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捕捉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成点,应了解学生;创设开放教学情境;协调资源关系;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应用多种手段;巧用生成资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成点;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新、旧知识如何建构?如何产生?何时产生才能让学生轻松接受?这就要求捕捉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成点。
一、了解学生,捕捉教学生成点
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指学生已有知识和学生在学习时的差异,根据这种情况,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及心理准备。所谓的知识准备就是学生原有知识,也就是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原有知识,具备哪些能力,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有这种知识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测验、问卷、抽查、提问等方式了解。如何发现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切入点来达到目的的生成。所谓的心理准备:包括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学习能力准备,要分析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擅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羞涩保守,喜欢和老师合作还是和老师抵触,还应注意深度、广度、持久性不同,可凭经验把握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情感培养及价值观思维能力等教学生成点的激发,如初一学生活泼好动,乐于举手,善于表达,就可以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创设开放教学情境,捕捉教学生成点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即从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活动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和实验,从而发现数学本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学习。同时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参与“形成生成性资源”的全过程。学生的求知欲是其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
三、协调资源关系,捕捉教学生成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着平等的、多维的对话,这些都是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个性化语言、情绪的表达,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意见、建议的提出,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善于发现各种有价值的资源,给学生质疑、争论、反驳的机会,加以引导,点拨。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因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是宽松、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战者、学生茫然无助的引路人、示范的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课堂上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课堂。
四、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捕捉教学生成点
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就等于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课堂教学任务可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它决定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选择及教学战略设计等生成性要素。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走进图形世界,有两位老师分别写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第一位教师:①使学生认识几何体,会对柱体、锥体、球体等图形进行判断。②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第二位教师:①以三棱柱、三棱锥为载体,通过观察比较可对立体图形进行识别与分类。②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教学图形。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以上两位教师目标的设定,第二位教师从学生认知水平、基本技能、情感到价值观都预设目标生成,为达到目标而埋下伏笔。
五、通过多种手段,捕捉教学生成点
故事、游戏、视频在应用时应注意内容短小精悍,不能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故事游戏上,这样就脱离目标,主次不分。用实物演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直观性强,具体,可有利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生成。探究、讨论等手段可较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手能力。但我们在利用一些手段激发学生求知欲时,一定不能偏离了教学主体内容。
六、巧用生成资源,捕捉教学生成点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创意的调整,找出适合课文教学的最佳轨迹。教师要擅于捕捉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并且善于引导,巧于点拨,长于调控,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讨论进行适当的归纳与对比,归纳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的查阅研究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由此可见,一堂课经常会与课前预设不完全一致,会涉及到各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兴趣、注意力、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对问题会有不同的、乃至错误的看法,这些言语、行为或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的资源,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生成点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0).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成点;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新、旧知识如何建构?如何产生?何时产生才能让学生轻松接受?这就要求捕捉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成点。
一、了解学生,捕捉教学生成点
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指学生已有知识和学生在学习时的差异,根据这种情况,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及心理准备。所谓的知识准备就是学生原有知识,也就是针对本节课或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原有知识,具备哪些能力,然后分析学生是否具有这种知识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测验、问卷、抽查、提问等方式了解。如何发现学生的知识能力不足,一方面可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切入点来达到目的的生成。所谓的心理准备:包括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学习能力准备,要分析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擅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乐于发言,还是羞涩保守,喜欢和老师合作还是和老师抵触,还应注意深度、广度、持久性不同,可凭经验把握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情感培养及价值观思维能力等教学生成点的激发,如初一学生活泼好动,乐于举手,善于表达,就可以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创设开放教学情境,捕捉教学生成点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即从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活动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探究和实验,从而发现数学本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学习。同时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参与“形成生成性资源”的全过程。学生的求知欲是其主动观察事物,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
三、协调资源关系,捕捉教学生成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着平等的、多维的对话,这些都是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个性化语言、情绪的表达,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意见、建议的提出,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善于发现各种有价值的资源,给学生质疑、争论、反驳的机会,加以引导,点拨。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在愉快和谐的、轻松的气氛中能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因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是宽松、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战者、学生茫然无助的引路人、示范的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在课堂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摸索,课堂上教师、学生一起相互启迪、共同研究、相互促进,共同演绎有知识生命的课堂。
四、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捕捉教学生成点
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就等于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课堂教学任务可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它决定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选择及教学战略设计等生成性要素。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走进图形世界,有两位老师分别写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第一位教师:①使学生认识几何体,会对柱体、锥体、球体等图形进行判断。②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第二位教师:①以三棱柱、三棱锥为载体,通过观察比较可对立体图形进行识别与分类。②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形状的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教学图形。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以上两位教师目标的设定,第二位教师从学生认知水平、基本技能、情感到价值观都预设目标生成,为达到目标而埋下伏笔。
五、通过多种手段,捕捉教学生成点
故事、游戏、视频在应用时应注意内容短小精悍,不能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故事游戏上,这样就脱离目标,主次不分。用实物演示,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直观性强,具体,可有利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生成。探究、讨论等手段可较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动手能力。但我们在利用一些手段激发学生求知欲时,一定不能偏离了教学主体内容。
六、巧用生成资源,捕捉教学生成点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创意的调整,找出适合课文教学的最佳轨迹。教师要擅于捕捉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并且善于引导,巧于点拨,长于调控,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讨论进行适当的归纳与对比,归纳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的查阅研究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由此可见,一堂课经常会与课前预设不完全一致,会涉及到各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由于兴趣、注意力、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对问题会有不同的、乃至错误的看法,这些言语、行为或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的资源,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生成点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