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语言美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pw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言美是教师教学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教学语言美的水平,直接影响教育和教学效果。同时,语文学科是一门容形象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也是一门最具美的潜质的学科。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用自己具有个性化风格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学生的心灵情操。这种具有美感的语言风格又会成为教师教学风格的一部分。语文教师怎么做才能让每节课都充满魅力、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呢?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语音富于变化,抑扬顿挫
  面对不同体裁、不同作者、不同时代、不同内容的文本,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语言风格,突出作品的语言特色。讲苏轼的豪放词,用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语言;讲李清照的婉约词,用哀婉凄惶的语言;讲鲁迅的小说,用冷峻沉稳的语言……富于变化的语言能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启发学生较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例如在讲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讲第一节时要让语速慢一点,要把他那种深深的反省和渴望摆脱官场牢笼复返自然的心情体现出来。而第二节开头几句(从“乃瞻衡宇”到“有酒盈樽”)要读的稍微快一点,把回家之后那种欢欣愉快的心情读出来。
  同时,课堂提问也要把握好语言的变化。一位老师讲到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宋代的罗大经在他的《鹤林玉露》说这一联十四个字包含八层含义,老师还是想听听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由于教师说话亲切,站在学生的角度,语言富于变化,具有鼓励性,同时,问题有一定难度,这就诱发了学生积极思考的热情,人人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因此,富于变化的语言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语言有感染力,声情并茂
  高中语文课本选用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这些美文往往能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像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李密的《陈情表》等,这些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努力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架起一座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桥梁。
  一位老师在讲李密的《陈情表》时(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提前预习),在导入之后她对课文进行了范读。读的字字含情,句句蘸泪。接着老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教师先举一个例子:“比如读到‘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时,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位年近花甲的小脚妇人身背男孩,拖着蹒跚的步伐,行走在崎岖的小路,寻医问药,风尘仆仆,不知摔了多少跤,受了多少苦,但她毫无怨言,不求回报。”老师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给学生说出这样几句话。同学们的情感都被激发起来了,不少同学慷慨发言。一位同学说:“当我读到‘而刘夙婴疾病’时,非常地心酸,她和我奶奶一样,一位老妇,内外都无帮手,仅靠一个人默默承担着生活的重压,再加上疾病缠身,又该是一种怎样的煎熬?”……这就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了铺垫。整节课上,文章情、学生情、教师情融合在一起,合奏一曲语文审美教育的交响乐。
  课堂教学的情感美除了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外,还要借助于教师的表情、体态和动作来辅助有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例如,一位教师讲《记念刘和珍君》时,在情感语言变化的同时,辅之以或憎恶或愤慨的面部表情。在讲《劝学》中的“木直中绳,煣以为轮”时用双手把这个动作比划出来。这种无声的附加语言,更好地加强语文教师情感信息的发射与传递,加深学生对教师有声语言内涵的理解。
  三、语言具有情趣美,妙趣横生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于漪老师在讲到《拿来主义》中“放火燒光”的第二种人时说:“哎,算是保住了自己的清白,‘左’得可爱!”这句“左’得可爱”是以今说“古”的方法,说完后就引起学生会心大笑。可想而知,那节课同学们听的肯定格外带劲,学习兴趣也就激发出来了。
  还有,一位老师在讲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他说林冲是一个苦难的英雄。本来他在发配沧州以后,安心作囚,希望能够再回东京。但他委曲不能求全,高俅并不因林冲遭际悲惨、逆来顺受而放松对他的迫害,陆虞候、富安又奉高俅之命不远千里来害他……。同学们都被这个“不远千里”逗乐了,感觉到后来林冲手刃仇敌真是大快人心事。
  使用幽默语言,不仅可以激活课堂气氛,驱除紧张疲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技能技巧,在欢声中获得智慧的启迪,还有助于他们树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总之,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较好地运用课堂语言艺术,做到“慧于心而敏于言”。精当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品味,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加强“内功”,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丰富渊博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收到教育和感染,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其他文献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是语文的拓展,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将小学语文活动课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将是对课堂的有益的补充,“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他们会给你惊喜  语文活动课变音乐课。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的知识宝库有三把钥匙,即数学、文学和音乐。”借助音乐在陶冶情操和培养人才、提高素质方面的这些作用,我们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围绕课文内容,搞一些音
期刊
【摘要】七年级语文过渡教学是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讨,即:(1)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起“大语文”的语文学习意识;(2)引导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教师要学习新课程理念,创新创活教学方法。  【关键词】七年级 语文 过渡教学  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环境,教材,教师及学习方法等方面较以前有了变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感到无从把握
【摘要】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领悟诗歌的相关知识,逐步提升他们赏析诗歌的能力,他们的语文素养也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诗歌赏析 想象 思维  诗歌赏析,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并净化其内心世界,长期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展开想象的翅膀,与学生一道放飞思维。  一、诗歌的起源  文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不越来越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提上了教育的日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式,采取有效手段实现有效教学。本文中,笔者就着重分析了一些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措施,希望能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教学 措施 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小学语
课堂导入是进入一堂新课的前奏或者说是铺垫,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传统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一上课,直接板书课题,现在,有很多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与这一课有关的资料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其好处自不必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导入得好,就能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所教的课文的情境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起
期刊
【摘要】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上的落实,是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然而,三维教学目标能否尽快地取得成效,能否对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运用、整合,这就取決于教师对它的认知程度了。本文将针对三维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落实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三维目标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学的目标就是其核心所在,它不仅引领着教学活动,还肩负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除此之外,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