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校园诗情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uz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激发校园诗情”的诗歌写作活动课,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诗词的初步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去发现高中的美好,珍惜在校的时光;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升华人生,抒发真性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校园诗情;现代诗歌;写作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诗歌可能是最边缘的,也是最寂寞的。然而诗歌是从体谅人心、培育人情出发的,可在紧张的学习中,静心赋诗抒怀,为飞扬的青春留下些诗情;在物欲横流的喧嚣中,体味人生,保留些精神的自由与纯净;在未来的人生坎坷中,心有依托,栖息“精神的家园”。
  一、确立主题题材
  师生讨论确立以《寻觅校园的诗情》为主题,提出本次诗歌创作的参考题材。如:校园的感动;梦想中的高中生活;少年情怀,青春悸动;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校园的实体文化环境;校园的精神文化;校园的艺术文化品位;校园的节日等。
  二、小组分工合作
  组长根据组员的兴趣和专长进行分工,全员参与,团结协作。组长组织大家制定好任务时间表,合作探究。课代表和学习委员担任整个活动的记录员,拍摄和记录各合作小组寻觅校园诗情的整个过程。
  三、教师指导方法
  笔者从诗歌创作的六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指导,即:精巧的语言,美妙的意境,真挚的情感,浓缩的情节,丰富的想象,音乐的韵律。
  四、诗歌创作展示
  本次活动以合作小组的方式开展,以组长为骨干力量,历时20天,学生热情高涨,其中周志伟同学的创作具有代表性。从未写过诗歌的周志伟同学拿着诗作《远方,只适合遥望》非常激动,原稿内容:温柔的眼波/越过村庄、越过城市、越过山峦/随北上的河流直上/却没能越过生活,到达终点/远方,只适合遥望/猝然接触,震动满天星斗/月如心颤/此时,秋已转弯/麦儿出芽,吐露思念/绵绵细雨,叶落无声/昏暗的灯火,碾灭最后一丝清醒/远方,只适合遥望/饮一杯酒,淡如水/抿一口茶,却泛着酒的滋味/遥望,伴着心的呼唤/深沉的目光像一湾深潭/清透、宁静、亘古/白衣黑发,轻舞飞扬/远方,只适合遥望。
  笔者对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哲理思考给予了表扬,也提出了改进建议,主要有:1.意象繁多,画面却散;2.整散结合,精炼不足;3.结构粗糙,音韵不协。两天后,周志伟同学写好了升格稿。标题为《远方,遥望便好》,内容:温柔的眼波/装下满天星斗/却容不了转弯的秋/千年骚客/难遇琵琶清歌/望不穿锦绣山河/清澈的眼波/随东流的河/越过高楼/越过山坡/却越不过厚厚的生活/深沉的眼波/尘封往事千年/浮起飞扬沉默/看不清前路崎岖坎坷/道不明尘世悲欢离合/远方,遥望便好。
  诗稿想象豐富,结构精美,哲理深刻,语言隽永,尤其穿越时空,融古涵今。在课堂上笔者投影并朗诵了周志伟同学升格后的作品,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经过整理后,笔者将该诗推荐给《湛江日报》,2014年7月10日发表于该报的“百花”栏目,受到激励后,同学们进行诗歌创作的热情更高了。
  成果展示以合作小组竞赛与原创作品朗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竞赛活动,学生以自荐和学习小组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朗诵、课件展示、书法作品展示,赛诗选手由合作小组推荐代表或原创作者担任,各小组集思广益,精心准备了朗诵的背景音乐、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丰富且精美的资料,极大地增强了表现力,成果展示别致,作品个性鲜明。
  五、抒写心得感受
  通过这次活动课,同学们对校园的了解与热爱加深了,更加珍惜在校的时光。大部分同学在诗歌用词的凝炼上有了深刻的体会,抒发了真性情。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自觉学习、研究诗歌的积极性,具备了对诗词的初步鉴赏能力,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有学生说此次活动让他感觉到了同学之间的默契,组员合作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也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不仅对母校的历史文化、办学意识、办学理念、教学理念等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还扩大了视野,敢于表达心灵的真实感受了。还有学生说原来捕捉某一个瞬间是这么痛并快乐的事,心如止水,发挥想象,调动自己所知的文学积累,写出一首诗之后,再从头看一次,看是否有错漏。先自己朗诵,再请同学朗诵,仔细区别感受,不断修改,虽只是几行诗,却真的用心去做了。还有学生说他们小组获得了一等奖,与他们小组的付出与努力分不开。校园诗情让他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让他感受到了浓浓的校园氛围,发现了他一直没有发现的校园魅 力……
  学生的诗歌创作的心得和感受,记录分享从创作校园诗中体验到了构思的艰辛与快乐,炼字的酸涩与甘甜,造境的苦辣与欣慰,体验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同学们创作的诗,虽然稚嫩青涩,但仍能感受到他们情感得到的濡染,心灵得到的升华。一次诗歌写作的活动课竟然给学生带来如此多的快乐和感动,竟成了师生共享的精神盛宴。
  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注意观察学校的一花一草一木,聆听校园的铃声、读书声、问答声、鸟鸣声等,用心捕捉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善于发现平常生活中的美。也许一句话就是一个真理,会帮我们揭开隐藏在表象下的本质;也许几行诗就是十几年的经历,会在我们心中珍藏美好,让我不得不感叹:少年情怀都是诗!
  六、结语
  林语堂曾指出:“吾觉得中国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诗教导了中国人一种人生观,如何看待宇宙、世界、自然、生活与同类的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而生出的一种仁爱、悲悯情怀。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还要多渠道地开发本地资源,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海鸥.诗词写作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小说阅读的教学侧重于三要素的解读,而人物形象的赏析是重中之重。有时,作者为了表现主角的形象,会用许多配角来烘托,有时候还会用一些“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整个事件的发生,从而来表现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征。本文采用以“旁观者”的角度切入来探寻小说阅读教学的新视角。  【关键词】小说阅读教学;旁观者;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地探索小说阅读的教学方法,实践以旁观
(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江苏 无锡 214426)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语文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而我们的语文课堂又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阵地。该如何利用教学过程,逐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地利用一切有效方法和技巧,使原本單一的阅读经历演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悦读”过程。本文就将从如何把阅读变“悦读”的方法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阅读过程;“悦”读方法;示范
【摘要】伴随高中教学理论的日益发展,高中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要性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基于语文新课标提倡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基本理念,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以及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了情境导学模式、训练迁移模式以及指导学法模式,为高中语文“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提供教学思路上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的教
【摘要】新课改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在理念、内容、形式和过程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学生会皱眉,感觉难以下笔,无话可说。对此,本文简要剖析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实施小学作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作文;写作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分析  (一
【摘要】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多的是思维运行下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在初高中衔接阶段的预科教育中就要重视对高考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高考语文特点等进行解读和指导,让学生知道高中阶段如何学语文,如何自主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纲,我们的课堂教学则是线,学生的学习能力
【摘要】当前我国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对教师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改革,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让教师从“施教者”和“执行者”变成了“研究者”和“开发者”,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能力重新完善和构建的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树立课程资源优势,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我们能够洞察、识
【摘要】在职教改革的大环境下,中职语文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如何重新给语文教学定位,如何解决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学生从生活尤其是专业实践中学会写作,并爱上语文课,成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亟需回答的课题。本文从 “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出发,以“生活化写作”实践教学为例,从“大语文”的视野聚焦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以期引起大家的关切,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愈发引人瞩目,因为它关乎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和青少年健康、和谐地成长。作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非教学性备课受到了更多教师的重视。本文试从二者的内涵、特点出发,将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梳理。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非教学性备课;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教
【摘要】宋词中,存在着大量“泪”意象。这些意象,均饱含悲喜之情,总体上以悲愁居多,或为愁别之泪,为怀人之泪,或为英雄之泪。这些不同的“泪”,丰富了词作的情感,提升了词作的审美意境。  【关键词】宋词;“泪”意象;分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所谓意象,是指蕴含着主体思想情志和情绪的审美物象,主要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特别是诗词之类高度凝练和富含情感的文学作品之中。宋词中存在
【摘要】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多层面的动态过程。语文活动式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需要。它的实施,既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也有利于推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误区;特色;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课堂革命的世纪,学会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语文“活动式教学”以提高语文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