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國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古代中国人也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起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现在我们引以为傲的“华夏民族”称号即来源于礼仪文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古人是以服饰华采精美为华,以礼仪文明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并称的确是个美好的词,也意味着吾祖吾民很早就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故能以华夏命名民族。
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孔子崇敬周公,崇尚周礼,一生都致力于恢复西周的礼乐文化。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及礼的记录多达70余处,可见对礼的重视。钱穆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礼字”,可见礼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失去礼,我们的民族将失去魂魄,失去礼,我们个人将失去精神。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最重要的指针和原则。在“泰伯篇第八”中,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季氏篇第十六”中孔子告诉其子伯鱼“不学礼,无以立”;在《论语》最后一篇“尧日篇第二十”的最后一句话中,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之所以如此强调礼对于立身的重要,是因为每一个社会,必有各种关系发生,如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己等等,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则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反之则损人利己,争抢打杀,社会陷于动荡混乱中,最终将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礼记-仲尼燕居》记载,子日:“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力口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礼是什么呢?礼就是做事的办法。君子一定有要做的事,那就必定要有做事的办法,治理国家而没有礼,那就好比瞎子走路而没有助手,迷迷茫茫不知该往哪里走;又好比整夜在暗室中寻找东西,没有火把能看见什么?如果没有礼,就会手脚不知该往哪儿放,耳朵不知该听什么,眼睛不知该看什么,在社交场合是该进该退该揖该让就全都乱了套。这样一来,日常生活中长辈晚辈也就没有了区别,家庭内部三代人也失去了和睦,朝廷上的官爵也乱了套,田猎和军事训练也毫无计划,作战打仗也没有了规矩,五味和四时乱配,乐曲乱吹一通,车辆的制造也不依规矩,祭祀鬼神的规格错乱,丧事办得不像丧事,解释问题离题千里,百官的职守混乱,政令得不到推行;在这种情况下去身体力行、时时不忘,那就会抬手动脚都出毛病。这样一来,就会无法领导和团结百姓了。”
那么要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呢?每一种关系都有其具体的处理方式。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就是属于这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就是各种具体的礼仪,它是大众心理上共约的界限,谁不懂,谁触犯,谁就不被社会群体接纳,最终无法立足。
同时孔子也曾强调:“郊天祭地之礼,就在于对鬼神表示仁爱;秋尝夏谛之礼,就在于对祖先表示仁爱;馈食祭奠之礼,就在于对死者表示仁爱;乡射、乡饮酒之礼,就在于对乡党表示仁爱;招待宾客的食飨之礼,就在于对宾客表示仁爱。”
可见,不同的关系有各种具体的礼仪来洽和,比如人与神的关系,这是礼最早产生的基础。《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意思是说,礼就是履,是履行、践行的规范,是用来祭祀、侍奉神以求福致祥的。“示字旁”(礻)表示“天垂象,见吉凶”,意思是天神启示人,从示的字,都有拿出、献出来之意。凡用“礻”做偏旁部首的字均与祭祀有关。而豊,是个象形字,表示行礼之器,甲骨文字形,上面像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豊”本义表示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盛满的样子。这就是从字源上告诉我们礼首先是祭神事天的,这是上古社会首要的重大事物,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古人看得特别重。在古人的观念中,不懂礼,就不能处理好人与神的关系,也就不能得到福佑。
现在我们引以为傲的“华夏民族”称号即来源于礼仪文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古人是以服饰华采精美为华,以礼仪文明与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并称的确是个美好的词,也意味着吾祖吾民很早就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故能以华夏命名民族。
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孔子崇敬周公,崇尚周礼,一生都致力于恢复西周的礼乐文化。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论及礼的记录多达70余处,可见对礼的重视。钱穆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礼字”,可见礼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失去礼,我们的民族将失去魂魄,失去礼,我们个人将失去精神。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最重要的指针和原则。在“泰伯篇第八”中,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季氏篇第十六”中孔子告诉其子伯鱼“不学礼,无以立”;在《论语》最后一篇“尧日篇第二十”的最后一句话中,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之所以如此强调礼对于立身的重要,是因为每一个社会,必有各种关系发生,如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己等等,这些关系处理得好,则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反之则损人利己,争抢打杀,社会陷于动荡混乱中,最终将损害所有人的利益。
《礼记-仲尼燕居》记载,子日:“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力口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礼是什么呢?礼就是做事的办法。君子一定有要做的事,那就必定要有做事的办法,治理国家而没有礼,那就好比瞎子走路而没有助手,迷迷茫茫不知该往哪里走;又好比整夜在暗室中寻找东西,没有火把能看见什么?如果没有礼,就会手脚不知该往哪儿放,耳朵不知该听什么,眼睛不知该看什么,在社交场合是该进该退该揖该让就全都乱了套。这样一来,日常生活中长辈晚辈也就没有了区别,家庭内部三代人也失去了和睦,朝廷上的官爵也乱了套,田猎和军事训练也毫无计划,作战打仗也没有了规矩,五味和四时乱配,乐曲乱吹一通,车辆的制造也不依规矩,祭祀鬼神的规格错乱,丧事办得不像丧事,解释问题离题千里,百官的职守混乱,政令得不到推行;在这种情况下去身体力行、时时不忘,那就会抬手动脚都出毛病。这样一来,就会无法领导和团结百姓了。”
那么要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呢?每一种关系都有其具体的处理方式。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就是属于这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就是各种具体的礼仪,它是大众心理上共约的界限,谁不懂,谁触犯,谁就不被社会群体接纳,最终无法立足。
同时孔子也曾强调:“郊天祭地之礼,就在于对鬼神表示仁爱;秋尝夏谛之礼,就在于对祖先表示仁爱;馈食祭奠之礼,就在于对死者表示仁爱;乡射、乡饮酒之礼,就在于对乡党表示仁爱;招待宾客的食飨之礼,就在于对宾客表示仁爱。”
可见,不同的关系有各种具体的礼仪来洽和,比如人与神的关系,这是礼最早产生的基础。《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意思是说,礼就是履,是履行、践行的规范,是用来祭祀、侍奉神以求福致祥的。“示字旁”(礻)表示“天垂象,见吉凶”,意思是天神启示人,从示的字,都有拿出、献出来之意。凡用“礻”做偏旁部首的字均与祭祀有关。而豊,是个象形字,表示行礼之器,甲骨文字形,上面像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豊”本义表示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盛满的样子。这就是从字源上告诉我们礼首先是祭神事天的,这是上古社会首要的重大事物,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古人看得特别重。在古人的观念中,不懂礼,就不能处理好人与神的关系,也就不能得到福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