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行(杭州中学生自己的公众号)成立的时候,我刚进入高一,对新闻怀抱一腔莫名的热血,总觉得做一个新闻工作者是件很酷的事情。那时的我没有想到,杭行会成为我高中生活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我们互相见证了对方的成长。
我的第一篇微信推文就给了杭行。那次是我们学校的戏剧节,我作为记者去采访戏剧社社长并报道这个活动。当时杭行的管理体系还没有现在这样规范,文编、美编、记者都没有明确分工,于是从来没有做过微信推文的我,需要一手承包从采访到编写,从排版到推送等所有任务。对我来说,这篇文章在我手上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两年多过去了,我对这篇文章依然印象深刻。
那时的杭行微信公众号也和那时的我一样不成熟,除了头尾的logo是统一的,中间的正文部分,不论是内容还是版式,水平都参差不齐。我便下定决心,要打造出独属于杭行自己的风格,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杭行的文章。
一篇優秀的微信推文,需要从策划开始。以杭州第十四中学辩论社社长Dexter的采访为例,这篇文章的质量在我心目中是排TOP3的。首先,Dexter本身就很优秀,那年的TOC中国冠军赛是他辩论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再不采访就没有机会了。于是,我们在线上开会讨论:为什么要采访这个人?他有什么特点?可以提哪些问题?采取怎么样的采访形式?最后明确各自分工。和以往的线上采访不同,那次采访我们选择了线下进行。我们把握住他的个人经历和他为其他成员的付出,以及他和其他辩论社社长的不同之处这两个主要方向,与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面对面的交流。文字编辑将记者写的稿子编辑润色后,交由美编排版,并由专门的同学校对,再经过几轮审核,最后点击发送!
真正着手管理运营微信公众号,和想象中还挺不一样的。我第一次意识到,想要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声音,单靠一腔热血和高妙的文笔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思考很多现实问题,别人想要看什么?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等等,而不是你想报道什么就上什么内容。比如我们讲社团,讲美食,讲动物保护,其他公众号也会讲,甚至可能更专业,那么大家为什么要来看我们的公众号呢?我们开始思考如何打造杭行的品牌。
组织活动,是创建自身品牌和扩大公众号影响力的方式之一。Enlighten中学生社团交流会目前已经做了两届,这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一项活动。我很喜欢将它比作联合国,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国家,坐在一起商议国际大事,而我们代表的则是自己国家里的每一个人。假设一个社团20个人,有60位社长到场,那么我们就可能影响到1200多人。作为一个中学生平台,能够为大家的思想碰撞提供一个连接点,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去年筹备Enlighten的时候,我们拉好赞助后一直找不到场地,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场地,却在活动临开始时被告知场地不允许出现赞助商广告。场地老板人好,那天,他摆放茶歇甜品时,看到了我们金主大大的展位,愣是没有把我们赶出去,当然,那时我已经默默地在心中策划怎么写检讨书了。
这两篇峰会的微信推文,凝结了很多人的心血。为了让与会的每位社长感受到我们峰会的隆重正式,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我们在微信上放上了所有发言的社长的照片,并配上相应的姓名、所属社团及发言的详细内容。不论是会议内容记录还是微信排版,都是工作量很大的事情。最让我自豪的是,如此高完成度和干货满满的推文,我们依然可以保证时效性。第一届活动下午才结束,当天晚上11点文章就推送出来了。第二届活动参与的人比较多,下午5点多才结束,我们也保证推文在第二天早上发出。
杭行的日常工作非常琐碎,包括整个组织的管理、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以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统筹等。尽管有时候会很忙很累,但每次和我的小伙伴们开会,听着大家天马行空的讨论,我都特别开心。我们每一个人都自愿为此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因为我们坚信,做杭行是一件肉眼可见有意义的事情。
看着粉丝和阅读量一点点增加,哇,那成就感无与伦比,像是自己播下的种子开出了小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