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国物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而有很多的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出现就业难的问题,不能很好适应具体的岗位要求。因此,结合物流专业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 物流 教学改革
物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综合管理、物流系统运作管理、物流技术操作与营销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中国物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旺盛,但与物流人才紧缺相矛盾的是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具体的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探索。
一、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物流及相关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剧增,在物流这个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资金、技术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知识、观念和人才上的差距。搞好物流,人才是关键。物流人才按等级来划分,大致可分为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
近几年,既具有商科背景,又懂得物流管理的,并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中高级物流专门人才迅速走俏,甚至出现“二三十万年薪,虚位以待物流人才”。因此物流专门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商务谈判代表、外语人才等。
二、物流专业的教学计划改革
为了更好的适应及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为学生成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思路,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计划提出改革建议,具体改革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方面。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学任务得以开展的依托。教材建设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专业课教材都是市场上销售的书籍,由于编写周期较长,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现状结合不够紧密。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将内容进行调整以应对现实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鼓励教师自主编写适合物流市场需求的校本教材。
(二)实训方面。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使学生在深入学习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模拟物流业务运作的过程。同时应注重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开发校内实圳基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观,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积极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能够实现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工作。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实战性操作的专业平台,既可以检验学校课堂的教学成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得到实践的检验,又可以使学生在实习中找到专业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毕业之前补充、提高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
三、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对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要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掌握职业技能为重心,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媒体,以专业课类型为划分依据。设计个性化的、综合包容性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围绕并服务于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这三个有利于,要具体落实和体现到教学全过程中去,才有可能培养出2l世纪社会所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教师授之以渔的目的所在。同时,要重视利用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通过设想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甚至与教师不同的看法。课堂上,运用具体主题案例分组进行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总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成为革新技术的探求者,真正体现中职教育是一种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创新性的、职业教育。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针对中职教育学生来源多样化的趋势,要研究制订适应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或在同一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生源的实际需要;要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有些课程上的考核与评价,斟酌可否取消传统的试卷考试,改为小组活动测评、综合考评等形式,但是,这类作业的完成,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师生共同设计、完成。
总之,中职物流教学要结合物流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职业学校学生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教学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相统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寻求更加适合物流学科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物流专业教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物流教学体系,促进我国物流教学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我国物流业迅猛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
[2]武化岩,我国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市场,2006年36期
[3]冯敬,对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探索与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潘定国,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职 物流 教学改革
物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综合管理、物流系统运作管理、物流技术操作与营销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中国物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旺盛,但与物流人才紧缺相矛盾的是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毕业生不能很好适应具体的岗位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对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探索。
一、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物流及相关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剧增,在物流这个领域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资金、技术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知识、观念和人才上的差距。搞好物流,人才是关键。物流人才按等级来划分,大致可分为高级物流人才、中级物流人才、初级物流人才和一般物流操作人员。
近几年,既具有商科背景,又懂得物流管理的,并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中高级物流专门人才迅速走俏,甚至出现“二三十万年薪,虚位以待物流人才”。因此物流专门人才的就业前景非常看好。包括物流系统化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熟悉国内进出口市场业务的中介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和物流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商务谈判代表、外语人才等。
二、物流专业的教学计划改革
为了更好的适应及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为学生成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思路,对中职物流专业教学计划提出改革建议,具体改革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方面。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学任务得以开展的依托。教材建设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专业课教材都是市场上销售的书籍,由于编写周期较长,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现状结合不够紧密。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将内容进行调整以应对现实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鼓励教师自主编写适合物流市场需求的校本教材。
(二)实训方面。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使学生在深入学习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模拟物流业务运作的过程。同时应注重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开发校内实圳基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观,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积极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能够实现学生毕业即可上岗工作。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实战性操作的专业平台,既可以检验学校课堂的教学成果,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得到实践的检验,又可以使学生在实习中找到专业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在毕业之前补充、提高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
三、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对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要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掌握职业技能为重心,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媒体,以专业课类型为划分依据。设计个性化的、综合包容性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围绕并服务于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这三个有利于,要具体落实和体现到教学全过程中去,才有可能培养出2l世纪社会所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培育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手段,以鼓励创新精神,培养创造能力为教学思想的核心。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教师授之以渔的目的所在。同时,要重视利用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通过设想案例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甚至与教师不同的看法。课堂上,运用具体主题案例分组进行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总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过程中成为革新技术的探求者,真正体现中职教育是一种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创新性的、职业教育。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针对中职教育学生来源多样化的趋势,要研究制订适应不同生源实际状况的培养方案,或在同一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生源的实际需要;要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有些课程上的考核与评价,斟酌可否取消传统的试卷考试,改为小组活动测评、综合考评等形式,但是,这类作业的完成,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师生共同设计、完成。
总之,中职物流教学要结合物流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职业学校学生具体情况,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及教学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相统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寻求更加适合物流学科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在提高物流专业教师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物流教学体系,促进我国物流教学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我国物流业迅猛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
[2]武化岩,我国物流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市场,2006年36期
[3]冯敬,对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探索与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潘定国,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