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大多数在异乡的“打拼族”一样,电话是我和家里最寻常的联系方式。
不过,当我工作后,又结了婚,当了孩子他娘的时候,我给家里打的电话,慢慢变得寥落了。倒是家里的来电,还是如常的殷勤,殷勤得让我有时有点难以招架。
一方面,我的确很忙,白天忙公司的事,晚上还得操持家务,“煲电话粥”对我来说是很奢侈的活动。另一方面,父母老了,话语亦越来越絮叨。每回打电话,两个“话痨”在电话里齐齐上阵,抢着说一些鸡零狗碎的事儿,还意犹未尽。我天生性急,接、打电话没有什么耐性,总想着风风火火说完,带着一股“速战速决”的劲儿。再者,父母的来电,从来都是心血来潮,想到了就打。而我呢,有时在公司正为着一份文案焦头烂额,有时在家正给孩子洗澡,或者,在厨房里埋头洗菜切肉,偏偏此时,手机响了,父母的声音不由分说就“侵入”到了我的忙碌里。他们每次都要问问:女儿你最近怎么样了?小外孙女没生病吧?做功课认不认真?女婿最近还要不要加班?接着又是反复叮咛:我们看了电视上的新闻,广州今晚会有冷空气来袭,得多穿衣服,别搞病了。最近,有很多坏蛋在街上抱走小孩,带女儿出门得多留个心眼……
若是我心情好,我会闲散地跟他们说上两句,敷衍一下。心情不好的话,就会连敷衍都省略,直接说:“爸,妈,我现在很忙!先挂了啊。”或者,我会撒些小谎:“好的好的,我知道了!孩子又在调皮了!先挂了。” 于是他们会仓皇地匆匆“收线”,爸妈的声音,就这样被迫在话筒里悻悻“远遁”了。搁下电话,我有点脸红,但也自我安慰:哎,他们说来说去,还不是那些琐碎又乏味的事情?没关系,我们总会有下一次。
父母打来的电话次数多了,我竟觉得不以为然。他们再打来时,我开始表现得不耐烦。那一次,我一手敲打着键盘,一手拿着手机,烦闷地催促道:“爸,我正有事呢,你快说吧!”父亲停顿了一下,嗫嚅着,似乎有点讪讪地说:“你妈说这几天广州流感爆发,医院里塞满了病人,让我打个电话来问问……你们没事就好啊!我挂了哈。”他低沉的声音,落寞而懊恼,好似是因为拨了这个不合时宜的电话,成了一个犯错的孩子,一个爱打扰别人的家伙。我握着手机无言而对,内心酸软,微痛。
排山倒海的内疚,自四面包抄而来,瞬间淹没了我。
跟孩子打电话,那是父母挂念儿女的一种表达,要什么“合时宜”?会有什么“错”?而我,却没有为他们准备一只耐心聆听的耳朵,我是有多缺心眼啊!
打那以后,我接到父母的来电,再忙也会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诉说。每隔一段时间,我也会给父母打电话。如果几天没给他们打电话,父母的嘘寒问暖总会迫不及待地送达到我耳边。他们还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总是在我抱恙、孩子发烧之时,惴惴地拨通了电话:“女儿,我们心里老觉着有点不对劲,你们都没事吧?” 而我,是从不告知家里,我们生病了,但几乎每回都被父母猜中了。父母的耳朵还特别得“灵”。有时,我掩饰得再好,在再嘈杂的环境下,他们也能像警探一般听得出我的异样:“女儿,你说话怪怪的,是不是鼻炎又犯了?”我不禁慨叹:爸妈怎么会有如此先知先觉的预感?如此异常锐利的敏感?这些感觉,是不是为人父母者一种爱子心切的本能?
回想这些打电话时的细枝末节,不觉眼角湿润。我和家里,隔着山长水远,父母殷殷的爱与思念,晚年的寂寥与喜愁,全投寄在那根细细的电话线里,只需要我们提供一只留心倾听的耳朵,他们便知足安然。原来,耳朵也是我们能给予父母的一份上好的礼品;原来,电话的听筒里,本来就存活着一份浓厚的亲情。
岁月再绵长,我们所能拥有父母这两把声线的时光,也是有限度的。请握紧我们手中的电话,听吧,听他们繁杂的唠嗑,听他们暖心的叨念,仿佛我们就在对方的身边,那绝对是一场幸福的穿越。
责编/张立平
不过,当我工作后,又结了婚,当了孩子他娘的时候,我给家里打的电话,慢慢变得寥落了。倒是家里的来电,还是如常的殷勤,殷勤得让我有时有点难以招架。
一方面,我的确很忙,白天忙公司的事,晚上还得操持家务,“煲电话粥”对我来说是很奢侈的活动。另一方面,父母老了,话语亦越来越絮叨。每回打电话,两个“话痨”在电话里齐齐上阵,抢着说一些鸡零狗碎的事儿,还意犹未尽。我天生性急,接、打电话没有什么耐性,总想着风风火火说完,带着一股“速战速决”的劲儿。再者,父母的来电,从来都是心血来潮,想到了就打。而我呢,有时在公司正为着一份文案焦头烂额,有时在家正给孩子洗澡,或者,在厨房里埋头洗菜切肉,偏偏此时,手机响了,父母的声音不由分说就“侵入”到了我的忙碌里。他们每次都要问问:女儿你最近怎么样了?小外孙女没生病吧?做功课认不认真?女婿最近还要不要加班?接着又是反复叮咛:我们看了电视上的新闻,广州今晚会有冷空气来袭,得多穿衣服,别搞病了。最近,有很多坏蛋在街上抱走小孩,带女儿出门得多留个心眼……
若是我心情好,我会闲散地跟他们说上两句,敷衍一下。心情不好的话,就会连敷衍都省略,直接说:“爸,妈,我现在很忙!先挂了啊。”或者,我会撒些小谎:“好的好的,我知道了!孩子又在调皮了!先挂了。” 于是他们会仓皇地匆匆“收线”,爸妈的声音,就这样被迫在话筒里悻悻“远遁”了。搁下电话,我有点脸红,但也自我安慰:哎,他们说来说去,还不是那些琐碎又乏味的事情?没关系,我们总会有下一次。
父母打来的电话次数多了,我竟觉得不以为然。他们再打来时,我开始表现得不耐烦。那一次,我一手敲打着键盘,一手拿着手机,烦闷地催促道:“爸,我正有事呢,你快说吧!”父亲停顿了一下,嗫嚅着,似乎有点讪讪地说:“你妈说这几天广州流感爆发,医院里塞满了病人,让我打个电话来问问……你们没事就好啊!我挂了哈。”他低沉的声音,落寞而懊恼,好似是因为拨了这个不合时宜的电话,成了一个犯错的孩子,一个爱打扰别人的家伙。我握着手机无言而对,内心酸软,微痛。
排山倒海的内疚,自四面包抄而来,瞬间淹没了我。
跟孩子打电话,那是父母挂念儿女的一种表达,要什么“合时宜”?会有什么“错”?而我,却没有为他们准备一只耐心聆听的耳朵,我是有多缺心眼啊!
打那以后,我接到父母的来电,再忙也会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诉说。每隔一段时间,我也会给父母打电话。如果几天没给他们打电话,父母的嘘寒问暖总会迫不及待地送达到我耳边。他们还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总是在我抱恙、孩子发烧之时,惴惴地拨通了电话:“女儿,我们心里老觉着有点不对劲,你们都没事吧?” 而我,是从不告知家里,我们生病了,但几乎每回都被父母猜中了。父母的耳朵还特别得“灵”。有时,我掩饰得再好,在再嘈杂的环境下,他们也能像警探一般听得出我的异样:“女儿,你说话怪怪的,是不是鼻炎又犯了?”我不禁慨叹:爸妈怎么会有如此先知先觉的预感?如此异常锐利的敏感?这些感觉,是不是为人父母者一种爱子心切的本能?
回想这些打电话时的细枝末节,不觉眼角湿润。我和家里,隔着山长水远,父母殷殷的爱与思念,晚年的寂寥与喜愁,全投寄在那根细细的电话线里,只需要我们提供一只留心倾听的耳朵,他们便知足安然。原来,耳朵也是我们能给予父母的一份上好的礼品;原来,电话的听筒里,本来就存活着一份浓厚的亲情。
岁月再绵长,我们所能拥有父母这两把声线的时光,也是有限度的。请握紧我们手中的电话,听吧,听他们繁杂的唠嗑,听他们暖心的叨念,仿佛我们就在对方的身边,那绝对是一场幸福的穿越。
责编/张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