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儿药浴
王宝强6岁开始习武,8岁那年到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14岁到北京闯荡。成名后,他首先考虑的是结婚生孩子。他找了个漂亮太太马蓉,2009年有了小名大豆的大儿子,此时的他刚满25岁。
王宝强特别认真地开始琢磨该怎么教儿子,他从小学武没有好好念书,在少林寺那些年虽然有文化课,但还是以武术课为主,所以,他不懂得什么育儿教子的理论,而那些育儿专家的话他听了也觉得颇多疑虑。想来想去,他想不到该以谁作为儿子的教育榜样。
王宝强最后发觉自己是个很不错的榜样,因为小时吃过苦,所以长大后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从未想过放弃。北漂的日子里,很多人都退缩了,但那些苦跟在少林寺学武比起来不算什么,所以他非常轻松就扛了过来。他想,如果将来儿子长大后能有自己这个做爹的成就,那就很知足了。
王宝强决定将大豆打造成少林小子——除了可以塑造性格,还能强身健体,一举两得。对此,马蓉表示无条件支持。大豆刚满100天,就被爹妈当作了小和尚,迎接他的是各种地狱式的训练。
别人家的小孩子,洗澡时家长精心呵护轻拿慢搓,水温细细调节,唯恐刺激到婴儿敏感娇嫩的皮肤。王宝强却把大豆扔进了药汤里,这药汤是他自己买回中药材熬煮出来的,包括金银花、连翘、青龙草、野山梨、马钱子……一大锅熬成一碗,浓缩到近乎黏稠状,给儿子洗澡时将药汤倒进温水中。
王宝强将儿子放在木桶里,一手托背防止他滑到药汤里呛着,另一只手抄起药汤往他头上脸上这些没办法浸泡进药汤里的部位泼洒。药汤的温度要比普通的婴儿洗澡水温度高一些,据说只有这样才能打开毛孔,促进药汤中有效成分的吸收。
5分钟后,由马蓉负责扶着儿子保持稳定,王宝强则对着儿子上下其手,从头开始往下揉捏,将大豆全身的皮下脂肪全部捏到松软,才算大功告成。较高的温度加上王宝强的揉捏,每次被泡足15分钟后捞出来时,大豆身上总是一片通红。用吸水浴巾擦干后,大豆还要享受爸爸粗手大脚的全身按摩。王宝强一般是用环形按摩手法,力度从轻到重,直到大豆身上的红色被按摩到明显消退才罢手。
煮药汤的药材会经常微调,除了13味专门针对习武自身强身健体的药材外,王宝强还会根据大豆的身体状况添加成分:皮肤有湿疹,就加点蛇床子、白藓皮;咳嗽了,就添点儿桂枝、紫苏;摔跤磕了碰了,就增点川穹、红花;胃口不好了,就用车前子、苍术……在大豆8个月大之前,除了接种疫苗外,大豆从未去过医院,而且精神状态特别好。
负重学步
或许是药浴打下了好底子,大豆的成长比一般孩子快一点,刚满8个月就可以扶着桌子走路了,9个月独自行走,10个月就有了一路小跑的英姿。
王宝强让太太动手为儿子做了一身练功服,前胸后背大腿小腿脚踝处都有大大小小的口袋。他弄回一袋黄砂在锅里炒干后装进小袋子,将这些小袋子塞进儿子练功服的口袋里——刚学会走路的大豆,开始了负重行走。
有朋友觉得小孩子骨骼还在发育没有定型,人为增加重量有可能影响孩子长个儿。王宝强咧嘴一笑,他在少林寺的大师兄从1岁开始挂砂袋,后来长到一米八几。马蓉也去问过医生,医生的回答是:超负荷负重对孩子的生长的确有碍,但适度的加压却能促进骨骼发育。
当然,光负重坐着不动也是没用的。每天,王宝强把儿子牵下楼,在小区里一圈一圈地遛弯。小孩子体力有限,又穿着一身分量不轻的衣服,走不上几步就没了力气,可怜巴巴地伸出手要爸爸抱。王宝强一点儿也不心软,儿子走不动了他就停下来等着,等他有了力气再继续走,坚决不抱他。大豆看清了局势,知道自己不管是装可怜还是掉眼泪都于事无补,只能靠自己的一双腿。
小区的大花坛走一圈是100米,大豆最早走一圈要停上三四次,慢慢地他可以一口气走一圈,再然后不歇气地走上3圈。3个月后,王宝强想试试负重锻炼的效果,他把儿子身上的砂袋全部取下来之后,大豆非常轻快地走了5圈,大气不喘。
体力锻炼加上药物刺激再加上揉捏按摩,大豆15个月时,身体摸上去已经跟别的小孩有了区别——不是那种全身软绵绵的婴儿肥,他的皮下变得有了硬度,常规检查测肺活量的指数比同年龄的小孩高出40%。
断奶后,大豆吃的东西很实在,全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货:白菜、鸡蛋、烤红薯、烙饼……食物塞到他手里,他自己拿着啃。或许是因为每天运动量大,大豆的食欲总是很好,不管是什么都吃得津津有味。
有天晚上,王宝强去看儿子有没有蹬被子,结果听到被子里有嘁嘁嚓嚓的声音。他掀开被子一看,儿子捧着个苹果在被窝里闭着眼睛啃得正香。
锻炼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野蛮其体魄
大豆一岁半后,王宝强这个爹就越来越像魔鬼教练了。除了锻炼体力外,又增加了柔韧度锻炼的项目。小孩子身体绵软,成年人做不了的劈腿、一字马、下腰对他们而言都不构成难度。虽然摆出姿势没有难度,但要按照王宝强的要求保持这个姿势5分钟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豆知道掉眼泪无效,但有时候被爸爸命令在地板上劈腿5分钟,他还是觉得挺委屈,经常坐着坐着就抽抽嗒嗒哭起来。他哭得太早了,因为5分钟是起步,每周都会延长一分钟,到他两岁时就得坐20分钟了。
2岁后,大豆开始扎马步,15分钟起,逐月递增。王宝强说自己当年一扎就是3小时,儿子小了点儿,但是一个小时应该要做到。
王宝强这个爹不是光说不练的监工,在对儿子的种种训练中,他始终以身作则,儿子劈腿他陪劈,儿子下腰他陪下,儿子扎马步他陪扎。他说,他是儿子的全陪,只有这样才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马步一扎就是半年,有时王宝强兴致所至,到了吃饭时也不上桌子,跟儿子一人捧个碗,面对面扎着马步往嘴里扒饭。
大豆刚懂事时,总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对自己如此严格,跟着王宝强回家探亲时总会在爷爷奶奶面前投诉坏爸爸。不过,他心里很快就平衡了,因为小豆来了。
王宝强的小儿子叫小豆,比大豆小两岁多。大豆当年享受的那些待遇,小豆一点不拉地全部重温。泡药汤时,哥俩一人一个桶,王宝强揉捏小豆,大豆有样学样地在桶里帮自己松筋骨。看着弟弟被王宝强按得吱哇惨叫,大豆觉得很消受,等感觉王宝强的大手落到自己身上时似乎都舒服多了。
别人家的两个孩子偶尔会闹矛盾,但大豆和小豆从来不扯皮拉筋,一是锻炼完后根本没力气闹,二是哥俩同仇敌忾,一有怨气全都集中在魔鬼老爹身上,颇有点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药浴、体力锻炼、柔韧度训练、扎马步,全都是打基础,等大豆3岁时,开始接触到功夫了。从入门的五步拳开始,手打脚蹬还得配合上有节奏的呼喝声,一套5个动作一重复就是一百次,稍有变形松懈就会被罚10次。
因为要拍戏,王宝强不能老呆在家里。他有个师兄也在北京定居,于是,他请师兄做了儿子的师傅。他不在北京时,由师兄负责俩孩子练功。他对师兄的要求非常简单——越严越好,千万别心软。
如今,大豆快5岁了,小豆也快3岁了,大豆开始学习更复杂的七步拳,小豆还停留在劈一字马的道路上。小哥俩出门时,一点儿也不像是大明星家的孩子——一身练功服,光头,一点也不白嫩,没有丝毫养尊处优的面相。
王宝强的计划是,等儿子5岁时送去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他很期待儿子能像自己当年那样,每天凌晨5点起床,然后负重跑到达摩洞做体力耐心训练,从山上下来后是柔韧度训练,一点点学套路、学兵器,练就扎实的少林童子功。
至于两个儿子将来怎么打算,王宝强说,功夫好的话就去参加比赛,说不定能得个冠军,或者做武行演员也不错。如果对此没兴趣,那就去读书,做一个会功夫的知识分子。他说,毛主席有句话他很赞成: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起码,他让儿子做到了前半句,至于后半句,慢慢来吧。
【经作者授权,本刊严正声明:本文严禁一切形式的转载网摘】
编辑 尼尼威
王宝强6岁开始习武,8岁那年到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14岁到北京闯荡。成名后,他首先考虑的是结婚生孩子。他找了个漂亮太太马蓉,2009年有了小名大豆的大儿子,此时的他刚满25岁。
王宝强特别认真地开始琢磨该怎么教儿子,他从小学武没有好好念书,在少林寺那些年虽然有文化课,但还是以武术课为主,所以,他不懂得什么育儿教子的理论,而那些育儿专家的话他听了也觉得颇多疑虑。想来想去,他想不到该以谁作为儿子的教育榜样。
王宝强最后发觉自己是个很不错的榜样,因为小时吃过苦,所以长大后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从未想过放弃。北漂的日子里,很多人都退缩了,但那些苦跟在少林寺学武比起来不算什么,所以他非常轻松就扛了过来。他想,如果将来儿子长大后能有自己这个做爹的成就,那就很知足了。
王宝强决定将大豆打造成少林小子——除了可以塑造性格,还能强身健体,一举两得。对此,马蓉表示无条件支持。大豆刚满100天,就被爹妈当作了小和尚,迎接他的是各种地狱式的训练。
别人家的小孩子,洗澡时家长精心呵护轻拿慢搓,水温细细调节,唯恐刺激到婴儿敏感娇嫩的皮肤。王宝强却把大豆扔进了药汤里,这药汤是他自己买回中药材熬煮出来的,包括金银花、连翘、青龙草、野山梨、马钱子……一大锅熬成一碗,浓缩到近乎黏稠状,给儿子洗澡时将药汤倒进温水中。
王宝强将儿子放在木桶里,一手托背防止他滑到药汤里呛着,另一只手抄起药汤往他头上脸上这些没办法浸泡进药汤里的部位泼洒。药汤的温度要比普通的婴儿洗澡水温度高一些,据说只有这样才能打开毛孔,促进药汤中有效成分的吸收。
5分钟后,由马蓉负责扶着儿子保持稳定,王宝强则对着儿子上下其手,从头开始往下揉捏,将大豆全身的皮下脂肪全部捏到松软,才算大功告成。较高的温度加上王宝强的揉捏,每次被泡足15分钟后捞出来时,大豆身上总是一片通红。用吸水浴巾擦干后,大豆还要享受爸爸粗手大脚的全身按摩。王宝强一般是用环形按摩手法,力度从轻到重,直到大豆身上的红色被按摩到明显消退才罢手。
煮药汤的药材会经常微调,除了13味专门针对习武自身强身健体的药材外,王宝强还会根据大豆的身体状况添加成分:皮肤有湿疹,就加点蛇床子、白藓皮;咳嗽了,就添点儿桂枝、紫苏;摔跤磕了碰了,就增点川穹、红花;胃口不好了,就用车前子、苍术……在大豆8个月大之前,除了接种疫苗外,大豆从未去过医院,而且精神状态特别好。
负重学步
或许是药浴打下了好底子,大豆的成长比一般孩子快一点,刚满8个月就可以扶着桌子走路了,9个月独自行走,10个月就有了一路小跑的英姿。
王宝强让太太动手为儿子做了一身练功服,前胸后背大腿小腿脚踝处都有大大小小的口袋。他弄回一袋黄砂在锅里炒干后装进小袋子,将这些小袋子塞进儿子练功服的口袋里——刚学会走路的大豆,开始了负重行走。
有朋友觉得小孩子骨骼还在发育没有定型,人为增加重量有可能影响孩子长个儿。王宝强咧嘴一笑,他在少林寺的大师兄从1岁开始挂砂袋,后来长到一米八几。马蓉也去问过医生,医生的回答是:超负荷负重对孩子的生长的确有碍,但适度的加压却能促进骨骼发育。
当然,光负重坐着不动也是没用的。每天,王宝强把儿子牵下楼,在小区里一圈一圈地遛弯。小孩子体力有限,又穿着一身分量不轻的衣服,走不上几步就没了力气,可怜巴巴地伸出手要爸爸抱。王宝强一点儿也不心软,儿子走不动了他就停下来等着,等他有了力气再继续走,坚决不抱他。大豆看清了局势,知道自己不管是装可怜还是掉眼泪都于事无补,只能靠自己的一双腿。
小区的大花坛走一圈是100米,大豆最早走一圈要停上三四次,慢慢地他可以一口气走一圈,再然后不歇气地走上3圈。3个月后,王宝强想试试负重锻炼的效果,他把儿子身上的砂袋全部取下来之后,大豆非常轻快地走了5圈,大气不喘。
体力锻炼加上药物刺激再加上揉捏按摩,大豆15个月时,身体摸上去已经跟别的小孩有了区别——不是那种全身软绵绵的婴儿肥,他的皮下变得有了硬度,常规检查测肺活量的指数比同年龄的小孩高出40%。
断奶后,大豆吃的东西很实在,全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货:白菜、鸡蛋、烤红薯、烙饼……食物塞到他手里,他自己拿着啃。或许是因为每天运动量大,大豆的食欲总是很好,不管是什么都吃得津津有味。
有天晚上,王宝强去看儿子有没有蹬被子,结果听到被子里有嘁嘁嚓嚓的声音。他掀开被子一看,儿子捧着个苹果在被窝里闭着眼睛啃得正香。
锻炼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野蛮其体魄
大豆一岁半后,王宝强这个爹就越来越像魔鬼教练了。除了锻炼体力外,又增加了柔韧度锻炼的项目。小孩子身体绵软,成年人做不了的劈腿、一字马、下腰对他们而言都不构成难度。虽然摆出姿势没有难度,但要按照王宝强的要求保持这个姿势5分钟就不那么容易了。
大豆知道掉眼泪无效,但有时候被爸爸命令在地板上劈腿5分钟,他还是觉得挺委屈,经常坐着坐着就抽抽嗒嗒哭起来。他哭得太早了,因为5分钟是起步,每周都会延长一分钟,到他两岁时就得坐20分钟了。
2岁后,大豆开始扎马步,15分钟起,逐月递增。王宝强说自己当年一扎就是3小时,儿子小了点儿,但是一个小时应该要做到。
王宝强这个爹不是光说不练的监工,在对儿子的种种训练中,他始终以身作则,儿子劈腿他陪劈,儿子下腰他陪下,儿子扎马步他陪扎。他说,他是儿子的全陪,只有这样才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马步一扎就是半年,有时王宝强兴致所至,到了吃饭时也不上桌子,跟儿子一人捧个碗,面对面扎着马步往嘴里扒饭。
大豆刚懂事时,总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对自己如此严格,跟着王宝强回家探亲时总会在爷爷奶奶面前投诉坏爸爸。不过,他心里很快就平衡了,因为小豆来了。
王宝强的小儿子叫小豆,比大豆小两岁多。大豆当年享受的那些待遇,小豆一点不拉地全部重温。泡药汤时,哥俩一人一个桶,王宝强揉捏小豆,大豆有样学样地在桶里帮自己松筋骨。看着弟弟被王宝强按得吱哇惨叫,大豆觉得很消受,等感觉王宝强的大手落到自己身上时似乎都舒服多了。
别人家的两个孩子偶尔会闹矛盾,但大豆和小豆从来不扯皮拉筋,一是锻炼完后根本没力气闹,二是哥俩同仇敌忾,一有怨气全都集中在魔鬼老爹身上,颇有点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药浴、体力锻炼、柔韧度训练、扎马步,全都是打基础,等大豆3岁时,开始接触到功夫了。从入门的五步拳开始,手打脚蹬还得配合上有节奏的呼喝声,一套5个动作一重复就是一百次,稍有变形松懈就会被罚10次。
因为要拍戏,王宝强不能老呆在家里。他有个师兄也在北京定居,于是,他请师兄做了儿子的师傅。他不在北京时,由师兄负责俩孩子练功。他对师兄的要求非常简单——越严越好,千万别心软。
如今,大豆快5岁了,小豆也快3岁了,大豆开始学习更复杂的七步拳,小豆还停留在劈一字马的道路上。小哥俩出门时,一点儿也不像是大明星家的孩子——一身练功服,光头,一点也不白嫩,没有丝毫养尊处优的面相。
王宝强的计划是,等儿子5岁时送去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他很期待儿子能像自己当年那样,每天凌晨5点起床,然后负重跑到达摩洞做体力耐心训练,从山上下来后是柔韧度训练,一点点学套路、学兵器,练就扎实的少林童子功。
至于两个儿子将来怎么打算,王宝强说,功夫好的话就去参加比赛,说不定能得个冠军,或者做武行演员也不错。如果对此没兴趣,那就去读书,做一个会功夫的知识分子。他说,毛主席有句话他很赞成: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起码,他让儿子做到了前半句,至于后半句,慢慢来吧。
【经作者授权,本刊严正声明:本文严禁一切形式的转载网摘】
编辑 尼尼威