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xiao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父亲,我并没有多少华丽的语句来形容他,反而觉得平平淡淡的字更适合他,就像他的人生一般,或许只容得下“平淡”二字,而非华丽的雕琢。
  小时候,他与母亲的关系就不是很好,经常吵架或演变成大动干戈,或许是“贫穷夫妻百事哀”的缘故吧。直至我上了初中,家里才稍显宁静些。那时父亲还没有正当的行业来做,一直徙转了很多厂,家里的光景也很黯淡,常常入不敷出,学费也经常没有着落。而母亲也常常因家中琐事劳烦嘀咕,家里的气氛似乎紧张到了极点,而我那时已渐渐懂些事情,心里只是着急,却无力改变家中面貌。后来上了高中,由于离家比较远,所以选择了寄宿在学校里,这样便和他们相聚的很少,只是在周末或月末难得回家的时候才可相聚。那时父亲借了些钱开了一个店,每次来学校接我的时候总是先把我带到他的店里歇半天,一起吃饭,让我讲学校里的事情,询问我的成绩怎么样等等,匆匆吃完后又忙着打理他的事情,虽然我的空余时间很多,而他却从不要我做些什么,连洗碗扫地都没有做过一次。他总是让我认真学习,说自己如果回到我这个年纪肯定会认认真真的读书,这样才会有出路。而那时我已是个严重的偏科生,文科中的英语已有一年没有及格,有永不见天日的趋势,这也是造成我后来退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后来店中生意渐渐冷清下来,有时一天一桩生意也没有,父亲便要出去拉关系,请吃饭,甚至一整天都不在店里,这也引起了母亲的唠叨,她在和我打电话时常常提起这些事情。那时我正意气风发,当父亲来学校接我时总是主动地询问他一些店里的情况,有时语气还很强硬,非要他关了店门另谋路子。他也总是默着,等我一骨碌发泄结束后才慢慢地说:“店里的事情我会慢慢想办法的,你安心学习要紧!”
  我总以为事情会慢慢好起来的,然天不怜人,那当儿父亲却得了胃出血,被送进了医院。我得到消息后马上请假去医院看他,当时我险些没认出他来:他蜷缩在一张单人病床上,微闭着眼睛,皮黄肤暗,眼陷眶塌,似乎被抽去了全身的力气和血气似的,那么无助那么孤独地蜷缩在像要将他淹没的素色床被里。我禁不住流下泪来。此时他睁开了眼睛,看到我那样子,轻轻地说:“不要哭,被人看见了不好。”我只能掩面而泣。看着病床上的父亲和一夜未合眼筹钱的母亲,我第一次对生活感到了绝望,失落的情绪在我心里翻腾出来,淹没了整个自我。这时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说:“不要紧,等我好些出了院就把店转让了,这样可以腾出些钱来,天无绝人之路,你不要为这事操心,一切以学业为重!”我勉强点头答应着,然而心里却什么都听不下去,全是茫然,仿佛任何东西都在我的世界里慢慢消失一般。那时正值冬季,且已临近年尾,外面的西北风与小贩的吆喝声粘在一起,像一阵阵哀乐,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哀叹着我那没有希望的学业之路。
  有次,半夜里听见父母在轻轻的谈话,依稀中听到母亲说:“孩子这么小就退学,以后怎么办啊……”父亲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哎!咱们对不起他。”我的眼泪又出来了,在那个漫长的夜里,我浑身上下似乎已冷的结上了冰。
  父亲终于在第二天和我好好谈了话,之后又帮我找了份技术活做着。他自己也找了份工作开始了日复一日的上班,家里渐渐殷实起来,在08年的时候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下,也显得雅丽起来。
  这一年十月份正是父亲的五十岁生日,他自己并不知道。
  那晚我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边吃边说着以后家里的发展等等。点在蛋糕上微微的烛光似乎扫尽了一切烦忧与苦恼。父亲也很是高兴,可嘴上却说着买蛋糕很浪费。但喜悦之情早已溢于言表,释于其中了。我终于仔细端详起他来:虽然已年过五十,但未见丝毫苍老之意。头发也依旧是乌黑的一片,不曾露白,只是脸没有先前厚实了,两侧的颊肉已瘪下去,显出颌骨,让人觉得瘦弱很多。幸而眼神还总是有力的,而他下巴上的络腮胡子多少还是给了我些沧桑的感觉。吃完后,父亲又讲起他年轻时怎么样吃苦的事情,怎么样挑着一担泥土从船上摔下去的事情。说到动情处他眼里又多了一些湿润和感慨,说到可笑处我和母亲都被逗的开怀大笑。此时此刻仿佛世间只有我们三个,天地也只有我们三个。而我一根接着一根递烟给他,他也帮我点上火,这样说着,这样笑着,这样叹着,这种默契,我懂,他也懂。
  前些日子,父亲突然笑着和我说:“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你娶了媳妇还生了个儿子,我抱着他看时发现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呢!哎,不知道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哎!我又何尝不知道你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
  父亲年轻的时候工作转辗多处,几乎没存到什么钱,近几年却一直努力工作着,我知道这是父亲奋进的体现,也知道父亲的那些愿望与希冀。而这些愿望与希冀就像一盏明灯,点亮着他以后的路,使他努力向前跑着。现在他不老,是的,以后他也不会老!
其他文献
1935年11月,陕甘苏区的天气骤然变冷,寒气逼人。而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长杨至成透露的家底表明:满打满算也只有1000多块大洋,红一方面军一共有7000多人,就算将这1000块大洋掰成两半也不够分。要想渡过这个难关,至少需要两三千大洋。  如何让红军战士度过寒冬成了党中央迫在眉睫的问题。毛泽东在窑洞内慢慢踱着步,沉思良久后忽然眼睛一亮:徐海东率红15军团,毕竟在陕北是坐地户,又经过崂山、榆林桥两个胜
期刊
有个时期不知什么原因,卡巴延作为善于抗雨的人而远近闻名。每次出席抗雨仪式回家,他口袋总是装了好些食品。  这天他又被邀请出席一个抗雨宴会。当他剛走到,大雨就倾盆而下。他立即脱去衣服,手举祖传短箭,对着上天在院子里来回跑个不停。可是雨却越来越大,他最后实在累,只得登上梯子走进屋里去。  房主人问他:“怎么搞的,卡巴延?雨不仅没停,反而愈下愈大。”  卡巴延回答道:“哦!要是我不和它对抗,还不知道会怎
期刊
1958年,我上中学,那年的秋天,正赶上全国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我们学校为了响应这一伟大号召,就把课堂搬到了渭河边的一座小镇里,晴天就到河滩里淘铁沙,雨天就上課。  我们把沙子装在洗脸盆里,卷起裤腿,站在河水里淘铁沙。当盆底沉下黑黑的铁沙时,有的同学拿着磁铁去吸铁沙,结果真被吸住了,同学们兴奋异常,淘铁沙成功了。  上百人在河里淘铁沙,几个星期后,淘得的铁沙堆积如山,接下来就是把铁沙炼成铁块。我们
期刊
小琳16岁那年被人贩子拐骗到偏远山村,卖给了一个叫石憨的三十多岁的光棍,饱受凌辱殴打。石憨对她看管得很严,寸步不离地瞅着她,不让她摸一分钱。这天中午,石憨喝了点酒,迷迷糊糊躺下睡了,忘了锁门,小琳一看机会难得,就偷偷溜出了家门。她不敢走大街,专走没人的小路,恨不得一步就跨出村子。当她急匆匆走到一家门口时,差点把一位刚出门的老太太撞倒在地,小琳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在这以前,小琳曾多次逃跑,都被村民
期刊
2010年1月1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孙家栋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很多人都知道孙家栋在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而关于他和妻子魏素萍的家庭生活,却知之甚少。  1967年7月,年仅38岁的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的总设计师。孙家栋更忙了,就连晚上也抽不出时间回去看看怀孕的妻子。  这一年12月8日,魏素萍临产,孙家栋却忙得抽不
期刊
不怕燙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随劳改的父亲去了辽宁复县大河农场。开始住在农校苗圃的庙里,后来迁至复州城。那座城只有一平方公里。母亲在那里的中学任教,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文革”的日子很苦,几乎都在紧张的环境里度日。武斗、死人、坐牢的消息总有一些,孩子的生活自然是恐怖、单调。很长时间,因为父母的问题,我几乎也与世隔绝,没有朋友,能做的也是读读旧书,而能够看到的作品有限。用荒凉来形容那时候的精神生活,
期刊
旧社会有句话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可在改革开放以前,好男人没有不喜欢当兵的。男孩子从小就特别爱玩“枪”,长辈们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也是玩具枪,玩具枪上寄托着上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只要能当上解放军就算是“好铁”了。可惜社会上人太多兵太少,都喜欢当兵不可能都当上兵,很多人只能“望兵兴叹”了。  当时的兵营就像是现在的大学,不但能实现自己的军营梦想,而且只要能进去就有前途了。那身黄军装就相当于现在的“
期刊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部,是中朝两国的界山(如图一)。  关于长白山,有诸多方面的解释。  长白山到底是怎样一个山,她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到底是什么,下面笔者用“汉字解读法”揭秘长白山的神奇、神秘、神圣。  ●前言  什么是汉字,汉字,就是《道德经》第一章最后讲到的众妙之门的门。汉字,是信息出入的门。  字,是由“音、意、形”三元素构成,缺一不可,字的“形”,最初都是按照“音或意”进行取象。  汉字,在
期刊
吴老汉今年58岁,腰不疼,背不酸,腿也没有抽过筋,身体倍儿棒,手也很勤快。这不,今年的麦子才刚刚黄了梢儿,他就拾掇好了收割机,想多割几亩麦子,多挣点钱。  谁知麦子还没“炸芒儿”,吴老汉自己却炸了“芒儿”。  原来,昨天一大早,从省道上拐下七大八小的几辆车,横七竖八地在村口的场院上停下,从车里走下一伙儿穿白大褂的。他们扛箱子的扛箱子,搬桌子的搬桌子,一切收拾停当又在场院口的大杨树上挂起了“为农民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