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七情;心理疗法
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即情志也。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随着外界不同因素的刺激,而有不同的精神情志变化。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超过了正常的适应能力,则成为一种致病的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1七情致病损伤五脏
精神情志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这种精神情志变化,是健康的象征,而失去这种特有机能,都是病态的表现。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对内脏的影响如“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肾”,但一般说七情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2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的需要,具有同正常人一样的各种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由于其社会角色的改变,伴随疾病的痛苦、与亲人分离和面对特殊环境等,使病人个体的需要变得错综复杂。这时病人往往容易导致内在冲突,会给精神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表现为内心紧张、激动、焦虑、困惑、苦闷或绝望等,影响病人的心身健康。这时病人的心理需要主要表现在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环境的需要、接纳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了解信息的需要。
3心理疗法的原则
七情的心理疗法又称精神疗法,是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及技巧,治疗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及个性等有关问题,目的在于解决所面临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忧郁等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病人的非适应行为。病人这时伴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为此,护士应掌握以下原则,使病人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3.1新入院病人
由于环境陌生和生活不习惯,心情多显紧张或有忧虑,担心自己的病、工作或学习,对治疗有恐惧感。护士应主动介绍有关情况,帮助解决其疑虑和困难。
3.2危重病人
病情急、痛苦大,多缺乏思想准备,而产生悲观和忧伤,尤须耐心安慰和开导。在这时向病人讲清七情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和利弊,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3慢性病或生活失去自理的病人
这类病人精神压力大,常考虑生活、工作和预后。护士要主动热情地做好生活护理,实事求是地讲解疾病治疗的难易和规律,也可请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对住院时间长而思念亲人的病人,尽可能请家人多来探视,以解思念之情。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以丰富生活内容。
3.4易发怒的病人
应耐心,注意态度和语气,待其情绪安定后再慢慢进行劝导和安慰。
4心理疗法的措施
4.1支持性心理疗法
它具有支持和加强病人防御功能的特点,能使病人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以解释、鼓励、保证和安慰为主要。病人患病后对自己的性质缺乏认识和了解,容易滋生不安全感,同时也不清楚如何主动配合治疗。因此,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对那些对治疗缺乏信心而终日忧心重重的病人,可安置与性格开朗,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员在一起,以相互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增强其信心。一旦发现病人对自己的健康和前途疑虑不安时,应及时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向病人作出保证,甚至承担责任,以振作病人的精神,消除紧张与焦虑情绪,唤起希望和信心。
4.2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病人不经过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护士灌输给他的观念而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权威性、学识和治疗能力,也取决于病人的人格特点及情绪状态对接受暗示的程度。病人对护士比较信任,感情好,便容易接受暗示。相反,则会无条件地拒绝暗示。但在实施暗示疗法时,应事先向病人讲清治疗目的和病人的要求,语言要温和、简短、明确有力。结束后,应向病人指出这次治疗已取得的成效,叮嘱病人继续照此锻炼,促使功能恢复。
4.3开导法
要保持健康,首先要教会病人制怒,应念念克制发怒。铭刻:“长寿应止雷霆怒,求健须息霹雳火”。要教会病人怎样解忧排愁,当病人出现忧愁时,切不可让其“闭门独忧”,而应协助病人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到户外活动,听音乐等,以舒畅情怀。要教会病人摆脱悲伤,当病人处于疾病的磨难时,会产生悲感,护士应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拔的精神,驱散悲伤情绪。通过开导法的运用,解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从而使病人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促使疾病早愈。
综上所述,七情的心理疗法是在护理全过程中,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以其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病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行为,提高病人认知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进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情,即情志也。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随着外界不同因素的刺激,而有不同的精神情志变化。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超过了正常的适应能力,则成为一种致病的因素,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1七情致病损伤五脏
精神情志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这种精神情志变化,是健康的象征,而失去这种特有机能,都是病态的表现。七情通于五脏:喜通心,怒通肝,悲通肺,忧思通脾,恐通肾,惊通心肝。故七情太过则伤五脏,其中首先是心,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对内脏的影响如“喜伤心,忧伤肺,怒作肝,思伤脾,恐伤肾”,但一般说七情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2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的需要,具有同正常人一样的各种生物性、心理性和社会性。由于其社会角色的改变,伴随疾病的痛苦、与亲人分离和面对特殊环境等,使病人个体的需要变得错综复杂。这时病人往往容易导致内在冲突,会给精神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表现为内心紧张、激动、焦虑、困惑、苦闷或绝望等,影响病人的心身健康。这时病人的心理需要主要表现在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环境的需要、接纳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了解信息的需要。
3心理疗法的原则
七情的心理疗法又称精神疗法,是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及技巧,治疗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及个性等有关问题,目的在于解决所面临的心理困惑,减少焦虑、忧郁等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改善病人的非适应行为。病人这时伴有恐惧、紧张、苦闷、悲哀等不良情绪,迫切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为此,护士应掌握以下原则,使病人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
3.1新入院病人
由于环境陌生和生活不习惯,心情多显紧张或有忧虑,担心自己的病、工作或学习,对治疗有恐惧感。护士应主动介绍有关情况,帮助解决其疑虑和困难。
3.2危重病人
病情急、痛苦大,多缺乏思想准备,而产生悲观和忧伤,尤须耐心安慰和开导。在这时向病人讲清七情对疾病治疗的影响和利弊,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3.3慢性病或生活失去自理的病人
这类病人精神压力大,常考虑生活、工作和预后。护士要主动热情地做好生活护理,实事求是地讲解疾病治疗的难易和规律,也可请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对住院时间长而思念亲人的病人,尽可能请家人多来探视,以解思念之情。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娱乐活动,以丰富生活内容。
3.4易发怒的病人
应耐心,注意态度和语气,待其情绪安定后再慢慢进行劝导和安慰。
4心理疗法的措施
4.1支持性心理疗法
它具有支持和加强病人防御功能的特点,能使病人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以解释、鼓励、保证和安慰为主要。病人患病后对自己的性质缺乏认识和了解,容易滋生不安全感,同时也不清楚如何主动配合治疗。因此,帮助他们消除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对那些对治疗缺乏信心而终日忧心重重的病人,可安置与性格开朗,对治疗充满信心的或治疗效果理想的病员在一起,以相互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增强其信心。一旦发现病人对自己的健康和前途疑虑不安时,应及时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向病人作出保证,甚至承担责任,以振作病人的精神,消除紧张与焦虑情绪,唤起希望和信心。
4.2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病人不经过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护士灌输给他的观念而取得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权威性、学识和治疗能力,也取决于病人的人格特点及情绪状态对接受暗示的程度。病人对护士比较信任,感情好,便容易接受暗示。相反,则会无条件地拒绝暗示。但在实施暗示疗法时,应事先向病人讲清治疗目的和病人的要求,语言要温和、简短、明确有力。结束后,应向病人指出这次治疗已取得的成效,叮嘱病人继续照此锻炼,促使功能恢复。
4.3开导法
要保持健康,首先要教会病人制怒,应念念克制发怒。铭刻:“长寿应止雷霆怒,求健须息霹雳火”。要教会病人怎样解忧排愁,当病人出现忧愁时,切不可让其“闭门独忧”,而应协助病人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到户外活动,听音乐等,以舒畅情怀。要教会病人摆脱悲伤,当病人处于疾病的磨难时,会产生悲感,护士应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拔的精神,驱散悲伤情绪。通过开导法的运用,解除病人的不良情绪,从而使病人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促使疾病早愈。
综上所述,七情的心理疗法是在护理全过程中,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以其语言和行为,影响和改变病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行为,提高病人认知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进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