四”时期文学艺术的重要立场,甚至是以娱乐为主的电影的重要立场;抗战救亡的需要。使传统的文学、戏剧艺术和新兴的电影艺术都密切关注和反映现实人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直是其主流。电视剧从诞生开始,就天然地纳入这一主流。但是,我国现实主义传统中,教化与载道的色彩浓于批判、反思色彩: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多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宏观的社会历史叙事多于微观的当下人生叙事。坚守恩格斯倡导的典型论,并以此来衡量现实主义的水准。结果是:维护了现实主义的纯洁性,却影响了现实主义的多元发展。并使之与其他艺术潮流交融度较低。
2、可辨性与不可辨性
在中西方都曾出现过被世人公认、研究者青睐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对这些作品的基本特征的归纳,对作者而言成为创作成规。对受众而言成为接受经验,并使现实主义具有精神和风格的可辨性。精神的可辨性有;对社会环境深刻的洞察,深切的人文关怀;对现实问题尖锐的批判等:风格的可辨性有;题材贴近生活:人物“被嵌置于一个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总体现实之内”;全知全能的客观视点:叙事完整、连贯,事出有因并“全面呈现影响生活的所有因素”;逼真展现人物心理、外貌以及细节等。然而“承认现实主义有文学和语言方面的可辨认的特点就是承认现实主义也基于成规,这就破坏了现实主义的自诩:直接呈现现实而不经任何中介。”可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静止和僵化的体现。动态的、发展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的不可辨性,如以清晰可辨的特征为参照不符合之,因而不可辨:刚刚萌芽出现的新现象新形式,难以揭示和归纳其特征,因而不可辨。
20世纪以来,经典的、可辨性的现实主义似乎在衰退。不可辨性的现实主义却纷繁沓至,这就需要对现实主义问题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和主张陌生化离间效果的戏剧家布莱希特。曾就之进行过辩论。卢卡奇坚持现实主义作品要通过典型化的人物描绘表现社会的全部。“布莱希特认为,黏附于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僵化形式,无疑反映了一种怀旧倾向。因为,时代的改变要求着表述方式的改变。布莱希特召唤一种碎片式的、带有距离感的‘中断性的戏剧’,以培育一种审美距离。”相对于卢卡奇坚守的现实主义立场,布莱希特的追求,使现实主义特征相对变得不可辨。在影视艺术中,也始终存在可辨和不可辨的现实主义。前者如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等,它们对逼真性提出了更强烈的要求;后者如超现实主义等,追求用富有灵感的表达反映本质的现实真实。
3、自足性与自反性
当今,现实主义置身于多元文化环境中,要像19世纪那样成为艺术主流几乎不可能;要追求现实主义的自足性,即上述可辨的现实主义的种种特征和性质(精神和时代特征、批判性质、全知视点、逼真性)等,也是勉为其难。现实主义尤其遭到自反性艺术运动的抵制。“‘自反性’一词代表了一种非再现性的、超越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认为“艺术的发展必然意味着与现实主义的脱离。”波及到电影艺术中,就形成形式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和现实主义理论二者表面的冲突,恰好掩盖了它们巨大的共同点。两种观点都是本质主义的和排他性的。它们的本质主义表现在它们都将自己热衷的美学看成完全揭示了其媒介的内在潜力;而它们的排他性表现在,它们认为理论工作者们必须在不同的美学之间进行选择。它们为美学的多元性,或共存于一部影片中的现实和反现实风格的相互兼容关系,留下了很小的空间。”对于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而言,过于执着地追求现实主义的自足性,而排斥自反性,一定程度上是自绝生路。承认不同风格可以相互兼容,甚至相反的风格也可以兼容,处理好自足与自反的辩证关系,在自足中自反,在自反中自足。现实主义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4、客观性与主观性
对可辨的、自足的现实主义而言,客观性是灵魂。而一切带有主观性的观念、主题等都必须基于事实和细节的客观描绘,不能先行和凸现。这一成规事实上已经遭遇解构。其一,20世纪以来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反映有向内倾的趋势,导致心理现实主义的出现。其心理描绘和分析,更多的是主观反映而非精确的客观描绘。其二,反映观和建构观并存,自反性和现实主义并不完全对立,许多作品“既是自反性的同时又是现实主义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既阐明了其作品由此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日常生活现实,同时提醒了读者/观众关于他们作品自身的建构性质。”其三,电子媒介技术能对从未发生的事件进行写实模拟,可以对图像进行合成。拟像世界和真实世界变得模糊,这使逼真性和假定的关系异 常微妙。对于影视艺术而言“一方面是模仿,是再现;另一方面,它也是表述,是处于社会具体位置中的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一种语境化的对话艺术”。对现实主义问题的追问。重点已经从再现真实了吗?转移到这代表的是哪一种社会声音和话语。从以上几点看,现实主义的客观性,也是具有很强主观性的客观性。
二、暧昧性: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表现
特定的历史原因,形成现实主义在我国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也形成对现实主义刻板的威见和成规,进而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对现实主义议题进行多元思考和认识,使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表现呈现暧昧性。
1、取向的暧昧性
我国虽然有青睐现实主义的传统,但历史上教化与载道的色彩浓于批判、反思色彩: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多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宏观的社会历史叙事多于微观的当下人生叙事。而前者正是改革开放以后,渴望当下叙事、个体关怀和多元意识形态的大众有所抵触。因此。有意识地回避主流意识形态,回避大叙事追求小叙事,题材选择边缘化。现实呈现琐屑化,并以煽情代替对现实的叩问,就成为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基本取向。取可辨性现实主义风格,淡化可辨性现实主义精神。回避不可辨性的现实主义探索。暧昧的取向,使当下较为重大的现实议题很少在影视剧中有所表现。不能像美剧那样将现实主义内化为最重要的创作思想,并及时创作反映当下重大现实的作品,如“9.11”之后的《24小时》、卡特里娜飓风后的《寻人密探组》。
2、语态的暧昧性
当今,影视文化语境复杂而多元。如何看待影视剧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如何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种种困惑。造成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语境的多重性,进而造成其语态的暧昧性。这里的语态特指传播者、创作者的叙述态度。综观当下的影视剧,武侠、青春偶像、侦探等类型剧作往往以大众文化的娱乐语态为主;有时间跨度的现实题材剧作如《闯关东》、《戈壁母亲》等往往具有反思语态;历史题材剧作有戏说语态和文人语态。而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似乎将上述语态杂糅。其语态的暧昧体现在,表现复杂而充满矛盾的现实人生时。以泛娱乐化、泛喜剧化的叙述态度,柔化现实社会的矛盾,弱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语态的暧昧进而造成多种元素和表述方式的外在拼贴。既难以维护现实主义的纯洁性,又难以体现现实主义的多元化,使现实主义精神与其他艺术潮流的交融流于表面。
3、观照的暧昧性
中国历来有托物言志、以史论今等曲径通幽的艺术策略。面对现实,影视剧创作也往往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不愿面对敏感社会问题,勉强面对时,往往避重就轻、绕道而行。这就是历史题材影视剧一直比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品质更高的原因。这种厚古薄今的选择,就创作者而言,既可以曲折地表达当下话语,承载创作主体的独特思想,对历史进行当代书写,又可以规避现实的质疑和拷问:就现实观照而言,可能就是欲说还休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厚古薄今式的曲径通幽策略又进而延伸为厚家庭题材薄社会题材、厚农村题材薄都市题材,因为前者对现实观照的尖锐性、敏感性、前沿性可能要弱于后者。因此。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在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中是稀缺的或是稀释的。所以,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真正具有严肃的现实主义力度和深度的电视剧尚未出现。”
4、批评的暧昧性
创作和批评缺乏默契以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既影响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认识也影响对大众文化的多元认识,进而影响对当下题材影视剧的批评阐释。似乎大众文化就等同于世俗性、娱乐性、个体空间性;似乎现实主义就等同于精英性、教化性、社会历史性、反思性。在批评和阐释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时,嗳昧性表现是:其一,缺乏多元性的现实主义认识,套用已成成规的批评话语,不能准确揭示作品的面貌。其二,要么将现实主义泛化,只要是现实题材的作品。都冠以现实主义之名;要么将现实主义神圣化,将现实主义排斥在大众文化之外,对当下题材作品中新的现实主义苗头不予认同或视而不见。其三,趋从于当今大众文化的强劲势头,对当下现实题材作品中的大众文化元素特别敏感,给予比较充分的阐释,而有意无意地回避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命题,使本就语态杂糅和暧昧的现实主义元素被遮蔽。以电影导演张一白的艺术实践为例:他有一个重庆三部曲的创作计划。目的是把镜头对准曾经有过辉煌的工业区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欲望。第一部《好奇害死猫》,是在悬疑、爱情的框架中。表现城市的欲望和阶层的对立。但是批评只看到悬疑等商业元素,看不到现实主义的表达和思考。张一白很困惑:似乎商业片中就不配有现实主义,好就再拍一个片子,就是第二部《秘岸》。商业元素少了,但是票房惨败。张一白的实践和困惑,也是致力于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者们的困惑。缺少大众文化元素,票房和收视率受影响,有了大众文化元素,现实的思考和表达又被遮蔽。
三、涅槃与再出发: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议题
面对历久弥新的现实主义,以及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表现,当下题材影视剧的现实主义需要涅槃与再出发:
1 再出发:在自反中自足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艺术特征和需求。相对统一的文化,是产生史诗的土壤:尖锐的社会冲突、集中的意识形态,原始积累、垄断资本、计划经济等是产生现实主义的土壤;20世纪后期直到当下,多元意识形态,自由经济、跨国贸易等,使文化艺术的土壤发生变化,现实主义的纯粹性和自足性受到挑战。其纯粹性,也主要是就关心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对人的前途命运深切关怀的精神而言;其自足性中也必然要含有自反性。缺乏自反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很难成为自足的现实主义作品。
以《士兵突击》为例,首先就有现代主义命题对传统现实主义命题的自反。从国家民族关怀转向个人关怀;从关注军队建设转向关注个体人格建设;从单一的集体认同转向集体和个人的双重认同;从追求他者认同如父亲、七连、老A的认同到追求自我认同;从关注人的意志到关注人的心态;从缓解生存的焦虑到缓解意义的焦虑。如五班缓解的是空虚的焦虑,钢七连缓解的是做军人的焦虑,老A缓解的是做人的焦虑。其次有超现实叙事对现实叙事的自反。如果说许三多在五班和钢七连的经历是现实叙事,而在特种部队的经历则是类似于神话的奇观叙事。如果说许三多在五班、钢七连的成长是事实层面的叙事,而在特种部队的成长则是超现实的哲理层面的叙事。如果说许三多在钢七连锻造出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是现实境界的话。而老A袁朗追求的不抛弃不放弃则是超现实的境界。再次有符号化、极致化假定对逼真性的自反。围绕在许三多身边的四大金刚,从外在的年轻俊朗,到内在气质的不可多得,如厚道义 气的史今、阳刚率直的高城、刚毅忠诚的伍六一、睿智执着的袁郎,在符号化、极致化的假定中求真。《士兵突击》的成功,不是简单的现实主义的回归,它是现实主义在自反中的自足。可见,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在自反中自足的作品。只有在自反中自足,才能使现实主义与其他文化艺术潮流,不再是组装和拼贴而是水乳交融。
2、涅槃:跨越典型化疆界
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一个艰难的涅槃,是对典型化的跨越。典型化的主要命题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以及二者的关系。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至高但又易导致僵化的境界。当下的现实环境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某种不确定和不安表明有关现实之。性质的某种不言而喻的公认已经消失。对于现实主义的讨论始于我们不再自信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之时。”当下现实虽然有全球化、市场经济等大背景,但已不具备诸如抗战、土改、大跃进、文革这样不言而喻的公认性。生活脉搏的驳杂,以及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的驳杂,需要跨越典型环境的疆界,以及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疆界。以多姿的、有深度的、有力度的,但千差万别的个性化图景来复合出现实面貌,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否则,极易将复杂而微妙的现实简单化,极易以所谓一代人或一群人的集体意识遮蔽鲜活而丰富的现实图景和生存体验。
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现实主义电影有两极,一极是对现实表象的还原,及“现实纪录”。一极是将现实的内部结构再现,及“现实美学”。对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而言,跨越典型化疆界的个性化图景,包括个性化的现实故事图景和个性化的表现图景。前者更多属于“现实纪录”的范畴,后者更多地属于“现实美学”的范畴。从我国影视剧的现实表现来看。个性化表现的“现实美学”的追求尤其迫切。电影局副局长张宏生感叹。我们为何没有《美丽人生》这样极富个性的作品,原因是我们受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模式的限制,想象力没有打开。集中营里的惨剧,成为游戏,无论如何都不具有二战现实的典型性。而《美丽人生》的想象力,正是来源于对典型化的超越。影视剧对当下现实的表现。不缺乏现实表象的还原及“现实纪录”的能力。但缺乏现实内部结构再现及“现实美学”的能力。突破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模式,跨越典型化的疆界,能从本质上获得再现现实内部结构的“现实美学”能力。获得多元发展的能力。
3、再出发:开拓球土现实空间
本土现实,历来是现实主义的表现空间。但当下“我们可以说进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本土和全球之间异常混杂又异常微妙的时期。我们在全球位置的改变恰好意味者我们面临一个有关我们自己想象的生成。过去有关我们之间和世界之间的痛苦而焦虑的‘本土或全球’的二元对立关系,似乎被一个新出现的‘本土即全球’的新的文化形象和想象所替代”。“本土或全球的问题开始转变为一个本土即全球的新的问题”。因此,用人类价值来观照自身的现实:在表现自身现实时加注人类问题的思考,提供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意义的价值观、生存体验和生活智慧,是当下题材影视剧现实主义精神的再出发。
以《金婚》为例,它用原汁原味表现本土原生态的婚姻状态,以及中国人注重家庭的生存理念,呼唤婚姻价值的回归。如果从展现本土现实来看,确实真实、细腻、温馨。但如果从输出对人类有意义的生存智慧来看,则少有建树。剧中男女主人公磕磕绊绊迈入金婚,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包容和隐忍,甚至是从一而终的生命意识。主人公爱的能力并没有提高、爱的境界和智慧也并没有升华。再以《漂亮的事》为例,它表现了老工业区几代人特别是青年一代振兴国企的努力。其中,女工程师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无偿奉献给企业,这也许是真实表现工人阶级伟大精神的代代传承,是本土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但从当今的现实空间看,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电视剧中歌颂了传统的无偿奉献精神,但没有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新价值观。局限在这样的现实空间中。既不利于现实深度的开掘。也不利于我们自身新的文化形象的生成。对人类合理生存方式、态度、情怀的形成,有所建树的作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才有资格进入全球文化传播链。开拓球土化的现实空间,不仅仅是选择国际化演员,配置不同肤色的角色。而是要选择与时俱进的现实题材,并用人类发展的价值观来观照现实题材。
4、涅槃:重塑现实主义抱负
如前所述,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充满变量和不可知的因素,现实的问题和困惑越来越多且接应不暇。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基认为: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首先必须深入地挖掘生活,找出新的见解、新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创造出一个故事载体,向一个越来越不可知的世界来表达我们的理解”。客观反映已然不再是现实主义的唯一抱负。对现实进行前瞻性以及形而上思考;表达一种社会声音和话语;表达对现实独特的理解,成为要重塑的现实主义抱负。
在2007年的广播电影电视论坛上,就“中国电视剧如何准确地反映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之议题,赵宝刚导演,提出了主题式“电视剧”的创作思路。主题剧是按主题或话题诠释的需要而展开剧情,而不是由剧情的发展而透现主题,如美剧中的《绝望的主妇》等。主题剧有助于对当今中国最新的、最具时代特色的、最能体现当代意义的现实生活进行恰当而充分的呈现和诠释。主题剧,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拒绝主题先行之成规的突破;主题剧节奏快、信息量大。很适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人的需求,对拓展影视剧的传播功能也具有意义;主题剧不是违背了而是深化了现实主义精神。主题剧的理念。能促进影视剧创作有鲜明的现实意识、社会意识、人生意识。目前现实题材的影视剧特别是电影。多是在类型(爱情、悬疑、涉案等)框架中的现实呈现,其现实表达和思考往往被遮蔽。依托清晰的主题框架,主题剧反而可以在具体的叙述中融入丰富的类型元素和表现手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取向、语态、观照以及批评上的暧昧问题。
结语
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主义议题,不仅是回归更是涅槃与再出发。自反中自足以及开拓球土现实空间的再出发:跨越典型化疆界以及重塑现实主义抱负的涅槃,有助于解决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其取向、语态、观照和批评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重塑大叙事,以表达当下中国人的现实与理想、困境与抗争、价值立场与价值追求,从而丰富人类生存图景,为人类现实生活议题提供有意义的表达和思考。
【关键词】现实主义 自足与自反 球土现实空间 主题剧
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主义,呈现出多重面貌。80年代初中期,“以启蒙意识为主调,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创作观。实现了对新时期现实生活的全方位的折射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辅助建构。”其现实主义特征为:“以人道主义、人性探讨为重点,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主导,以国家民族关怀的宏大叙事为主调”。90年代,受市场经济及消费文化的影响。现实主义呈衰退之势。新世纪以来,影视剧发展趋向多元,现实题材呈回潮之势。对这一回潮之势,既需要热切地肯定,更需要理性地探讨。本文认为: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主义议题。主要不是回归。而是“涅槃”与再出发。
一 现实主义:历久弥新的议题
1、历时性与共时性
在西方,“现实主义概念,最初是植根于‘模仿’这一古希腊经典美学基础之上的。只是到了19世纪。当它进入到人物的和叙事的艺术中被用来表述一种致力于对当时的世界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精确描述的艺术运动时,它才获得标志性的发展”。并且成为崇高的艺术精神、经典的创作风范。20世纪以来,新的哲学和艺术思潮不断出现,并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观察、体验和表达:影视艺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叙事艺术的范畴:电子传媒的发展使文化艺术逐步大众化、市场化。这一系列的变化,一方面对经典现实主义理论与实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一方面促进了现实主义的多元化发展。在当代经典影视作品中(如《楚门的世界》、《撞车》等),现实主义实际上已和许多艺术潮流、与大众文化水乳交融。
我国历来有青睐现实主义的传统。从《诗经》的现实主义源头,到明清的世情、讽谏小说,历史可谓悠久。20世纪初。启蒙的需要,“为人生”。成为“五四”时期文学艺术的重要立场,甚至是以娱乐为主的电影的重要立场;抗战救亡的需要。使传统的文学、戏剧艺术和新兴的电影艺术都密切关注和反映现实人生;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直是其主流。电视剧从诞生开始,就天然地纳入这一主流。但是,我国现实主义传统中,教化与载道的色彩浓于批判、反思色彩: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多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宏观的社会历史叙事多于微观的当下人生叙事。坚守恩格斯倡导的典型论,并以此来衡量现实主义的水准。结果是:维护了现实主义的纯洁性,却影响了现实主义的多元发展。并使之与其他艺术潮流交融度较低。
2、可辨性与不可辨性
在中西方都曾出现过被世人公认、研究者青睐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对这些作品的基本特征的归纳,对作者而言成为创作成规。对受众而言成为接受经验,并使现实主义具有精神和风格的可辨性。精神的可辨性有;对社会环境深刻的洞察,深切的人文关怀;对现实问题尖锐的批判等:风格的可辨性有;题材贴近生活:人物“被嵌置于一个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总体现实之内”;全知全能的客观视点:叙事完整、连贯,事出有因并“全面呈现影响生活的所有因素”;逼真展现人物心理、外貌以及细节等。然而“承认现实主义有文学和语言方面的可辨认的特点就是承认现实主义也基于成规,这就破坏了现实主义的自诩:直接呈现现实而不经任何中介。”可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静止和僵化的体现。动态的、发展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的不可辨性,如以清晰可辨的特征为参照不符合之,因而不可辨:刚刚萌芽出现的新现象新形式,难以揭示和归纳其特征,因而不可辨。
20世纪以来,经典的、可辨性的现实主义似乎在衰退。不可辨性的现实主义却纷繁沓至,这就需要对现实主义问题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和主张陌生化离间效果的戏剧家布莱希特。曾就之进行过辩论。卢卡奇坚持现实主义作品要通过典型化的人物描绘表现社会的全部。“布莱希特认为,黏附于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僵化形式,无疑反映了一种怀旧倾向。因为,时代的改变要求着表述方式的改变。布莱希特召唤一种碎片式的、带有距离感的‘中断性的戏剧’,以培育一种审美距离。”相对于卢卡奇坚守的现实主义立场,布莱希特的追求,使现实主义特征相对变得不可辨。在影视艺术中,也始终存在可辨和不可辨的现实主义。前者如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等,它们对逼真性提出了更强烈的要求;后者如超现实主义等,追求用富有灵感的表达反映本质的现实真实。
3、自足性与自反性
当今,现实主义置身于多元文化环境中,要像19世纪那样成为艺术主流几乎不可能;要追求现实主义的自足性,即上述可辨的现实主义的种种特征和性质(精神和时代特征、批判性质、全知视点、逼真性)等,也是勉为其难。现实主义尤其遭到自反性艺术运动的抵制。“‘自反性’一词代表了一种非再现性的、超越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认为“艺术的发展必然意味着与现实主义的脱离。”波及到电影艺术中,就形成形式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和现实主义理论二者表面的冲突,恰好掩盖了它们巨大的共同点。两种观点都是本质主义的和排他性的。它们的本质主义表现在它们都将自己热衷的美学看成完全揭示了其媒介的内在潜力;而它们的排他性表现在,它们认为理论工作者们必须在不同的美学之间进行选择。它们为美学的多元性,或共存于一部影片中的现实和反现实风格的相互兼容关系,留下了很小的空间。”对于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而言,过于执着地追求现实主义的自足性,而排斥自反性,一定程度上是自绝生路。承认不同风格可以相互兼容,甚至相反的风格也可以兼容,处理好自足与自反的辩证关系,在自足中自反,在自反中自足。现实主义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4、客观性与主观性
对可辨的、自足的现实主义而言,客观性是灵魂。而一切带有主观性的观念、主题等都必须基于事实和细节的客观描绘,不能先行和凸现。这一成规事实上已经遭遇解构。其一,20世纪以来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反映有向内倾的趋势,导致心理现实主义的出现。其心理描绘和分析,更多的是主观反映而非精确的客观描绘。其二,反映观和建构观并存,自反性和现实主义并不完全对立,许多作品“既是自反性的同时又是现实主义的,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既阐明了其作品由此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日常生活现实,同时提醒了读者/观众关于他们作品自身的建构性质。”其三,电子媒介技术能对从未发生的事件进行写实模拟,可以对图像进行合成。拟像世界和真实世界变得模糊,这使逼真性和假定的关系异 常微妙。对于影视艺术而言“一方面是模仿,是再现;另一方面,它也是表述,是处于社会具体位置中的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一种语境化的对话艺术”。对现实主义问题的追问。重点已经从再现真实了吗?转移到这代表的是哪一种社会声音和话语。从以上几点看,现实主义的客观性,也是具有很强主观性的客观性。
二、暧昧性: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表现
特定的历史原因,形成现实主义在我国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也形成对现实主义刻板的威见和成规,进而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对现实主义议题进行多元思考和认识,使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表现呈现暧昧性。
1、取向的暧昧性
我国虽然有青睐现实主义的传统,但历史上教化与载道的色彩浓于批判、反思色彩:对国家民族的关怀多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宏观的社会历史叙事多于微观的当下人生叙事。而前者正是改革开放以后,渴望当下叙事、个体关怀和多元意识形态的大众有所抵触。因此。有意识地回避主流意识形态,回避大叙事追求小叙事,题材选择边缘化。现实呈现琐屑化,并以煽情代替对现实的叩问,就成为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基本取向。取可辨性现实主义风格,淡化可辨性现实主义精神。回避不可辨性的现实主义探索。暧昧的取向,使当下较为重大的现实议题很少在影视剧中有所表现。不能像美剧那样将现实主义内化为最重要的创作思想,并及时创作反映当下重大现实的作品,如“9.11”之后的《24小时》、卡特里娜飓风后的《寻人密探组》。
2、语态的暧昧性
当今,影视文化语境复杂而多元。如何看待影视剧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如何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种种困惑。造成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语境的多重性,进而造成其语态的暧昧性。这里的语态特指传播者、创作者的叙述态度。综观当下的影视剧,武侠、青春偶像、侦探等类型剧作往往以大众文化的娱乐语态为主;有时间跨度的现实题材剧作如《闯关东》、《戈壁母亲》等往往具有反思语态;历史题材剧作有戏说语态和文人语态。而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似乎将上述语态杂糅。其语态的暧昧体现在,表现复杂而充满矛盾的现实人生时。以泛娱乐化、泛喜剧化的叙述态度,柔化现实社会的矛盾,弱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思。语态的暧昧进而造成多种元素和表述方式的外在拼贴。既难以维护现实主义的纯洁性,又难以体现现实主义的多元化,使现实主义精神与其他艺术潮流的交融流于表面。
3、观照的暧昧性
中国历来有托物言志、以史论今等曲径通幽的艺术策略。面对现实,影视剧创作也往往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不愿面对敏感社会问题,勉强面对时,往往避重就轻、绕道而行。这就是历史题材影视剧一直比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品质更高的原因。这种厚古薄今的选择,就创作者而言,既可以曲折地表达当下话语,承载创作主体的独特思想,对历史进行当代书写,又可以规避现实的质疑和拷问:就现实观照而言,可能就是欲说还休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厚古薄今式的曲径通幽策略又进而延伸为厚家庭题材薄社会题材、厚农村题材薄都市题材,因为前者对现实观照的尖锐性、敏感性、前沿性可能要弱于后者。因此。敢于直面人生,敢于正视现实的精神,在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中是稀缺的或是稀释的。所以,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认为“真正具有严肃的现实主义力度和深度的电视剧尚未出现。”
4、批评的暧昧性
创作和批评缺乏默契以及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既影响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认识也影响对大众文化的多元认识,进而影响对当下题材影视剧的批评阐释。似乎大众文化就等同于世俗性、娱乐性、个体空间性;似乎现实主义就等同于精英性、教化性、社会历史性、反思性。在批评和阐释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时,嗳昧性表现是:其一,缺乏多元性的现实主义认识,套用已成成规的批评话语,不能准确揭示作品的面貌。其二,要么将现实主义泛化,只要是现实题材的作品。都冠以现实主义之名;要么将现实主义神圣化,将现实主义排斥在大众文化之外,对当下题材作品中新的现实主义苗头不予认同或视而不见。其三,趋从于当今大众文化的强劲势头,对当下现实题材作品中的大众文化元素特别敏感,给予比较充分的阐释,而有意无意地回避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命题,使本就语态杂糅和暧昧的现实主义元素被遮蔽。以电影导演张一白的艺术实践为例:他有一个重庆三部曲的创作计划。目的是把镜头对准曾经有过辉煌的工业区普通人的生活、困境和欲望。第一部《好奇害死猫》,是在悬疑、爱情的框架中。表现城市的欲望和阶层的对立。但是批评只看到悬疑等商业元素,看不到现实主义的表达和思考。张一白很困惑:似乎商业片中就不配有现实主义,好就再拍一个片子,就是第二部《秘岸》。商业元素少了,但是票房惨败。张一白的实践和困惑,也是致力于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创作者们的困惑。缺少大众文化元素,票房和收视率受影响,有了大众文化元素,现实的思考和表达又被遮蔽。
三、涅槃与再出发: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议题
面对历久弥新的现实主义,以及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表现,当下题材影视剧的现实主义需要涅槃与再出发:
1 再出发:在自反中自足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艺术特征和需求。相对统一的文化,是产生史诗的土壤:尖锐的社会冲突、集中的意识形态,原始积累、垄断资本、计划经济等是产生现实主义的土壤;20世纪后期直到当下,多元意识形态,自由经济、跨国贸易等,使文化艺术的土壤发生变化,现实主义的纯粹性和自足性受到挑战。其纯粹性,也主要是就关心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对人的前途命运深切关怀的精神而言;其自足性中也必然要含有自反性。缺乏自反的现实主义作品,也很难成为自足的现实主义作品。
以《士兵突击》为例,首先就有现代主义命题对传统现实主义命题的自反。从国家民族关怀转向个人关怀;从关注军队建设转向关注个体人格建设;从单一的集体认同转向集体和个人的双重认同;从追求他者认同如父亲、七连、老A的认同到追求自我认同;从关注人的意志到关注人的心态;从缓解生存的焦虑到缓解意义的焦虑。如五班缓解的是空虚的焦虑,钢七连缓解的是做军人的焦虑,老A缓解的是做人的焦虑。其次有超现实叙事对现实叙事的自反。如果说许三多在五班和钢七连的经历是现实叙事,而在特种部队的经历则是类似于神话的奇观叙事。如果说许三多在五班、钢七连的成长是事实层面的叙事,而在特种部队的成长则是超现实的哲理层面的叙事。如果说许三多在钢七连锻造出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是现实境界的话。而老A袁朗追求的不抛弃不放弃则是超现实的境界。再次有符号化、极致化假定对逼真性的自反。围绕在许三多身边的四大金刚,从外在的年轻俊朗,到内在气质的不可多得,如厚道义 气的史今、阳刚率直的高城、刚毅忠诚的伍六一、睿智执着的袁郎,在符号化、极致化的假定中求真。《士兵突击》的成功,不是简单的现实主义的回归,它是现实主义在自反中的自足。可见,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是在自反中自足的作品。只有在自反中自足,才能使现实主义与其他文化艺术潮流,不再是组装和拼贴而是水乳交融。
2、涅槃:跨越典型化疆界
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一个艰难的涅槃,是对典型化的跨越。典型化的主要命题是典型环境、典型人物以及二者的关系。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至高但又易导致僵化的境界。当下的现实环境充满复杂性、不确定性。“某种不确定和不安表明有关现实之。性质的某种不言而喻的公认已经消失。对于现实主义的讨论始于我们不再自信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之时。”当下现实虽然有全球化、市场经济等大背景,但已不具备诸如抗战、土改、大跃进、文革这样不言而喻的公认性。生活脉搏的驳杂,以及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的驳杂,需要跨越典型环境的疆界,以及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疆界。以多姿的、有深度的、有力度的,但千差万别的个性化图景来复合出现实面貌,表达对现实的思考。否则,极易将复杂而微妙的现实简单化,极易以所谓一代人或一群人的集体意识遮蔽鲜活而丰富的现实图景和生存体验。
电影理论家巴赞认为:现实主义电影有两极,一极是对现实表象的还原,及“现实纪录”。一极是将现实的内部结构再现,及“现实美学”。对当下现实题材的影视剧而言,跨越典型化疆界的个性化图景,包括个性化的现实故事图景和个性化的表现图景。前者更多属于“现实纪录”的范畴,后者更多地属于“现实美学”的范畴。从我国影视剧的现实表现来看。个性化表现的“现实美学”的追求尤其迫切。电影局副局长张宏生感叹。我们为何没有《美丽人生》这样极富个性的作品,原因是我们受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模式的限制,想象力没有打开。集中营里的惨剧,成为游戏,无论如何都不具有二战现实的典型性。而《美丽人生》的想象力,正是来源于对典型化的超越。影视剧对当下现实的表现。不缺乏现实表象的还原及“现实纪录”的能力。但缺乏现实内部结构再现及“现实美学”的能力。突破一成不变的现实主义模式,跨越典型化的疆界,能从本质上获得再现现实内部结构的“现实美学”能力。获得多元发展的能力。
3、再出发:开拓球土现实空间
本土现实,历来是现实主义的表现空间。但当下“我们可以说进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本土和全球之间异常混杂又异常微妙的时期。我们在全球位置的改变恰好意味者我们面临一个有关我们自己想象的生成。过去有关我们之间和世界之间的痛苦而焦虑的‘本土或全球’的二元对立关系,似乎被一个新出现的‘本土即全球’的新的文化形象和想象所替代”。“本土或全球的问题开始转变为一个本土即全球的新的问题”。因此,用人类价值来观照自身的现实:在表现自身现实时加注人类问题的思考,提供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意义的价值观、生存体验和生活智慧,是当下题材影视剧现实主义精神的再出发。
以《金婚》为例,它用原汁原味表现本土原生态的婚姻状态,以及中国人注重家庭的生存理念,呼唤婚姻价值的回归。如果从展现本土现实来看,确实真实、细腻、温馨。但如果从输出对人类有意义的生存智慧来看,则少有建树。剧中男女主人公磕磕绊绊迈入金婚,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包容和隐忍,甚至是从一而终的生命意识。主人公爱的能力并没有提高、爱的境界和智慧也并没有升华。再以《漂亮的事》为例,它表现了老工业区几代人特别是青年一代振兴国企的努力。其中,女工程师将自己的发明专利无偿奉献给企业,这也许是真实表现工人阶级伟大精神的代代传承,是本土优秀文化的大力弘扬。但从当今的现实空间看,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电视剧中歌颂了传统的无偿奉献精神,但没有提供有启发意义的新价值观。局限在这样的现实空间中。既不利于现实深度的开掘。也不利于我们自身新的文化形象的生成。对人类合理生存方式、态度、情怀的形成,有所建树的作品,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才有资格进入全球文化传播链。开拓球土化的现实空间,不仅仅是选择国际化演员,配置不同肤色的角色。而是要选择与时俱进的现实题材,并用人类发展的价值观来观照现实题材。
4、涅槃:重塑现实主义抱负
如前所述,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充满变量和不可知的因素,现实的问题和困惑越来越多且接应不暇。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基认为:与过去不同的是“我们首先必须深入地挖掘生活,找出新的见解、新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创造出一个故事载体,向一个越来越不可知的世界来表达我们的理解”。客观反映已然不再是现实主义的唯一抱负。对现实进行前瞻性以及形而上思考;表达一种社会声音和话语;表达对现实独特的理解,成为要重塑的现实主义抱负。
在2007年的广播电影电视论坛上,就“中国电视剧如何准确地反映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之议题,赵宝刚导演,提出了主题式“电视剧”的创作思路。主题剧是按主题或话题诠释的需要而展开剧情,而不是由剧情的发展而透现主题,如美剧中的《绝望的主妇》等。主题剧有助于对当今中国最新的、最具时代特色的、最能体现当代意义的现实生活进行恰当而充分的呈现和诠释。主题剧,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拒绝主题先行之成规的突破;主题剧节奏快、信息量大。很适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人的需求,对拓展影视剧的传播功能也具有意义;主题剧不是违背了而是深化了现实主义精神。主题剧的理念。能促进影视剧创作有鲜明的现实意识、社会意识、人生意识。目前现实题材的影视剧特别是电影。多是在类型(爱情、悬疑、涉案等)框架中的现实呈现,其现实表达和思考往往被遮蔽。依托清晰的主题框架,主题剧反而可以在具体的叙述中融入丰富的类型元素和表现手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取向、语态、观照以及批评上的暧昧问题。
结语
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的现实主义议题,不仅是回归更是涅槃与再出发。自反中自足以及开拓球土现实空间的再出发:跨越典型化疆界以及重塑现实主义抱负的涅槃,有助于解决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其取向、语态、观照和批评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重塑大叙事,以表达当下中国人的现实与理想、困境与抗争、价值立场与价值追求,从而丰富人类生存图景,为人类现实生活议题提供有意义的表达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