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ntitymatr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阅读教学贯穿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低年级更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他们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作为学习主导者的老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师传授本领,而在于教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真实、新奇、有趣的情景,营造比较轻松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如在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时,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破旧的老屋,以便还原久远的情境,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老屋之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又如,我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以乘上旅游快车去日月潭为主线,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欣赏日月潭的美景,让学生有读课文的兴趣。
  二、把画、唱、演融入到阅读教学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于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画画、游戏、唱歌、表演都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活动形式。教材中的课文形式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恰当运用这些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花钟》一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一个钟面,在不同的时刻填写上对应时间开放的花的名称。通过动手画花钟,感受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借助音乐让学生来唱一唱这首童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酸的和甜的》一文,让学生边读边表演:狐狸站在葡萄架下望着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想吃而又吃不着,急得团团转非常着急的情景,为深入学习课文、解决课后问题埋下伏笔。
  三、阅读与说、写训练相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要将阅读与说话、写作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叶圣陶先生先生说“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很重要,我们更要重视训练。”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地探究,一味地朗读,其听说读写能力不过关,那么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熏陶就无从谈起。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将学生的阅读与说话、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地积累语言,感悟语言,通过学习,有效的迁移运用语言。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阅读教学才能算是真正的扎实有效。
  读练相互结合,切实地进行有效的说话与写作训练,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与品位,设计多样灵活的训练。另外,低段学生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说代写,融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为一体。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进行了有效的拓展训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次会有什么结果呢?请孩子们进行续写。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采用多元化评价,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相当重要的。如何借助适当评价来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呢?
  1.诱导评价,让学生爱读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不高,在朗读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小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添字、漏字、停顿,断句不恰当、读不出疑问语气,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等。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尽量多用激励性语言。如“你读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得非常好!”。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能树立学生信心,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阅读中去。
  2.针对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由于自身的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閱读的感受也不同。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施以针对性评价,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每位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取得进步。
  五、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将阅读教学与认识世界,体验情感、感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新形式下的教学不能忽视生活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百科全书”。应将我们的语文学习生活化,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理解、运用、巩固语文知识。例如教学“找春天”这一主题单元后,推荐《春天在哪里》《春天的声音》《春天的雨》《燕子飞会来了》《三月,我们去植树》……以此作为课文补充,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利用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庆节来临之际指导学生读各种描写祖国的小诗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总之,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不断地思考、学习、实践、总结,这样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只有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许昌市南关村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隐性目标,同时也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由此可见,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审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并使每个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对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抽象思维;推理能力  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以本体知识、教材为中心,并将唯一的教学职责定义为教什么,这样虽然能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意在于大家讨论。  首先,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
期刊
【摘要】智慧教室系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学:以人为本,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导地位。智慧教室系统所具有的数字化优势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智能化、学习资源的获取便捷性,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智慧教室 英语教学 资源丰富 互动性 灵活性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对高素质人才求贤若渴。在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大学英语
期刊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著作《给教师的36条建议》之后,收获良多。  为什么要减少“刻意教育”?李镇西老师认为:教育的意图掩蔽得越好,教育的效果就越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不动声色,不知不觉让孩子吸收到好的教育,这才是教育的境界。如果刻意的去追求外在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们未来人生的成长并没有好处。而在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和“严”中,李老师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而不是只
期刊
【摘要】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要求变得更加多样化。案例教学法被应用于高中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生动和典型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因此,本文分析并讨论了案例教学法在这种情况下对提高中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性,讨论了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政治教育,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策略。希望进一步促进高中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并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政治教学;教育策略 
期刊
【摘要】趣味教学改革的基本目的便是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活泼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为了让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实现自主学习,教师便要思考组织趣味教学改革活动的可行方法与一般策略,主动利用英语游戏、英语实践活动与丰富的娱教资源创新英语教学策略,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认知能力,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从而逐步提高英语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改革、实践策略  常规的小学英语过于重视英语知识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它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为了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取得的的兴趣,引导他们动脑、动手去主动探索未知知识,鼓励他们自己思考,自主探究学习,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实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非常有帮助,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应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工作开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也有很多日常生活中难以捕捉的现象,采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能够丰富教材内容、延伸教学知识。下面文章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展开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科学课程;课程整合  引言  科学技术对于国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与普遍认可。在小學阶段,开展科学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对于国民综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侧重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发展,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问题驱动”无疑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方式,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引擎。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贯穿学习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下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小学数学问
期刊
【摘要】看图写话,顾名思义是观察一幅图片或者一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得出诸多信息,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表达图中画面意思和深层思想感情的综合写作的过程,是集观察、思维、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基于其学生之间个体学习差异较大,一直以来写话教学难度巨大,故本文重点分析当前小学低段学生看图写话的现状,综合分析其看图写话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策略出发,有效提高小学低段看图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