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领风骚 提高课堂实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angel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因此,阅读教学应“读”领风骚,重视“读”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探究,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会读、善读,“读活”和“读用”,让学生读出意思、读出内涵、读出灵感,从而更好地学到知识、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一、倡导朗读感知,使学生学会发现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载体。没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绝对是残缺的,作品的意蕴只有在读中才有可能品味,不读就谈不上对作品的感受和体悟,不读就永远不得其神韵。而阅读的过程,就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什么,还要让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只有给足时间让学生自由读书、引领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学生才会获得个人的理解和感受,并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教师先展示课题,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通过什么方法解决?再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默读、轻声读、找伙伴合作读都可以。可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和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并要求初步弄懂课文内容,找出重点段落,标出优美的词句,在此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通过读书实践,使学生积极地去发现。
  二、重视诵读领悟,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它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技能的训练。”培养语感,应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训练语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诵读,包括背诵。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见”、入情明理的。
  如教学《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人认为把“问君能有几多愁”读成陈述句和疑问句都可以,但如果读出声来,会明显感到,读成疑问句的处理则显得平淡了。又如我们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利用课件展示画面再结合诵读,学生读后脑中会出现鲜明的形象,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乡村如此之美的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诵读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三、启发读中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究
  “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的环境和空间,努力地发展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边读边想,沉浸其中,真正读进课文中去。如我在教学《琵琶行》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初读研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学习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归纳问题“京都”更直接与主旨关联,相机指导理解:“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然后我不怕花费时间,让学生再朗读再思考,读出作者对的琵琶女的同情之情和作者本人的沦落之感。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完全置身于課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仿佛自己不是在课堂中,而是在现场聆听琵琶之声,自己已被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的失落所感动。这时,我抓住学生的感悟启发:“你从读中有什么发现?”这样将学生的理解进一步引入深层,学生思维活跃,众说纷纭,把自己在读中新的感悟体会说出来了。紧接着,我再抓住学生的回答,领会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样,通过一次次的朗读、一次次的启发,学生探究出了品词析句的方法, 探究出了朗读的技巧,探究出了写作方法。又如教学《药》时,我要求学生读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圈划出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这种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知,对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学生有感而发,有得而写,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了个性品质的发展,尝到了主动探究的乐趣。
  总之, 阅读是一种领会和感悟文本中的文字内涵与意义的个体认知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我们必须更新阅读教学理念,不盲从各种思想和声音,寻找一条学生个体阅读能力提高与精神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之路,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读”领风骚,才能读出语文的“味道”,提高课堂实效。
其他文献
摘 要:生物科属于自然科学,很适于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与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在初中生物課堂实施探究性教学主要应从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尝试探究、让学生在训练中形成探究技能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初中 生物课堂 探究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与能力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特别对于初中生物课而言,由于生物不是中考学科,学生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让学生进入主动学
期刊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执着追求和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高效呢?我想应该认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教什么即为备课过程中的备教材;怎样教即为备课中的备学生、备教法。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数学课是课堂高效的前提  大家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应该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期刊
摘 要: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三种课型即实验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参照现代教学理论的新成果,结合十多年新课程教学实践,设计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系统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 知识教学 习题教学 系统教学  高中物理新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其中,必修部分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分层次”的教学方法,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想自由的时代,各种信息的大量涌动,使得我们所教的学生再也不是以前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生了。在语文改革的大潮中,语文教学也将引发新一轮的变革。语文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上好开放、有序的语文课,既要重视知识的更新,又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关键词:生本 语文教师 引导  语文是学校
期刊
摘 要:生物新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本文中就如何在课堂教学和相关实验课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素养之目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物 实验教学  在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生物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知识的授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要想全面推进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就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充分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句话道出了现行数学教材的生活化,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就是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的几点尝试:  一、从实际问题导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聋生数学教学却常常忽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一弊端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使聋生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 情境 原形  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識出发
期刊
“情境”,即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如果让学生置身其间,就会引发学生的喜怒哀乐,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并在不知不觉中心智得以激活、情感得以熏陶、人格得以修炼。“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与意识。它包括认知理性、情感人格等范畴,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而“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