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政策在长期的实践中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推出更多的相关创新性土改政策,其作用表现更加突出。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机制还不是相对完善,因此,很多土改政策仍然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本文通过分析土地调控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土地宏观经济调控的几点建议。
自改革开放起,我国经济经历了4次波动,同时国家也相应的实施了5次宏观调控,尤其是第五次宏观调控中,与前几次相比,政策更加丰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土地政策将首次成为宏观调控手段,是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后的第三个宏观调控政策。国有土地的管理职能直接升级为宏观调控的高度,可见,土地调控政策在国家调控政策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即便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很重视,但是仍然在具体实施土地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运行时,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土地宏观经济调控效率低下甚至不能正常发挥其根本性作用的情况发生。
一、土地调控面临的问题
1.缺乏综合运用的协调性。虽然政府在土地宏观经济调控下开始重视多种政策工具的相互配合,但仍然缺乏系统的协调性。可以说,在2003年下半年以后的调控措施,就已经开始对运用信贷、土地、财税等多个政策进行重视,并取得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在具体运行中,存在着各部门之间对调控政策理解方式不同,造成主次不分明,对调控对象和目标不清晰,调控手段不统一,导致在土地宏观经济调控上出现各种混乱。比如,在对房地产业的市场调控中,即便用尽所有调控手段,但仍然不能辨别出每次调控的具体工具有哪些,具体部门的具体责任是什么,重点调控对象和目标也不清晰。这些严重拖着土地宏观经济调控后腿的问题,都是综合运用缺乏协调性的表现。
2.土地调控仍然处于被动地位。领导干部在重大的经济决策和项目决定中,由于地方存在着认识上的局限性。土地的地位仍然是“保障”、“服务”和“配合”。也就是先有钱才有地。同时,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也并没未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理论体系。失去理论的支撑,具体的政策体系和相应的改革制度就无法建立起来。从而可以看出,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3.经济手段调控为辅,行政手段为主。在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下,经济手段一直没有提升到让人们重视的手段。即便在宏观调控中,一直强调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要调控手段。而大量的行政手段主要是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计划色彩。比如在“铁本事件”和“郑州大学城事件”的处理中,都是运行的行政手段。而在一些整顿开发区的“一律暂停审批”和实施“三个暂停”等,则都是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是土改政策不能彻底实施。
4.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不协调。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属于社会市场经济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宜搞突击式和运动型的方式,而我们再具体的调控操作时,往往会出现集中整顿和暂停时间等等措施。目前土地参与宏观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考虑宏观经济的实际波动和考虑市场自身的运转规律。尤其面对的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宏观调控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不协调就更容易出现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物业类型的土地市场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方面做的有所欠缺。
二、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对策建议
1.加强土地基础制度建设。通过土地改革完善现有的土地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政绩考评体系也要一起整改,将土地规划权、计划权和收益权合理配置,并将政府管理经济职能转到真正为市场土体服务上来,这一系列措施对维护好土地市场秩序有着良好的作用,并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提供给维护者。
2.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定位要准。在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中,通过片面的夸大土地政策的作用去加大調控力度,或忽视其应有的作用而消极作为都是不可取的。宏观调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求各级政府的政策实施要相互配合,并建立相互制约的调控体系。各种调控手段一起实施,打造多部门合作,宏观调控才能真正做好。
3.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就必须符合并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相互协调配合的宏观调控体制。
①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对“银根”的松紧调节,而土地管理就是对土地供应松紧的最终调节,通过对土地供应的松紧调节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土地和资金是两大生产要素,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
②与产业发展政策相配合。土地政策在与农业产业政策的配合上,要充分利用国家优势,结合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在工业产业政策的配合上,对于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并给社会造成负担的企业,在用地上要严格控制,对于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则给予用地上的特殊照顾;在与房地产业政策的配合上,对土地供应计划和供地结构要科学安排,支持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适当控制高档住宅的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发展。
三、结论
土地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土地调控和管理,一方面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抑制经济增长过快的迫切需求。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守好土地闸门,实施节约土地,全面实现土地成果的重要支撑和依据。(作者单位为河南省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
自改革开放起,我国经济经历了4次波动,同时国家也相应的实施了5次宏观调控,尤其是第五次宏观调控中,与前几次相比,政策更加丰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土地政策将首次成为宏观调控手段,是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后的第三个宏观调控政策。国有土地的管理职能直接升级为宏观调控的高度,可见,土地调控政策在国家调控政策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即便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很重视,但是仍然在具体实施土地政策宏观经济调控的运行时,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使得土地宏观经济调控效率低下甚至不能正常发挥其根本性作用的情况发生。
一、土地调控面临的问题
1.缺乏综合运用的协调性。虽然政府在土地宏观经济调控下开始重视多种政策工具的相互配合,但仍然缺乏系统的协调性。可以说,在2003年下半年以后的调控措施,就已经开始对运用信贷、土地、财税等多个政策进行重视,并取得了相应的改善。但是在具体运行中,存在着各部门之间对调控政策理解方式不同,造成主次不分明,对调控对象和目标不清晰,调控手段不统一,导致在土地宏观经济调控上出现各种混乱。比如,在对房地产业的市场调控中,即便用尽所有调控手段,但仍然不能辨别出每次调控的具体工具有哪些,具体部门的具体责任是什么,重点调控对象和目标也不清晰。这些严重拖着土地宏观经济调控后腿的问题,都是综合运用缺乏协调性的表现。
2.土地调控仍然处于被动地位。领导干部在重大的经济决策和项目决定中,由于地方存在着认识上的局限性。土地的地位仍然是“保障”、“服务”和“配合”。也就是先有钱才有地。同时,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也并没未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理论体系。失去理论的支撑,具体的政策体系和相应的改革制度就无法建立起来。从而可以看出,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处于很被动的地位。
3.经济手段调控为辅,行政手段为主。在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下,经济手段一直没有提升到让人们重视的手段。即便在宏观调控中,一直强调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以行政手段为主要调控手段。而大量的行政手段主要是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计划色彩。比如在“铁本事件”和“郑州大学城事件”的处理中,都是运行的行政手段。而在一些整顿开发区的“一律暂停审批”和实施“三个暂停”等,则都是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是土改政策不能彻底实施。
4.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不协调。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属于社会市场经济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宏观调控不宜搞突击式和运动型的方式,而我们再具体的调控操作时,往往会出现集中整顿和暂停时间等等措施。目前土地参与宏观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考虑宏观经济的实际波动和考虑市场自身的运转规律。尤其面对的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宏观调控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不协调就更容易出现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物业类型的土地市场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方面做的有所欠缺。
二、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对策建议
1.加强土地基础制度建设。通过土地改革完善现有的土地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政绩考评体系也要一起整改,将土地规划权、计划权和收益权合理配置,并将政府管理经济职能转到真正为市场土体服务上来,这一系列措施对维护好土地市场秩序有着良好的作用,并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提供给维护者。
2.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定位要准。在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中,通过片面的夸大土地政策的作用去加大調控力度,或忽视其应有的作用而消极作为都是不可取的。宏观调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求各级政府的政策实施要相互配合,并建立相互制约的调控体系。各种调控手段一起实施,打造多部门合作,宏观调控才能真正做好。
3.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就必须符合并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相互协调配合的宏观调控体制。
①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相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对“银根”的松紧调节,而土地管理就是对土地供应松紧的最终调节,通过对土地供应的松紧调节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土地和资金是两大生产要素,一定要做到相互协调配合。
②与产业发展政策相配合。土地政策在与农业产业政策的配合上,要充分利用国家优势,结合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在工业产业政策的配合上,对于不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并给社会造成负担的企业,在用地上要严格控制,对于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则给予用地上的特殊照顾;在与房地产业政策的配合上,对土地供应计划和供地结构要科学安排,支持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适当控制高档住宅的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衡发展。
三、结论
土地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土地调控和管理,一方面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抑制经济增长过快的迫切需求。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守好土地闸门,实施节约土地,全面实现土地成果的重要支撑和依据。(作者单位为河南省中共驻马店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