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主要指的是听、说、读、写、质疑问难、学以致用、由知到行的各种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语文素养;听说读写;质疑问难;学以致用;由知到行
  新课标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就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质疑问难、学以致用、由知到行的各种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培养和提升。这不仅有利于当前学生语文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升,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真正使他们能够全面而又有层次地发展,为实现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是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所做的几点探索:
  一、 培养听、说、读、写的基本素养
  语文教学素有“四基”之说。正如叶老所言“听说读写并重,不可偏废”。作为基础能力的“四基”不容忽视。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只重读、写而轻听、说的做法,必须四者齐头并进,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训练。听,概括地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孩子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品评话语的能力。注重听的能力训练就是要求学生要听明白,要听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先学会倾听,听课文朗读磁带,听老师范读,听同学朗读。还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学生通过听增长了本领,学会了交流,使他们能够及时捕捉课堂上的重要信息。说,就是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各种肢体语言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现行教材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如讲小说让学生模拟小说中的人物,通过不同角色的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也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更进一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中生的读就不仅限于课堂的读课文,教师要既要引导学生对课文里的好词佳句读读背背,又要放眼课外,对经典古诗文、名言警句等阅读积累。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培养学生过硬的语文能力。至于写才是四基的关键。以前的教材好像只注重命题作文的训练,这种为作文而作文的训练只能使学生将写作文列入“初中生三怕”之一。新课改更注重学生想象作文和应用文写作的训练。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和实用的能力。当然,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四个方面,也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作为一线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钻研教材,不断探索四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素养不断得以提升。
  二、 培养质疑问难的思辨素养
  新课改对教师的定位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不仅是讲授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塑造他们纯洁的心灵、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辨素养。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质疑问难、乐于辨析的思辨素养。良好的思辨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语言素养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思想的发育和人格的健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首先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思维。要让学生多以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前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墨守成规,人云亦云。多一些“我认为”,少一些“古人云”。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就“渔人”形象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他是个勇敢的发现者、探索者,也有人认为他是个不讲信用的卑鄙小人,还有人认为他是个懂得变通的识时务的俊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批判性思维,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启迪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其次是要多开展思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练就思辨能力。可利用班会或者自习课随时抽取一些时事热点材料。教师适当陈述事件,让学生当堂点评并提炼自己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让其他学生再反驳辩论。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升了学生思辨素养。
  三、 培养由知到行的践行素养
  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应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基于语文课程在义务教育课程中的基础地位与母语的特殊性,加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仅是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更是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是主阵地,首先要做好先知后行、知行合一的训练。如在学习《背影》一课时,抓住“背影”这个题眼,讲开篇点题、结尾照应的写作常识。中间突现“背影”的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都可以当成“例子”教给学生,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强化训练,这就使他们学会了“举一反三”的本领。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平素语文教学的常态要素。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开展师生、生生、生本等多种对话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實践机会。有效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素养。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践行素养。
  作者简介:
  冯胜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党岘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过去我们主要重视现代文、诗歌、作文等等知识的传授,记忆的层次偏多。虽然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更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说比教学语文知识重要!它不仅事关学生语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更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及终身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能力提升
摘 要:语文学习是其他很多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在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很多方面都十分重要。高考语文分数占比较大,而且又渗透在其他学科中。同时,高中生在生活中需要很强的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为了提高高中生学习成绩,促进终身发展,必须要提高高中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动性;策略  一、 引言  语文是我们要终身学习和终身使用的一门学科。高中是语文水平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学
摘 要:微课是近年来从国外发展到我国的新型教学方法,它被一线教师所接受且被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当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着微课应用价值的发挥。其中,“微课选课”问题就一直影响着其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所以,为了改变现状,也为了提高微课的利用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要通过研究微课的选题策略来确保微课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打好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受重视,然而它还是处于“副科”的尴尬地位。因而作为小学信息技术老师想真正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高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
期刊
体育教学除了教学智力方面的引导,更重要的是体现非智力因素的引导.游戏教材在小学生教材中占很大的比重,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游戏活动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但如何选择和
期刊
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要建设多层次、多元化教学目标体系,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人文化目标的实现需要把“语言基础知识”和“思辨能力”结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