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梦中虚境还是窗外实景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静静凝视这些张挂在室内墙壁上的畫屏,可能会出现瞬间的恍惚:它们像卷轴画,或是描绘了精工细致的花草虫鱼,或是记录了历史记忆中的人物故事,笔触和设色皆是艺术;它们又像窗,一张张木框仿佛推开的窗扇,窗外之景随意布置、随心赏玩,为原本封闭的室内空间增添了更多的风景和意趣。
  挂屏虽为屏风中的一类,却早已脱去实用功能的桎梏,成为明清室内建筑的装饰陈设好物,以彰显文人士大夫的艺术品位。在清代宫廷中,挂屏尤得帝后喜爱,宫室园囿装饰用量极大,而其制作所涉及的部门最多,集镶嵌、雕刻、刺绣、书画等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今择其中二三珍藏,以观挂屏的兴雅恰情之趣。
  清 紫檀木边嵌染牙珐琅大吉葫芦挂屏
  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挂屏由雕有缠枝花卉的紫檀木框边,屏心运用百宝嵌工艺,以象牙为材琢制成花果、穗子、宫灯、文玩、器皿等清供之物,然后用染牙技法染上相应的料彩。黄、绿、红、紫等鲜艳之色衬以蓝地,呈现出各种吉祥物件错落于案头的热闹景象,彰显了宫廷的富丽华贵之气。其中镂刻宫灯图案的五色门笺象征着五谷丰登;“大吉”葫芦瓶插有五谷折枝、戟、磐和鱼形挂坠,以此表示“吉庆有余”;如意等什物亦各有吉祥寓意。
  清乾隆 嵌珐琅宫廷人物图挂屏
  75.5厘米×145.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屏以红木镶边,屏心以画珐琅工艺描绘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元旦,太后于新落成的宁寿宫赐宴乾隆皇帝与平定金川的有功将领阿桂、丰升额等人的情景。画面以黄、红、青、绿等珐琅釉分别刻画了宁寿宫畅音阁的院落建筑和山石树木,戏台上正在演歌舞升平的吉祥神仙戏,大臣侍卫三两聚集在院内,想必太后则坐于正对戏台的房屋门帘后看戏。画屏上端显露的铜地刻以卷云纹装饰,右上还镌刻有于敏中所书的乾隆御制诗《蒙圣母赐膳于宁寿宫喜而成什一韵二首》,整体精细而雅致。
  清乾隆 雕天然木框嵌玉石花鸟纹挂屏一对
  125厘米×7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挂屏为鸡翅木制,外围一周雕刻成天然树纹、略呈不规则长方形的鸡翅木边框。内髹黄色漆地,在之上镶嵌用青玉、白玉、翡翠、水晶、玛瑙、青金石等各色珠宝玉石组合而成的紫藤和花鸟图案,展现出一幅“玉堂富贵”的吉祥画卷。这种镶嵌方式称为“百宝嵌”,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的扬州,到了乾隆时期已成为宫廷常用的一种制作工艺。这类款式的挂屏通常成对制作,并成对挂设,题材内容主题一致但又有细微区别。其做工精细,颜色搭配巧妙,为乾隆时期室内装饰用具的精品。
其他文献
从屏风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其象征意味来看,尤其是在它逐渐脱离实用性,更多体现装饰性的时候,能在家中设立屏风的,想必大多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或社会地位的。  这当中,宫廷使用的屏风,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图案纹饰,其规格肯定都要大大高于官宦人家。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宫廷屏风,绝大部分来自清宫。清朝实行“外朝内寝”制度,其内部装修、装饰自然也是十分考究的。宫里的厅堂及案几之上陈设着大大小小的各类屏风,这些多扇
期刊
你知道吗,屏风,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家具之一。  从隔段、划分的实用性,上升到艺术审美的角度,屏风能够把图像、空间和物品这三个视觉艺术中的基本元素凝聚在综合性的艺术创造之中,这不仅在中国美术史中是独特的,在世界藝术史中也不多见。  而历代文人的青睐以及情感投射,更是为屏风赋予了不一样的色彩。  随着时代的变化,尽管屏风在现代生活中的功能已被逐渐弱化,但它所特有的语言,早就化身成了传统艺术文化的一种基
期刊
屏风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传统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在中国家具发展史中,它始终是以一种追随者的身份,在技术和艺术的新风尚中努力证实着自我的存在。南宋以降,屏风转而成为生活空间里的一件装饰,文人用其作为他们性灵承载的载体,用典故的方式,使屏风身上的文人精神得以流传,以展现其历久弥新的迷人魅力。  因为屏风分割区域、遮内避外和装饰环境等多重功能集于一身的这种特殊
期刊
藤田嗣治《女子,优贵》 估价:50万至70万英镑  3月26日,邦瀚斯将在伦敦新邦德街拍卖厅举行“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拍卖。来自罗丹、雷诺阿、藤田嗣治、扎德金、杜飞等名家的系列精品将登台亮相。  日本旅法艺术家藤田嗣治的《女子,优贵》尤为引人瞩目。该油画于1923年创作,是标志其事业成功阶段的作品。在现代主义运动浪潮中,藤田嗣治选择了蒙帕纳斯醉人的波希米亚式生活,成为融合东西传统的前卫大师。而绘制此
期刊
中国文人有一样本事,凡是“相中”的东西,便要加以“改造”,使之更符合文人式的审美和意趣。这种特别的“实用主义精神”,让传自古代的中国传统物件有了更加开阔的发展途径。  对中国文人来说,东西的实用性、好用度固然重要,但对生活的追求需大于生活本身,对生活细节极尽讲究的“贪欲”塑造了中国文人式的文化与工艺传统。  晋级  中国的量词何其复杂,单单屏风一项,便有两个专属的、不容混淆的量词——架和座。区分其
期刊
所有的室内家具都具有实实在在的功能,或储物、或休憩、或作为工作平台使用。它们顺从室内空间的布局,围绕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动轨迹,老老实实地坚守在原地,如非搬家或改变整体室内格局,它们基本一经安放就不再移动了。  但是,生活中还有一种家具,它既可以“务实”一一划定室内布局,规矩行走路线;它还可以“务虚”一一伸缩自如,为人建立起舒适的心理空间……  它就是屏风。  有它就有“靠山”  屏风作为室内家具
期刊
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第二地点三号冢(N2Z3)的圜丘式祭坛。  关于中华文明史能否追溯到5000年前这一问题,一直十分受大众关注,也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对距今5000年至6000年间的红山文化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也一直存有不同的见解。  不管怎样,圜丘式祭坛和“北庙南坛”的布局,以及玉龙、玉凤皆为后世礼制所传承,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后世礼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既表明我国传统礼制可追溯到5000年
期刊
近日,一场盛会将海内外工艺美术界的焦点汇聚到京城。第五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作品展于近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展出了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60余所院校的近300件工艺美术精炼创新之作,包含陶瓷、金属、纤维、漆艺、玻璃、印染、木作、纸艺、印染、刺绣等工艺美术作品。  据悉,此展是2018年度立项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工艺美院共同主办。作为国际上鲜有的国际工艺美术综合
期刊
假如让你从家居装饰中选一件最重要的陈设物,你会下意识想到什么?有很多人的答案可能会是懒人沙发、北歐风吊灯,又或者是印象派油画、波西米亚风挂毯……  如果笔者的答案是屏风,是不是有点儿“太惊喜”?因为对于当代人来说,这个物件太过陌生,大概要在你的记忆深处费一番工夫,才能挖出它的模样来。而且往往还带着一些古板而过时的陈旧味道。要知道,21世纪已经是网络时代,而“蜗居”也是不少人的常态,面对如此生活背景
期刊
王己千的名字让人耳熟能详,但是我相信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王己千”这三个字并不是与他的绘画,而是与中国古代书画联系在一起的,至少前些年在中国内地还是如此。  比如说到五代董源的《溪岸图》、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郭熙的《秋山行旅图》、南宋李唐的《晋文公复国图》卷、李嵩(传)《货郎图》,还有元代倪瓒的多幅山水名迹等等,大家就会想到王己千,因为这些历史巨迹都是经其法眼甄别而成为了他的藏品。说到纽约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