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有苦难言。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唱主角。但教师的评改往往耗时费神却收效甚微,而且易受教师主观性的约束而导致千文一面。显然,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已成为促进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为了实践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寻求一种简捷高效的评改方式,我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作文评改的主动性,尝试了师生共同参与的作文自评互改模式:教师明确要求讲析范例——学生限时写作——教师引导评改方法——学生自评互改——教师侧重讲评——学生自我作文升格。让学生在自主评改中领悟写作要领,以达到写自己的,评别人的,再回头改自己的,从而写好作文的目的,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具体做法如下:
1.每次训练作文时作专项要求和布置,讲析范例,授予方法,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小到遣词造句、拟题开篇,大到明旨选材、构思技法,都可以在每次作文前做出明确要求,只要针对性强并且循序渐进,写后的评改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的内容、表达、结构基本都是“想”的问题,其实词句的运用是否恰当,主要也是“想”的问题。因此改作文就是改思想,要修改思想,只能靠学生自己。在让学生改作文之前,先让学生明白自主评改作文的做法和意义,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有了专项要求和布置,有了范例和方法,学生的练和改才有章可循。当然每次作文侧重一两个训练重点。
2.结合布置的要求做评改分析和指导,引导学生在自评互改操作中掌握一篇作文优劣的基本要求,教方法,让学生会改。在动手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确立批改目标,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指导、评改要以作文训练要求为根据,要指点学生评改的步骤。具体地说,作文评改要用“三遍法”:首遍快速浏览,勾画出错字、病句;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简要旁批;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评语。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然后不断地细化和加深批改要求,从而收到一石数鸟之效。
3.评改操作规范,把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落实到日常作文的评改上,制作作文自评互改记录表,让学生对照要求交叉有重点地评改同学的作文,并且做出评语和修改建议。培养学生具有朗读推敲的能力,要做到眼看、口念、心思、手练。作文自评互改记录表的项目及赋分可根据每次作文的实际作适当调整。依据教师指导的评分标准及常用评改符号及方法,深入品评,点评习作不当之处,力求文通字顺、辞达意明。
4.在学生的自评互改中重在挖掘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作文评改也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并加以引导。学生通过看、记,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等记下,为以后写此类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在自主评改中自己无能力达到更深层的评改,或处于欲言而无法准确表达之时,要主动找教师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评改作文时,可以灵活采取自评、互评、轮评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交叉轮评,一个人的作文往往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从而引起学生活跃的思考,甚至争论,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氛围。
5.再审阅,使教师心中有数,评讲到位。学生交叉评完作文后收上来,教师既看原文,又看评改记录,并随时做审阅记录,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评改记录,以掌握互评情况。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做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讲评要每次侧重一两个重点,同时也要坚持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6.写后记,让学生做作文的自我升格。学生习作在交叉互改后连同记录表再发回给作者,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看评语,改正错误,润饰文采,升格思想,甚至重写。然后根据评改别人作文的体会,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评改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最后学生把本次作文的原作、评改记录、写后感整理装订成册,这就成了他学习写作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1.每次训练作文时作专项要求和布置,讲析范例,授予方法,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小到遣词造句、拟题开篇,大到明旨选材、构思技法,都可以在每次作文前做出明确要求,只要针对性强并且循序渐进,写后的评改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的内容、表达、结构基本都是“想”的问题,其实词句的运用是否恰当,主要也是“想”的问题。因此改作文就是改思想,要修改思想,只能靠学生自己。在让学生改作文之前,先让学生明白自主评改作文的做法和意义,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有了专项要求和布置,有了范例和方法,学生的练和改才有章可循。当然每次作文侧重一两个训练重点。
2.结合布置的要求做评改分析和指导,引导学生在自评互改操作中掌握一篇作文优劣的基本要求,教方法,让学生会改。在动手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确立批改目标,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指导、评改要以作文训练要求为根据,要指点学生评改的步骤。具体地说,作文评改要用“三遍法”:首遍快速浏览,勾画出错字、病句;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简要旁批;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评语。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然后不断地细化和加深批改要求,从而收到一石数鸟之效。
3.评改操作规范,把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落实到日常作文的评改上,制作作文自评互改记录表,让学生对照要求交叉有重点地评改同学的作文,并且做出评语和修改建议。培养学生具有朗读推敲的能力,要做到眼看、口念、心思、手练。作文自评互改记录表的项目及赋分可根据每次作文的实际作适当调整。依据教师指导的评分标准及常用评改符号及方法,深入品评,点评习作不当之处,力求文通字顺、辞达意明。
4.在学生的自评互改中重在挖掘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作文评改也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并加以引导。学生通过看、记,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等记下,为以后写此类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在自主评改中自己无能力达到更深层的评改,或处于欲言而无法准确表达之时,要主动找教师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评改作文时,可以灵活采取自评、互评、轮评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交叉轮评,一个人的作文往往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从而引起学生活跃的思考,甚至争论,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氛围。
5.再审阅,使教师心中有数,评讲到位。学生交叉评完作文后收上来,教师既看原文,又看评改记录,并随时做审阅记录,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评改记录,以掌握互评情况。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做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讲评要每次侧重一两个重点,同时也要坚持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6.写后记,让学生做作文的自我升格。学生习作在交叉互改后连同记录表再发回给作者,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看评语,改正错误,润饰文采,升格思想,甚至重写。然后根据评改别人作文的体会,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评改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最后学生把本次作文的原作、评改记录、写后感整理装订成册,这就成了他学习写作的一笔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