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多元主体共治的集体行动、网络结构及其模式演变r——基于杭州与合肥都市圈的观察

来源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具有空间和领域外溢性的环境问题治理中,多元主体共治模式逐渐成为国家和地方打破环境污染治理困局的重要政策途径,因此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审视多元主体在环境共治中的行为本质,将主体间关系结构融入区域治理网络层面,从而识别并揭示区域环境共治中的多元主体集体行动逻辑与发展方向.在集体行动及其网络属性的理论探讨基础上,文章以杭州与合肥两个都市圈为案例,从共治主体的同质性与均衡性及网络结构的紧密性与依附性角度,对该区域环境共治网络的结构属性和演化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杭州与合肥都市圈的环境治理模式分别实现了由单核凸显型和松散参与型向多元协同型的演变,以政府为核心主体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型治理模式成为未来环境共治的有效路径走向.
其他文献
在研究同盟分化的议程中,关于“楔子战略”的类型化研究很多,但是关于不同类型“楔子战略”背后差异化的因果机制及其传导过程的研究却很少.“从属侧施压”是“进攻性楔子战
政务短视频日益成为政务新媒体的主要运营方式,但是少有研究深入其运营过程,对其运营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本文基于政务抖音号运营人员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实证
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教育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
皮定均(1914—1976),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军事家。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参加了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豫东战役、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