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一、创设情境氛围,激发想象兴趣
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往往能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从创设想象情境来看,主要是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找到引起学生想象的“着火点”“触发点”,从而驱遣学生的想象。例如:《皇帝的新装》塑造了一位愚蠢可笑的皇帝形象,我在教授本文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带上道具上台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这一环节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皇帝在镜子面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它要求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表现出来。
又如,根据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特点穿插表演他第一次进教室讲课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抓住菲力普遇到穷困不堪的于勒时的内心恐慌,模仿他当时的神态和动作等等。
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他们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教师要设计好有意义的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解开束缚,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精心设计的提问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它的外延与内涵都应该是广泛的。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本人应该脱去陈旧的外衣,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深入地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教参的某些粗浅的解读和大致概括上。只有教师的理念新,才能用行动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允许学生充分思考,有自己见解的同时,对学生思维的偏差给予及时的纠正。我经常训练他们多用“为什么”“还有没有反弹琵琶的想法”“假如……”等句来思考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如教《荔枝蜜》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描绘的小蜜蜂,它们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无私工作,这形象像谁呢?”于是,学生依赖“原型”展开了创造想象。有的说:“蜜蜂像培育我们的老师,一生辛勤无私地工作。”有的说:“蜜蜂就像我认识的那位黄大爷,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工作着。”还有的说:“蜜蜂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的人们。”经过引导,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对蜜蜂形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想象力的火花迸发出来了,教学效果远在课堂之上。
三、深入扩展,丰富想象
扩展就是在原有材料或课文情节上加以补充和发展。有些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时,我们就利用这个条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授余光中的《乡愁》,我这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诗人为何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在你们的意识中你们又会把乡愁比作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情节发展给诗再续上一节。这样扩展,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另外,我还在教学中创造无言的条件,让学生在无言中去补充想象。有些教材本身就具有无言的条件。如《琵琶行》描写琵琶的声音:“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什么无声胜有声呢?究竟这无声中包含了多少幽愁暗恨?探讨这个问题,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让学生去补充想象,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只要我们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激发,日久天长,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
一、创设情境氛围,激发想象兴趣
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往往能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从创设想象情境来看,主要是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找到引起学生想象的“着火点”“触发点”,从而驱遣学生的想象。例如:《皇帝的新装》塑造了一位愚蠢可笑的皇帝形象,我在教授本文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带上道具上台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这一环节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皇帝在镜子面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它要求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表现出来。
又如,根据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特点穿插表演他第一次进教室讲课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抓住菲力普遇到穷困不堪的于勒时的内心恐慌,模仿他当时的神态和动作等等。
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他们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教师要设计好有意义的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解开束缚,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精心设计的提问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它的外延与内涵都应该是广泛的。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本人应该脱去陈旧的外衣,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深入地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教参的某些粗浅的解读和大致概括上。只有教师的理念新,才能用行动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允许学生充分思考,有自己见解的同时,对学生思维的偏差给予及时的纠正。我经常训练他们多用“为什么”“还有没有反弹琵琶的想法”“假如……”等句来思考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如教《荔枝蜜》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描绘的小蜜蜂,它们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无私工作,这形象像谁呢?”于是,学生依赖“原型”展开了创造想象。有的说:“蜜蜂像培育我们的老师,一生辛勤无私地工作。”有的说:“蜜蜂就像我认识的那位黄大爷,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工作着。”还有的说:“蜜蜂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的人们。”经过引导,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对蜜蜂形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想象力的火花迸发出来了,教学效果远在课堂之上。
三、深入扩展,丰富想象
扩展就是在原有材料或课文情节上加以补充和发展。有些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时,我们就利用这个条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授余光中的《乡愁》,我这样启发学生的想象:诗人为何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在你们的意识中你们又会把乡愁比作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情节发展给诗再续上一节。这样扩展,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另外,我还在教学中创造无言的条件,让学生在无言中去补充想象。有些教材本身就具有无言的条件。如《琵琶行》描写琵琶的声音:“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为什么无声胜有声呢?究竟这无声中包含了多少幽愁暗恨?探讨这个问题,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让学生去补充想象,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总之,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只要我们凭借教材,联系学生生活,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内外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激发,日久天长,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