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自评互改模式探究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ewgolv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有苦难言。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唱主角。但教师的评改往往耗时费神却收效甚微,而且易受教师主观性的约束而导致千文一面。显然,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已成为促进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为了实践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寻求一种简捷高效的评改方式,我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作文评改的主动性,尝试了师生共同参与的作文自评互改模式:教师明确要求讲析范例——学生限时写作——教师引导评改方法——学生自评互改——教师侧重讲评——学生自我作文升格。让学生在自主评改中领悟写作要领,以达到写自己的,评别人的,再回头改自己的,从而写好作文的目的,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具体做法如下:
  1.每次训练作文时作专项要求和布置,讲析范例,授予方法,提高作文训练的效率。小到遣词造句、拟题开篇,大到明旨选材、构思技法,都可以在每次作文前做出明确要求,只要针对性强并且循序渐进,写后的评改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的内容、表达、结构基本都是“想”的问题,其实词句的运用是否恰当,主要也是“想”的问题。因此改作文就是改思想,要修改思想,只能靠学生自己。在让学生改作文之前,先让学生明白自主评改作文的做法和意义,然后提出具体要求。有了专项要求和布置,有了范例和方法,学生的练和改才有章可循。当然每次作文侧重一两个训练重点。
  2.结合布置的要求做评改分析和指导,引导学生在自评互改操作中掌握一篇作文优劣的基本要求,教方法,让学生会改。在动手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确立批改目标,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指导、评改要以作文训练要求为根据,要指点学生评改的步骤。具体地说,作文评改要用“三遍法”:首遍快速浏览,勾画出错字、病句;二遍慢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简要旁批;三遍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评语。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然后不断地细化和加深批改要求,从而收到一石数鸟之效。
  3.评改操作规范,把高考作文评分细则落实到日常作文的评改上,制作作文自评互改记录表,让学生对照要求交叉有重点地评改同学的作文,并且做出评语和修改建议。培养学生具有朗读推敲的能力,要做到眼看、口念、心思、手练。作文自评互改记录表的项目及赋分可根据每次作文的实际作适当调整。依据教师指导的评分标准及常用评改符号及方法,深入品评,点评习作不当之处,力求文通字顺、辞达意明。
  4.在学生的自评互改中重在挖掘优点和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化修改意见。作文评改也是学生个体对自己独特感受的一种再认识,学生是最具有权利的作文评改者,而教师的作用只是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并加以引导。学生通过看、记,把妙语佳句、新颖的开头结尾、好的写作方法等记下,为以后写此类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在自主评改中自己无能力达到更深层的评改,或处于欲言而无法准确表达之时,要主动找教师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评改作文时,可以灵活采取自评、互评、轮评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交叉轮评,一个人的作文往往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从而引起学生活跃的思考,甚至争论,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氛围。
  5.再审阅,使教师心中有数,评讲到位。学生交叉评完作文后收上来,教师既看原文,又看评改记录,并随时做审阅记录,为讲评收集素材。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评改记录,以掌握互评情况。教师要对每次作文情况做出概括总结,并抓住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讲评。讲评要每次侧重一两个重点,同时也要坚持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6.写后记,让学生做作文的自我升格。学生习作在交叉互改后连同记录表再发回给作者,作者仔细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看评语,改正错误,润饰文采,升格思想,甚至重写。然后根据评改别人作文的体会,写出此次作文的感受、评改受到的启示以及对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见。这样,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个升华过程。
  最后学生把本次作文的原作、评改记录、写后感整理装订成册,这就成了他学习写作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其他文献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课堂上应创造出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气氛。”“新课标”就明确要求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使语文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探究能力的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当前新课改形式下,我们更应该迅速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中自主快乐地参与学习。    一、尊重学生,构建民主平等的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一节课的开始,教师从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出发,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的,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导入,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末开场先叫座。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导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给一堂新课设计一个好的导入呢?笔者根据自己多
【摘 要】 体态语是人类交流过程中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体态语,旨在配合有声语言和版面语言,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本文主要阐明了体态语的仪态、表情、模仿、暗示、替代等功能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体态语 英语 教学    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使用有声语言和版面语言,往往忽视体态语,忽视了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
当代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教师永远要去探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课堂这个阵地,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习惯。一是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决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二是
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如横比、纵比、类比、对比等。通过比较,可使阅读中已知和未知、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借助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观点和同一材料的各种加工方式以及表达上的差异,给学生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教学,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提高学生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摘 要】 历史复习课中,应适当地渗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变换视角,感知历史,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活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复习课 马克思主义 历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科学性,即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因而,适当地将马克思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类社会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培养一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如今,艺术修养已成为社会开拓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素质,它的基础来源于学校美术教育的开展,因此,美术课堂的教学成功与否就变得至关重要。作为美术鉴赏课引导者和传授者的美术教师,该如何设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呢?下面就这一话题谈谈个人的肤浅之见。    一、预设悬念,激发
当前许多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其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正面灌输和“背多分”的机械训练。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调动不起学生主动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应付教师的权威而“倾听”,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内化。这种传统的德育方式也是现今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低效、无效的根源。  那德育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
当前许多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其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正面灌输和“背多分”的机械训练。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调动不起学生主动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应付教师的权威而“倾听”,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内化。这种传统的德育方式也是现今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低效、无效的根源。  那德育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
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是为了不教。”因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重任。如今,“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古训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当代教师的理念应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这意味着教师本身的素质要不断地提高,在工作和学习中做到充电放电两不误,并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艺术、技巧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