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离不开与人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时期,学习知识之外,最关键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需要,将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关键词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能力人际融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离不开与人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时期,学习知识之外,最关键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1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
2 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
3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3.1 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3.2 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义。
3.3 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
往能力。
4 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4.1 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4.2 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4.3 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
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4.4 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4.5 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4.6 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5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1 人际交往的原则
5.1.1 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生而趾高气扬。
5.1.2 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要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更好的完善自己。
5.1.3 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信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要言必行,行必果,不卑不亢。
5.1.4 宽容的原则: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要斤斤计较,要宽容大度。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亲密,不可避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太计较,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5.2 人际交往的技巧
5.2.1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 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5.2.2 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5.2.3 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5.2.4 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
5.2.5 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
5.2.6 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5.2.7 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5.3 培养多种能力
5.3.1 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
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现在适时、适量、适度三个方面。适时,是指在该说时说,在该止处止;适量,还包括声音大小适量;适度,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分把握言谈的分寸度。其次,体态语也要恰到好处。
可以通过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多加锻炼。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强,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多学习各类知识。
5.3.2 培养良好的人际融合能力
融合于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弘扬主旋律,尽一份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
5.3.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对此能力的培养有五大步骤:一要定义并理清问题;二要分析问题;三要订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四要选出解决方案订出行动计划;五要推动解决方案并追踪结果。
关键词人际交往人际交往能力人际融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离不开与人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时期,学习知识之外,最关键的是培养自己的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1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
2 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
3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3.1 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3.2 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义。
3.3 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
往能力。
4 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4.1 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4.2 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4.3 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
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4.4 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4.5 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4.6 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5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1 人际交往的原则
5.1.1 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生而趾高气扬。
5.1.2 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要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更好的完善自己。
5.1.3 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信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要言必行,行必果,不卑不亢。
5.1.4 宽容的原则: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要斤斤计较,要宽容大度。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亲密,不可避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太计较,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5.2 人际交往的技巧
5.2.1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 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5.2.2 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5.2.3 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5.2.4 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
5.2.5 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
5.2.6 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5.2.7 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5.3 培养多种能力
5.3.1 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
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现在适时、适量、适度三个方面。适时,是指在该说时说,在该止处止;适量,还包括声音大小适量;适度,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分把握言谈的分寸度。其次,体态语也要恰到好处。
可以通过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多加锻炼。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强,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多学习各类知识。
5.3.2 培养良好的人际融合能力
融合于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弘扬主旋律,尽一份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
5.3.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对此能力的培养有五大步骤:一要定义并理清问题;二要分析问题;三要订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四要选出解决方案订出行动计划;五要推动解决方案并追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